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4 1 1 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和区位优势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和区位优势 4 1 1 1 中原城市群发展前景广阔 其内部城市和腹地受益 4 1 1 2 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洛阳市 6 1 1 3 中原城市群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7 1 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8 1 2 1 行政区划和人口 8 1 2 2 旅游资源概况 9 1 2 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1 1 3 交通运输发展状况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15 1 3 1 交通条件 15 1 3 2 旅客运输 16 1 4 客运场站适应性评价客运场站适应性评价 19 1 4 1 客运站场现状 19 1 4 2 客运站场适应性评价 22 2 发展趋势分析和规划的必要性发展趋势分析和规划的必要性 24 2 1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4 2 1 1 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4 2 1 2 中原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4 2 1 3 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5 2 1 4 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测 28 2 2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29 2 2 1 城市性质与空间布局结构 29 2 2 2 城市功能分区 29 2 2 3 城市用地分布 29 2 2 4 城镇发展战略 30 2 3 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分析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分析 30 2 3 1 公路发展规划 30 2 3 2 铁路发展规划 31 2 4 公路旅客运输发展趋势分析公路旅客运输发展趋势分析 31 2 4 1 公路旅游客运发展潜力巨大 31 2 4 2 公路客运服务需求档次提高 32 2 4 3 客运管理向科学化 信息化方向发展 32 2 4 4 公路客运仍将保持运输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短途公路客运优势明显 32 2 5 规划的必要性规划的必要性 33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2 5 1 是满足洛阳公路旅客运输需求的客观需要 33 2 5 2 是实现洛阳公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33 2 5 3 是推动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3 2 5 4 是发展洛阳综合运输 提高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 34 3 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35 3 1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 35 3 1 1 公路旅客运输仍将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35 3 1 2 构筑半小时经济圈将增加公路中短途旅客运输需求 35 3 1 3 公路旅游客运需求潜力巨大 36 3 1 4 铁路网络的完善促使公路旅客运输需求增加 36 3 2 客运枢纽功能客运枢纽功能 36 3 2 1 服务城际客运 36 3 2 2 方便旅游集散 37 3 2 3 提供公铁联运 37 3 2 4 促进城乡客运 37 3 3 主要运量指标预测主要运量指标预测 37 3 3 1 全社会客运量预测 37 3 3 2 公路客运量预测 39 3 3 3 分方向公路客运量预测 40 3 3 4 客运枢纽站场发送量预测 41 3 3 5 客运枢纽规模需求预测 43 4 站场布局规划站场布局规划 45 4 1 规划的指导思想 目标和原则规划的指导思想 目标和原则 45 4 1 1 指导思想 45 4 1 2 规划目标 45 4 1 3 布局规划原则 46 4 2 站场布局影响因素分析站场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47 4 2 1 城区空间布局 47 4 2 2 工业用地布局 49 4 2 3 旅游规划布局 49 4 2 4 对外交通 50 4 2 5 客源分布情况 50 4 2 6 现有站场可利用情况分析 52 4 2 7 铁路客运站场布局情况 53 4 2 8 公路旅客流量流向特征 53 4 3 布局方案论证布局方案论证 53 4 3 1 研究思路 53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4 3 2 布局方法 54 4 3 3 客运枢纽布局方案 54 4 3 4 布局方案评价 59 5 客运信息系统客运信息系统 61 5 1 构建目标构建目标 61 5 2 构建设想构建设想 61 5 2 1 需求分析 61 5 2 2 系统构成和主要功能 62 6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67 6 1 政府 企业在客运枢纽建设中的职责政府 企业在客运枢纽建设中的职责 67 6 1 1 公路运输站场的基本属性 67 6 1 2 政府 企业在站场建设中的职责 67 6 2 建设模式和投融资方式建设模式和投融资方式 68 6 2 1 建设模式 68 6 2 2 站场建设资金筹措 投融资设想 69 6 3 实施安排和近期建设重点实施安排和近期建设重点 70 6 3 1 实施序列的原则 70 6 3 2 实施序列 71 6 2 3 近期实施重点 72 7 措施与建议措施与建议 73 7 1 推动综合性立体客运枢纽的建设推动综合性立体客运枢纽的建设 73 7 2 为公路客运枢纽提供用地保障为公路客运枢纽提供用地保障 73 7 3 加大政府对公路客运枢纽的投资力度加大政府对公路客运枢纽的投资力度 73 7 4 发挥工程咨询在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工程咨询在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的作用 74 7 5 加强公路运输枢纽客运班线的科学规划加强公路运输枢纽客运班线的科学规划 74 7 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1 1 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和区位优势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和区位优势 