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doc_第1页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doc_第2页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doc_第3页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doc_第4页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摘要为了了解干预实验对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否有影响,以乐山某中学初一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三次干预实验讲解主观幸福感相关知识,开展以“寻找幸福”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和个别咨询,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干预。 结果是实验班后测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与实验班前测存在显著差异,而控制班前后测无显著差异。 幸福感的干预实验可以提高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G635.5文献标志码A1674-9324 (xx)24-0254-03幸福感是个体根据其设定的一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与感受,它是一种个体的主观体验。 这就包含了我们大多数人眼里所谓的幸福、安宁、成就和生活满意度。 由个体自行评价而不是由别人评定。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初中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受到的压制和束缚也较少,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想象力与好奇心。 所以,如果对这一阶段的孩子进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方法1.研究对象与工具。 以乐山某中学初一学生为被试,随机抽取两个班的同学,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被试共134名,其中男生67人,女生67人。 测量工具采用国内段建华 (1996)对总体幸福感量表(GWB)量表的修订,即采用该量表的前18个项目对被试进行施测。 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班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 计分010累计相加,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 实验数据处理工具采用SPSS16.0进行t检验。 2.干预实验过程。 前测实验班、控制班发放总体幸福感量表,问卷调查采用集体测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 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回收率为98.8%。 实验干预第一步,是向实验班同学讲解涉及主观幸福感相关知识的材料(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以及影响因素),时间是40分钟。 第二步,间隔一周,实验班被试自愿参与以“寻找幸福”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时间是50分钟。 第三步,间隔一周,针对实验班同学进行个别咨询,同学自愿参与,时间是80分钟。 后测干预活动结束后一周,使用与前测相同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控制班、实验班进行施测,发放问卷135份,回收问卷133份,问卷回收率为98%。 二、结果1.实验前测两个班的差异性检验。 表1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两个班被试是同质的,可以对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干预,考察干预的效果。 2.实验班前后测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的差异性检验。 对实验班68名被试前测和后测数据求和,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前测实验班的平均数为65.13,标准差为6.53,后测实验班的平均数为90.38,标准差为9.3,t=-18.33,P0.001,说明实验班前后测被试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实验班后测被试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实验班前测被试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即是实验班后测被试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实验班前测。 结果如表2所示。 3.总体幸福感量表6个维度前后测差值的差异性检验。 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和忧郁和愉快的心境这两个维度上有及其显著的差异(P0.001)。 另4个维度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和松弛和紧张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确保了被试的同质性。 被试是初一随机抽选的两个班,初一的学生是根据入学成绩分成的若干个平行班级,而且,中学处在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孩子的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差异不大,所以两个班的被试没有差异。 实验班前后测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2可以得知,实验班前后测主观幸福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2.建议。 学校要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旦学校老师意到识它的重要性,初学生才会关注老师们的关注,而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丰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其次增强其心理健康自我监控的能力;学会去反思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态度,及其对所经历的事情的评定,在面对自己很重视的事情或一些重大事件时,让自己处在一个适度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下,比如期末考试或升学考试。 而在处理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的时候,学会放松自己的情绪,找到了宣泄自己情绪的渠道。 最后,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尤其是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1Diener,E. (1984).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95,542-575.2谭春芳,邱显清,李焰.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xx, (10)723-731.3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xx, (2)13-16.4岳颂华,张卫,黄红清,李董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埋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xx, (3)93-98.5Patrick CL.Extraversion neuroticismand satisfactionwith lifeamong adolescentsPersonality.6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xx, (2)96-99.7Bohart A.C,GreeningT.Humanistic Psychologyand Positive PsychologyJ.PositivePsychology,xx,56 (1)81-82.8张雯.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xx, (24)4968-4969.9石国兴,祝伟娜.初中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J.心理学探新,xx,3 (28)63-66.10甘群妃,廖丽芬,卜春芳.潘伟耀.团体心理咨询对低年级贫困医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干预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xx, (11)239-240.11刑秀茶,曾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J.心理科学.xx,6 (26)1142-1143.12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