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力第一节 力(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过程与方法:(1)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1)什么是力? 只有人能对别的物体施力吗? 。力的定义中的作用包括 六种具体情形。(2)力的单位 ,简称 ,表示力的符号是 ,力的单位牛顿的符号是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 。(3)力的作用效果是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四、合作探究学以致用(一)、力人推车:人和车这两个物体通过推的作用,人对车施力,车受力。马拉车:马和车这两个物体通过拉的作用,马对车施力,车受力。吊车提货物:吊车和货物这两个物体通过提的作用,吊车对货物施力,货物受力。压路机压路:压路机和路这两个物体通过压的作用,压路机对路施力,路受力。磁铁吸引铁:磁铁和铁这两个物体通过吸引的作用,磁铁对铁施力,铁受力。正电荷排斥负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这两个物体通过排斥的作用,正电荷对车施力,负电荷受力。分析上述六个事例讨论下面问题:1、力的定义中“作用”指哪六种具体情形?仿照上面的事例列举你生活中的力的例子。2、有人说没有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还有人说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对不对?说明理由。进一步说明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几个物体?它们又分别怎样命名? 3、有人说要产生力的作用物体之间一定要接触,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二)、力的作用效果动手操作:1、 用手把球形的橡皮泥搓成长条形。2、 把弹簧拉长。3、 把刻度尺压弯。分析上述例子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动手操作并思考:1、 怎样让静止的球运动?2、 怎样让运动的球静止?3、 怎样让运动的球加速?4、 怎样让运动的球减速?5、 怎样让运动的球拐弯?上述事例可归纳出下面的关系: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变为静止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改变运动方向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受到力作用的结果分析上述例子你理解的“运动状态”是 状态和 状态,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体验并分析:1、穿着旱冰鞋站在墙边用力推墙,会发生什么现象?2、用手拍桌子手为什么会痛?在例1中,人推墙时人是 体,墙是 体;最终人会后退,墙是 体,人是 体。在人和墙这两个物体之间人对墙施加了力,同时墙对人也 ,所以施力体和受力体没有 ,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在例2中,手拍桌子时手是 体,桌子是 体;最终手感到痛,桌子是 体,手是 体。在手和桌子这两个物体之间手对桌子施加了力,同时桌子对手也 ,所以施力体和受力体没有 ,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3、 讨论并回答:用浆向后划船船就前进了,为什么?4、列举你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事例并加以解释。五、归纳总结六、达标自查 效果反馈1、踢球时,球受到的力是由 施加的,这时 也受到球的作用力。2、下图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A B C D 3、两个鸡蛋相碰,总是一个先破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未破的鸡蛋受力 B 只有破了的鸡蛋受力C 两只鸡蛋都受力 D 究竟哪只鸡蛋受力说不清楚4、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 。 5、以下一些实例中,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实例是( )A.用力压气球,气球压扁了。 B.用力踢足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C.船工撑船,船由静止变为运动。 D.轮船关闭发动机后,轮船会渐停下来6、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B、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D、彼此接触的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 B、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相互作用,就可能产生力; C、施力的物体不一定受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只要物体发生接触,它们之间就一定有力的作用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一节 力(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独立思考1、师引导生探究: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 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这说明:力作用效果跟 有关。(2) 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这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 有关。(3) 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可见,力的 也影响力的效果。结论: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 、 和 有关。并把它们称为力的“ ”2、力的示意图具体作法是:在 物体上沿着力的 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 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 或 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 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都表示出来。二、方法介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第一步画一个长方形代表受力物体;第二步找到力的作用点并在受力体上用着重点标出来;第三步从力的作用点出发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表示力的大小;第四步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第五步在力的示意图旁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三、学以致用1、画出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示意图。2、沿竖直方向向下压物体B的压力。3、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水平向左20 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 N的拉力。ACB四、达标自查 效果反馈1、如下图所示,煤矿工人用50 N的力在A点水平向右推车,画出推力的示意图。2、在物体的右上角用10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的力拉物体,画出拉力的示意图。A第1题图第2题图3、如图,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c)、(d) 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 图()和() B图()和(c)C. 图()和(d)D图()和(d)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弹簧测力计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了解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的道理。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3)通过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乐于参与观察 实验等实践活动,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探究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2 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难点:形变产生弹力。三、学具准备:弹弓、钢尺、钢锯条、拉力器、弹簧、刻度尺、钩码、铁架台、橡皮筋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 弹力的方向是 (2)、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 的工具(3)、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 比(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a ,b , c 。 五、合作探究学以致用一、弹性与塑性物体受力后的形状撒去力后的形状用力把一只刻度尺压弯撒去压力,刻度尺恢复原状弹性把橡皮筋拉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来长度用力把弹簧拉长撒去力后弹簧恢复原状用力压一块橡皮泥,橡皮泥被压扁撒去外力后橡皮泥不能恢复原状塑性把纸折弯撒去力后纸不能恢复原状把面团揉成面条撒去力后面条不能恢复原状归纳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撒去力后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撒去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塑性。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的形变叫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叫弹性物体。形变的普遍性: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到;有的形变极其微弱,要用仪器才能显示出来。一切物体发生形变都是力作用的结果。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形变,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二、弹力、弹力的三要素弹力的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全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弹力也可以理解为: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在物体内部就会产生一种抗拒形变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叫弹力。