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之谜”和“韦伯之问”ppt课件.ppt_第1页
“李约瑟之谜”和“韦伯之问”ppt课件.ppt_第2页
“李约瑟之谜”和“韦伯之问”ppt课件.ppt_第3页
“李约瑟之谜”和“韦伯之问”ppt课件.ppt_第4页
“李约瑟之谜”和“韦伯之问”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约瑟之谜 所谓 李约瑟之谜 是指以研究中国科技史著称的英国人李约瑟和许多经济史学家都观察到 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 中国早在14世纪就几乎全部具备 然而 人类历史上最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中国 相反 14世纪之后的中国 逐渐经历了由盛至衰的经济发展 李约瑟为此提出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 而现在却大大落后了 1 韦伯之问 所谓 韦伯之问 是指在社会学 历史学和经济学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的德国人韦伯 毕其一生学术生涯孜孜不倦地寻求类似的答案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而不是发生在曾经最早孕育过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 2 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历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 对于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如此之早 却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这一历史之谜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而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解释 则是以艾尔文 唐宗明 赵冈为代表提出的 高水平均衡陷阱 假说 认为中国从14世纪以来由盛至衰的原因是人地比例失调 不能促成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使用 3 对此提出挑战并得到许多经济学家赞同的新家说 则是林毅夫的技术创新型式假说 这一假说认为由于前现代时期与现代时期技术发明的型式是不同的 中国的科举制度未能激励知识分子投身于现代科技研究 科技发明只能停留在直接经验上面 从而没有孕育出科技革命和现代经济增长 蔡昉 都阳主编 2001年 中国人口问题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第36 37页 4 韦伯 与中国的科举制度有关 士人一旦通过科举取得了功名就有可能出仕为官 帝国政府本来也会给予这些取得功名的 准官员 以一定的经济实惠 如土地 这些 准官员 一旦出仕为官 可以依靠自己的政治特权 购 得土地 正如马克斯 韦伯所言 他们通过政治性的财产集聚 便发展出一个放租小农地的土地贵族阶级 5 这个土地贵族阶级虽然并不稳固 也不具有封建的或市民的特征 但时时伺机进行纯粹政治性的官职剥削 这种 掠夺性的资本主义经济 韦伯语 随科举取士的流转而异常活跃 因为严密和完善的科举考试使得科举出身的 土地贵族阶级 不可能世代科举为官 6 因此 政治性的财产集聚 可能会造成社会商品经济的异常活跃 甚至会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的繁荣假象 土地在科举出仕官员的家族中流转过快 资本不易积累 这就妨碍了中国理性资本主义经济的诞生 7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全球GDP中的比重 0 1998 Source AngusMaddison TheWorldEconomy AMillennialPerspective OECD Paris 2001 8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从公元元年起的最初1800多年中 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但自1820年前后西方开始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后 由于中国失去了两次与世界同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 另一方面 又因为抓住了一次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 使社会经济开始重新起飞 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均GDP水平之间的差距 9 中国历史上失去过两次重大的战略机遇期 从公元元年到19世纪初 中国一直是世界 第一 经济大国 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均在20 以上 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经济体 1820年以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启动工业化 进入经济迅速增长阶段 中国则处于内忧外患当中 未能赶上这一次工业化的浪潮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0 1820年到195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同世界差距扩大的时期 欧洲人均GDP相当于中国人均GDP的倍数 由1820年的2 1倍扩大到1950年的10 5倍 美国人均GDP相当于中国的倍数由2 5倍扩大到15 6倍 这是中国近代在经济上所丧失的最大的战略期 11 二战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日本正是利用这一历史时期由穷国转变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而中国没有完全把握这一次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 又一次失去了发展机遇 总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 12 在这一历史时期 日本于1968年在经济总量上首次超过中国 中国人均GDP由1950年相当于日本的23 下降到1973年的7 相当于西欧的水平也由1950年的10 下降为1973年的7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本变迁 13 从公元元年到1000年 中国经济总量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体 占世界经济的25 左右 在之后的500年也占23 左右 这一历史时期 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 而且是综合国力强盛的国家 经济 政治 文化 艺术都处于领先地位 14 从公元1500年到1800年 是西方国家工业化起步阶段 而中国则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失去了与西方国家工业化同时起步的战略机遇 这期间 西欧许多国家开始实施追赶中国战略 并最终超过了中国 15 在公元1500年之前 西欧经济总量还不到中国的一半 但自公元1500年开始西欧对中国经济迅速追赶起 到18世纪初 西欧的经济规模就赶上了中国 16 从1820年到1949年 正是西方国家加速工业化的黄金时期 而由于受外国列强的入侵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遭到严重破坏 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遏制 使中国经济从此进入衰落阶段 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几乎平均每50年下降一半 17 1870年 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降为17 1973年为8 9 1950年为4 5 但在同一历史阶段 美国的经济总量在19世纪最后10年超过中国 美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从1820年只占1 8 到1870年上升到8 9 1913年飙升至19 1 1950年继续上升 为27 3 1973年为22 0 1998年为21 9 18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共国成立 中国从此有了稳定的环境可以启动工业化和现代化 结束了1820年以来中国在历史舞台上经济比重不断跌落的局面和中国经济不断衰落的历史 19 但是 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 国家发展重点没有及时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加上 文革 的负面影响 1973年同1950年相比 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而在同一时期 其他国家和地区却在飞速发展 特别是亚洲 四小龙 更是突出 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发展时机 20 1978年 中国果断地实行改革开放 把工作中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抓住了一次历史发展机遇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1 我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 战略的第一步 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 正在进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1979 2000年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 5 是全世界最快的 22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 恩格尔系数大于60 为绝对贫困 在50 59 之间为勉强度日 中国称为温饱阶段 40 49 之间为小康 30 39 之间为富裕 20 29 之间为最富裕 恩格尔系数是指饰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由于各国居民消费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不同 通常将恩格尔系数作为人均收入指标的相关与互补指标来衡量一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特点 不同恩格尔系数直接反映了不同的消费结构 也间接反映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23 例如 1998年美国 英国 日本这一比例都在12 18 之间 韩国为18 墨西哥为30 菲律宾为37 印度尼西亚为47 越南为49 24 我想这事 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难道很费解吗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 与北京的国子监成立时间大致相当 问题是各自都在教什么呢 中世纪剑桥大学的课程包括 逻辑学 几何 数学 法律 医学 修辞 音乐 当然也少不了神学 25 国子监呢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你说 当全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在那摇头晃脑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把关于这个浩瀚世界的知识缩减为 人际关系学 时 人家从逻辑 从几何 从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出发 抵达现代物理 天文 生物知识 有什么奇怪吗 26 如果牛顿出生在中国 20岁的他 敏思苦想为什么苹果往地上掉而不是往空中飞并把这个困惑告诉他人时 他爸爸会不会一巴掌扇过去 说 你吃饱了撑的是吧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