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体诗的格律 付晓敏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近体诗 我们结合这个内容 谈谈近体诗的格律问题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我国文学的源头是 诗经 是诗 之后发展到汉乐府 到唐宋诗 诗歌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诗的分类很杂 比如 从内容上有 田园诗 边塞诗 还有悼亡诗 讽喻诗 爱情诗等等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诗的形式上的分类 唐代之前的诗歌 一般称为古诗 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 对字数 句数 押韵和平仄等都没有严格的限制 例如 诗经 中的诗 一般一句四个字 但也有五个字的 如 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婉在水中央 这当中 最后一句就是五个字的 再如 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其中有一句三个字的 有五个字的 至于句数 一首诗多少句 没有限制 古诗要求押韵 只要押上韵就行 没有更严格的要求 诗经 那个时代 人们写诗时没有声调的概念 所以 谈不上要求平仄 总之 古诗写作 要求句式大体整齐 句子大体押韵 没有别的 汉魏六朝时期 骈体文盛行 骈体文是讲究形式的华美的 于是沈约 生活在南北朝宋 齐 梁时代 谢朓等人开始有意识地将四声交织地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以求读起来抑扬顿挫 这种诗体 叫永明体 在此基础上 历经几百年的酝酿 完善 到初唐时期一种全新的诗体 律诗最终形成于沈佺期 宋之问之手 因此 初唐以后 诗人们再按古诗的形式写作 只要求押韵和句式大体整齐 就叫古体诗 严格按照律诗的格律要求写作 就叫近体诗 也叫今体诗 近 今 都是时代晚的意思 近体诗可以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 在字数句数 押韵 平仄 和对仗四个方面都有讲究 下面一一说明 一 字数句数近体诗的字数规定 每句七个字 叫七言 每句五个字 叫五言 一首诗七言则句句七言 五言则句句五言 近体诗的句数规定 一首诗或八句 叫律诗 或四句 叫绝句 绝 是断绝之意 意思是律诗的一半 下边没有了 这样 近体诗从形式上就分为四种 七言律诗 五言律诗 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题乌江亭作者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毛泽东诗词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二 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 叫做押韵 从 诗经 到后代的诗词 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在北方戏曲中 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 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 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 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 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 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近体诗要求押韵 首先说 韵和韵母是不完全相同的 韵母包括韵头 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 如 先 黄 当然 也有的字没有韵头 如 干 也有的字没有韵尾 如 甲 也有韵头韵尾都没有的 如 爸 韵头 韵尾和韵腹三者只要有一样不同就是不同的韵母 押韵只要求韵腹和韵尾相同 所以 韵的范围比韵母要大 同韵可能包含几个不同的韵母 我们看一首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押下七阳韵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shang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kuang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xiang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xiang 可以看出 韵脚的四个字同韵 但韵母不同 诗词中所谓韵 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 大家知道 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 一般都有声母 有韵母 例如 公 字拼成g ng 其中g是声母 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 韵母总是在后面的 我们再看 东 d ng 同 t ng 隆 l ng 宗 z ng 聪 c ng等 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 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 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 所以又叫 韵脚 试看下面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 t i 花木成蹊手自栽 z i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l i 这里 苔 栽 和 来 押韵 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 绕字不押韵 因为 绕 字拼起来是r o 它的韵母是ao 跟 苔 栽 来 不是同韵字 依照诗律 象这样的四句诗 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拼音中 a e o的前面可能还有i u 如ia ua uai iao ian uan an iang uang ie e iong ueng等 这种i u 叫做韵头 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 也可以押韵 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m 村庄儿女各当家 ji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gu 麻 家 瓜 的韵母是a ia ua 韵母虽不完全相同 但它们是同韵字 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 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 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 甚至很不谐和呢 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 语言发展了 语音起了变化 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 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 例如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xi 白去深处有人家 ji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hu xi 和ji hu 不是同韵字 但是 唐代 斜 字读xi s读浊音 和现代上海 斜 字的读音一样 因此 在当时是谐和的 又如 江面曲 唐 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q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r 在这首诗里 朝 和 儿 是押韵的 按今天的普通话去读 q 和 r就不能算押韵了 如果按上海的白话音念 儿 字 念象n 音 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 那就谐和了 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 也不必要 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 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 古人所谓 官韵 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这种韵书 在唐代 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 仿照韵书押韵 也是较合理的 宋代以后 语音变化较大 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 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 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 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 不过 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 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补充 