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练习题.doc_第1页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doc_第2页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 练习题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甲】一箪食,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孟子曰:“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注释丈夫成年男子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命教导 夫子丈夫 妾妇妇女,这里“妾”“妇”连用 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比喻“礼”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由遵循大道走。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往之女家 之: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顺: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8、甲、乙两文中,孟子各阐述了怎样的主张?(4分)答:9、甲、乙两文中,孟子论述的观点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何差异?(3分)答:二、(15分)甲鱼,贤者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弘范:元军元帅。扞(hn):保卫。泫(xu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救”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2)天祥泫然出涕 涕: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译文: 19、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分)答: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20、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1分) 21、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三、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1013题。(10分)甲 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荀巨伯:汉桓帝时人。 值:遇到。 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 败:毁坏,舍弃。 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 止:停留。全:保全。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4分)(1)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不忍委之 (4)遂班军而还 11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12请概括出乙文所写的故事。(2分) 13甲 乙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 的思想。(2分)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0题。(一)鱼,我所欲也;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子知之乎?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 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故事两则)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1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_ _10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文章中孟子的形象与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的形象有很大不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孟子与庄子形象的不同点。(3分)五(甲 鱼,贤者能勿丧耳。(乙 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7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赐 骄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9 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 乙 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 的高贵品质。(4 分)10 请你从 甲 乙 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3 分)六、(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廪丘:地名。养:供养之地。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2)此之谓失其本心。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七、(10分)荀巨伯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远:去远方B贼既至,谓巨伯曰 既:已经,以后C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止:制止D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宁:宁愿2下列句中加点的“相”字,用法跟“远来相视”中“相”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B醉则更相枕以卧C杂然相许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5对于这则故事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赞扬荀巨伯的“义气”,有人认为是讽刺荀巨伯的“迂腐”,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呢?请作简要的分析。(3分)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两组题题。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远看友人疾,值胡贼(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蔑称)攻郡(郡城)。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来探望你),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指郡县城邑)!”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一)1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友人语巨伯曰 语:告诉,对-说 B吾今死矣!子可去 去:离开C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独止:独自停留 D不忍委之 委:委托20.下列句中的 “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A而吾以捕蛇独存 B 父以足受,笑而去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 吾赖是以食吾躯21.阅读全文,说说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2分)(二)2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友人语巨伯曰( ) 子可去(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遂班军而还( )24下列译文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败义以求生。译文:毁坏情义而求得保全性命。B岂荀巨伯所行耶?译文: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C贼既至,谓巨伯曰译文:不久,胡人闯进家来,(友人)对荀巨伯说D友人有疾,不忍委之。译文: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25读了荀巨伯探病友一文之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回答。(3分)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私 心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 便要还家 B、每三公有所选举 /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C亦以此见轻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在位以贞白称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10把文中“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译文: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五伦说话办事从来都遵规守法,劝阻他这样的人每次都遭到他斥责并被撵走。B第五伦为官奉公尽节,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但他生活恭谨,对人处事缺少宽容和变通,也没有威严的仪表举止,因此也被一些人看不起。C第五伦向他人言及“心不能忘”的心理及“退而安寝”、“竟夕不眠”的情形是为了说明自己连这些人之常情都可以摒弃。D文章写第五伦被别人看轻,更突出了他的可敬,写第五伦的“私心”,更显示出他的“无私”,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一个真实的奉公守节官员的形象。十、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012题。(5分)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注释】故:事故,指灾患病丧。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父母俱存 俱 (2)俯不怍于人 怍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2.由孟子的“三乐”,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所说的人生之“乐”,请写出一句。(1分)答案一、6、得:通“德”,感激(或恩德、恩惠) 已:停止 之:到去 顺:顺从(2分,解释对两个给1分)7、万钟的俸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它,万钟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富贵不能惑乱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4分。每句2分,不要求与原文完全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8、甲文: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或任何情况下人都不能“失去本心”)。乙文: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仁、义、礼(或人要坚守仁、义、礼)(4分,各2分)9、为人处世应该讲求“义”(1分) 两文都表达了大丈夫要有追求“义”的骨气,但乙文中还体现了孟子“仁”、“礼”的主张(2分)二、17、(2分)(1)通“避”,躲避。(1分) (2)眼泪。(1分)18、(4分)(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亡更严重的事。(2分)(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2分)19、(4分)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2分) 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2分)20、(1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21、(4分)甲文:通过比喻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2分)乙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2分)三、10(1)苟且(注:使用语文版教材的学生还可以答为“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2)祸患,灾难 (3)丢下,抛弃 (4)于是,就 每词1分。11(1)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或得到)正义(2)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每句1分,大意正确即可。12荀巨伯在危难关头不抛弃生病的朋友。大意正确即可。13舍生取义四8 1 舍生取义9 2 鱼,是我喜爱(想要)的;熊掌,也是我喜爱(想要)的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愿意舍弃鱼而得到熊掌。(得分要点:整句翻译准确流畅得满分,其中“所欲”、“得兼”的准确翻译各占0.5分)10 3 孟子积极入世;庄子消极避世。答到“积极”、“消极”或“入世”、“避世”的意思,均可得满分;答到孟子“重义轻生”,庄子“不贪图富贵,幽默风趣”等也可给满分。六、答案:16(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 (2)感激(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