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调速器前壳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含CAD高清图纸、文档终稿】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2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170229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24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含CAD高清图纸、文档终稿 调速器 机械 加工 工艺 夹具 设计 CAD 图纸 文档
资源描述:

请充值后下载本设计,,资源目录下的文件,都可以点开预览到,,资料完整,充值下载就能得到。。。【注】:dwg后缀为CAD图,doc,docx为WORD文档,有不明白之处,可咨询QQ:414951605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题目: 调速器前壳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调速器前壳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系系 别别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二二 O*年年 六六 月月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调速器是一种自动调节装置,它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自动增减喷油泵的供油量,使柴油机能够以稳定的转速运行。 用于减小某些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自动调节装置。可使机器转速保持定值或接近设定值。水轮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和内燃机等与电动机不同,其输出的力矩不能自动适应本身的载荷变化,因而当载荷变动时,由它们驱动的机组就会失去稳定性。这类机组必须设置调速器,使其能随着载荷等条件变化,随时建立载荷与能源供给量之间的适应关系,以保证机组作正常运转。调速器的理论和设计问题,是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内容。调速器的种类很多。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机械式离心调速器。而以测速发电机或其他电子器件作为传感器的调速器,已在各个工业部门中广为应用。调速器必须满足稳定性条件:当机组转速与设定值出现偏差时,调速器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同时又必须有一经常作用的恢复力使调速器回复初始状态。离心调速器中的弹簧就是产生恢复力的零件。这样的调速器称静态稳定的调速器。但是静态稳定的调速器也可能在调节过程中出现动态不稳定性,当调节动作过度而出现反向调节时,实际调节动作会形成一个振荡过程。使振荡能很快衰减的调速器,称为动态稳定的调速器,否则是动态不稳定的调速器,后者不能保证机器正常工作。在调节系统中增加阻尼是提高动态稳定性的一种方法。调节系统中的阻尼,例如运动副中的摩擦,使调速器具有一定的不灵敏性,即当被控制轴的转速稍微偏离设定值时,调速器不产生相应的动作。机械式调速器的不灵敏性一般约为其设定值的 1。灵敏性过高的调速器,也会由于机组正常运转中周期性的速度波动而产生不应有的调节动作。 而调速器前壳是调速器的工作场所(调速器主要安装于壳体内)。其工艺工装设计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关系到油泵能否正常的工作从而影响调速器的性能指标,是调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世界上包括我国的中重型卡车用动力几乎百分之百采用柴油机。轻型卡车中的以上也是用柴油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欧洲生产的轿车中已有采用柴油机,目前已接近。而对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影响最大的部件是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俗称油泵油嘴,是柴油机的心脏部件。由于其产品要密封几百巴甚至更高压力的燃油,同时又要精确控制其喷油量、喷油时刻,因此,其制造精度极高。随着我国对汽车排放实施逐步严格的排放标准,对燃油喷射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喷射压力已提高到巴,控制要求还要细化到控制喷油规律,控制一次喷油过程中的多次喷射,因此,控制系统电子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燃油喷射装置的电控系统又是整个汽车电子控制的基础和核心。因此,未来燃油喷射系统是一个集高精密加工技术、电子数控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行业也由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转变,面对这一形势,我国燃油喷射系统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严峻的变化。产品发展动态;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发展围绕着执行国家汽车排放标准推进。燃油喷射系统是车用柴油机改善排放、降低油耗、提高性能最有效、最关键的部件。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发展迅猛,因此中重型载重车的吨位、功率不断提高,柴油机的排量增大。与此相应,多缸喷油泵中喷射压力高,工作能力大,泵体刚性好的型泵(包括、等)产量增加很快。年时,全国型泵产量才万台,年即达万台,翻了一番,年达到万台,又翻了一番多,年为万台,增幅大大趋缓。与此相对应的喷射压力较低的、喷油泵,已从年万台下降到年的万台,下降了。六十年代设计投产的用于轻型卡车和农用运输车低喷射压力泵号泵,其产量已从鼎盛时年近万台跌至年的万台,跌幅。南京威孚金宁生产的分配泵从年的万台,至年的万台,年的万台,至年的万台。三年内的产量增加倍。当前,喷射压力达、工作能力更大的喷油泵,是满足欧排放标准的重型卡车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在最近年来,产量将快速增加。从近几年产品发展速度来看,燃油喷射系统行业中一个产品可以生产几十年的历史将结束,产品更新周期加快,这是燃油喷射系统行业面临的挑战。市场预测及行业展望;由于我国载重汽车的发展速度不会像轿车发展那么快,因此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在今后几年内其总量上也不会出现突破性发展,但每年仍将以左右的速度在增加。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柴油轿车何时能有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有一些轿车生产企业和发动机生产厂家在规划、研制轿车柴油机。一旦柴油轿车实现批量生产,则相应的燃油喷射系统产量会突发性增长。我们展望行业未来,可以预测:主导产品向行业大企业进一步集中由于汽车要求配套的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向高喷射压力、电子控制方向发展,燃油喷射系统行业正向技术密集性产业发展,高精设备的投入和技术开发费用所占比重加大,这对投资少、技术力量不足的小企业是个严峻考验。再加上汽车配套所必须的一整套严格的技术认证程序,都将促使燃油喷射系统主导产品向行业大企业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法解决的生产布点分散的局面将有可能彻底解决。而民营小企业会进一步占据那些技术含量略低的产品生产。产品型式将由单一的多缸直列泵向单体泵、泵喷嘴和共轨系统发展新中国成立多年来,除了农用小缸径单缸泵外,汽车用多缸柴油机一直采用多缸直列泵作为主导产品,几乎没有其他燃油喷射系统。唯一例外的是康明斯燃油喷射系统,每年也才台左右,用于引进的重型车用康明斯、系列柴油机。随着汽车向大功率、低排放方向发展,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已经引进德国道依兹公司发动机,该机采用高置式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每年产量将逐步达到万台。广西玉林柴油机厂也正在开发研制采用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的车用柴油机,准备达到欧排放标准。有的大汽车企业正在开发的大功率车用柴油机将采用箱体合成式单体泵,因此用于大中功率车用柴油机的单体泵将成为今后我国燃油喷射系统又一主导产品。