1 1 1 中原城市群发展前景广阔 其内部城市和腹地受益中原城市群发展前景广阔 其内部城市和腹地受益 河南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河南有近 1 亿的人口 规模 是全国铁路 公路 航空 电信等交通通讯枢纽之一 也是全国重要的 粮 棉 油 畜牧生产基地和能源矿产 重化工业 食品纺织 商贸物流等产 业基地 特别是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 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和航空运输网的完 善 中原地区作为国家交通运输枢纽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2004 年 河南省委 省政府提出 中原城市群 的战略构想 构筑以郑州 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 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重要支撑 中原城市群 城市体系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 第二层次以大郑州都市圈为 中心 以洛阳 济源 焦作 新乡 开封 许昌 平顶山 漯河等八个中心城 市为结点 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 第三层次为外围带 中原城市群共 9 个省辖市 下辖 14 个县级市 34 个县城 374 个建制镇 土地面积 5 87 万平 方公里 人口 3900 多万 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 35 3 和 40 3 从形状上看 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 以洛阳 济源 焦作 新乡 开封 许昌 平顶山 漯河等八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的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 圈 恰似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钻石 可形象地称为钻石城市群 昭 示着中原城市群的美好发展前景 中原城市群是北京 武汉 济南 西安之间 半径 500 公里区域内城市群 体规模最大 人口最密集 经济实力较强 工业化进程较快 城镇化水平较高 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与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 珠三角 京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津冀三大城市群及其他城市群发展相互呼应 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是河南 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 和核心区域之一 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发展势头强劲 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基本 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 1 个半小时通达的交通网络 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和条件 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煤炭 铁矿石 铝土矿 钼矿等储量居全省前 列 工业门类齐全 发展基础较好 公路 铁路交通便利 全省 90 以上的高 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 区位优势显著 近年来 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取得了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不断增 强 对周边地区的引领 带动和示范作用日益凸显 中原城市群土地面积虽然 只占河南省总面积的 35 3 但其人口 生产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占全省的 40 3 55 2 55 6 56 9 其人均生 产总值高出全省近 37 个百分点 中原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 8 3 个百分点 其产业结构也更为合理 这对于带动中原地区的城镇化和实现产 业结构升级将起到巨大作用 就总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来看 中原城市群和 武汉城市群处于并驾齐驱的态势 二者分别是黄河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 中部战略支点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 2006 年国家发改委对全国 7 个经济比较密集的城市群上半年的经济运 行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 其中 河南省中原城市群 2006 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势 头较好 在经济总量增长方面 取得了 7 个城市群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最 高的好成绩 对比中部省份正在发展的 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在经济总量 人 口 城市之间的平均实力等方面 都居于优势地位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图图 1 11 1 中原城市群区位示意图中原城市群区位示意图 1 1 2 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洛阳市洛阳市 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基本架构为 构建以郑州为中心 洛阳为副中心 其他省辖市为支撑 大中小城市相协调 功能明晰 组合有序的城市体系 其 产业布局中也指出要 重点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 即 以郑州 洛阳两市 作为产业 技术 资金 人才等要素高势能的辐射源 以开封 中牟等 12 个沿 线城市 区 为节点 依托重要交通通道 在开封至义马之间长约 300 公里 310 国道两侧宽约 30 公里范围内展开布局 重点规划建设高新技术 先进制造 业 汽车 铝工业 煤化工 石油化工 6 大产业基地和中牟汽车零部件等 14 个 工业园区及特色产业集群 洛阳市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 也是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 区位优势明 显 