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教案(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授课人:吴阳芷寮中学 陈诗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2).能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3).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4)知道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并归纳相应的概念;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能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难点如何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学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准备1.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8人,共六组。2. 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mL水)、玻璃棒1根、5gNaCl(预先称好2包)、5gKNO3(预先称好4包)、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量筒、水槽、火柴、胶头滴管。3.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激趣设境,问题导入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葵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葵一尝淡了,要妈妈加_(盐);小葵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_(盐);小葵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_(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的内容,课题2 溶解度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过渡】如果将大量的食盐放入一杯水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在一杯水里是不是可以无限制地溶解食盐呢?也就是说,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要验证对实验的猜想大家就要动手亲自实验。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探究】课件展示教材P33实验9-5,问题探究,得出结论1. 小组讨论,提出假设。食盐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2. 阅读教材P33的实验9-5,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交流共享。 3.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4. 上台展示,投影结论。 5g氯化钠能完全溶解在20mL水中; 10g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在20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氯化钠。结论:氯化钠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5. 误导结论,延伸探究思考:如果我说:“氯化钠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说“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6. 增补方案,实验发现(学生画出实验简图,老师巡查)7. 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补充完整课本33页。实验9-5: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氯化钠,搅拌固体溶解5g氯化钠能完全溶解在20mL水中再加5g氯化钠,搅拌烧杯中有未溶解的固体10g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在20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氯化钠再加入15mL水,搅拌剩余固体继续溶解10g氯化钠又完全溶解在35mL水中总结:NaCl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溶解现象与溶质和溶剂的量有关。【引发探究】KNO3为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课件展示教材P33实验9-6。1. 如法炮制,小组探究,提出假设。KNO3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2. 阅读教材P33的实验9-6,确定方案,交流共享。3.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4. 上台展示,投影结论。KNO3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深化探究,激活思维】温度改变,杯底没溶解的KNO3固体能否继续溶解?1. 加热搅拌,实验发现,杯底未见KNO3固体。2. 再设疑问,趣味探究,此温度下再加5g KNO3能否再溶?3. 实验发现,过一小会,杯底未见KNO3固体,即全溶。4. 课件演示,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温度”,补充完整课本34页实验9-6:加热对硝酸钾在水中溶解的影响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搅拌固体溶解20mL水能完全溶解5g硝酸钾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烧杯中有未溶解的固体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10g硝酸钾加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增强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固体继续溶解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增强冷却固体从溶液中结晶出来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降低结论:一定温度下,KNO3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现象还与温度有关。 由此可得,物质无法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无限制地溶解,若改变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可以使物质继续溶解。【阅读理解,形成概念】请根据所学内容和教材34页第一自然段,总结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投影)。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提问】(1)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饱和的两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饱和与不饱和关键看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3)在饱和溶液中,为什么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温度与溶剂的质量会影响溶质的溶解。(4)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这种溶质”,还可以继续溶解其他物质。【随堂练习】1. 20时,将33g食盐放入100g水中,食盐全部溶解,此时溶液质量为_ g,再向此溶液加入3g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_g,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_g,再向此溶液加入3g食盐,溶液的质量是_ g。 2.20时,在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_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向烧杯里再加入1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_溶液。( 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二)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提问】如何通过外观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呢? 总结:判断溶液是否饱和从概念来看是判断溶液是否还能继续溶解。从外观上来看如果溶液底部存在未溶完的物质,说明溶液此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肯定是饱和溶液;如果溶液中不存在未溶完的固体,那么所得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提问】为什么说可能是饱和溶液,而不说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当溶液恰好饱和时,不存在未溶完的固体,应继续向该溶液中再加入少量该溶液中的溶质。)【分析】投影饱和溶液不能溶解方法:向该溶液中再加入少量该溶液中的溶质 是否能不饱和溶液能溶解溶解【过渡】“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变得。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投影展示】增补结论,领悟含义室温,5gKNO3在20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室温,5gNaCl在20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 +5gNaCl +5g KNO3室温,10gKNO3在20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KNO3固体室温,10gNaCl在20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NaCl固体 +15mL水 升高温度升高温度,10gKNO3在20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室温,10gNaCl在35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思考】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当硝酸钾不能再继续溶解后,我们怎么样使后加入的固体又溶解了?(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如何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呢?(降低温度或加溶质),有没有方法使溶液中的溶剂减少一些呢?(能,蒸发溶剂)。分析归纳,课件演示(三)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练习】: 将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_、_、_。(加硝酸钾、 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二、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分析】浓溶液与稀溶液是指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的相对多少。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或能继续溶解溶质。两组概念从不同角度去描述溶液的物理性质,两组概念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1)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是浓溶液;含溶质较少的溶液是稀溶液。(2) 不同的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很稀的溶液。(3)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过渡】不饱和硝酸钾溶液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能得到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如果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进行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会有怎样的现象呢?同学们利用我们实验探究得到的硝酸钾溶液继续进行实验,看一看会有什么结果呢?三、 结晶:溶质从其饱和溶液中以固体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的方法:(1)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叫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2)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叫蒸发结晶。【过渡】吴阳是一个靠近海的地方,那么你知道用海水晒盐吗?结合课本P35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晶体的大致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小组的的调查结果,并描述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完成下列内容。_粗盐_方法( )_贮水池海水 多种化工产品母液【引导】人们利用海水晒得食盐就是利用日光蒸发海水使海水中的氯化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举例】烧菜时,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汗衣服上会有白色斑迹,都与蒸发溶剂有关。【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并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知道了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分,最后我们还学习了结晶的两种方法。【课堂练习】1、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 B.稀溶液 C.含100g水的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2、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同温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度大3、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任写一种)4、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水 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 D.加氯化铵晶体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B降低温度时,不饱和食盐水可能变成饱和食盐水C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使医用酒精变成无水酒精6、某温度下,将3gA物质放入7g水中,得到10g溶液,该溶液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