同时,一汽无锡柴油机厂、上海柴油机厂等有名的发动机制造厂正在开发用电控共轨喷射系统的发动机,以满足欧排放法规。因此,多缸柴油机采用单一的多缸直列泵的局面必将打破。3.国燃油喷射系统行业正面临着国外大公司的激烈挑战年世界著名的燃油喷射系统生产厂商德国公司与我国最大的燃油喷射系统生产企业无锡威孚集团公司正式签约在无锡开发区建立规模巨大的生产燃油喷射系统产品的合资企业,总投资亿欧元(约亿人民币) 。公司控股,主导产品是喷油器总成、喷油嘴偶件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于该合资企业依托技术先进、开发力量雄厚的德国公司,又有巨大规模的投资,企图垄断我国未来燃油喷射系统市场,我国燃油喷射系统行业面临极大挑战,现有行业中的企业有可能陷入生死存亡的危险。日本电装公司与上海伊维公司合资,已经成立了上海东维油泵油嘴公司,美国公司准备在中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这将使我国燃油喷射系统行业雪上加霜。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产品,不以自己的优势(例如较低的价格,较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在年后现有的燃油喷射系统企业原有的产品已不能维持再生产,企业从萎缩至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燃油喷射系统行业又关系到汽车发动机乃至汽车行业,也关系到与发动机有关的军用车辆、船舶、机车、工程机械行业,因此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尽量选用柴油车也是交通运输节油途径之一。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具有功率大、燃油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起动性能好、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低,油耗低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在工业发达国家柴油机汽车发展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汽车柴油化的趋势。 中国柴油车生产比例 1998 年为 26%,但 2003 年降到 24.3%。2003 年生产的汽车中,99.98%的重型载重汽车,91.84%的中型载货汽车,87.95%的轻型载货汽车,85.01%的大型客车和 86.82%的中型客车采用了柴油发动机。但只有14.8%的轻型客车采用柴油发动机,微型客车全部为汽油车,生产柴油轿车只占轿车生产量的 0.31%(6921 辆)。汽车柴油化应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柴油机将会在未来的汽车工业中将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而柴油机的心脏即是油泵所以说油泵将会有很大的需求量,前壳是调速器的工作场所(油泵的调速器主要安装于壳体内) 。其工艺工装设计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关系到油泵能否正常的工作从而影响油泵的性能指标。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在做调速器前壳加工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时,一般应根据调速器前壳的使用要求、工作状况和所需机械特性来进行。首先应了解和掌握任务书所列的已知条件,分析零件,对零件图机型工艺分析, ,绘制二维零件图,确定工艺路线,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床加工工序卡等。具体步骤如下:1.纲领的计算2.分析零件3.毛坯的确定4.工艺规程的设计5.夹具的设计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1、设计目标、设计目标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可以系统的把大学里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和生产中去,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自己的自主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以此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工作进度、工作进度滚轮架零部件采用标准化元件,缩短了辅助时间,工件定位迅速,装夹方便,能够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和操作的方便快捷,并且扩大了加工工艺范围,降低了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和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滚轮机架综合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工技术、自动化控制、机械控制和机械制造等方面的最新成就而发展起来的高效自动化机械设备,是一中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它集高效率、高稳定和高柔性于一身,代表了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它是机械加工自动化的一种核心设备。3、工作进度、工作进度1.搜集有关资料,熟悉零件结构及功能,撰写开题报告。 1 周2.相关外文文献资料的阅读与翻译 (6000 字符以上) 2 周3.零件工艺线路设计。 4 周4.专用夹具的设计。 4 周5.撰写毕业论文。 5 周6.答辩准备及毕业答辩。 1 周五、参考文献五、参考文献【1】王先逵. 机械制造工艺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于骏一. 典型零件制造工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3】王凡. 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张进生,房晓东主编.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Yiming(Kevin)Rong.Samuel H.Huang,Zhikun Hou. Advanced Computer-aided Fixture Design.Elsevier Academic Press,2005 4、方世杰,綦耀光主编.机械优化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5 朱孝录主编. 机械传动装置选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6 成大先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 (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 刘艳革. 焊接用自调式滚轮架设计 .化工机械,第 2 期 P103,19988 唐金松主编. 简明机械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 Mechanical design and systems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1985调速器前壳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调速器前壳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摘要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调速器前壳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本人致力于调速器前壳的工艺与工装的设计,前壳是调速器箱体的一个重要零件。调速器的零部件安装于壳体内,主要通过调速器箱控制动元件的快慢运动。调速器是用来保持柴油机的转速稳定的。在柴油机的负载变化的过程中,它的转速是会相应发生变化的。当转速降低时,如果调速器不调节,柴油机最终将停掉;当转速升高时,如果调速器不作用,柴油机最终将无法承受过大的离心力而损坏。调速器的作用就是保持柴油机的转速稳定。另外调速器还可以保持柴油机的最低转速和最高转速,防止低转速运转时熄火和高转速运转时“飞车”,造成机械损坏。运行时,柴油机所带的负载是不断变化的。在负载变化时,特别是突然变化时,必须保持柴油机的转速稳定。调速器就是自动保持转速稳定的装置。对于发电用的柴油机,要求其转速基本恒定在同步转速,对调速器的调速特性要求很高。