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设计【农业机械】【4张图/154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1764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3-06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原茬小 麦精 少量 少许 播种机 设计 农业机械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27页,15400字。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中期汇报表一份。

图纸共4张,如下所示
A0-装配图.dwg
A3-链轮.dwg
A3-链条.dwg
A3-张紧轮.dwg

摘要
播种机播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成本,因此研制高质量的播种机械是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尽管我国大部分地区早已实现播种机械化,但目前的播种机质量还不能满足高产的要求。现在大面积麦田普遍存在着植株疏密不匀,出苗参差不齐,单株个体之间性状也表现较大差异等问题,限制了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行均匀播种。本课题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小麦播种机播种中存在缺苗烧苗现象严重,存在疙瘩苗,设计制造了一种装配有种肥分施开沟器的小麦播种机,该小麦播种机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播种的均匀性,实现种肥分施,达到了节种、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小麦播种机;开沟器;排种器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sowing machine affects the outputs and the cost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directly , therefore it is urgent for modern agriculture to develop the high quality sowing machine. Although most areas in our country have already realized the sowing mechanization, the quality of the present sowing machine can not satisfy the demand of high yield .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restricting future improvement of wheat yield in most areas ,such as ,different interspace among plants ,various sizes between seedlings and distinctive traits in individuals .Through production practices ,the key to solve this problem lies in implementing balance sow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ubject is design a kind of wheat sowing machine assembling with equalizing device and furrow opener to replace the existing wheat sowing machine that result to severe absence and burning of the seedlings .this sort of wheat sowing machine in this book can improve significantly and remarkably the balance of wheat sowing and realize higher productivity.
Key words: Wheat seeder;Furrow opener;Seed metering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绪论 - 1 -
1.1小麦播种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 -
1.2 小麦播种机的介绍 - 6 -
2小麦播种机的设计 - 7 -
2.1小麦播种机的结构特点 - 7 -
2.2小麦播种机的机构设计 - 7 -
2.2.1机架的设计 - 7 -
2.2.2排种器的设计 - 7 -
2.2.3排肥器的设计 - 10 -
2.2.4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的设计 - 10 -
2.2.5输种管、覆土器、镇压轮的设计 - 14 -
2.2.6其他工作部件的设计 - 15 -
2.2.7播种机的连接器 - 18 -
2.2.8播种机的总体设计与配置 - 19 -
3小麦播种机的使用 - 21 -
3.1播种机使用应掌握的技巧 - 21 -
3.2播种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21 -
总结 - 22 -
参考文献 - 23 -
致谢 - 24 -

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摘要
综述国内外精少量播种技术,确定适合于保护性耕作的播种生产工艺。对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总体设计进行研究,包括大小交错双圆盘侧下位种肥分施开沟器设计、传动系统和调节开沟深度机构等关键技术。学习运用Pro/E进行关键部件造型设计和仿真研究,从动力学角度优化设计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关键部件。
