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不写信阅读答案.doc_第1页
父亲不写信阅读答案.doc_第2页
父亲不写信阅读答案.doc_第3页
父亲不写信阅读答案.doc_第4页
父亲不写信阅读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亲不写信阅读答案 xx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三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卷共有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竹径通幽处,(题破山寺后禅院) 2(雨晴) 3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 4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 衷 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天山”在词中代指(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再现了词人盛年时慷慨从军、勇赴国难的情景。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伤感悲凉为慷慨激昂。 C“未”“先”“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D这首词和破阵子都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 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 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 然。 8(1)本文的作者是(2分) (2)东岳泰山为我国“五岳”之首,下列不属于其他四岳的是() (2分) A南岳衡山 B西岳华山 C北岳恒山 D中岳黄山 9选文主要写了。选文中能表明冬季特征的句子有:(1) (2)(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益王尝作假山,召僚属臵酒,众皆褒美,姚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 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 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 毁之。 (选自纲鉴易知录,有删改) 注释 益王:赵元杰,是宋太宗赵匡义的第五子,下文中的“帝”即宋太宗。 僚属:部下官员。上下相急:朝廷与州县逼百姓(缴租税)。楚:痛。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王惊问故 ( ) (2)时帝亦为假山未成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王强使视之。 _ 12姚坦认为假山是“血山”的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3本文主要表现了姚坦_的品质。(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埃博拉病毒 近年来,“埃博拉病毒”一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们的 恐慌,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有关“埃博拉病毒”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扎伊尔有一条河叫埃博拉, 当地医院注射了治疗疟疾的药物。短短几天后,校长再次出现发高烧等类似疟疾症状,且 病情越来越严重直至不治身亡。在校长病情发作的一周内,医院里员工、病人也纷纷得了 类似的疾病。后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疫情才逐渐被控制住。最终,有318人发病, 280人死亡,死亡率几乎达到90%。病原体很快被分离了出来。最终,它被确认为一种新 的病毒,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它导致的疾病,称为埃博拉出血热。 幸运的是,埃博拉病毒 凶狠, 不像流感病毒那样可以通过飞沫传 播, 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要与患者有比较密切的接触才会被传染上。即使被 埃博拉病毒传染上了,也不一定会发病。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病原体,将它消灭。 有些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却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只是抽血检查时发现他们体内有对抗埃 博拉病毒的抗体,说明他们曾经感染过埃博拉病毒,但是免疫系统迅速把病毒消灭了。 其实埃博拉病毒的构造很简单,中间是一条单链核糖核酸(RNA),只包括7个基 因,被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包裹着,壳上分布着许多突起。这些突起是一种含有寡糖的蛋 白质,叫糖蛋白。人体细胞含有一种叫NPC1的蛋白质,它的功能是转运胆固醇,但是埃 博拉病毒的糖蛋白能跟NPC1结合,病毒借此被转运进了细胞内。一旦进入细胞,埃博拉病毒就利用细胞内的合成系统复制病毒,复制完成后,新的病毒冲破细胞释放出去,细胞 也就破裂、死亡。与此同时,埃博拉病毒会合成很多小一号的糖蛋白。这些小号糖蛋白被 大量地释放出去,去包围嗜中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 第一道防线,它一旦被激活,不仅能吞噬病原体,而且能释放出信号来调节其他免疫反应。 但是小号糖蛋白与嗜中性粒细胞结合后,抑制住了它的活性,这样人体免疫系统就失灵了, 听任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埃博拉病毒的主要目标是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 死亡导致血管壁破裂,就出现了出血。埃博拉病毒也能入侵别的细胞,例如肝脏细胞,导 致全身各处局部坏死。 目前还没有能有效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繁殖的药物,只是对患者采取支持性治疗。 