洛阳市文化底蕴深厚 集中了全省众多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和高级人才 以石化总厂 一拖 洛轴 伊川电力 中信重机 洛铜 洛玻等为代表的大型 工业企业科技实力雄厚 同时洛阳市以其独特的城市气质在国内外有着强烈的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吸引力 根据洛阳市现有基础 发展态势以及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承担的主要 任务 中原城市群对其功能定位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际文化旅游城市 中原城市群副中心 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 先进制造业基地 科研开发中 心和职业培训基地 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 当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越 来越成为强大的趋势和潮流时 看洛阳 不仅看实力 更要看潜力 既要看发 展力 也要看竞争力 创造力 图图 1 21 2 洛阳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区位示意图洛阳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区位示意图 1 1 3 中原城市群经济指标对比分析中原城市群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洛阳在中原城市群中各项经济指标均排在前几位 2007 年 GDP 总量为 1595 亿元 仅次于省会城市 郑州 2400 亿元 排位第二 人均 GDP25120 元 人 低于郑州和济源排位第三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12770 元 人 排位 第二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038 元 人 排位第七 虽然位次较靠后但高于全省 平均水平 3852 元 人 总之 从上述几项经济指标对比结果来看 洛阳在中 原城市群中的经济地位较高 对加速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表表 1 1 中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 2007 年人均年人均 GDP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对比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对比 城 市 人均 GDP 元 名次 农民人均 纯收入 元 名次 城镇居民可支配 收入 元 名次 郑州 33169265941136921 洛阳 25120340387127702 开封 12190937638104069 新乡 14101843556112366 许昌 20245550464107417 焦作 25067453263114885 平顶山 16983737339117154 济源 33457153462119453 漯河 17517645675107328 全省 160601 093851 61 18611477 050 94 1 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 地处东经 111 8 至 112 59 北纬 33 35 至 35 05 之间 亚欧大陆桥东段 横跨黄河中游两岸 居天下之中 素有 九州 腹地 之称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 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 四 季分明 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 14 2 降雨量 546 毫米 东邻郑州 西接三门 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 南与平顶山 南阳相连 东西长约 179 公里 南 北宽约 168 公里 1 2 1 行政区划和人口行政区划和人口 洛阳现辖偃师市 孟津 新安 洛宁 宜阳 伊川 嵩县 栾川 汝阳等 一市八县和涧西 西工 老城 廛河 洛龙区 吉利六个城市区 市域总面积 15208 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 544 平方公里 洛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全市共有 46 个民族成份 其中汉族人口约 占全市总人口的 98 8 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 1 2 其中超过 1000 人的民族有回族 满族和蒙古族 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 近 6 万人 占少 数民族人口的 80 以上 2007 年末洛阳总人口 650 5 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 260 9 万人 占总人口的 40 1 市区人口 152 8 万人 占总人口的 23 5 市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区人口集中在西工区 涧西区 洛龙区 这三个区的人口分别占市区总人口的 22 3 27 3 20 3 老城区占市区人口的 9 3 瀍河区占市区人口的 11 1 吉利区和高新区人口比较少 分别占市区人口的 4 4 5 3 表 1 2 2007 年洛阳市区人口在各区的分布情况表 1 2 2 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概况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 古都之一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洛阳位于豫西 山区 东临嵩岳 西依秦岭 南望伏牛 北靠太行 地形 地貌复杂多变 孕 育了名山大川 河湖瀑布 溶洞温泉 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 北 25 公里有中华 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96 平方公里浩淼水面 与崇山峻岭融为一体 构成一幅北方千岛湖的壮观画面 东 12 公里有中国第一 古刹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朝廷斥资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距今已 有 1900 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 一直被东亚文化区域奉之为 释源 祖庭 南 13 公里的伊河两岸有世界级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 文帝迁都洛阳之际 嗣后历经西魏 东魏 北齐 隋 唐 五代 宋 明诸朝 断续营造达 500 余年 