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及工作量要求
1、论文基本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按照工程学院基本要求的要求进行撰写,注意可视界面设计的美化和完整性。
2、工作量要求:二维装配图一张 0号图纸
三维实体装配图一张(开沟器) 
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阶段计划(分前期、中期、后期)
前期:2009年3月10日至4月10日根据论文的基本条件进行资料查阅。
中期:2009年4月11日至5月20日确定方案,初步计算编辑和设计。
后期:2009年5月21日至6月10日论文撰写与修改,准备答辩。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设计[农业]





内容简介:
附件 5 2009 届 本科 生毕业 论文(设计) 中期汇报表 填表日期 :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院 工程学院 姓 名 吴迪 指导教师 万霖 论文(设计) 题 目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工作小结 毕业论文的初级阶段,综述国内外精少量播种技术,确定适合于保护性耕作的播种生产工艺。对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总体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对播种机关键结构开沟器的研究设计,进一步了解播种机的工作流程。 本设计小麦播种机开沟器为主要设计部件, 播种机的二维平面设计以及对开沟器的三维实体设计 为这次设计的主要任务。 在设计过程中 的 三维实体设计 遇到了问题 ,由于我的 软件使用还不是太熟练, 在设计播种机开沟器的时候遇到 一些问题,我相信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我刻苦研究 下 能完成设计所要求的内容。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设计 学院名称 工程学院 姓名 吴迪 专业班级 设计 05 指导教师 万 霖 课题类型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摘要 综述国内外 精少量播种 技术,确定适合于 保护性耕作 的 播种 生产工艺 。 对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 的总体设计进行研究,包括 大小交错双圆盘侧下位种肥分施开沟器 设计、 传动系统和调节 开沟深度 机构等关键技术。学习运用 进行关键部件造型设计和 仿真 研究,从动力学角度优化设计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 的 关键部件 。 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及工作量要求 1、 论文基本要求 : 毕业论文(设计) 按照工程学院 基本要求 的要求进行撰写, 注意可视 界面设计的 美化和完整性。 2、 工作量要求 :二维装配图一张 0 号图纸 三维实体装配图一张 (开沟器) 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阶段计划(分前期、中期、后期) 前期: 2009 年 3 月 10 日至 4 月 10 日根据论文的基本条件进行资料查阅。 中期: 2009 年 4 月 11 日至 5 月 20 日确定方案,初步计算编辑和设计。 后期: 2009 年 5 月 21 日至 6 月 10 日论文撰写与修改,准备答辩。 任务下发日期 2009成日期 2009主任 主管教学院长审批(签字) :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计 (论文 )题目: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设计 指导教师: 2006 年 3 月 20 日 2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文 献 综 述 1、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设计 目的及意义 随着保护性耕作小麦产量的增加 ,秸秆量也相应地增加 ,原来为适应保护性耕作初期旱地中低产量而设计的小麦免耕播种机 ,其播种质 量受到秸秆增加因素的影响 ,必须改进小麦免耕播种机 ,以提高播种机的通过性 ,保证播种质量。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是通过机械将小麦种子按照农艺要求的合理数量、位置播入土壤,以达到减少种子用量实现高产的实用技术。一般可节约良种用量平均每公顷 40 60 千克,每公顷增产小麦 300 1000 千克。其主要增产技术机理:一是可以合理控制小麦播种精度和均匀度,增加大蘖的产生,从而促进次生根系生长,使整体根系发达,提高根系对营养的汲取能力,支持地上部分的生长,使小麦在幼苗阶段可以得到较为充足营养供给,发育茁壮;同时有效减少 无效分蘖,改善茎部光照,使第一节粗短坚硬,增强了抗倒伏能力,提高了产量。二是能够改善植株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精播小麦群体较少,从而使各个时期小麦生产群体总茎数相对较少,有利于群体内通风透光,改善植株下层叶片光照条件,提高光合势,增强光合效果,加强植物有机养料制造能力,因此,增加的有机物质积累供应穗部,使小麦单株穗大粒多粒饱,提高了千颗粒重,从而促进粮食增产。 2、 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设计 发展现状 国外从 20世纪 40年代初已开始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型式的配套机具。 