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1页,18600字。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图纸共5张,如下所示
A0-气压双回路制动系统图.dwg
A1-制动蹄.dwg
A1-摩擦衬片.dwg
A1-膜片制动气室.dwg
A1-装配图.dwg
摘要
汽车制动系的功用是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降速行驶直至停车;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使汽车可靠地停在原地或坡道上。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汽车行驶车速的不断提高,对汽车制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的制动系统除了实现良好的制动性能外,还要尽可能地减小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因此,动力制动系统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气压动力制动是最常见的动力制动系统,多用于中重型汽车。气压制动系统是发展最早的一种动力制动系统。其供能装置和传动装置全部是气压式的。其控制装置大多数是由制动踏板机构和制动阀等气压控制原件组成,也有的在踏板机构和制动阀之间还串联有液压式操纵传动装置。本文以一种重型货车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对其气压制动系统结构进行设计。
关键词:气压制动;制动性;重型货车;传动装置;
ABSTRACT
Automobile brake system function is to reduce the speed of cars to slow down and drive right up to parking,When traveling downhill, so that the stability of vehicle speed to maintain proper To make reliable cars parked in the ramp or in situ.
The brake performa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afe performances for the automobile.With the increase of running speed of the vehicle;the requirements to the brake performance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strict.Besides the good brake performance,the brake system of the automobile is required to reduce the pedal force of the driver.Therefore,the power servo brake system has made a great development in the automobile.
The barometric brake system is the most familiar power servo brake system.The barometric brake system is the first development of a dynamic braking system. Its energy supply all equipment and gear-type pressure Most of the control device is a brake pedal and the brake and other institutions formed the original, Also some in the brake pedal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also in series with hydraulic control gear.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a kind of heavy goods vehicle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its air brake system design.
Key words;barometric brake syste;rake performance;heavy-duty truck;
Drive Equipment;
1绪论 1
1.1制动系的作用 1
1.2气压制动系的研究现状 2
2制动系的总体设计 3
2.1制动系统设计要求 3
2.2制动系参数的选择 4
2.3汽车总质量 4
2.4制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 4
2.5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 9
3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12
3.1鼓式制动器的主要参数 13
3.1.1制动鼓内径 13
3.1.2摩擦衬片宽度b及包角 14
3.1.3摩擦衬片起始角 0 15
3.1.4制动蹄支撑点位置坐标a和C 15
3.1.5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F0作用线的距离e 15
3.1.6摩擦衬片的型号及摩擦系数 15
3.2鼓式制动器的计算 15
3.2.1计算有一个自由度的紧蹄摩擦片的径向变形规律 15
3.2.2 计算蹄片上的制动力矩 16
3.2.3检查制动蹄有无自锁 18
3.3 衬片磨损特性的计算 19
3.3.1比能量耗散率(单位功负荷、能量负荷) 19
3.3.2 衬片单位摩擦面积的制动器摩擦力f0 (比摩擦力) 20
3.3.3驻车制动计算 21
3.4制动鼓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1
3.4.1 制动鼓 21
3.4.2 制动蹄 22
3.4.3 制动底板 23
3.4.4 凸轮式张开机构 23
3.4.5 摩擦材料 23
3.4.6 支承 24
4气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25
4.1制动气室 26
4.2贮气罐 28
4.3空气压缩机 30
5技术经济性分析 31
6总结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A 36
附录B 44
一、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交通法规的实施,我国的汽车及其运输管理开始走向正轨,农用运输车将逐渐退出市场,而重型运输自卸车逐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车辆交通安全历来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至关重要。行车制动系统用来保证汽车能够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它是关系到汽车运输生产率和行车安全的重要系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要经常使用制动器,为了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强度,目前汽车基本上都采用了伺服制动系统或动力制动系统。载重汽车一般均采用动力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主要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制动器及制动力调节装置等组成。制动系统的分类:按制动能量传输方式来分类,制动系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及上述二种以上组合式。以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空气压缩机作为制动器制动的唯一能源,而驾驶员的体力仅作为控制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之为气压制动系统。气压制动系统是动力制动系最常见的型式,由于可获得较大的制动驱动力,且主车与被拖的挂车以及汽车列车之间制动驱动系统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连接和断开均很方便,因此被广泛用于总质量为8t以上尤其是15t以上的载货汽车、越野汽车和客车上。
2.研究现状:
气压制动系是发展最早的一种动力制动系,其供能装置和传动装置全部是气压式的。在我国中重型货车上广泛采用,如一汽CAl091,东风EQl092、黄河JNll81等都采用的是气压动力制动系。中型五吨载货车CAl091、EQl092在我国己生产几十年,其零部件价格低廉,社会保有量大,配件易购,特别是EQl092系列在中南方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但气压制动系必须采用空气压缩机、储气筒、制动阀等装置,使其结构复杂、笨重、轮廓尺寸大、造价高;管路中气压的产生和撤除均较慢,作用滞后时间较长,因此,当制动阀到制动气室和储气筒的距离较远时,有必要加设气动的第二级控制元件—继动阀以及快放阀;管路工作压力较低制动气室的直径大。因而目前制动气室置于制动器之外,通过杆件及凸轮或楔块驱动制动蹄。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设计方案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等)
1.主要研究内容为:
随着汽车行驶车速的不断提高,对汽车制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的制动系统除了实现良好的制动性能外,还要尽可能地减小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因此,动力制动系统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内容根据重型货车的相关数据和特点对其气压制动系统结构进行设计。
2.主要解决的问题:
气压制动系统主要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制动的稳定性。
3.主要理论:
气压传动与控制、汽车理论、结合机械相关知识进行计算与设计。
4.技术路线及方法:
首先了解气压制动系统的组成。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其中产生制动能量的部分称为制动能源。人的肌体亦可作为制动能源。
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
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其中也包括辅助制动系中的缓速装置。较为完善的制动系还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以及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
其次:对气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制动气室选择计算。
2)储气罐的选择计算。
3)空气压缩机的选择。
4)制动阀与继动阀的选择与计算。
第三: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5.论文框架: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制动系统总体设计
第三章: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第四章:气压驱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第五章:技术经济性分析
第六章:结论部分
6.预期结果
气压制动可获得较大的制动驱动力,驾驶员操作轻便可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制动的稳定性。
0号纸 2 张
说明书 1份20000字左右
翻译外文资料 1篇
三、研究进度
第1~2周:毕业实习;
第3~4周:查阅分析资料,整理原始数据,确定设计步骤,并形成论文框架;
第5~6周:制动器、气压驱动机构的参数选择与确定
第7~8周:气压驱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第9~10周: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第11~12周:整理计算结果绘制零件图
第13~14周:绘制装配图,系统原理图;
第15~16周:检查前面的设计过程及数据,书写说明书;对论文格式及文字进行检查,确保无误。
第17周:准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家瑞.汽车构造[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刘惟信.汽车制动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计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3] 王文斌.气压传动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4] 尹 廷.气压制动系统在轻型载货车上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研究生院,2005.6
[5] 何宇平 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J].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5(4)
[6] 王望予.汽车设计[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 孙博泉.蹄式制动器设计计算表[J].汽车技术,2006.08.10:75-80
[8] 余志生.汽车理论[M] .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
[9] 周 珂.蹄式制动器的计算[J].建筑机械2006.10.17:19-23.
[10]方泳龙.汽车制动理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1]齐志鹏.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