现存伊河两岸山崖峭壁间的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 像 多数为北魏和盛唐两个时期的雕刻作品 南部和西部 50 到 160 公里范围内 分布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 龙峪湾 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 有 栾川老君山 洛宁神灵寨 嵩县天池山 新安青要山等 8 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 然保护区 还有 北国第一溶洞 鸡冠洞 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 假区等景点 再加上甲天下的 洛阳牡丹 构成了洛阳文化旅游的独有特色 序号名称市区人口比重 1 老城区 14 29 3 2 西工区 34 122 33 3 瀍河区 17 0 11 1 4 涧西区 41 727 31 5 吉利区 6 74 4 6 洛龙区 30 920 24 7 高新区 8 15 3 合计 152 7100 0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图图 1 31 3 洛阳市行政区划图洛阳市行政区划图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 2 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 在市委 市政府的带领下 洛阳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 工业 强市 旅游强市 战略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不断扩大对 外开放 增大投资规模 大力推进工业化 致使洛阳的经济发展 城市形象和 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增长速度到质量效益 从工业到农业 从投 资到消费 从财政收入到招商引资等方面看 2007 年洛阳市国民经济运行快速 平稳 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实现了 十一五 时期的良好开局 洛阳市 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洛阳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 是一个一 二 三产 业综合发展的省辖市 近年来 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洛阳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使得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特别是 十五 期间 经济发 展呈现速度快 活力强 效益高的良好态势 表表 1 3 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 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 1995 年 年 2007 年 年 按一二三产业划分 年份 人口 万人 GDP 亿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人均 GDP 元 1995 598 8245 022 6143 479 04107 1996602 9289 332 3161 495 64814 1997607 0335 031 1189 5114 45538 1998610 4364 840 2197 3127 35994 1999614 5377 537 3202 4137 86158 2000624 3422 839 3231 0152 56830 2001 628 4465 240 0250 6137 87426 2002 632 1535 054 5286 5152 58489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2003 636 2686 369 7389 6174 610823 2004 638 4 905 288 8531 8194 014204 2005 641 71112 4110 5648 4227 017486 2006 646 01331 7130 0800 3401 420700 2007 650 51595 3144 1969 8481 425120 注 表中为当年价 1995 2007 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 0 可比价格 2007 年国民 生产总值达 1595 3 亿元 比上年净增 263 2 亿元 增长 16 2 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 144 1 亿元 增长 4 5 第二产业增加值 969 8 亿元 增长 19 1 第三产业增加值 481 4 亿元 增长 13 8 三次产业结构已由 1995 年的 9 3 58 3 32 4 调整为 2007 年的 9 0 60 8 30 2 其特征是第二产业 占有主导地位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25000 元 高于全国 全省水平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GDP 亿元 图图 1 41 4 洛阳市洛阳市 GDPGDP 变化情况变化情况 单位 万元单位 万元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图图 1 51 5 洛阳市产业结构状况 洛阳市产业结构状况 19951995 年 年 20072007 年 年 2 工业生产保持高位运行 洛阳大工业集中 科技实力雄厚 主要企业有石化总厂 一拖 洛轴 新 安电力 伊川电力 中信重机 洛铜 洛玻等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 业 电力能源 铝及铝深加工 石化及化纤后加工 硅材料 钼钨钛等 六大 产业基地 工业强市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2007 年 全部工业增加值 864 6 亿元 增长 25 4 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620 7 亿元 增长 29 3 高于全省 3 1 个百分点 增速保持全省第一 全部工业对 GDP 增长的 贡献率为 54 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3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洛阳市坚持 多予 少取 放活 的方针 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了城乡经 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759 4 万亩 增长 2 0 蔬菜面积 88 9 万亩 增长 10 0 油料面积 67 1 万亩 增长 4 3 棉花面积 7 4 万亩 增长 6 1 中药材面积 63 6 万亩 下降 3 6 花卉苗木种植面积 6 1 万亩 比上年略有下降 2007 年 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总产值达 