随着化学除草剂和免耕播种机具的研制成 功,保护性耕作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国外的免耕播种机以联合作业机为主,一次完成破茬、松土、开沟、播种、施肥、撒药等多项作业。国外农场的土地面积一般较大,拖拉机的功率也教大,免耕播种机一般是牵引式的,采用多梁结构、多排开沟器,各开沟器之间间隔较大,播种机又宽又重,播种机是气力式的,土壤工作部件比较复杂。美国的 拿大的 大利亚的 著名公司生产的免耕播种机,性能优良。然而,由于种植方式、土地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等 多种因素,国外的免耕播种机从其结构和工作性能等方面不能适应我国生产条件。 国内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以中国农业大学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为代表,在玉米、小麦免耕播种机方面研究较多。在小麦播种机方面: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王耀发、 3 杜冰等人对小麦免耕播种机的开沟器和种肥分施机构进行了研究,设计出一种整体式种肥正位分施机构,并研制了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洋机,可在小麦残茬地里播小麦。 1994年又对传统的单圆盘开沟器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种肥侧位分施机构,可在小麦残茬地里播小麦。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 90 年代后 国内其他单位进行了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研制。 目前世界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较好的美国、澳大利亚等过在小麦免耕播种机上主要采取两种技术,以解决小麦免耕播种机的防堵问题。一是采用圆盘式或尖角铲式开沟器,美国采用圆盘式较多,其特点是通过性好,但结构复杂、重量大、价格贵。澳大利亚采用尖角型较多,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容易挂草,通过性次于圆盘式。二是采用多梁结构,如澳大利亚采用尖角型开沟器的播种机有五道梁,梁与梁相距约 1 米左右,开沟器分别布置在不同梁上。这样同一梁上的开沟器间距可达 1 米以上,其特点是播种机纵 向距离长,只能采用牵引式,而且排种、排肥要采用价格高的气吹式结构。这两种免耕播种机构均不适合我国地块小、拖拉机动力小及农民购买力低的现状。所以,适合我国国情的免耕播种机只能自行开发。 国内小麦免耕播种机为了有效的防堵,有多种组合方式:多梁结构的铲型开沟器用以防堵,铲式开沟器前方加圆盘切刀的组合方式,先旋后播的方式。但总体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采用多梁的方式,由于整体结构的限制,开沟器的间距有限,防堵效果不理想;对于先旋后播方式动力消耗过大,而且由于动力不足影响到粉碎效果又可能造成后方开沟器的堵 塞,这种方式土量较大不利于保墒。另外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在玉米整秆覆盖下完成小麦免耕播种,一般需要在播种前粉碎秸秆。 在一年一熟地区 已广泛采用先旋后播的方式 ,效果较好 ,但不适合一年两熟地区 。 对于我国北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 ,小麦播种期为 9 月 30 日 5 日 ,播种期限较短 ,一般要求玉米收获后立 即进行小麦播种 。 由于玉米秸秆粗大 、含水量高、韧性好 , 需要 播种机有 良好的秸秆切断性能 ; 玉米根茬粗 ,不易灭除 ,玉米根被拔起后 ,容易形成大坑 ,影响播种质量 。玉米秸秆粉碎 、播种联合作业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是高 产玉米地的秸秆粉碎后将形成 5米 的覆盖层 ,即使不堵塞播种机 ,播种后也容易覆盖种行影响种子萌发; 二是粉碎的玉米秸秆在越冬期间易被风吹走 ; 三 是作业时被拖拉机压倒的秸秆不能得到粉碎 ,播种机作业时将挂在开沟器上 ,形成秸秆堵塞 。从机具的结构来看 ,由于农艺要求小麦的行距为 20 厘米 ,安装清草 防堵装置困难 。国外有采用多梁 4 结构以加大相邻开沟器的间距以达到防堵的目的 ,虽然防堵效果较好 ,但当其遇到玉米根茬时同样会发生上述现象 。 又因为我 国耕地地块较小 ,而且由于成本的限制 ,这类大型的免耕播种机尚不适合我国国情 ,而且小麦播种机 的播种质量要求高 ,有必要对一年两熟地区的小麦免 耕播种机进行研究。 参考资料 1 A 986,1 2 ,988,4(4)3003 ,of 985,28(6),17444 he of on ,979,79:1016. 5 of on ,980,23,4896 高焕文,北方旱地机械化耕作模式探讨 J,中国农大报, 1996,增刊: 77 施保森,胡洪烈,丁加明 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128 施保森,胡洪烈,丁加明 J1985,(3):1899 王凯 .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 作业质量(农业行业标准)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610 陈伟 ,陈胜梅 J下半月刊 ),2006,(05). 11 韩平 J2002,(10). 12 史逵 ,苏光远 ,孟伟 ,王延宏 . 保护性小麦播种机性能检测中的几个问题 J. 农机质量与 监督 督 ,2004, (01) . 13 叶新跃 J1998,(6). 14 古润生 ,倪九玲 ,尉惠荣 J农业推广与安全 2) 15 王建政 J农业机械学报 ,2005,(08). 5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1、 开沟器才的优化设计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免耕播种技术也逐渐成熟 。