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两直线的交点学习目标: 理解直线和直线的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关系。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判断两直线是否相交,求交点坐标。难点:两直线相交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一、典型例题例1 教材P71 例13 例2 优化方案 P48 例1例3 教材P71 例14例4 优化方案P48 例2 及互动探究二、作业书本P77 6、7、9、10(选)补充:1.过两条直线的交点,且纵截距是横截距的2倍的直线的方程是( )A. B.C. 或D. 或2.如果直线和的交点在轴上,那么的值是( )A.-24 B.6 C. D.不能确定3. (2k-1)x-(k+3)y-(k-11)=0(kR)所经的定点为( )A.(5,2)B.(2,3)C. () D. (5,9)4. 若无论取何实数,直线都过定点( )A. B.C. D. 5.若三条直线2x+3y+8=0,x-y-1=0,x+ky=0相交于一点,则k=( )A. -2 B. C. 2 D. 6.若直线l1:y=kx+3k-2与直线l2: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7.若直线和的交点为(2,3),则过点的直线方程为 . 8.设直线l1:y=2x与直线l2:x+y=3交于点P.(1)求点P的坐标;(2)当直线l过点P,且与直线l1:y=2x垂直时,求直线l的方程.三、总结归纳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能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并能进行应用。四、课后反思1.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学习目标: 掌握直角坐标系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难点:距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一、典型例题1.两点距离问题 教材P73 例162.点到线距离问题 教材P75 例18、203.平行线间距离 优化方案P51跟踪训练3 结论:两平行线直线间的距离公式:2、 作业书本P77 A组13 B组1、21.已知点A(2,0),B(4,2),C(c,1),若,则c的值为( )A. 1 B. 3 C. 2 D. 1或32.若点(2,k)到直线5x-12y+6=0的距离是4,则k的值为( )A. 1 B. -3 C. 1或-3 D. -3或3.已知直线3x+2y-3=0和6x+my+1=0互相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A. 4 B. C. D. 4.已知点P(x,y)在直线l:3x+4y-10=0上,O为原点,则当|OP|最小时,点P的坐标是( )A. B. (2,4)C. (5,) D. ()5.(1)已知A,B的坐标分别为(1,1)(4,3),点P在x轴上,求|PA|+|PB|的最小值.(2)已知点A(1,1),B(2,2),点P在直线上,求|PA|2+|PB|2取最小值时P点的坐标.三、总结归纳主要讲述了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以及应用,要懂得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建立直角坐标系的重要性。四、课后反思第二章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小结与复习【知识归类】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反映直线倾斜程度的两个量,他们的关系是 .(2)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 .(3)直线过两点的斜率公式为 .2.两直线垂直与平行的判定(1)对于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其斜率分别为,则有: ; .(2)当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时,这两条直线 ;当一条直线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 。3.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名称方程形式适用条件点斜式不表示过点 且垂直于轴的直线斜截式不表示过点 且垂直于轴 的直线两点式不表示 或垂直于 的直线截距式不表示 或垂直于 轴或垂直于 轴 的直线一般式表示平面内任意的一条直线,可以与其它形式相互转化 求直线方程时,要灵活选用多种形式。4、几个距离公式(1)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_(2)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_(3) 之间的距离是_【题型归类】题型一:易漏解题例1当为何值时,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说明:对于本题,容易机械地套用两直线垂直(斜率形式)的充要条件,忽视了斜率存在的大前提,因而失去对另一种斜率不存在时两直线垂直的考虑,出现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例2点,和,求过点且与点,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说明:该题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所以无论解什么题目,只要图形容易画出,就应结合图形,用代数法、几何法配合来解练习:过(1,6)且纵截距是横截距2倍的直线方程是 .题型二:对称问题例3已知直线l:2x-3y+1=0,点A(-1,-2)求:(1)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坐标 (2)直线m:3x-2y-6=0关于直线l的对称直线的方程 (3)直线l关于点A(-1,-2)对称的直线的方程点评: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对称,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处理这个问题:一是两点的连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二是两点连线的中点在已知直线上,直线关于点的对称、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可以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求解。例5已知定点(3,1),在直线和上分别求点和点,使的周长最短,并求出最短周长题型三:范围与最值例6已知坐标平面内三点.(1)求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2)若为的边上一动点,求直线斜率的变化范围.【规律总结】数形结合运动变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思想方法和观点.当直线绕定点由与轴平行(或重合)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轴平行(或垂直)时,斜率由零逐渐增大到(即斜率不存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与轴平行(或垂直)时,斜率由零逐渐减少到(即斜率不存在)。这种方法即可定性分析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也可以定量求解斜率和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例7 已知直线.(1)求证:不论为何值,直线总经过第一象限;(2)为使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求的取值范围.【规律总结】含有一个参数的直线方程,一般是过定点的,这里对一般式灵活变形后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变形后特点还不明显的情况,可研究直线过定点.例8已知实数、满足,试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9已知直线和两点、(1)在上求一点,使最小;(2)在上求一点,使最大说明:本例利用求对称点的方法巧妙地求出了所求点的坐标例10 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2+m)x+(12m)y+(43m)=0(1)求证:不论m为何值,直线必过定点M(2)过点M引直线l1:它使与两坐标轴的负半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求l1的方程题型四:方程思想例11已知直线经过点,且被平行直线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在直线上,求直线的方程。【审题要津】已知直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厂工艺科管理办法
- 专项奖励考核管理办法
- 荒芜地平整管理办法
- 评估科注销管理办法
- 管理费报销管理办法
- 设计部应急管理办法
- 《药品监控管理办法》
- 计划单收发管理办法
- 舞蹈队训练管理办法
- 西藏无菌采样管理办法
- 《港珠澳大桥的影响实证分析10000字(论文)》
- 食品安全 课件 高中主题班会
- YS/T 320-2007锌精矿
- YS/T 226.12-2009硒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硒量的测定硫代硫酸钠容量法
- GB/T 24218.3-2010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3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 GB/T 10799-2008硬质泡沫塑料开孔和闭孔体积百分率的测定
- 系统工程原理 -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 博微配电网工程设计软件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现状课件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电工考核评分表(月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