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持续的表观遗传改变将增加肝细胞癌发生风险 mortality worldwidefor36cancers in185countriesCA CancerJClin,2018,68394424European Associationfor theStudy ofthe LiverEASL 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Management of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Hepatol,2018,69182236Lok AS,Sterling RK,Everhart JE,et a1Desgamma-carboxyprothrombin andalpha-fetoprotein asbiomarkers forthe earlydet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Gastroenterology,xx,138493502关贵文,姚明解,钱相君,等AFP和AFP-L3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I|缶床肝胆病杂志,2019,358792Pepe MS,Etzioni R,Feng Z,et a1Phases ofbiomarkerdevelopment for early detectionof cancerJ NatlCancer Inst,xx,931054-1061Marrero JA,Feng Z,Wang Y,et a1Alpha-fetoprotein,deS_gamma carboxyprothrombin,and lectin-bound alpha-fetoproteinin earlyhepatocellularcarcinomaGastroenterology,xx,137110-118Choi J,Kim GA,Han S,et a1Longitudinal assessmentof853three serumbiomarkers tOdetect very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epatology,2019,6919831994姚明解,陈华楠,钱相君,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癌患者术前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水平对其预后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6770Tzartzeva K,0bi J,Rich NE,et a1Surveillance imagingandalpha fetoproteinforearlydetectionofhepatocellular carcinomainpatients withcirrhosisA meta-analysisGastroenterology,20181701Kudo M,Izumi N,Ichida T,et a1Report ofthe19th follow-upsurvey ofprimary liver cancer inJapanHepatol Res,xx,46372390Qu C,Wang Y,Wang P,et a1Detection ofearly-stagehepatocellular carcinomain asymptomaticHBs膪seropositiveindividuals byliquid biopsyProc NatlAcad SciU SA,2019,1166308-6312(2019-07-10)(本文赖荣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持续的表观遗传改变将增加肝细胞癌发生风险李晓鹤饶慧瑛全球约7100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在约70患者中,病毒持续存在,大多无症状。 但持续的病毒感染会显著改变肝细胞的生理状态,包括脂肪变、肿瘤抑制因子表达改变、癌基因级联信号的激活和持续的慢性炎症。 与此同时,代谢综合征、酗酒等协同因素可能成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严重肝损伤的主要原因,这些患者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近年来,高效的直接口服抗病毒药物(DAA)应用,使超过95丙型肝炎患者获得HCV清除,也使丙型肝炎成为可治愈性疾病1。 尽管如此,HCV感染带来的挑战依然存在。 例如,基于DAA治疗的HCV清除并不等同于肝癌的风险也随之消除。 尽管接受干扰素或DAA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患者肝癌患病风险显著降低,但对于在治疗初期即存在肝硬化的患者,即使获得SVR,其HCC的发病风险仍很高。 主要原因在于肝损伤不能完全可逆。 值得注意的是,因受致癌基因表达的抑制,相比于周围肝细胞,HCV很少在肿瘤组织中复制,此外,HCV的复制完全发生在受感染细胞的胞质中,而致癌基因主要由于受感染细胞或周围细胞基因突变来驱动。 因此,HCV感染是通过创造了一个致癌环境干扰细胞生长调节或改变细胞,而非通过强大的病毒癌基因。 可以假设,当跨过一个“极限点”后,通过的机制,HCV相关的肿瘤发生开始与病毒无关。 Hamdane等2阐述了在HCV病毒清除后,HCC发生风险仍持续存在的分子机制。 他们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认为HCV感染后引起的致癌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对于肿瘤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表观遗传的改变影响基因的表达而不改变核苷酸序列。 这种效应通过多种机制介导,包括DNA甲基化、核小体重塑和组蛋白修饰,后者包括不同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如H3K27)。 H3K27ac是一个与染色质开放相关的修饰体,引起基因表达的上调3。 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已受广泛关注4。 Hamdane等通过对H3K27ac的染色质免疫沉淀和DNA测序分析,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DAA或干扰素治愈的丙型肝炎患者、非HCV(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纤维化患者及健康献血者的肝活检免疫共沉淀一测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表观遗传改变(包括病因依赖性和独立性),并通过转录组研究证实表观遗传的改变对基因表达具有影响。 大部分改变与肝纤维化相关,不论病因如何。 同时也发现,许多改变与HCV感染相关,在治愈患者中亦持续存在,并且很多与肿瘤生成通路相关,这种改变与基因型和治疗手段无关。 