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不同于传统耕翻种植方式的根本 区别。因此, 开沟器的作业性能的可靠性 : 是实施免耕播种的重 要环节。 有着特殊的技术性能要求 , 各地因农业客观条件的不 同,各种形式的开沟器种类较多。目前 , 国内免耕播种多采用 圆盘式开沟器和凿形 尖角式开沟器。 双圆盘开沟器大部分机型质量较重,靠 自身重量加强开 沟器入土能力。凿形尖角式开沟器开沟动土量小, 可以自动回 土, 最大程度上减少晾晒时间,但凿形尖角式开沟器要求整地 条件较高。通过两种开沟器的试验说明, 在北方地区,实施免 耕播种依靠增加机具重量来加强开沟器的入土和切土功能效果较差, 不仅机具的造价较高,配套动力大, 对地表压实增大 ,容易形成尖硬的犁底层。根据北方农业的客观条件的特点,针对国内部分开沟器存在的问题, 重点对动力条旋式开沟器运动方程进行了探讨 ,确定了开沟器设计原理, 以满足北方地区免耕播种的 需要。 2、 研究方法 具软件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 称 重要产品。在目前的三维造型软件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作为当今世界机械 域的新标准而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推广。作为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来说,该软件是进行设计的重要工具。 一个提出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并且采用了单一的数据库来解决特征的相关性问题。 于特征方式,能够将设计至生产过程集成到一起,实现并行 工程设计。 件的 块具有强大的工程分析能力。在块中可对零件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和优化;在机构运动模块中,可对零部件模型进行机构运动仿真,并获得距离、速度等输出曲线。 本设计首先是对开沟器进行设计计算,在利用 行实体造型设计与仿真分析。 6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I 摘要 播种机播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成本 ,因此研制高质量的播种机械是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尽管我国大部分地区早已实现播种机械化 ,但目前的播种机质量还不能满足高产的要求。现在大面积麦田普遍存在着植株疏密不匀 ,出苗参差不齐 ,单株个体之间性状也表现较大差异等问题 ,限制了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实践证明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行均匀播种。本课题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小麦播种机播种中存在缺苗 烧苗 现象严重 ,存在疙瘩苗 ,设计制造了一种装配有 种肥分施开沟器 的小麦播种机 ,该小麦播种机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播种的 均匀性 ,实现种肥分施, 达到了节种、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 小麦播种机;开沟器;排种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he of of it is to in of of At of in in to in of is a of to of of in of 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录 摘要 . I . 绪论 . - 1 - 麦播种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 1 - 麦播种机的介绍 . - 6 - 2 小麦播种机的设计 . - 7 - 麦播种机的结构特点 . - 7 - 麦播种机的机构设计 . - 7 - 架的设计 . - 7 - 种器的设计 . - 7 - 肥器的设计 . - 10 - 沟器及其起落机构的设计 . - 10 - 种管、覆土器、镇压轮的设计 . - 14 - 他工作部件的设计 . - 15 - 种机的连接器 . - 18 - 种机的总体设计与配置 . - 19 - 3 小麦播种机的使用 . - 21 - 种机使用应掌握的技巧 . - 21 - 种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 21 - 总结 . - 22 - 参考文献 . - 23 - 致谢 . - 24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 - 1 绪论 麦播种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小麦播种机的研究现状 麦类作物精密播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0 70 年代,苏联、英国、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曾先后起步试验研究小麦等精密播种技术。 苏联 :1960 1975 年国家曾高悬重赏 (1 万卢布 )解决小麦 (黑麦等 )精密播种问题。 等单位曾列题解决小麦精密播种的技术问题,但三起三落。 英国 :1971 一 1974 年进行了小麦精播机试验, 司设计制造了麦精播机,由于结构笨重、通过性能差、种子破碎率大等一系列缺点,只生产了 20 台样机便停产了。 80 年代至今,英国再没有新精播机出现。 德国 :约与英国同时,制造了 吸式小麦精播机试验样机,没有进行批童生产。 