146 亿元 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 67 1 对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 长的贡献率达 40 3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4 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洛阳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截至 2007 年底 全市建成 4A 级景区 7 个 3A 级景区 10 家 2A 景区 2 家 继 2001 年被评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之后 2005 年又先后被评为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 国十大魅力城市 和 欧洲人最喜欢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 到 2007 年旅游业 更是形势喜人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4002 7 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 194 7 亿元 其中接待外国人 华侨 港澳台胞游客收入达 8091 万美元 上述三项指标同比 分别增长 42 6 21 2 21 3 表表 1 4 十五十五 期间洛阳市旅游五大指标完成情况期间洛阳市旅游五大指标完成情况 时时 间间 国内国内 旅游旅游 人数人数 万人万人 同同 比比 增增 长长 国内国内 收入收入 亿元亿元 同比同比 增长增长 海外海外 人数人数 万人万人 同比同比 增长增长 创汇创汇 万美万美 元元 同比同比 增长增长 总收总收 入入 亿亿 元元 同同 比比 增增 长长 20 00 1020 5 10 1 48 1 11 2 8 6 11 5 3260 4 12 3 50 8 11 1 20 01 1231 4 20 7 58 3 21 2 10 6 24 4 3881 4 19 1 61 5 21 1 20 02 1371 0 11 4 64 7 11 0 12 1 13 8 4418 0 13 8 68 6 11 0 20 03 1422 4 3 8 65 9 1 9 2 7 77 9 985 0 77 7 65 9 4 0 20 04 1794 3 26 2 82 1 26 1 9 0 235 8 2668 5 170 9 84 3 27 9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20 05 2130 8 19 4 101 3 23 4 13 8 53 7 4202 3 57 6 104 8 24 3 十五 期间 洛阳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旅游接待 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已经形成了 行 游 住 食 购 娱 六要素齐 全 结构合理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随着洛阳市政府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 旅 游产业形象日益鲜明 洛阳的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5 商贸流通业繁荣 消费品市场活跃 随着经济和旅游的发展 洛阳市的商贸流通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商业发展 和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目前 具有以关林市场为代表的一批大型综合 市场 农副产品 日用小商品 生产资料 旅游商品等商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 旅游商业在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和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也开始显著起来 2000 年到 2007 年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160 亿元增长 到 467 9 亿元 增长 2 92 倍 扣除物价因素 平均年增长率 13 2 以上 6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市场物价保持稳定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7 年全年城市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750 元 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增长 10 1 农民人均纯收 入 4038 元 实际增长 12 3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8830 元 实际增长 10 8 市场物价保持平稳增长 2007 年全市价格总水平呈小幅上升态势 全 年价格总水平上涨 5 6 高于 2006 年 1 4 的涨幅 在所测算的八个类别中 呈 四升三降一平 态势 食品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娱乐教育文化用 品 居住价格同比上升 烟酒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 降 衣着用品价格总体基本持平 1 3 交通运输发展状况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1 3 1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 洛阳是河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十五 期间 洛阳市公路基础设施建 设快速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加快 公路运营条件不断改善 完成了洛界高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速洛阳至大安段 50 公里 西南环高速 36 公里 济洛高速洛阳段 24 公里 少洛 高速洛阳段 26 公里 连霍高速洛阳段全线开通 使洛阳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到 220 公里 公路网络趋于完善 四通八达 交通便利 近年来 洛阳市干线 公路网络日益完善 根据路网规划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先后进行了 G310 新安至渑池交界段 洛三高速新安连接线 G207 吉利至孟州交界 洛卢路 嵩县县城至栾川庙子段 牡丹桥至魏湾段 魏湾至梁园段 西山底至栾川秋扒 段等 29 个项目的建设任务 西南部山区公路全部贯通 使洛阳的交通通道更加 完善 缩短运输时空 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截至 2007 年底 洛阳市公路总里程达到 