而调速器前壳是调速器的工作场所(调速器主要安装于壳体内)。其工艺工装设计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关系到油泵能否正常的工作,从而影响调速器的性能指标。关键字:调速器 调速器箱 柴油机 指导老师签名指导老师签名:Governor and the former Shell tool design processAbstract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opic is the former governor shel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ooling design. I am committed to the former governor shell process and tooling design, the former governor tank shell is an important part. Governor parts are installed in the shell, mainly through the governor control of dynamic components of the speed box movement. Governor is used to keep the engine speed and stability.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loading the diesel engine, its speed will change accordingly. When the speed is reduced, if the governor does not adjust, engine eventually stopped; when the speed increases, if the governor does not function, can not afford diesel will eventually damage the centrifugal force is too large. The role of governor is to keep the engine speed stability. Another governor can maintain the minimum speed and maximum engine speed to prevent the extinction and low speed running at high speed when the speed, resulting in mechanical damage. Running, engine load is carried by the ever-changing. When the load changes, especially sudden changes, the need to maintain the engine speed stability. Governor is a device that automatically maintains speed stability. Diesel engines for power generation, asking them to speed almost constant in the synchronous speed, the spe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vernor demanding. The governor is the governor before the shell of workplace (governor mainly installed in the shell.) Th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design is reasonable will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ump can work properly, thus affecting the governors performance.Keywords: Speed governor Governor Box Diesel engineSignature of Supervisor:目录目录摘要.1Abstract .2第一章 引言.3第二章 纲领的计算.5第三章 零件的分析.7第四章 毛坯的确定.7第五章 工艺规程设计.8第六章 夹具的设计.12第七章 参考文献.36致 谢.36第一章第一章引言引言世界上包括我国的中重型卡车用动力几乎百分之百采用柴油机。轻型卡车中的以上也是用柴油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欧洲生产的轿车中已有采用柴油机,目前已接近。而对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影响最大的部件是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俗称油泵油嘴,是柴油机的心脏部件。由于其产品要密封几百巴甚至更高压力的燃油,同时又要精确控制其喷油量、喷油时刻,因此,其制造精度极高。随着我国对汽车排放实施逐步严格的排放标准,对燃油喷射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喷射压力已提高到巴,控制要求还要细化到控制喷油规律,控制一次喷油过程中的多次喷射,因此,控制系统电子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燃油喷射装置的电控系统又是整个汽车电子控制的基础和核心。因此,未来燃油喷射系统是一个集高精密加工技术、电子数控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行业也由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转变,面对这一形势,我国燃油喷射系统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严峻的变化。产品发展动态;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发展围绕着执行国家汽车排放标准推进。燃油喷射系统是车用柴油机改善排放、降低油耗、提高性能最有效、最关键的部件。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发展迅猛,因此中重型载重车的吨位、功率不断提高,柴油机的排量增大。与此相应,多缸喷油泵中喷射压力高,工作能力大,泵体刚性好的型泵(包括、等)产量增加很快。年时,全国型泵产量才万台,年即达万台,翻了一番,年达到万台,又翻了一番多,年为万台,增幅大大趋缓。与此相对应的喷射压力较低的、喷油泵,已从年万台下降到年的万台,下降了。六十年代设计投产的用于轻型卡车和农用运输车低喷射压力泵号泵,其产量已从鼎盛时年近万台跌至年的万台,跌幅。南京威孚金宁生产的分配泵从年的万台,至年的万台,年的万台,至年的万台。三年内的产量增加倍。当前,喷射压力达、工作能力更大的喷油泵,是满足欧排放标准的重型卡车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在最近年来,产量将快速增加。从近几年产品发展速度来看,燃油喷射系统行业中一个产品可以生产几十年的历史将结束,产品更新周期加快,这是燃油喷射系统行业面临的挑战。市场预测及行业展望;由于我国载重汽车的发展速度不会像轿车发展那么快,因此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在今后几年内其总量上也不会出现突破性发展,但每年仍将以左右的速度在增加。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柴油轿车何时能有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有一些轿车生产企业和发动机生产厂家在规划、研制轿车柴油机。一旦柴油轿车实现批量生产,则相应的燃油喷射系统产量会突发性增长。我们展望行业未来,可以预测:主导产品向行业大企业进一步集中由于汽车要求配套的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向高喷射压力、电子控制方向发展,燃油喷射系统行业正向技术密集性产业发展,高精设备的投入和技术开发费用所占比重加大,这对投资少、技术力量不足的小企业是个严峻考验。再加上汽车配套所必须的一整套严格的技术认证程序,都将促使燃油喷射系统主导产品向行业大企业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法解决的生产布点分散的局面将有可能彻底解决。而民营小企业会进一步占据那些技术含量略低的产品生产。产品型式将由单一的多缸直列泵向单体泵、泵喷嘴和共轨系统发展新中国成立多年来,除了农用小缸径单缸泵外,汽车用多缸柴油机一直采用多缸直列泵作为主导产品,几乎没有其他燃油喷射系统。唯一例外的是康明斯燃油喷射系统,每年也才台左右,用于引进的重型车用康明斯、系列柴油机。