近几年,国外在发展播种机时所遵循的原则是不断更新工作原理,尽量完善其结构,使其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以提高播种质量,并注重提高播种机具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例如配备多种排种部件以适应不同作物种子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开沟器和镇压轮以适应不同的 土坡条件,运用变速装里加大播里与施肥量的调节范围 :增加播种机的系列型号,以适应与不同功率的拖拉机配套 ;通过提高作业速度或加大工作幅宽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国外谷物播种机的最高工作速度已达到 15km/h,个别机型甚至达 20km/h,己达到驾驶员所能忍受的极限速度 度过高将导致播种质量的恶化。目前西欧谷物播种机的工作幅宽一般在 5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幅员辽阔的国家,不少机型已达 10m 15m。 80 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开始研制并广泛使用气力式精密播种 机械,其中气流一阶分配式集排排种系统大量应用在谷物条播机上,例如美国的、法国的、澳大利亚的、加拿大等的大型集排条播机,工作幅宽可达 8 一 15m。目前,美国的、加拿大的谷物播种机已开始使用二阶分配式集排系统,工作幅宽已达 大提高了播种作业的各行一致性和生产效率。机械式精密排种器播种小粒距作物在国外研究较少,近几年也没有相应的文章发表。 目前国外的精密播种机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在精密播种机上除了设有完善的整地、搜土、镇压及施肥、撤农药装置外其排种装置多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种气力式排种原理与机械 式排种原理,以保证单粒精密播种 播及种子破损问题在实际作业中要求相对宽松,日本岛国人口众多与国土面积狭小的矛盾又不适合播种中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2 - 作物,同时,欧美及日本都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家 内外对精密排种器的研究方向各有特点。 日本生产的试验样机为 小麦播种 (施肥 )机,该机主要部件除排种 (肥 )装里外,还有输种 (肥 )管、开沟器、单圆盘搜土器、镇压器、单体种 (肥 )箱、地轮及传动机构等,整体结构与国产同类机型类似。排种装置的结构型式为横槽式,与国产播种机的直外槽 轮排种器结构近似,只是在其一半槽轮上设有轴向槽,旋转排种,用设定刻度的螺钉调节槽轮容量来改变排种量大小。工作时,地轮通过封闭的链轮传动机构驱动排种轴转动,种子靠自重由种箱流出并被压附在槽轮中,随着排种轴的旋转,将横槽中的种子排入输种管,随后落入由双圆盘式开沟器形成的种沟内,覆盖后由单行镇压器分别镇压。观察和试验表明,日本小麦播种 (施肥 )机设计合理 便快捷 造精良,工艺先进 但国产机型的作业性能与其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制造工 艺落后 国内小麦播种机的研究现状 我国到 1998 年,全国机播面积预计达 h 2m ,比 1978 年增加了177%,播种机械化程度已达到 24%,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谷物种植制度 多地少,仅仅实现机械化是不够的,目前的播种机质量还不能满足高产的要求。播种机播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成本,因此研制高质量的播种机械是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 目前,国内谷物播种机大多是以外槽轮式排种器为核心工作部 件,型号虽然很多,但由于外槽轮排种器的结构所限,排种脉动性和种沟内分布不均匀性一直是半精密播种难以实现的主要因素。应用量较小的锥盘式小麦精播机,虽然播量和种沟内分布均匀性方面较传统排种器有所突破和提高,但其种子破碎率却高达 20%以上,严重影响了种子的出苗率,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半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 我国从 70 年代便开始研制精密播种机械。精密播种是指将定量的种子按精确的粒距与播深播入土壤中。其较早的代表机型主要有 2轮式谷物播种机、 2吸式精密播种机等。由于种子质量、整地条件、机器制造 水平及机器价格等因素制约,我国 80 年代主要是推广半精量播种机为适应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大量推广了小型单体播种机。 90 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广精密播种机,有 10 多个企业生产了 20 多种型号的精密播种机。精密播种机依作物种类分为玉米及大豆精密播种机、谷物 (小麦 )精密播种机、甜菜精密播种机;依配套动力分为小型 (中型 (大型 (精密播种机 :依排种器形式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精密播种机 ;机械式中又可分为垂直圆盘式、垂直窝眼式、锥盘式、纹盘式、水平圆盘式、 带夹式等型式精密播种机。 我国目前生产的精播机可分为 3 类 :(1)单粒精密播种机; (2)穴播机; (3)少、小量条播机。第一种类型机具,主要适用于大豆、玉米、高粱大粒或圆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3 - 种子的垄上和平地单粒等距点播,其中尤以大豆播种采用得最多,主要种植代表地区为东北。第二种类型机具,主要适用于玉米、高粱的等距定量穴播。在参选的机型中,仅具有穴播单项功能的机具很少,大多是兼有第一类和第二类的通用性机型,即既可单粒等距点播,更换型孔式排种轮,又可进行等距定量穴播。第三种类型机具,主要适用于小麦的少、小量条播 的 36%,推荐机型中有 5 种,占推荐机型总数的 25%今精密播种的作物基本上局限于中耕作物 今国内尚无成熟的机型网。 