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二课时.doc_第1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二课时.doc_第2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二课时.doc_第3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二课时.doc_第4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二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南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标准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征。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东南亚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主要河流,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本章教材是学习区域地理中认识地区的起始课,前面有学习大洲区域特征的基础,这一章节应是对大洲区域特征的细化,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某个地区鲜明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区域特征。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对于日本的学习已具备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维和方法,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对东南亚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着重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在东南亚地形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河流及河流沿岸的城市。2. 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3. 结合图片资料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过程与方法1. 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般分布规律。2. 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发展旅游业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2. 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自己家乡的旅游业资源开发。四、重点难点重点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分布特点难点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五、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东南亚的自然环境非常有特色,地形、气候、河流等无不与其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先把一些图像资料给学生,是其对东南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带领学生分析地理位置的范围,然后通过小组活动分别找出东南亚两个地区各自的自然环境特征,学生通过查找各种地图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课前小热身:教师出示习题学生进行接龙回答(二)导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和居民。(三)新课讲授1、地形与河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课件展示: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活动1】学生读教材第26页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思考:1.东南亚地形有什么特点? 2.上述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3.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 4.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推选学生进行回答。教师点评:总体来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地区。从中南半岛看,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现南北向延伸;从图中看出,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对于中南半岛山河大势,可以用分开的手掌和手指来形象地比喻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河流与城市的分布设问:这样的地形条件有什么好处?学生读教材第26页内容,找到问题的答案。【活动2】小组之间,两两合作学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 3.完成教材27页的活动题1(2)的表格。教师归纳:(1)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思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为什么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表所示的几个东南亚大城市:因为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探究】1.请举例说明世界或中国沿河分布的大城市 2.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为什么大多数选择在河流沿岸? 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开发等。【拓展延伸】你们居住的地方在河流沿岸吗?定居在河流边有什么利弊?师生总结:有利条件:河流沿岸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便利;河流沿岸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开展农业生产;河流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等。弊端:河流水患易造成损失;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向河流随意排放,导致河流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3、华人、华侨的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5亿人生活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属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学生朗读材料: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4、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播放一段小视频,引出“新马泰”。在我国,“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特别是近些年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使东南亚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我相信你们对东南亚也有一些了解,接下来让我们对东南亚的旅游资源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课件展示:图7.31“东南亚旅游景点举例”【活动3】学生对照教材28页,理解东南亚有哪些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记住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的国家。找学生介绍东南亚的各个国家的旅游景观。【拓展延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是很平常的事情。近年来,许多中国人出境旅游选择了东南亚,为什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1) 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较近。(2) 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而东南亚热带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差异显著。(3) 东南亚华人、华侨集中,语言文化与我们有许多相通之处,沟通障碍较少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1) 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2) 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城市及首都大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3) 东南亚还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4) 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的到来。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东南亚地区旅游。七、板书设计第二节 东南亚1、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2、城市分布:河流沿岸及河口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