但是在知道了埃博拉病毒的入侵机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研发出药物。例如,已发现有 的小分子药物能够阻碍NPC1与糖蛋白的结合,埃博拉病毒就没法入侵细胞,据此有可能 研发出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埃博拉病的患者因为免疫系统失灵,没法自己产生抵抗埃博 拉病毒的抗体,但是可以在动物身上甚至在转基因植物中生产针对性的特异抗体(叫单克 隆抗体),然后注射到患者体内,帮助患者消灭埃博拉病毒。这还只是实验性的药物,即 便证明了的确有疗效,也非常昂贵,难以在贫困地区大规模使用。更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注 射疫苗预防被感染,但埃博拉病毒疫苗还处于研制阶段,还没有开始临床试验。因此我们 人类与埃博拉病毒的抗争历程,才刚刚开始。 14按照文意,填入第段空格处的词语是( )(2分) A尽管 就 而是 B 虽然 就 还是 C虽然 却 而是 D 即使 但是 只 15第段画线句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 (2分) 16联系第段文字内容,概括写出埃博拉病毒引发人们恐慌的原因。 (4分) 17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埃博拉病毒的命名是源于它最早的起源地。 B埃博拉病毒的目标是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 C传染上埃博拉病毒,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病。 D未来可能会研发出抑制埃博拉病毒的药物。 18本文围绕“埃博拉病毒”这一对象,依次向我们介绍了 (1)_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2)_;(3)_。(9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父亲不写信 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骄的幸福。 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 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 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A【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 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 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 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 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 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有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 忽然给了我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 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 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大学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 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儿。”B【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 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我临走前两天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想 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老觉着不放 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 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 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 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 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 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乐得 就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妹妹来信说,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 州的铁路线,我问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C【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19第段画线句中的错别字是 (2分) 20第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1)(2)4分) 21文末结尾句中“这句话”指的是;“这句话”能够“顶得上千万封 信”是因为。 (4分) 22根据第段画线句,揣摩父亲说这话时的心理。 4分) 23文中A B C三处句子,既刻画了父亲的形象,同时也写出了“我”在不同阶段对父 爱的认识,请作简要分析。(6分) 、 经典例题: 经典阅读错题之梦 父亲不写信 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2、题目与分值: 第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3、题目类型、考点、易错点和考查能力剖析: 本题属于语义理解类型;考点是对当前句子在特点语境中的解读,但是准确完整的表述对该句的理解,相当多的学生表述的不完整。因为,考察的能力不仅仅是理解能力,还包括归纳 4、学生做错了的答案和所得分值: 父亲对我考上大学感到欣慰,同时又认为“我”考上的大学离家远了点。