押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 我国的民歌 诗 词 曲无不押韵 所以诗歌又叫韵文 押韵是把同韵母或韵母相近的字 放在诗篇某些句子的末尾 使诗歌读起来顺口 听起来悦耳 容易记得住 传得开 押韵的方式 古体诗比较自由 可以隔句押韵 也可以句句押韵 可以用平声押韵 也可以用仄声押韵 可以一韵到底 也可以换韵 换韵的形式又有多种 近体诗即格律诗的押韵方式 则有定规 一 一律以平声押韵 也有少数以仄声押韵的 其中五言诗居多 但格律诗以平声押韵为正格 因古体诗容许仄声押韵 所以仄声押韵的绝句和律诗也称 古绝 古律 二 不论五绝 五律 五排 七绝 七律 七排 都必须一韵到底 不得半途换韵 三 不论五言 七言 都是双句入韵 单句不入韵 但首句可以入韵 也可以不入韵 七言诗首句入韵的较多 五言的较少 四 押韵句的尾字用平声 不押韵的必须用仄声 古绝 古律押韵句的尾字用仄声 不押韵的用平声 下面可以看看几首诗的押韵情况 唐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终南山 七虞 唐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迴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五律第一句 多数是不押韵的 七律第一句 多数是押韵的 由于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 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 用邻近的韵也行 这种首句用邻韵的风气到晚唐才相当普遍 宋代更成为有意识的时尚 现在试举两个例子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园小梅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喋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三 平仄 讲究平仄是近体诗的最主要的特征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 上 去 入四声 平 指四声中的平声 包括阴平 阳平二声 仄 指四声中的上 去 入三声 可以粗略地将现代汉语的第一 二声看作平声 第三 四声看作仄声 值得注意的是 唐宋时期 有一种声调叫入声 这种声调后来消失了 读入声的字现在有的读一声 有的读二声 有的读三声 有的读四声 凡当时的入声字 都是仄声 这样看来 简单地说 一声二声为平 三声四声为仄 还不行 应该把入声字挑出来 先确定为仄声 之后再按一二声为平 三四声为仄 才对 至于哪些字是古入声字 一是平时注意搜集 二是查工具书 附 入声字的辨别方法一 用谐声的声旁类推 孰足谷发伐甲夹白索莫国出豕匊尃乍各畐敝失吉夬厥只合鬲商及夕析息弗伏蜀二 声韵母特点辨记法 1 B D G J ZH为声母而又读为阳平的字必定是入声字 指普通话 2 韵母为 e的字都是入声字 注 靴 字例外 3 川黔等地方言中韵母为 u 如或 国 黑 白 的均为入声字 三 同音字辨记法 凡与下列字同音的字均为入声字直十及鼻笛习读竹孰局足筏扎杂夹伯夺国茁得格折则别迭洁决学答拔四 根据诗词押韵来记忆如词牌 满江红 念奴娇 格律要求押入声韵 五 用方言对应规律来记忆 凡普通话里阴平 上 去三声字在西南方言里读阳平的字多为入声字 格律诗的通俗口诀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这个口诀是对七言来说的 即每句诗的第一 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 第二 第四 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不能不拘 如果是五言则是 一三不论 二四分明 但应该注意的是 一般说来 在某一个句中不能同时不论 而二 四 六分明是不许含糊的 该平的就得用平声 该仄就得用仄声 这条规则不够全面 但便于初学者掌握 近体诗的平仄讲究 我们从句式 格式 拗救 粘对四个方面来说明 先说五言律诗 一 句式甲 仄仄平平仄乙 平平仄仄平丙 平平平仄仄丁 仄仄仄平平五言律诗的任何一个句子 都不会脱离这四种句型 二 格式A甲乙丙丁甲乙丙丁B乙丁甲乙丙丁甲乙C丙丁甲乙丙丁甲乙D丁乙丙丁甲乙丙丁五律 七律的任何一首诗都不会脱离以上的四种格式 这样 句式和格式结合起来 一首诗中每一个位置上的字的平仄都固定了 但是 也有灵活之处 这就是拗救 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 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 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 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 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第一种格式 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 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 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 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另一式 首句改为 仄 仄仄平平为其余不变 第二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戍鼓断人行 平平仄仄平秋边一雁声 平平平仄仄露从今夜白 仄仄仄平平月是故乡明 仄仄平平仄 有弟皆分散 平平仄仄平无家问死生 平平平仄仄寄书常不达 仄仄仄平平况乃未休兵 这种格式也是首句入韵 举例 第三种格式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桔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螟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青泉石是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何年顾虎头 满壁画沧州 赤日石林气 青天江水流 锡飞常见鹤 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 莫随惠远游 三 拗救所谓拗 指该写成平的字 写成了仄 该写成仄的字 写成了平 也就是违反了近体诗的格律规定 所谓救 指对拗字进行补救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在该用 平平仄仄平 的地方 第一字用了仄声 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 以免犯孤平 这样就变成了 仄平平仄平 七言则是由 仄仄平平仄仄平 换成 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是本句自救 在该用 仄仄平平仄 的地方 第四字用了仄声 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 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 这样就成为 仄 仄 平 仄仄 平 平平仄平 七言则成为 平 平 仄 仄 平 仄仄 仄 仄 平 平平仄平 这是对句相救 在该用 仄仄平平仄 的地方 第四字没有用仄声 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 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 这是半拗 可救可不救 和 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 的同时 常常在出句用 或 这样即构成本句自救 又构成对句相救 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 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春寒 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 令人渐漂母 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 五 字第二句 寂 字都是该平而用仄 无 字平声 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 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 第六句是孤平拗救 和第二句同一类型 但它只是本句自救 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唐 杜甫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 用 平平仄平仄 代替 平 平平仄仄 参看上文 第三句 几 字仄声拗 第四句 秋 字平声救 这是 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 不 字仄声拗 第四句 吹 字平声救 这是 类 由此看来 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 有些律诗看来好象不合律 其实是用了拗救 仍旧合律 这种拗救的作法 以唐诗为较常见 宋代以后 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 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 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 但是 知道了拗救的道理 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 是有帮助的 四 粘对律诗八句 分为四联 第一联叫首联 第二联叫颔联 第三联叫颈联 最后一联叫尾联 所谓粘 指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 