随着汽车向大功率、低排放方向发展,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已经引进德国道依兹公司发动机,该机采用高置式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每年产量将逐步达到万台。广西玉林柴油机厂也正在开发研制采用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的车用柴油机,准备达到欧排放标准。有的大汽车企业正在开发的大功率车用柴油机将采用箱体合成式单体泵,因此用于大中功率车用柴油机的单体泵将成为今后我国燃油喷射系统又一主导产品。同时,一汽无锡柴油机厂、上海柴油机厂等有名的发动机制造厂正在开发用电控共轨喷射系统的发动机,以满足欧排放法规。因此,多缸柴油机采用单一的多缸直列泵的局面必将打破。3我国燃油喷射系统行业正面临着国外大公司的激烈挑战年世界著名的燃油喷射系统生产厂商德国公司与我国最大的燃油喷射系统生产企业无锡威孚集团公司正式签约在无锡开发区建立规模巨大的生产燃油喷射系统产品的合资企业,总投资亿欧元(约亿人民币) 。公司控股,主导产品是喷油器总成、喷油嘴偶件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于该合资企业依托技术先进、开发力量雄厚的德国公司,又有巨大规模的投资,企图垄断我国未来燃油喷射系统市场,我国燃油喷射系统行业面临极大挑战,现有行业中的企业有可能陷入生死存亡的危险。日本电装公司与上海伊维公司合资,已经成立了上海东维油泵油嘴公司,美国公司准备在中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这将使我国燃油喷射系统行业雪上加霜。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产品,不以自己的优势(例如较低的价格,较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在年后现有的燃油喷射系统企业原有的产品已不能维持再生产,企业从萎缩至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燃油喷射系统行业又关系到汽车发动机乃至汽车行业,也关系到与发动机有关的军用车辆、船舶、机车、工程机械行业,因此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尽量选用柴油车也是交通运输节油途径之一。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具有功率大、燃油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起动性能好、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低,油耗低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在工业发达国家柴油机汽车发展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汽车柴油化的趋势。 中国柴油车生产比例 1998 年为 26%,但 2003 年降到 24.3%。2003 年生产的汽车中,99.98%的重型载重汽车,91.84%的中型载货汽车,87.95%的轻型载货汽车,85.01%的大型客车和 86.82%的中型客车采用了柴油发动机。但只有14.8%的轻型客车采用柴油发动机,微型客车全部为汽油车,生产柴油轿车只占轿车生产量的 0.31%(6921 辆)。汽车柴油化应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柴油机将会在未来的汽车工业中将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而柴油机的心脏即是油泵所以说油泵将会有很大的需求量,壳体是油泵调速器的工作场所(油泵的调速器主要安装于壳体内) 。其工艺工装设计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关系到油泵能否正常的工作从而影响油泵的性能指标。 第二章第二章 纲领的计算纲领的计算(一)计算程设计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该产品年产量为 8000 台,(1 件/台)壳体,设备品率为 17%机械加工废品率为 0.5%,现制定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1)压铸件应解除内应力(2)未说明铸造同角为 R2-R3(3)铸件表面不得有粘砂,多内,裂纹等缺陷(4)铸件不允许有眼存在,导用压铸件(精密铸造)(5)未注明倒角为 0.545(6)去元刺,锐边倒钝(7)压铸件材料为 CD-ALSI8CU3(铝合金材质)生产纲领 N N=Qn(1+a%+b%) =8000(1+17%+0.5%) =9400(件/年)油泵壳体的年产量为 9400 件/年现通过计算, 生产纲领对工厂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包括觉得各工作点的专业化程度,加工方法,加工工艺设备和工装等。同一种产品,生产纲领不同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生产过程和专业化程度,即有着完全不同的生产组织类型。根据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组织类型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其中成批生产可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下表 1-3是各种生产组织管理类型的划分,从工艺特点上看单件生产与小批生产相近,大批生产和大量生产相近,因此在生产中一般按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来划分生产类型,这三种类型有着各自的工艺特点表 1-1生产类型零件年生产类型(件/年)重型机械中型机械轻型机械单件生产520100小批生产510020200100500中批生产1003002005005005000大批生产30010005005000500030000大量生产1000500050000所以综上所说,根据生产类型和生产纲领的关系,可以确定该产品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关键字;材料 CD-ALSI8CU3 N=9400(件/年) 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第三章第三章 零件的分析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结构分析前壳是调速器箱的一个重要零件。调速器的零部件安装于壳体内,主要通过调速器箱控制动元件的快慢运动。 2,l 零件的技术分析;由壳体零件图可知,材料为 CD-ALSI8CU3(铝合金材质).该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耐(热和磨)及减振性适用于高温环境,易振动场合的耐磨零件。该零件上主要加工为底面,顶面,端面侧面及一些孔和螺孔的加工。 底面平面度为 0.1mm 直接影响壳体与机器的接触精度与密封。顶面平面度为 0.04mm,垂直度 0.1mm 顶面平面度为 0.04mm,垂直度0. 1mm 相对底面,水平度 0.2mm,要求更严格,主要与其他驱动元件的精1.确配合,以达到机器的运动精度。第四章第四章 毛坯的确定毛坯的确定合金的铸造性能所涉及的主要是铸件的质量问题,铸件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适应合金的铸造性能。否孔,缩松,裂纹,冷隔,浇不足气孔等多种铸造缺陷,造成铸件很高的废品率。我们选用压铸的方式即将液态或半液态金属快速压入金属铸行中,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凝固。其种铸造方式产品 质量最好,生产效率也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零件材料 DGTALSi8Cu3 铝合金材料,N=9400 件/台,可知其生产 型为大批量生产。由于铝合金的昂贵普通铸造既浪费严重,更达不到零件结构要求,也不便于加工,因此我们选用压铸,为了消除压铸后的残余应力,在压铸完成后的将铸件低温加热过程中使合金产生强化,以消除应力即人工时效。关键字; 毛坯加工方式为压铸。底面加工余量等级 G 级,端面加工等级 H 级。铸件的尺寸公差; 铸件的尺寸公差分为 16 级,由于生产的客观要求我们选取 0.05mm铸件的加工余量;对于成批大量生产的铸件加工余量,由工艺人员手册查得,选取 GA 级, (铅合金压铸) 。各表面的总余量见由工艺人员手册可得加工表面总余量:底面加工余量 3.5 顶面加工余量 4 端面加工余量 4尺寸总余量及公差:底面 总余量 4+3.5 公差 CT3.6顶面 总余量 4 公差 CT22端面 总余量 4+3.5 公差 CT4第五章第五章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设计(1) 定位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调速器前壳的底面和顶面以及 8.5 的孔,他们既是装配的基准又是设计的基准,用他们作为精基准.