表观遗传改变的持续性与肝纤维化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通信作者饶慧瑛,Emailraohuiying163明明蜘r三|LLLLJJ1JJ234567rLrLrLrL万方数据854程度相关,也是引起肝纤维化可逆的主要因素,其随着肝损伤的加重而逐渐降低。 此外,在肿瘤和邻近组织中还发现了保留的表观遗传修饰的基因标记,进一步支持结果的临床相关性。 有趣的是,基于SCID动物的嵌合小鼠模型(缺乏功能性的B细胞和T细胞应答),可以在人类肝脏中明确HCV的特异性表观遗传改变,还能从移植的原代人肝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 从经DAA治愈后约300种持续存在的表观遗传改变中,研究者通过小鼠模型和人类标本,最终总结出38个与HCV相关的改变染色质状态(基于H3K27ac)基因。 通过蛋白质水平证实,鞘氨醇激酶一1(SPHK-1)和转录因子S0x_9这两种基因在丙型肝炎患者治愈前后及肿瘤标本中均有高水平表达,从而总体上证实了HCV表观遗传再与肝癌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进一步研究证实,SPHK-1基因表达增加可能是肝硬化患者和经DAA治愈的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的预测因子。 总之,Hamdane等研究为HCV感染和肝纤维化背景下的表观基因重新提供了可信的证据,即使在病毒消除之后,这种现象仍持续存在。 根据最新的临床数据,这种改变与治疗方案无关(DAA或干扰素)。 基因标记提示,这些表观遗传的改变参与HCC的发展。 但是,仍存在一些疑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H3K27ac只是诸多表观遗传再机制中的一个,其他表观遗传改变如何在肝癌发展中起作用?HCV究竟如何引起表观遗传的改变?与进展期肝病相比,病毒相关的表观遗传改变对HCC的发展意义等。 因此是否可通过获取一种基因标记,进而有力地预测HCV治愈后HCC的发生。 最后,未来是否可通过逆转表观遗传再来预防和治疗HCC都亟待明确。 Hamdane等研究朝这一方向迈出关键的第一步,表明慢性HCV感染对于肝脏潜在、持久的影响,其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可能与肝癌发生有关,并提示在发生这些表观遗传改变前对早期HCV患者进行治疗,才能预防肝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1Lohmann vHepatitis Cviruscell culturemodelsan eniumonbasic researchpaving theroad totherapy developmentMedMicrobiol Immunol,2019,2083-242Hamdane N,Jtihling F,Crouchet E,et a1HCV-inducedepigeic changesassociated withlivercancerrisk persistaftersustained virologicresponseGastroenterology,201973Calo E,Wysocka JModification ofenhancer chromatinwhat,how,and why?Mol Cell,xx,498258374Dawson MA,Kouzarides T-Cancer epigeicsfrommechanismto therapyCell,xx,1501227(收稿El期20190709)(本文赖荣陶)肝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前景金银鹏傅青春肝细胞移植经过50多年的基础与动物实验研究,被证明可有效解决肝移植相关问题,包括器官短缺和术后肝功能异常等。 现阶段,临床上一般采用同种异体肝细胞移植治疗遗传代谢性肝病,但成功率仍较低。 该方法受制于细胞移植的局限性以及移植细胞的选择性增殖,因此难以进行临床推广。 肝部分切除术、放射治疗、增强细胞移植活性并减轻细胞消亡的给药治疗等方法可产生不同的移植效果,进而造成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差异。 动物实验表明,自体肝细胞选择性生长可获得最佳的移植效果,但这还受同种异体肝细胞的影响;由于这些细胞通常从边际供体的肝脏器官中分离,因此重复细胞移植(偶尔结合部分肝切除术或肝脏放射治疗)和免疫抑制的缺陷会造成实际治疗效果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多能干细胞的肝细胞仍无法替代原代肝细胞,且肝细胞移植的临床适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Barahman等1研究了局灶性放射结合肝细胞生长刺激疗法的治疗效果,他们认为该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肝细胞的移植和xx08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中心通信作者傅青春,Emailqcfu85163corn再生。 研究采用了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该模型在早期研究中很少使用,因为其并不能为移植细胞提供选择优势。 他们还基于治疗效果进行了一项组织化学分析,并计算了成功移植细胞的数量比例。 结果发现载脂蛋白E水平呈上升趋势,而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降低趋势。 在小鼠模型中,通过门静脉将肝细胞输注到肝内或脾脏,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写作指导附范文
- 电瓶车上路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北京通州流管员考试题及答案
- Zotepine-d6-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大物理卓越考试试题及答案
- 康熙元年考试题目及答案
- 乐谱制作考试题及答案
- 电热保险丝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保定初中中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 蚌埠市科目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课件
- 《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 冀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课件Unit-2
- 八年级上册英语开学第一课
- 民事纠纷委托律师合同书
- 跨文化传播-导论课件
- 博士后出站研究报告
- 全国机场图2013九江庐山
-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合规性评价表
- Q∕GDW 10354-2020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 水调歌头·游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