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答辩稿.ppt

履带式机器人结构设计【9张图/127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履带式机器人结构设计【】【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rar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设计答辩稿.ppt---(点击预览)
完成登记表.doc---(点击预览)
A0-履带装配图.dwg
A0-总装图.dwg
A2-主动轮.dwg
A2-主动轮2.dwg
A2-主轴.dwg
A2-从动轮.dwg
A2-副助轴.dwg
A2-翼板1.dwg
A3-翼板2.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1521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5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3-04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履带式 机器人 结构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57页。12700字左右。
ppt答辩稿一份。

图纸共9张,如下所示
A0-总装图.dwg
A0-装配图.dwg
A2-主动轮.dwg
A2-主动轮2.dwg
A2-主轴.dwg
A2-从动轮.dwg
A2-副助轴.dwg
A2-翼板1.dwg
A3-翼板2.dwg

摘 要

在微小型履带机器人方面美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代表机器人有Packbot机器人,Talon机器人,NUGV等。 
我国微小型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晚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复合移动机器人“灵晰-B”型排爆机器人,“龙卫士Dragon Guard X3B 反恐机器人”,“JW-901 排爆机器人”等。
此设计的目的设计结构新颖,能实现过坑、越障等动作。通过在机器人机架上加装其他功能的模块来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本研究的意义是为机器人提供一个动力输出平台,为开发各种功能的机器人提供基础平台。
此设计移动方案的选择是采用了履带式驱动结构。结构整体使用模块化设计,以便后续拆卸维修,可以适应于各种复杂的路面,并可主动控制前后两侧摇臂的转动来调节机器人的运动姿态,从而达到辅助过坑、越障等动作。经过合理的设计后机器人将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机动能力并能承受一定的掉落冲击,此设计的移动机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主动轮减速机构、翼板转动机构、自适应路面执行机构、履带及履带轮运动机构。

关键词:履带机器人;履带移动机构;模块化设计

Abstract

In terms of micro small crawler robots walk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behalf of the robot has disposal robot, Talon robot, NUGV, etc.
Miniature robo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later than some developed western countries, our country from the 1980 s began to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obot. One of the typical composite mobile robot develop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rm of spirit - B\" type eod robots, \"Dragon Guard Dragon Guard X3B anti-terrorism robot\", \"JW - 901 eod robot\", etc.
The design is novel, the purpose of this design can achieve pit, surmounting obstacles. Through in the robot arm with other function modules to realize different use func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a power output for robot platform,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 sorts of function of robot platform.
This design is the choice of mobile solutions adopted crawler drive structure. Structure of the overall use of modular design, in order to follow-up maintenance, removal can be adapted to various complicated road, and can turn on either side of the rocker arm before and after active control to regulate the robot's motion, so as to achieve auxiliary pit, surmounting obstacles. After reasonable design robots will have goo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mobility and can absorb a certain amount of drop impact, this design of the mobile mechanism is mainly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he driving wheel deceleration institutions, wing rotating mechanism, adaptive pavement actuators, track and track wheel motion mechanism.

Keywords: tracked robot; tracked mobile mechanism;the modular design

目 录

摘 要 2
1 引言 5
2 履带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 6
3 履带机器人的运动特性 9
4 本研究采用的行走机构 12
4.1 行走机构的选择 12
4.2 履带机器人的功能、性能指标与设计 13
4.3 主要机构的工作原理 14
5 机器人越障分析 15
5.1 跨越台阶 15
5.2 跨越沟槽 16
5.3 斜坡运动分析 17
6 机器人移动平台主履带电机的选择 19
6.1 机器人在平直的路上行驶 19
6.2 机器人在30°坡上匀速行驶 20
6.3 机器人的多姿态越阶 21
7 移动机构的分析及其选择 23
7.1 典型移动机构分析 23
7.2 本研究采用的移动机构 27
8 履带部分设计 28
8.1 履带的选择 28
8.2 确定主从动轮直径 31
8.5 功率验算 38
8.6 同步带的物理机械性能 38
8.7 履带主从动轮设计 39
8.8 副履带部分设计 42
9履带翼板部分设计 47
9.1 履带翼板的作用 47
9.2 履带翼板设计 47
10 计算履带装置的重心及其各部件重心 49
10.1 主履带的重心计算 49
10.2 副履带的重心计算 54
10.3 主履带及其摇臂也就是副履带总部分的重心计算 55
总 结 56
致 谢 57
参考文献 57


履带式机器人结构设计[PPT][3A0]















内容简介:
江西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履带式机器人结构设计 设 计 : 专 业 : 农业机械化及其制动化 指导老师 : 履带机器人的基本介绍 从 20世纪 60年代到 70年代,迅速普及并实用化的工业机器人给人的印象只是自动机械手。广泛开展机器人移动功能的研究和开发是进入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现在作为移动机器人而开发试制的移动机械种类已远远超过了机械手。特别是履带式机器人,它不仅是生物体中没见过的移动形态,而且能够在复杂的底面行进。 履带式机器人因采用履带传动方式而得名。履带传动方式又叫循环传动方式,其最大特征是将圆状的循环轨道履带卷绕在若干车轮上,使车轮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利用履带缓冲地面而带来的冲击,使机器人能够在各种路面条件下行进。 目录 1 23 4 5 6 7 8 4. 减速器 5. 蓄电池 8. 主履带 履带机器人主要性能设计参数如表格: 12056904008580484506245040080 85550履带机器人的车体尺寸如下图: 减速传动机构电动机通过减速器的降速,以实现增大转矩,实现调速,减速器是行星轮减速器,电动机安装在减速器旁,通过直齿轮改变轴的方向,输出后轴转矩,为机器人提供主要动力。 行星轮减速器 后轴驱动机构驱动后轴位于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用是增扭、降速和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即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从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转矩合理的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 后轴驱动机构 双电机差速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机器人在行驶过程中,经常需要改变行驶方向,本机构是通过两个电机的差速比来实现的。 履带驱动机构其动力部分采用电机,通过齿轮副降速后带动低速轴的转动,轴与履带驱动机构通过导杆滑块机构连接,从而使履带驱动机构各自绕前后轴的中心线转动,实现机器人不同角度的爬坡和越障能力。 履带驱动机构 机器人跨越台阶: ( a ) ( b )( c )机器人跨越沟槽: 结论 本次设计过程牵涉到所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通过自己的设计思路, 一方面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温故,其次也为日后从事工程实践工作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设计中,我对履带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性能要求进行了比较 详细的分析,针对履带机器人中采用的履带、减速器、电动机等也进行了必要的阐析。而一个设计的好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设计方案选取是否得当、相关参数的计算是否准确等等,诸如这些在本次的设计过程中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另外,为确保设计出的履带机器人能达到越障过坑等功能,我们势必还要对履带机器人的相关部件进行一些必要的校核,以最终确定此设计是否可以完成这些功能。 通过对履带机器人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履带式机器人结构设计【9张图/127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1521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