能使机械加工遵循基准重的原则,能实现一面二孔的典型定位公式,其余各面以及孔的加工也能用他定位,这样使工艺路线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操作也比较方便. 粗基准的选择考虑到以下的几个要求,选择 8.5 的零件的内孔作为粗基准要求如下:能保证各个加工面均有加工余量的前提下,使重要孔的加工余量均匀.能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制定加工的工艺路线根据各表面的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最经济的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底面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普通的铣是不能够满足的,得须有精铣,即先粗铣,然后再精铣,这样才能达到底面的精度要求,而端面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普通单铣可以达到要求,所以单铣就可以了.两侧面也同样如此,只需要单铣就能达到尺寸的要求,同样钻,扩,绞锤,也为单遍就可以了,不用分粗精. 利用集中的原则,即在一次的装夹的情况下,完成大多数表面和孔的加工.以保证精度要求,多次装夹不仅的麻烦,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装夹误差集中的原则可以避免产生装夹误差.又根据先面加工后孔的加工,先主要平面的加工后次要平面的加工,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0 毛坯入库检验20 毛坯合格入库30 粗精铣底面40 加工顶面上面50 钻孔60 车螺纹70 综合去毛刺80 零件清洗90 成品检验100 成品综合入库上述加工工艺路线的方案遵循了工艺路线,拟定的一般原则性某些工序还存在些问题,编制的不够合理,还得进一步思考,讨论和修改.如:粗铣底面,由于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位基准,给铣削加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在这里用铣削的方式加工底面显得不合理,我们采用 CNC 控制系统找正内孔,然后车底面 ,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加工底面的目的,而且省略了许多麻烦.工序 40 的工艺路线制定也存在问题,粗精铣内孔为确保其孔的精度在加工之前去毛刺.粗精车底面考虑到生产类型是大批量生产和产品的精度要求,我们选用数据车床,即 CK3220 外加专用的夹具,可转位刀具为主,精度检测仪选用游标卡尺.粗精车内孔 40,同样是因为生产的批量是大批量生产以及产品的精度要求,我们还得依靠CK3220 外加夹具来完成,精度检测仪选用内径百分表.气密性实验装置 采用气密试验检测机(专用),这里就不作过多的介绍.加工顶面以及侧面,由于加工面比较多,而且不是在同一平面内,这样如果采用普通的机床会很麻烦,而且容易造成误差而造成产品的废品率增多,在这里我们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选用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 JE30S 专用夹具,其优点是在一次的装夹下可以完成多界面的铣,削加工,很方便且精度也得到保证. 压衬套采用气压机,其机床也是专用机床,在这里也不作过多的叙述.加工端面两侧面同样,此道工序加工的面比较多,而且被加工面也不在同一平面,其精度要求也比较高这样操作会比较麻烦,而且多次装夹易产生误差,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选用卧式加工中心来完成这道工序比较方便,我们仍采用 60 工序一样的加工设备,即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 JE30S,外加专用夹具.钻孔由于孔比较多,用普通的机床对其进行加工比较复杂,而且孔的精度要求也比较高,在这里我们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我们选择加工中心对其进行加工,即FZ12W(046-22).气密性检验:采用专一的气密检测装置, (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修改后的工艺路线见下表表二 修改后的工艺路线3 选择加工设备和检测工具;工艺规程设计工序号工序内容设备00铸造铸砂05毛坯合格入库30铣底面铣床40车顶面车床50铣上面铣床60钻孔钻床70钻孔,攻丝钻床80车直径 40 内孔车床90气密试验100钻孔,攻丝钻床110综合去毛刺120钻孔钻床130成品检验140成品入库 综上所述所用的加工设备和检测装置主要为;远州卧式加工中心 JE30S ,自动数据库车床 CK3220 游标卡尺 ,钳工台,内径百分表 ,气密性检测装置BST(E26-36) ,锉刀。4 填写机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工艺文件祥见袋内(附表)第六章第六章 夹具的设计夹具的设计 在金属切削机床上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表面的尺寸,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的精度等要求,在加工方法确定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使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即工件的定位)并把工件压紧夹牢,以保证这个确定了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稳定不变(即工件的夹紧)着就是工件在上的正确安装。在现代自动化生产中,数控机床的应用已愈来愈广泛。数控机床加工时,刀具或工作台的运动是由程序控制,按一定坐标位置进行的。数控机床夹具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数控机床夹具上应设置原点(对刀点)。2数控机床夹具无需设置刀具导向装置。这是因为数控机床加工时,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始终保持严格的坐标关系,刀具与工件间无需导向元件来确定位置。3数控机床上常需在几个方向上对工件进行加工,因此数控机床夹具应是敞开式的。4数控机床上应尽量选用可调夹具、拼装夹具和组合夹具。因为数控机床上加工的工件,常是单件小批生产,必须采用柔性好、准备时间短的夹具。5数控机床夹具的夹紧应牢固可靠、操作方便。夹紧元件的位置应固定不变,6防止在自动加工过程中,元件与刀具相碰。 数控夹具是指夹具按数控程序使工件进行定位和夹紧功能的夹具。工件一般采用一面两孔定位,夹具上两个定位销距离的调节。以及定位销插入和退出定位孔的动作,均可按程序实现自动调节。调节距离的方式有按直角坐标平移方式、按极坐标回转方式和复合式三种。该零件加工工序多,精度要求较高,但形状较为复杂。在加工中心上若用夹具加工,工件可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案,先将工件的底平面及其上两孔进行粗、精加工,再在加工中心上完成其他表面的加工。机床夹具的分类:机床夹具按其使用范围可分为以下五种基本类型:1)通用夹具通用夹具具有一定的通用性。2)专用夹具专用夹具是针对某一种工件的某一个工序而专门设计的。3)通用可调整夹具和成组夹具通用可调整夹具和成组夹具的特点是夹具的部分元件可以更换,部分装置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4)组合夹具组合夹具是由一套完全标准化的元件,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拼装而成的夹具。5)随行夹具随行夹是一种在自动线或柔性制造系统中使用的夹具。机床夹具的功用1)保证加工质量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的加工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2)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等辅助时间,且易于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工艺范围。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1,设计的准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质量,精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2,总体设计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1.