得分1分。 5、错误明示,错因溯源,扣分原因: 错误明示:学生的回答只提到父亲的欣慰与不舍,没有说到父亲为何这样含蓄的表达。 错因溯源:学生的理解与归纳能力不足,有待提高。 扣分原因:学生表述的不够完整,有残缺,扣了1分。 6、参考答案: 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这是不善于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 7、参考答案的依据: 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 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 8、此类题型的解法与思路归纳: 思路点拨:对于语义理解题,考生首先必须阅读全文,对文章有大致的了解与把握,然后再去归纳、组织、表达。 9、牛刀小试: 忘不了的背影 有风掠过,舞动着随处可见的五星红旗。 每逢国庆,我禁不住会记起一对母子的背影。 那时,我在团宣传股当干事,部队正在山里施工。国庆前夕,坑道口、工地上,贴了许多大红标语,插上了一面面五星红旗。人们的脸上堆满了笑。 然而,就在“十一”那天,一声巨大的爆炸,让全团陷入了悲痛之中:为排除哑炮,三营营长牺牲了!初听这个消息,我不敢相信。两天前,我还采访过他。这是个又高又黑的汉子,豪放,喜欢带兵,情歌唱得也极有韵味。采访时,他在坑道里,眉毛上全是灰白的粉尘。晚上,他留我在营部吃饭,用刷牙缸倒满老白干跟我对着喝。边喝边掰着手指算:再突击一个月,掘进任务就提前完成了。“得抓紧,这可是战略工程呀!”他感慨道。随后,他拍拍我肩膀:我家那口子带着小子要来部队,后天就到。脸上,有一种非常幸福的神情? 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竟会从我们身边消失? 营长牺牲那天下午,他妻子经过三天颠簸到了部队。营长本要去接站的,但掘进面地质情况复杂,他不放心,就留下了。妻子见丈夫没来接,嘟囔了一句:准又在工地!到了临时家属院,好几个家属过来陪着,似有心事,言语闪烁。可她并没有疑心。傍晚,见还没丈夫的影子,便对陪着的人说,你们回去吧,我慢慢等,他终归会回来的。那几个人转过脸去,强忍着泪,心里说:你哪里知道,他回不来了呀! 营长妻子知道实情时,当即昏倒。此后的三天三夜中,她没哭过一声。陪伴她的人轻声劝:哭,哭出来。可她,一任泪流,就是哭不出声,只是反复喃喃要求:让我见见他。不管他伤成什么模样,让我见见他。 她终究没能再见到她日夜思念的丈夫。不是不想让她见,而是没有办法爆炸中,营长已经与大山融为一体。 追悼会场设在坑道口前方空地上。营长生前穿戴过的一身军装和一顶军帽,安放在一副担架上。他瘦了一圈的妻子,还有那年仅九岁的儿子,伫立在旁。母子俩的眼睛都是红肿的。无尽的哀思,化成了不断涌流的泪滴。主席台上方,是临时搭起的棚子。棚子四周缀满松柏, 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哀乐声中,忽听得一个男子悲凉的号啕:营长!营长!你?你用命,换了我这条命呀!那是一名战士。他哭着,叫着,扑向前去,跪倒在担架前。刚才还在默默流泪的营长妻子,扶起战士,边哭,边劝说着? 那名战士,是营里的安全员。那天发现哑炮,他要进洞去排除,营长把他拨拉到一边:今天情况特殊,我去!可谁想到,营长这一去,就没再回来。追悼会结束,四名礼兵抬起那没有营长遗体的担架。全团官兵肃立着,用注目礼向营长告别。营长的妻子和儿子,跟在后边,相依相靠着,缓缓而行。母子俩的背影,是那样的单薄,又是那么的刚直。 目送他们远去,我转过头,环顾会场四周,但见那一面面国旗,正迎风飘舞,猎猎作响;坑道口两边,庆祝国庆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我忽然明白,我们国家能够享有太平,能够一次次欢度国庆,既是因为有营长这样的英雄,也是因为有无数像这对母子一样的人民。 想到这里,我顿时觉得,肩头的责任是那样的沉重。 题目与分值: 上文有多处对 “红旗(国旗)”的描述。请找出其中两处,结合全文内容,分别说说他们的作用。 解法和思路提示: 文中对红旗的描述,根据语境的不同,表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参考答案: (1)“国庆前夕,坑道口、工地上,贴了许多大红标语,插上了一面面五星红旗。”作用:用红旗衬托出了人们即将过节的美好心情,以及暗示了工程即将圆满结束,还有各位工作人员对祖国的奉献精神。 (2)“目送他们远去,我转过头,环顾会场四周,但见那一面面国旗,正迎风飘舞,猎猎作响。”作用:与下文“我忽然明白,我们国家能够享有太平,能够一次次欢度国庆,既是因为有营长这样的英雄,也是因为有无数像这对母子一样的人民。”相呼应。 xx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有27题。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竹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 2 ,却疑春色在邻家。(雨晴) 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 4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5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 衷 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天山”在词中代指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再现了词人盛年时慷慨从军、勇赴国难的情景。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伤感悲凉为慷慨激昂。 C“未”“先”“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D这首词和破阵子都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 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 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1)本文的作者是 (朝代)桐城派的古文家(人名)。(2分) (2)东岳泰山为我国“五岳”之首,下列不属于其他四岳的是() (2分) A南岳衡山 B西岳华山 C北岳恒山 D中岳黄山 (2)(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益王尝作假山,召僚属臵酒,众皆褒美,姚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 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 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 之。 (选自纲鉴易知录,有删改) 注释 益王:赵元杰,是宋太宗赵匡义的第五子,下文中的“帝”即宋太宗。 僚属:部下官员。上下相急:朝廷与州县逼百姓(缴租税)。楚:痛。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王惊问故 ( ) (2)时帝亦为假山未成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王强使视之。 _ 12姚坦认为假山是“血山”的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3本文主要表现了姚坦_的品质。(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埃博拉病毒 近年来,“埃博拉病毒”一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们的恐 慌,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有关“埃博拉病毒”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扎伊尔有一条河叫埃博拉, 在河边上有一个小村庄叫亚姆布库。1976年8月底,当地学校校长认为自己得了疟疾,在 当地医院注射了治疗疟疾的药物。短短几天后,校长再次出现发高烧等类似疟疾症状,且病 情越来越严重直至不治身亡。在校长病情发作的一周内,医院里员工、病人也纷纷得了类似 的疾病。后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疫情才逐渐被控制住。最终,有318人发病,280人 死亡,死亡率几乎达到90%。病原体很快被分离了出来。最终,它被确认为一种新的病毒, 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它导致的疾病,称为埃博拉出血热。 幸运的是,埃博拉病毒 凶狠, 不像流感病毒那样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要与患者有比较密切的接触才会被传染上。即使被埃博拉病毒传 染上了,也不一定会发病。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病原体,将它消灭。有些人感染了埃 博拉病毒,却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只是抽血检查时发现他们体内有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说明他们曾经感染过埃博拉病毒,但是免疫系统迅速把病毒消灭了。 其实埃博拉病毒的构造很简单,中间是一条单链核糖核酸(RNA),只包括7个基因, 被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包裹着,壳上分布着许多突起。这些突起是一种含有寡糖的蛋白质, 叫糖蛋白。人体细胞含有一种叫NPC1的蛋白质,它的功能是转运胆固醇,但是埃博拉病毒 的糖蛋白能跟NPC1结合,病毒借此被转运进了细胞内。一旦进入细胞,埃博拉病毒就利用细胞内的合成系统复制病毒,复制完成后,新的病毒冲破细胞释放出去,细胞也就破裂、死 亡。与此同时,埃博拉病毒会合成很多小一号的糖蛋白。这些小号糖蛋白被大量地释放出去, 去包围嗜中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它一旦 被激活,不仅能吞噬病原体,而且能释放出信号来调节其他免疫反应。但是小号糖蛋白与嗜 中性粒细胞结合后,抑制住了它的活性,这样人体免疫系统就失灵了,听任埃博拉病毒入侵 人体细胞。埃博拉病毒的主要目标是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死亡导致血管壁破裂, 就出现了出血。埃博拉病毒也能入侵别的细胞,例如肝脏细胞,导致全身各处局部坏死。 目前还没有能有效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繁殖的药物,只是对患者采取支持性治疗。 但是在知道了埃博拉病毒的入侵机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研发出药物。例如,已发现有的 小分子药物能够阻碍NPC1与糖蛋白的结合,埃博拉病毒就没法入侵细胞,据此有可能研发 出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埃博拉病的患者因为免疫系统失灵,没法自己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 的抗体,但是可以在动物身上甚至在转基因植物中生产针对性的特异抗体(叫单克隆抗体), 然后注射到患者体内,帮助患者消灭埃博拉病毒。这还只是实验性的药物,即便证明了的确 有疗效,也非常昂贵,难以在贫困地区大规模使用。更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注射疫苗预防被感 染,但埃博拉病毒疫苗还处于研制阶段,还没有开始临床试验。因此我们人类与埃博拉病毒 的抗争历程,才刚刚开始。 14按照文意,填入第段空格处的词语是( )(2分) A尽管 就 而是 B 虽然 就 还是 C虽然 却 而是 D 即使 但是 只 15第段画线句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 (2分) 16联系第段文字内容,概括写出埃博拉病毒引发人们恐慌的原因。 (4分) 17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埃博拉病毒的命名是源于它最早的起源地。 B埃博拉病毒的目标是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 C传染上埃博拉病毒,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病。 D未来可能会研发出抑制埃博拉病毒的药物。 18本文围绕“埃博拉病毒”这一对象,依次向我们介绍了 (1)_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2)_;(3)_。(9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父亲不写信 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骄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A【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