17403 8 公里 其中 高速公路 219 8 公里 一级公路 8 1 公里 二级公路 1559 3 公里 三级公路 1737 8 公 里 四级公路 8148 5 公里 国道 314 5 公里 省道 1614 6 公里 道路等级和 通达深度不断提高和延伸 县乡公路里程达到 15319 4 公里 农村公路服务农 村经济 促进县域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 国省干 线公路为主通道 县乡公路为脉络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系统 洛阳铁路枢纽进一步完善 目前已有铁路干线 4 条 支线 2 条 营业里程 达 1279 公里 洛阳北郊机场距市中心 10 公里 距郑州机场 179 公里 1987 年 正式通航 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国家二级民用机场 也是郑州 西安 武汉 等地的主要备降机场 洛阳市立体交通网络枢纽的形成 为洛阳市和周边地区 经济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3 2 旅客运输旅客运输 十五 期间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 铁路的提速 使铁路 公路和 民航运输 特别是在旅客运输上 形成了多家竞争的格局 铁路体制改革 撤 消铁路分局 提高运输速度和质量 公路运输企业 加强横向联合 组建快运 更新车辆 车型 民航以其快捷 舒适 良好的服务和周到的售票网络 吸引 了越来越多的乘客 这些改进措施使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得到较好的发挥 运 输企业的服务质量 服务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1 公路运输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的出行频率也随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之增加 由于公路运输具有点多 面广 通达性强等特点 受到广大旅客的青 睐 2007 年 洛阳市完成公路客运量 9815 万人 旅客周转量 48 3 亿人公里 近年来 洛阳市不断增加公路建设的投入 公路网络进一步得到优化 尤其是 农村公路得到较快的发展 随着 村村通油路 的建设和落实 全市农村公路 网已初步形成 公路等级得到了提高 路面得到了改善 已通达油路的建制村 2275 个 占建制村总数的 75 7 2 铁路运输 洛阳铁路枢纽为由陇海 焦柳两大铁路干线交叉组成的十字型枢纽 枢纽 内两大干线近似正交 焦柳铁路上跨陇海铁路 枢纽共衔接 5 个方向 除陇海 焦柳 4 个方向外 洛宜支线在关林车站西南方向接轨 即将开工的郑西客运专 线在关林站以南 洛南新区 新建洛阳南站 洛阳铁路枢纽进一步完善 目前已有铁路干线 4 条 支线 2 条 营业里程 达 1279 公里 管内铁道线东连京广 西接同蒲 南邻襄渝 北抵新焦 跨越豫 鄂 晋 陕等四省 辐射洛阳 南阳 三门峡 平顶山 济源等 8 市 24 县 洛 阳始发的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郑州 济南 襄樊等地 年发送旅客 1100 多万人 图图 1 61 6 洛阳市铁路线网示意图洛阳市铁路线网示意图 表表 1 5 洛阳市洛阳市 1995 2007 年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表年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客运总客运总 量量 公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铁路客运量铁路客运量航空客运量航空客运量 年份年份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比重比重 万人 万人 比重比重 万人 万人 比重比重 19958305787094 764255 12100 12 19969237886695 983613 91100 11 1997106421028696 653483 2780 08 199810247982795 903693 6040 50 199910307989896 034073 9520 02 2000104661002595 794384 1830 03 2001104851001095 474704 4850 05 20029369890094 994654 9640 05 20037622719994 454185 4850 07 20048069756293 725006 2070 08 2005 8225 16 2006 8970 15 2007 9815 18 3 航空运输 洛阳北郊机场是河南省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 总占地面积 2600 余亩 按一 级机场标准设计 二级机场建设使用 年设计旅客吞吐能力为 100 万人次 也 是全国净空条件最好的民用机场之一 全年可飞天气 350 天以上 机场先后开 通了洛阳至北京 广州 上海 成都 大连 厦门 福州 西安 乌鲁木齐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深圳 重庆 香港 日本冈山等国内 国际和地区航线 每周航班 28 班 目前 在飞航线主要有北京 上海 广州 大连 成都 昆明等 2007 年旅客吞吐量 18 万人 同比增长 20 增长势头迅猛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公路运输方式以其方便 快捷 门到门的优势 在综 合交通体系中一直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而这种趋势在未来还将保持相当长的时 间 虽然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会改变公路运输的流量和流向 如铁路客运 专线的通车 较大的长途客流将被吸引到同方向的铁路运输方式中 但随着公 路网络的愈加完备 旅客运输车辆的高级化发展 公路旅客运输量还将保持稳 定快速的增长态势 1 4 客运场站客运场站适应性评价适应性评价 1 4 1 客运站场现状客运站场现状 目前洛阳市现有客运站场较多 分布于各城市组团中 截至到 2007 年洛阳 市现有客运站 103 个 其中包括市区 10 个 县级客运站 13 个 乡镇客运站 80 个 按公路客运站等级划分 一级站 1 个 二级站 11 个 三级站 7 个 四级站 38 个 五级站 46 个 市区 10 个客运站 2007 年旅客发送量为 57336 人 日 发送班次 4996 班 日 班线运输车发往省市主要有 北京 河北 山东 山西 陕西 江苏 广东 安徽 湖北 宁夏 甘肃 内蒙古 天津 江西 青海以及省内各个城市 市 域内各个县区 各个方向的旅客发送量所占比重分别为东 31 西 15 南 35 北 19 市区现有旅客发送量集中在洛阳火车站和关林商贸区 火车站周 围有 3 个汽车站 即洛阳汽车站 锦远汽车站 二运客运总站 3 个站发送总 量为 3 万人 日 占客运日发送总量的 53 关林商贸区有两个汽客运站 发送 量为 1 6 万人 占客运日发送总量的 28 其余 5 个客运站规模较小 发送量 仅为客运日发送总量的 19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图图 1 71 7 洛阳市客运站场现状图洛阳市客运站场现状图 洛阳市现有 10 个主要公路客运站 主要分布在火车站地区 