工件定位的方式(1)直接找正定位生产率低,精度工人技术单件小批或位置要求高定位基准所找正的表面(2)划线找正定位精度低单件小批,复杂件,毛坯精度低定位基准所划的线(3)夹具定位生产率高,定位精度高,成批及大量生产2工件的定位原理(1)六点定则用空间合理布置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误解:工件被夹紧,就定位了并没有保证一批工件的一致位置。工件定位后,反方向可移动定位面与定位点应保持接触(2)限制工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完全定位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不完全定位限制的自由度6欠定位该限的自由度没有限绝不允许过定位重复限制一自由度一般不允许正确处理:危害定位不稳,安装困难,工件或夹具变形措施去除过定位,修改结构特殊可用过定位提高定位稳定性和结构刚度,简化夹具前提提高工件定位面、夹具定位面的相互位置精度注意:理论上要限制的自由度按加工要求确定不欠定位实际上所限制的自由度多于理论要求的不过定位为承受切削力、简化夹具结构3,定位元件基本要求: 足够的精度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工艺性好4,常用定位方法与定位元件:(一)工件以平面定位平面定位的主要形式是支承定位。夹具上常用的支承元件有以下几种:1)主要支承限制自由度固定支承支承钉球头毛坯面齿纹侧面平头已加工面支承板光侧面、顶面斜槽底面 非标支承板如圆环可调支承 一批工件调一次限制自由度 自位支承(浮动支承)只定 1 点 2)辅助支承 一个工件调一次不限制自由度提高刚度(2)孔定位1)圆柱销(定位销)短销定 2 点 长销定 4 点2)圆柱心轴间隙配合心轴定心精度低和端面联合定位 过盈配合心轴定心准确、装卸不便精加工花键心轴花键孔定位3)圆锥销定 3 点 4)圆锥心轴(小锥度心轴)定 5 点 (3)外圆定位1)V 形块-短定 2 点 基准是检验心轴的中心长定 4 点 对中性好活动定 1 点 非整圆表面定位2)定位套定心精度低,已加工面定位 3)半圆套大轴件、不便轴向装夹的零件 4)圆锥套反顶尖 (4)组合表面定位(一面两孔)支承板、xyz菱短圆柱销、xy短削边销z安装削边方向垂直于两销连线本专用夹具设计中的定位方式为具以大平面 A 和内孔 40,6.6 定位,“一面两销”法,限制六个自由度定位元件为定位销。5,定位误差的计算: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在夹具上定位不准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在采用调整法加工时,工件的定位误差实质上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一)用几何方法计算定位误差采用几何方法计算定位误差通常要画出工件的定位简图,并在图中夸张地画出工件变动的极限位置,然后运用三角几何知识,求出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即为定位误差。 (二)用微分方法计算定位误差: 22222GZATDT1.夹具的定位误差分析工件在夹具上定位不一致定位误差D。刀具与对刀导向元件的位置不准确对刀误差T。夹具在机床安装不准确安装误差T。定位元件、对刀导向元件及安装基面三者位置不准确制造误差Z 加工方法误差G D T31 2.定位误差分析(1)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1)基准不重合误差B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范围, B2)基准位移误差Y定位副制造误差,定位基准相对于刀具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范围, Y(2)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合成法) Y0、 B=0 时,则 D= Y B0、 Y=0 时,则 D= B Y0、 B0 时,判断相关性:若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面上, B与 Y不相关,则 BYD 若工序基准在定位基面上, B与 Y相关,判断方向性: 若工序基准和定位接触点在定位基准的异侧,方向相同,BYD若工序基准和定位接触点在定位基准的同侧,方向相反,BYD(3)各种定位方法的基准位移误差 平面定位 一般Y=0 孔销定位 单方向位移,20dDY任意方向位移, Y = X max = min0maxdD V 形块定位 水平方向, Y =0垂直方向, Y = 2sin2d3.减少夹具及定位误差的措施(1)提高夹具的精度提高定位元件、对刀元件及配合表面与机床连接表面的制造精度,提高精度、安装精度调整夹具,刀具与夹具位置,提高对刀精度(2)减少定位误差基准重合,误差小的定位方式(如定心夹紧装置等) 提高定位面与定位件加工精度,减少间隙,减少基准位移误差 (3)减少夹具的磨损提高夹具易磨件耐磨性。可换装置,及时更换。主要介绍工件孔与定位心轴(或销)采用间隙配合的定位误差计算 定=不+基 a.心轴(或定位销)垂直放置,按最大孔和最销轴求得孔中心线位置的变动量为: 基=D+d+min=max (最大间隙) b.心轴(或定位销)水平放置,孔中心线的最大变动量(在铅垂方向上)即为定 基=OO=1/2(D+d+min)=max/2 或基=(Dmax/2)-(dmin/2)=max/2 工件孔与定位心轴(销)过盈配合时(垂直或水平放置)时的定位误差 此时,由于工件孔与心轴(销)为过盈配合,所以基=0。 对 H1尺寸: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均为中心 O ,所以不=0 对 H2 尺寸:不=d/2 工件与一面两孔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1”孔中心线在 X,Y 方向的最大位移为: 定(1x)=定(1y)=D1+d1+1min=1max(孔与销的最大间隙) “2”孔中心线在 X,Y 方向的最大位移分别为: 定(2x)=定(1x)+2Ld(两孔中心距公差) 定(2y)=D2+d2+2min=2max 两孔中心连线对两销中心连线的最大转角误差:定()=2=2tan-1(1max+2max)/2L (其中 L 为两孔中心距)第三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一、1.夹紧装置的组成和基本要求(1)夹紧装置的组成 1)力源装置产生夹紧原始作用力2)中间传动机构改变作用力的方向改变作用力的大小起自锁作用3)夹紧元件最终执行元件(2)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不得破坏定位力适当,不移动、不振动,不损伤、不变形操作方便,迅速省力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标准件,自锁性二、夹紧力的确定 夹紧力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它们的确定是夹紧机构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夹紧力方向的选择夹紧力方向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有利于工件的准确定位,而不能破坏定位。2)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尽量与工件刚度最大的方向相一致,以减小工件变形。3)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尽可能与切削力、工件重力方向一致,以减小所需夹紧力。(二)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1)夹紧力作用点应正对支承元件或位于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承面内,以保证工件已获得的定位不变。 2)夹紧力作用点应处在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以减小工件的夹紧变形。3)夹紧力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被加工表面,以便减小切削力对工件造成的翻转力矩。 (1)夹紧力作用点、方向的确定应指向主要定位面夹紧力应落在定位支承范围内夹紧力应尽量靠近加工面夹紧力应作用在刚性好的部位上 夹紧力最好与切削力、重力方向一致(三)夹紧力大小的估算夹紧力不足,会使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产生位移并引起振动;夹紧力过大又会造成工件或夹具不夹紧力大小的估算受切削力、重力、离心力和惯性力等的作用力(矩)平衡建立力学模型,求出切削力,在最不利的瞬时,求夹紧力大小。为了保证夹紧可靠,再乘以安全系数FJ = K F 一般 K =1.53,粗加工取大值,精加工取小值。楔块夹紧装置是最基本的夹紧装置形式之一,其他夹紧装置均是它的变形。它主要用于增大夹紧力或改变夹紧力方向。 楔块夹紧装置特点: 自锁性(自锁条件 1+2) 斜楔能改变夹紧作用力方向 斜楔具有扩力作用,ip=/p=1/tan2+tan(+1) 夹紧行程小 效率低(因为斜楔与夹具体及工件间是滑动摩擦,所以夹紧效率低) 所以适用范围:多用与机动夹紧装置中 夹紧力计算: =p/tan2+tan(+1) 其中 p 为原始力, 为楔块升角,常数 6度-10 度 1:工件与楔块的摩擦角 2:夹具体与楔块的摩擦角 自锁条件: 原始力 P 撤除后,楔块在摩擦力作用下仍然不会松开工件的现象称为自锁. 