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实践)设计任务书.doc_第1页
建筑施工(实践)设计任务书.doc_第2页
建筑施工(实践)设计任务书.doc_第3页
建筑施工(实践)设计任务书.doc_第4页
建筑施工(实践)设计任务书.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某基础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一、工程概况某工程基础C30钢筋混凝土底板及垫层剖面图如图1所示,混凝土底板长宽为6042m,土层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杂填土的渗透系数15m/d,细砂为10m/d,砂砾石为60m/d,均为2类土,最初可松性系数杂填土1.3,细砂1.2;最后可松性系数杂填土1.02,细砂土1.05。土在天然状态下的重度为杂填土16kN/m3,细砂21kN/m3,砂砾石22kN/m3,最大干重度为杂填土18kN/m3,细砂19kN/m3,砂砾石21kN/m3;由于现场施工场地较大,允许放坡开挖,边坡坡度为1:0.4,基坑底四周每边要留出施工工作面1m(从主体结构外侧面算起),现场西侧设置土方临时堆放场地如图3所示,余土采用载重量15吨的自卸卡车运走。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试完成以下的施工方案设计:1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井点管布置在距坑边0.7m,冒出地面0.2m,管长6m,内直径50mm,滤管长1.2m,内直径50mm,水平总管的最大流速应控制在1.0m/s内,确定总管内直径,总管上的接口间距0.8m;计算涌水量和井点管数量,作出平面及高程布置图;降水后水位线的最高点,应保证距基坑底以下不小于0.5m;总管内径规格:100,125,150,200,250,300mm;2选择挖土机,确定开挖方案,制订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施工措施;3所选挖土机台班定额为400立方米/台班,时间利用系数0.8,选用2台挖土机同时作业,运土车辆的往返时间(含装卸时间)50分钟,每天作业班数1,确定基坑挖土的作业天数和自卸卡车的数量,并计算预留回填土方松散状态下的数量;4确定回填土的施工方案,要求土的压实系数为,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小于0.97,其他部位0.94;回填时土的含水率经测定为15%,确定压实后土的干重度和实际重度应达到多少?杂填土不能用作回填土,应作为弃土全部运走。5施工期间气温,白天最高25,夜晚最低13,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距离15km,运输时间估计1小时,制订混凝土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含配料、运输、浇筑和养护要求及相关措施)。三、课程设计步骤和方法1对轻型井点降水进行高程布置;2对轻型井点降水进行平面布置;3计算井点系统涌水量和单井涌水量、井点管数量和总管直径;4选择挖土机类型,确定开挖方案,制订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施工措施;5计算预留回填土数量和运土数量,确定运土汽车数量;6计算回填土的干重度和压实后满足要求的实际重度;7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及相关技术、组织措施。四、设计成果1施工方案设计文本,A4纸单面打印,正文字体小4号宋体,行距选择1.5倍,(如本任务书正文的字体和行距);标题字体3号宋体加粗,(如本任务书所采用的字体字号所示);2降水高程布置图一张,4号图;3降水及土方堆放平面布置图一张,4号图。 撰写人:黄云德 2013年5月10日1800C30混凝土底板42000200200200-4.600-2.800-0.600图1 基础剖面图混凝土垫层不透水层砂砾石层细砂土层杂填土层100070005000-0.600图2 水文地质剖面图-1.800地下水位线自然地面基坑底6244m边坡N图3 基坑平面图土方堆放区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该课程设计为一高层建筑深基础的施工方案,要求完成的内容包括深基坑降水,制定基坑土方开挖方案和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制定土方挖运方案,制定土方回填方案,制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 降水按环形轻型井点考虑,需绘制轻型井点的高程布置图和平面布置图,按4号图绘制,图纸尺寸为210297mm。2. 当高程布置中无法满足降水深度时,可下挖一定深度再布置井点,下挖深度需按高程布置计算确定,应考虑降水后水位线最高点(基坑中点)距基坑底以下0.5m,按高程图推算出井点管的埋深,进而按井点管长度确定下挖深度。3. 确定运土汽车数量时,应考虑与挖土机的工作量相适应,以利于发挥两种机械的效率。4. 在计算要运输的土方量时,要先计算需要预留的回填土数量,计算回填土时,要考虑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且回填土不得采用杂填土。5. 选择挖土机指选择挖土机的类型,即根据基坑情况,在正铲、反铲、拉铲、抓铲、推土机、铲运机等机型中选择。不用选具体型号。6. 制订混凝土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时,要围绕着降低和控制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不产生裂缝的中心问题考虑,制订出混凝土配料、运输、浇筑和养护各阶段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