关林地区 东 出口 西出口等地 是在原有城市出入口 城市道路布局 商贸业分布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 具体是 1 洛阳汽车站 一级客运站 位于西工区金谷园路 洛阳火车站东侧 占地面积 36685 平方米 共有 6 个发车区 80 个发车位 日发班次 1500 余班 日发送旅客 17200 人次 2 一运公司关林汽车站 位于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零号路北侧 东为通 达市场 西临洛龙公路 南临关林商贸城 东半部通达市场规模仅次于关林商 贸城 也是一个大型商贸批发零售市场 占地面积 12000 平方米 发车位 24 个 日始发班次 14 班 过路班次 210 余班 日发送旅客 3000 余人次 3 迎宾路汽车站 位于解放路北段 距洛阳火车站仅 300 米 占地面积 9000 平方米 发车位 11 个 日发班次 228 班 日发送旅客 2400 余人次 4 立交桥汽车站 位于洛阳桥南 500 米 洛宜路口 服务范围为道路普 通客运及货车配载服务 占地面积 5200 平方米 发车位 9 个 日发班次 340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班 日发送旅客 1500 人次 5 二运公司关林汽车站 二级客运站 位于关林商贸城对面 与关林庙 龙门石窟东南为临 占地面积 14927 平方米 发车位 52 个 日发班次 1100 班 日发送旅客 13000 人次 6 二运公司客运总站 二级客运站 位于道南路 25 号 洛阳火车站以东 200 米 占地面积 20170 平方米 发车位 50 个 日发班次 560 班 日发送旅客 7800 人次 7 锦远汽车站 位于洛阳火车站广场西侧 东临公交车始发站 西临锦 远商贸城 服务范围为道路普通客运 旅游客运 集停发客车 餐饮住宿 汽 车修理和综合贸易 占地 8700 平方米 发车位 57 个 日发班次 400 余班 日 发送旅客 5000 余人次 表表 1 6 洛阳市城区主要公路客运站场现状表洛阳市城区主要公路客运站场现状表 汽车站名汽车站名 与其等级与其等级 位置位置 占地占地 面积面积 M2 日发日发 班次班次 设计设计 发送能发送能 力力 人 人 日 日 实际实际 发送量发送量 人 人 日 日 占总占总 发送发送 量比量比 重重 洛阳汽车站洛阳汽车站 一 一 金谷园路金谷园路3668515204104017200 30 0 一运关林汽车一运关林汽车 站 三 站 三 关林零号路关林零号路 口口 1200022633383338 5 8 迎宾路汽车站迎宾路汽车站 三 三 西工区解放西工区解放 路路 580022847842412 4 2 立交桥汽车站立交桥汽车站 四 四 安乐洛宜路安乐洛宜路 口口 520034090001500 2 6 二运关林汽车二运关林汽车 站 二 站 二 洛龙区关林洛龙区关林 镇镇 1492711002100013000 22 7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二运客运总站二运客运总站 二 二 西工区道南西工区道南 路路 20170560110007800 13 6 锦远汽车站锦远汽车站 三 三 洛阳火车站洛阳火车站 西西 870042658405156 9 0 华山路汽车站华山路汽车站 四 四 涧西区建设涧西区建设 路路 685212016001200 2 1 东花坛汽车站东花坛汽车站 三 三 启明北路启明北路 9 号号 842940054004700 8 2 吉利汽车站吉利汽车站 二 二 康乐路与金康乐路与金 清路清路 交叉口交叉口 1751376106010601 8 合计合计1362764996 57336100 8 华山路汽车站 位于涧西区建设路 占地面积 6852 平方米 发车位 13 个 日发班次 120 班 日发送旅客 1200 人次 主要问题是线路少 流动客源少 9 东花坛汽车站 位于启明北路 9 号 东花坛北 300 米 占地面积 8429 平方米 发车位 23 个 日发班次 400 班 日发送旅客 4700 人次 该站为解决 来自偃师 吉利 孟津等外地进入市区的长途车辆分流发挥了作用 10 吉利汽车站 位于吉利区河阳路西段 占地面积 17513 平方米 发车 位 4 个 日发送人数 1000 余人 吉利区是洛阳市石化工业区 目前经济发展迅 速 人流 物流增长较快 吉利汽车站的规模已经不能适应吉利客运量发展的 需求 以上 10 个客运站除吉利汽车站外 其余 9 个均位于市区内 此外 市区 内还有二运公司客运西站 位于中州西路南侧 北临 310 国道 由于建成后旅 客发送量较小 目前基本不再发车 1 4 2 客运站场适应性评价客运站场适应性评价 这些客运场站对促进洛阳市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 方便人民群众出行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但这些客运站场大多规模小 设施设备落后 不能完全 满足洛阳市公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洛阳市公路客运站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客运站场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资源亟待整合 客运站场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同一地点客运站场较多 不利于远期客运站 场的改扩建 同时也不能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造成资源极大浪费 例如火车 站附近有 4 个客运站场之多 这些站场分属于不同的公司 发车线路交叉 功 能交叉 局部市场存在无序的恶性竞争 交通秩序颇为混乱 旅客利益不能得 到有效的保障 同时众多车辆进出站场也给周边的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 影响 了洛阳城市的整体形象 亟需进行站场整体规划 对站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2 个别客运站场规模小 设施不齐全 功能不够完善 目前已有的客运站大部分具有规模相对较小 布局不合理 配套设施不齐 全等缺点 已经不能满足旅客对公路运输站场的安全 便捷 舒适的服务要求 而这些客运站又受客观条件限制很难在现有规模上进行扩建以适应不断增大的 客流量 因此 洛阳市功能齐全 运输服务水平高的大型客运站的比例还需提 高 3 客运站场布局过于集中在旧城区范围内 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原客运站场布局过于集中在旧城区范围内 而随着洛阳城市的发展和产业 结构的调整 如高新技术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 新城区的发展 将产生新的客 运需求 此外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和远期轨道交通的完善 客运站场的布局应 与其相协调 如目前无法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近距离衔接 给旅客的中转和换 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增加了出行时间 同时也不利于客运站场吸引客流 扩 大业务量 应规划建设据有综合换乘功能的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4 现代化管理水平低 