1+2 ,一般 取 10-15 度或更小 传力系数: 夹紧力与原始力之比称为传力系数.用 ip表示 ip=/p=1/tan2+tan(+1) 楔块尺寸与材料: 升角 确定后,其工作长度应满足夹紧要求,其厚度保证热处理不变形,小头厚应为 75mm.材料一般用 20 钢或 20Cr,渗碳厚为 0.8-1.2mm.HRC:56-62.Ra 为 1.6m. 螺旋夹紧装置 螺旋夹紧装置是从楔块夹紧装置转化而来的,相当于吧楔块绕在圆柱体上,转动螺旋时即可夹紧工作. 螺旋夹紧装置特点: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夹紧可靠 扩力比 ip大,夹紧行程 S 不受限制 夹紧动作慢,效率低 应用场合:手动夹紧装置常采用. 螺杆夹紧力计算: =PL/r中tan(+1)+r1tan2 其中:P 是原始力,L 是原始力作用点到螺杆中心距离,r中是螺旋中经的一半, 是螺旋升角,1螺母于螺杆的摩擦角,r1摩擦力矩计算半径,2工件与螺杆头部(或压块)间的摩擦角 自锁性能: 因为楔块的自锁条件为 11.5-17,而螺旋夹紧装的螺旋升角(2-4)很小,所以自锁性很好. 传力系数: ip=/p=PL/r中tan(+1)+r1tan2楔块的 ip 多位或多件夹紧: 为了减小夹压的辅助时间和提高生产率,可采用多位或多件夹紧装置. 压块的材料一般位 45 钢,HRC:43-48 螺杆的材料一般位 45 钢,HRC:33-38偏心夹紧装置 偏心夹紧装置也是由楔块夹紧装的一种变形. 圆偏心夹紧力: =PL/tan(+1)+tan2 其中 L 为手柄长度, 支承轴中心(回转中心)到夹紧点距离 1,2分别为偏心轮与支承轴及偏心轮与工件间的摩擦角. 传力系数 ip: ip=L/tan(+1)+tan2,远小于螺旋夹紧的 ip 特点及应用场合: 偏心夹紧与螺旋夹紧相比,夹紧行程小,夹紧力小,自锁能力差,但夹紧迅速,结构紧凑,所以常用与切削力不大,振动较小的的场合,常与其他夹紧元件联合使用.三、常用夹紧机构(一) 斜楔夹紧机构 斜楔夹紧具有结构简单,增力比大,自锁性能好等特点,因此获得广泛应用。 (二) 螺旋夹紧机构 螺旋夹紧机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增力比大,自锁性能好,是手动夹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夹紧机构。(三)偏心夹紧机构偏心夹紧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缺点是自锁性能较差,增力比较小。一般常用于切削平稳且切削力不大的场合。可获得的夹紧力为 (四)铰链夹紧机构铰链夹紧机构的优点是动作迅速,增力比大,并易于改变力的作用方向;缺点是自锁性能差。多用于机动夹紧机构中。(五)定心夹紧机构定心夹紧机构是一种同时实现对工件定心定位和夹紧的夹紧机构,即在夹紧过程中,能使工件相对于某一轴线或某一对称面保持对称性。定心夹紧机构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两大类:1.以等速移动原理工作的定心夹紧机构2.以均匀弹性变形原理工作的定心夹紧机构(六)联动夹紧机构夹紧力作用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称为双向联动夹紧;两夹紧点的夹紧力方向相同,称为平行联动夹紧。 四、夹紧机构的动力装置(一)气动夹紧装置气动夹紧装置的工作介质是压缩空气,其工作压力通常为 0.40.6MPa。 (二)液压夹紧装置液压夹紧装置利用压力油为夹紧动力。(三)气、液增压夹紧装置 气、液增压夹紧装置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通过压力油来传力和增力。6,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一)对夹紧装置的要求(二)夹紧力的确定 夹紧力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它们的确定是夹紧机构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三)夹紧力方向的选择:夹紧力方向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有利于工件的准确定位,而不能破坏定位。2)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尽量与工件刚度最大的方向相一致,以减小工件变形。3)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尽可能与切削力、工件重力方向一致,以减小所需夹紧力。(四)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一般注意以下几点:1)夹紧力作用点应正对支承元件或位于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承面内,以保证工件获的的定位 2)夹紧力作用点应处在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以减小工件的夹紧变形。3)夹紧力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被加工表面,以便减小切削力对工件造成的翻转力矩。 (五)夹紧力大小的估算夹紧力不足,会使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产生位移并引起振动;夹紧力过大又会造成工件或夹具不应有的变形或表面损伤。7,常用夹紧机构(一) 斜楔夹紧机构 斜楔夹紧具有结构简单,增力比大,自锁性能好等特点,因此获得广泛应用。 (二) 螺旋夹紧机构 螺旋夹紧机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增力比大,自锁性能好,是手动夹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夹紧机构。(三)偏心夹紧机构偏心夹紧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缺点是自锁性能较差,增力比较小。一般常用于切削平稳且切削力不大的场合。可获得的夹紧力为 (四)铰链夹紧机构铰链夹紧机构的优点是动作迅速,增力比大,并易于改变力的作用方向;缺点是自锁性能差。多用于机动夹紧机构中。(三)定心夹紧机构定心夹紧机构是一种同时实现对工件定心定位和夹紧的夹紧机构,即在夹紧过程中,能使工件相对于某一轴线或某一对称面保持对称性。定心夹紧机构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两大类:1.以等速移动原理工作的定心夹紧机构2.以均匀弹性变形原理工作的定心夹紧机构 (六)联动夹紧机构夹紧力作用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称为双向联动夹紧;两夹紧点的夹紧力方向相同,称为平行联动夹紧。 8,夹紧机构的动力装置 (一)气动夹紧装置气动夹紧装置的工作介质是压缩空气,其工作压力通常为 0.40.6MPa。 (二)液压夹紧装置液压夹紧装置利用压力油为夹紧动力。 (三)气、液增压夹紧装置 气、液增压夹紧装置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通过压力油来传力和增力。9,专用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一)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要求 (二)拟定夹具结构方案,绘制夹具结构草图 (三)绘制夹具总图,标注有关尺寸及技术要求 (四)绘制零件图10,夹具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夹具设计的经济性分析(二)成组设计思想设计(三)夹具总图上尺寸及技术条件的标注夹具总图上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拆零件图,便于夹具装配和检验。为此应有选择地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四)夹具结构工艺性分析在分析夹具结构工艺性时,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1)夹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2)夹具最终精度保证方法 3)夹具的测量与检验(五)夹具的精度分析夹具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保证零件加工的位置精度。