从上述两个定义中都可以看出弹力产生的条件有:弹力产生于两个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弹力以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为先决条件。所以凡是相互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弹力的相互作用大小与拉力(压力)大小相等方向始终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或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且总与接触面垂直。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也可等效在接触面的一点上。三、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大,也就是说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使用方法先要看清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要认清它的分度值,以便快速准确读数;观察指针是否在零位置,若没有需要校零;使用前要轻轻拉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在外壳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与天平比较天平是用来测质量的仪器;而弹簧测力计(弹簧秤)是用来测力的仪器。六、归纳总结七、达标自查 效果反馈1、请观察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最小刻度是:_;示数是:_。2、弹簧测力计用久了指针不再指零,小芳说:这个弹簧测力计不能再用了。是这样吗?如果能用,应怎么办? 3、在选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弹簧测力计测任意大小的力B、拿起一张稿纸所用的力也可以用物理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出C、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D、某同学的拉力的大小可以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出4、如图所示,铁架台上悬挂一根弹簧,再在弹簧下端分别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用此装置来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下表为实验记录。实验次数123456钩码重/N0.51.01.52.02.53弹簧伸长/cm 246810125 从上面的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此弹簧可以制成测量范围是_的弹簧测力计,这是因为:_5、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小华作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6、 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原理是: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弹簧的_成正比;弹簧测力计能否在月球上测出拉力的大小?_。包饺子时用手捏饺子可捏出漂亮的花纹,这是捏力使饺子皮发生了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7、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撞在网球拍上的网球被弹回去,压弯的跳板将跳水运动员弹起(1)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事例 。(2)这些事例涉及到的共同物理知识是什么? 。(3)小明看到跳水运动员被跳板高高弹起,思考“弹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提出猜想一: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猜想二:弹力的大小与长度有关,请你提出猜想三:弹力的大小与 有关。第三节 重力(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观察分析,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三、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重心的概念四、学具准备:钩码、弹簧测力计、重垂线、粗细均匀的木棒、方形薄板、球五、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重力的来源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就是万有引力。重力地球对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体与受力体一切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重力的三个特点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管质量大还是质量小,也不管有无生命,凡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但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分)力,重力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与静止时所受重力是相等到的。六、实验探究一: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大小)质量(kg)0050101502重力(N)049098147196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m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Gmg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和质量的比值,g98 Nkg在使用公式Gmg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用kg重力(G)的单位必须用N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 Nkgg的物理意义g98 Nkg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g在不同的星球上数值不同,如在月球上g(月)=1/6 g(地)。而在地球的不同位置g的值也略有不同,但一般忽略不计它的变化。在粗略计算中也可以取10 Nkg实验探究二:重力的方向内容图例现象实验1把如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悬线竖直向下实验2把如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斜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悬线竖直向下实验3把如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斜面上,把装置中的悬线剪断,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小球竖直向下落推论与判断标出如图所示的A、B、C、D各点所受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意义是总是指向地球的中心。归纳综上所述的实验证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总是指向地球的中心。但不可说成是垂直向下,因为平面不同,其垂直向下的方向也不同。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七、自主学习 拓展延伸: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课本上说: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表现就好象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叫物体的重心。其实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等效地认为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物体的重心。对重心的认识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以外。八、归纳总结第三节 重力(第二课时)一、重力和质量的专题计算1、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能否用最大测量值为5牛的弹簧测力计测其物重?2、一块钢锭的质量是4 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3、质量是50 g的鸡蛋,重是多少牛(取g=10 Nkg)?4、根据自己的质量计算你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二、作重力的示意图1、如图是一个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CADB2、 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3、画出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重力示意图。4、已知图中各物体的质量都相等且都均匀分布,试在图上分别画出它们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三、达标自查 效果反馈、 在公式mg中,g=9.8N/kg,它表示的含义是 2、一个质量为5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诗词配画”创意设计大赛
- 新东方厨师培训体系
- 2025某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合同修改建议
- 2025区域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关于办公设备订购合同
- 2025贷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系列研究-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报告-NRDC
- 2025农资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 大钟和小钟一起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 中医基础理论之八纲辨证课件
- 医院进修申请表
- 中班音乐《粉刷匠》
- DL∕T 1552-2016 变压器油储存管理导则
- 美学与人生2015518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报表(三张报表)
- 南京博物院6组
- 2024建筑室内给排水工程施工规范
- 铁电材料的频率依赖性研究
- 糖尿病健康宣教图文
- VRAR产学研一体化公共实训中心项目招投标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