高科技管理手段应用不足 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公路运输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 特别是缺 乏技术水平较高的管理人才 客运站场的人才和技术保障系统还需要加强 多 数管理仍停留在传统运输的低水平上 高科技管理手段应用不足 缺乏国内市 场的竞争力 这些已经成为客运站场发展的主要障碍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2 发展趋势分析和规划的必要性发展趋势分析和规划的必要性 2 1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分析 2 1 1 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河南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全国铁路 公路 航空 电信等交通通讯枢纽之一 也是全国重要的粮 棉 油 畜牧生产基地 和能源矿产 重化工业 食品纺织 商贸物流等产业基地 河南境内三纵四横 的铁路网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不断发展的航空运输 进一步强化了其交通 枢纽的地位 使河南省成为全国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中心之一 国家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把河南省列为重点开发区域 通过 十五 期间的发展 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都站到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 目前全省经济实力增强 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多种经济成份快速发展 消费能 力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加速升级 这些都有利于支撑经济社会的长期较快发展 促进人民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 河南省 十五 期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连续五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 6000 亿元 7000 亿元 8000 亿元 和 10000 亿元大关 按可比价计算 五年平均增长 11 4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个百分点 据统计 2005 年生产总值达到 10535 2 亿元 十五 期间年均增 长 11 4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1236 元 均超额完成 十五 计划目标 财政 总收入达到 918 6 亿元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537 5 亿元 均比 九五 末 翻一番以上 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突破 1 万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 13249 亿元 年均增长 24 3 这些数据表明 河南省近年来的经济一直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日 趋合理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 2 1 2 中原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中原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中原城市群不仅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而且在全国区域发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展格局中也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河南省有关方 面组织编制了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 产业布局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统筹规划 纲要依据现实基础与发展要 求 初步考虑 十一五 及今后一个时期 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坚 持科学发展观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创新发展机制 优化空间布局 提升 城市功能 改善人居环境 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 放大整体优势 增强竞争力 辐射力和发展活力 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将中原城市群建成河南省对外 开放 东引西进主要平台 形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带动中原 崛起 促进中部崛起 十一五 期间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 区域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 12 按 2005 年价格计算 2010 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0000 亿元 占全省的比 重超过 6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到 70 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荒岭合同协议书范本
- 购买商品押金协议书范本
- 柴汽油原料采购合同范本
- 美容培训加盟协议书范本
- 购买东西如何签协议合同
- 企业定制机维修合同范本
- 新能源仪器采购合同范本
- 企业双方合同协议书模板
- 餐饮店长合同协议书模板
- 新鲜牛油果批发合同范本
- 变更风险识别、评估记录表参考模板范本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 DB45T2053-2019 重质碳酸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焊研威达埋弧焊机小车A系列说明书
-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
- 有机热载体锅炉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完整
- 常规保养双人作业流程新模板汇总
- 处方点评与案例分析
- 数字化管道综述
- 英语研究性课题生活中的英语
- 发动机零部件英语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