使用夹具加工时,影响被加工零件位置精度的误差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定位误差2)夹具制造与装夹误差3)加工过程误差依照上叙述的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进行此次设计中所需用的夹具进行设计;1,加工中心用家具设计(钻铣扩铰攻螺纹) (一)零件体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铣端面钻攻 4-M6-6H 的螺纹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如下;(相关)大平面(粗精车后)及对面;(二)确定夹具的类型;综合考虑此次设计的定位和夹紧,夹具类型采用通用式。(三)拟订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定位方案;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其定位方案如下;以底面和内孔34,定位, “一面两销”法,限制六个自由度,故取之选择定位元件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 40 的定位元件,如下图所示;选择不带台阶面的菱形销作为定位元件选择夹具体工作台为底面的定位面;总合简图;(四)确定夹紧方案: 参考夹具设计手册 采用压板及 M24 的螺杆在侧面 Z 上夹紧工作; (如图)由于成批大量的生产类型,考虑装夹的方便,增加结构于下;一头螺杆;总图; 尺寸由壳体零件的具体尺寸而定2,工作台面与夹具体的设计; (一)定位方案;槽宽 18-00.02由加工中心工作台面而定,(如下);(二)夹紧机构设计;由上图可知 H=100mm 则可设夹紧机构的初图取 200=H2关键字:H=100mm D=100mm定位键;由上可知设计定位块的尺寸,如下图所示(根据工作台梯形槽所设计):如图:由于梯形尺寸 18.2T14 等级,自由公差,则在设计定位键时外定位尺寸设计为 18-00.027,略 A 点,其余尺寸主要是设计装夹定位键所用。夹紧槽块 根据上叙梯形槽尺寸,得的外形的尺寸,详情如下图所:3,夹具精度分析与计算 此夹具设计纯属前经验和个人经验的总结,在设计的夹具对加工要求的尺寸能保证。其精度要求验算(略)。4,绘制夹具总图 根据已完成的草图(上述),进一步修结构,完善视图后绘制视图后,绘制正式的夹具总装图。如图所示(资料袋中)。5,绘制夹具图样 同样详情见(资料袋)。第七章第七章 参考参考文献文献1、 机械设计手册 3 机械工业出版社 徐灏主编2、 机械设计手册 4 机械工业出版社 徐灏主编3、 机械设计手册 5 机械工业出版社 徐灏主编4、 典型零件制造工艺 械工业出版社 于骏一编5、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进生 房晓东编6、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先逵7、 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凡7、 机床夹具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王启平致 谢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我即将完成学习之际,衷心感谢*老师给我的关心和帮助。*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我们深受感触。谨向*老师表示最真诚的感谢,感谢他在百忙中给予我们的指导。最后,也要深深地感谢父母多年来的支持和关心。产品型号零件图号机机 械械 加加 工工 工工 艺艺 过过 程程 卡卡产品名称调速器前壳零件名称共 2 页第 1 页材料牌号CD-ALSI8CU3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备注工 时工序号工序名称工 序 内 容车间工段设 备工 艺 装 备准终单件00铸造铸造毛坯铸砂05毛坯入库检验10毛坯入库15车工以底面为基准,粗车直径为 40 的内孔端面车床专用夹具20铣工以底面为基准,粗铣上面铣床专用夹具25铣工以顶面为基准,粗铣底面铣床专用夹具30铣工以底面为基准,精铣底面铣床专用夹具35钻工钻直径为 2 直径为 6 及 R6.16 的孔钻床游标卡尺40钻工钻孔,攻丝,加工 6M66H 的内螺纹钻床量规45钻工钻孔,攻丝,加工 2M66H 的内螺纹钻床量规50钻工钻孔,攻丝,加工 R98.5 的内螺纹钻床量规55钻工钻孔,攻丝,加工 R6.16 的内螺纹钻床量规60钻工以底面以及直径为 8.5 的孔为基准,车直径 40 的孔车床专用夹具65钻工车端面上直径为 22.5 的内螺纹车床专用夹具70钻工钻侧面直径为 6.5 深 13 和直径为 4 深 9 的孔钻床专用夹具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校对(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产品型号零件图号机机 械械 加加 工工 工工 艺艺 过过 程程 卡卡产品名称调速器前壳零件名称共 2 页第 2 页材料牌号CD-ALSI8CU3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备注工 时工序号工序名称工 序 内 容车间工段设 备工 艺 装 备准终单件75去毛刺综合出去零件表面的毛刺钳工台80成品检验85成品入库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校对(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机机 械械 加加 工工 工工 序序 卡卡产品名称调速器前壳零件名称共 11 页第 1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20铣工CD-ALSI8CU3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铣床X504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夹具工序工时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准终单件工步工时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雪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雪深度(mm)进给次数机动辅助1以底面为基准,粗铣上面游标卡尺,铣刀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校对(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机机 械械 加加 工工 工工 序序 卡卡产品名称调速器前壳零件名称共 11页第 2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25铣工CD-ALSI8CU3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铣床X504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夹具工序工时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准终单件 工步工时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雪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雪深度(mm)进给次数机动辅助1以顶面为基准,粗铣底面游标卡尺,铣刀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校对(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机机 械械 加加 工工 工工 序序 卡卡产品名称调速器前壳零件名称共 11页第 3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30铣工CD-ALSI8CU3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铣床X504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夹具工序工时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准终单件 工步工时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雪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雪深度(mm)进给次数机动辅助1以顶面为基准,精铣底面游标卡尺,铣刀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校对(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调速器前壳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含CAD高清图纸、文档终稿】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170229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