所谓对 指同一联出句和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 违反了粘的规则 叫失粘 违反了对的规则 叫失对 失粘和失对的现象很少 对与粘 格律诗每联的上句称 出句 下句称 对句 对 格律诗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的平仄必须相对 即平对仄 仄对平 粘 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平仄必须相同 即平粘平 仄粘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出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 出句 举例 仄仄 平平 仄 出句 平平 仄仄 平 对句 平平 平 仄仄 出句 仄仄 仄 平平 对句 仄仄 平平 仄 出句 平平 仄仄 平 对句 平平 平 仄仄 出句 仄仄 仄 平平 对句 其中黑体的 就是粘连 如果两字平仄不一致 就叫 失粘 会让音韵失去变化 雷同呆板 为律诗大忌 所以粘对规则 实际上对是联句内的规则 粘是两个联句之间的规则 对是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 粘是两联之间须有变化 从而使两联粘连在一起 上一联句的对句第二字 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平仄一致 唐朝前期 由于律诗尚未定型 有些诗人的一些作品就有失粘 失对的情况 例如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空 平声 草 仄声 2 3句失粘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冠 平声 落 仄声 4 5句失粘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分 云 皆平声 此处合律 长安不见使人愁 七律的句式与五律的句式基本相同 只是在每句的句首增添了两个字 一 句式甲 平平 仄仄平平仄乙 仄仄 平平仄仄平丙 仄仄 平平平仄仄丁 平平 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格式与五律的格式也完全相同 二 格式A甲乙丙丁甲乙丙丁B乙丁甲乙丙丁甲乙C丙丁甲乙丙丁甲乙D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七律的格式与五律的格式也完全相同 二 格式A甲乙丙丁甲乙丙丁B乙丁甲乙丙丁甲乙C丙丁甲乙丙丁甲乙D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七言律诗的第一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留春不住登城望 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 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 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 梦中欢笑亦胜愁 白居易 七言律诗的第二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晏殊 寓意 油壁香车不再逢 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 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 水远山长处处同 七言律诗的第三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 清明 七言律诗的第四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干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泽东 答友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三 七律的拗救 七律的拗救与五律的拗救基本相同 甲 平平 仄仄平平仄四拗三拗乙 仄仄 平平仄仄平一拗改三改三改三丙 仄仄 平平平仄仄三拗改四丁 平平 仄仄仄平平 咸阳城东楼 唐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 日 字拗 第四句 欲 字拗 风 字既救本句 欲 字 又救出句 日 字 这是 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 第一首 宋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 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 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 竹 字拗 第六句 自 字拗 沙 字既救本句的 自 字 又救出句 竹 字 这是 两类相结合 夜泊水村 宋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 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 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 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 有万 二字都拗 第六句 向 字拗 无 字既是本句自救 又是对句相救 这是 两类的结合 四 七律的粘对和五律的粘对也完全相同 我们看两首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押下一先韵 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 一 夕 八 惜 拥是入声字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丁字句 应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 山中寡妇 押下二萧韵 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 麻苧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 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 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 发 柘 纳 斫 叶是入声字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丁字句 应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七句有拗救现象 更 拗 深 救 属于丙字句三拗四救 下面我们再分析杜甫的两首诗 春望杜甫 押下十二侵韵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 国 木 别 月 白 浑 不是入声字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甲字句 仄仄平平仄 登高杜甫 押上十灰韵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 急 白 不 独 浊是入声字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乙字句 应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关于绝句 绝 是 断绝 的意思 是指律诗的一半 绝句的句式和律诗的句式一样 格式是律诗格式的一半 拗救 粘对和律诗也相同 下面我们分析两首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押上十二文韵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丙字句 三拗四救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 节是入声字 这首诗第一句为甲字句 应是仄仄平平仄 夜宿山寺 押上十一真韵 李白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教材开发与智能应用深度研究报告
- 节能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过关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基于2025年电商平台的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政策影响报告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模拟及完整答案详解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
- T/ZGSCJXH 1-2019陈年白酒收藏评价指标体系
- 链家签约文件合同模板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
- 大学计算机(WPS Office)课件全套 刘卫国 第1-9章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问题求解与算法基础
- 辞职工资发放合同协议
- TSG D7004-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公用管道
- 2025年环保行业从业者综合素质测试试卷及答案
- 面点原料知识
- 饿了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 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制度
- 鞋业模具制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