精密播种受高速作业的影响很大 般作业速度在 4h 时,其株距合格率达 80%以上 ;而作业速度提高到11h,株距合格率下降到 60%以下,可见高速精密播种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 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积极推广小麦精播技术是农业部近几年开展的“节本增效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着人 们对精少量播种技术认识的加深,市场对机具的需求也会加大。以小麦为主的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是一项新开发成功并迅速得到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谈起这项技术的来源,要追溯到 70 年代末,当时,山东农学院教授于松烈等人通过科学研究与试验,提出了“冬小麦精播高产载培技术”,基本内容是 :在地力较高、土坡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小麦亩播量可减少 1/2,但由于人们传统观念的约束,再加上没有先进适宜的播种机具,一直未能得到大面积推广。 1984 年,山东省诸城县农机局在 试验田里进行了小麦精少量机播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在播量为 452试验田块取得了 76202产量,从此,这项技术被迅速推广。 目前,我国的小麦精播机,装有密齿外槽轮式排种器、小外槽轮式排种器和锥盘式排种器的只有几种机型 类机型品种少,批量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的开发成功和大面积推广,不仅是我国播种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首创 家的很高评价 1985,山东省推广小麦精少量播种面积 公顷,节省良种 1582 万公斤,增收小麦 17976 万公斤,获农业部“丰收奖” 北、江苏、安徽等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大面积地推广了这项技术,效果都很好 不仅仅是单纯地减少亩播量,它是一项现代化综合技术措施,它涉及优种选育、深耕细作、抗早保墒、科学施肥、精密播种机具、种床准备、病虫害及杂草的防治等一系列技术的综合应用。在近几年的推广中,各地的经验指出,小麦精少量播种的 播种最应因地区、气候的不同因地制宜。如山东等地小麦播量为 45902河北省廊坊地区的播童为 90 122这样的播量可使小麦的株距为普通常量播种的 3 4 倍,从而使分萦成移率大大提高,从而获得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4 - 产。 我国从 70 年代末开始精密播种机的开发和研究,至今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适用的排种器、种子的质量不能保证等 它还有磁力式和振动式等。近 几年来,随着国外不同类型精密播种机的相继引进,我国对精密播种机的研制上不断出现新的高潮,新式播种机和不同型式的排种器也不断出现,如吉林工业大学李成华搏士后研制成功的倾斜圆盘勺式排种器等都是比较新颖的精密播种机 . 陕西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研制的 秸秆粉碎覆盖免耕施肥播种机适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该机除具有传统播种机的功能外,还能较好的解决清草排堵、破茬入土、种肥分施和地面仿形问题,可以满足免耕覆盖地播种的特殊要求并可做到播深一致,排种稳定,种子分布均匀,无拥草堵塞现象,可一次完成 秸秆粉碎覆盖、破茬开沟、深施化肥、播种和镇压等项作业。该机选用多功能排种器的设计,排种器主要有排种盒、小外槽轮、小外槽轮挡圈、大外槽轮、大外槽轮挡圈、排种舌、止动销和两个卡箍等组成。镇压轮采用圆柱凸面型式,镇压装置的位置随开沟器组合机构的位置可调,其接地压力也可根据要求进行调整。作业时,镇压轮压实土壤,使种子与土壤有一定紧密度,有利于种子发芽,同时还有压碎土块和平整地面的作用。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的成果,研究的 麦深施肥精少量播种机关键是研究了小麦控制室密齿型排种器,实现小麦精少量均匀播 种。该机一次进地完成开沟,深施肥、精少量均匀播种、覆土、平地等作业。采用地抡屋脊调节开沟器深度,采用地轮无级调节开沟器深度,传动可靠,调整方便。 龙口市农机研究所的成果,研究的 2小麦精密播种机,采用龙口市农机研究所最新研制的“水平圆盘圆形孔式排种器”与双圆盘开沟器的最佳组合,既提高了排种的均匀性,又提高了生产环境尤其是秸秆还田后的小麦播种的适应性,提高播种质量,满足小麦精播的农艺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 35%,具有结构简单,播种均匀性高,排种盘圆形型孔的加工精度易于保证,生产成本 低易于推广等优点。 河北农业大学从排种器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进行分析。针对型孔式排种器,利用数学方法,分析了种子尺寸均齐性,排种器的加工精度误差与排种器的结构参数对排种均匀性的共同影响。讨论了提高均匀性的方法和途径。 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了 2免耕播种机的构造及关键部件 :开沟器与排种器的设计与参数的计算与确定,为满足排种均匀稳定、各排种器排种量一致、不伤或少伤种子、通过性好等要求,设计了钉轮组合式排种器,主要优点是可排各种不同粒径的种子。 山东农业大学研制了 2高产小麦精量播种机,该机由机架、 开沟器、筑埂器、动力传动、镇压器、排种装置及排肥器等组成。动力由拖拉机输出 拉机牵引播种机向前行驶,首先筑埂器可将土壤松碎,翻向两侧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5 - 成培土和开沟工作 ;同时镇压轮带动外槽轮式排种器进行强制排种,种子经导种管播入已开好的沟内 :然后进行覆土,再由镇压轮镇压,从而一次可完成起垄、开沟、播种、施肥等多项作业。 发展趋势主要有四点: 1 提高精密播种机的作业效率 提高作业效率是播种机发展的重要一环 , 是播种机械发展的第一走向。随着高速排种器的发展 , 特别是大功率拖拉机的不断 发展 , 近年来播种机工作速度提高得很快。但是精密播种机不同于一般的播种机 , 其播种速度的提高非常困难 , 速度过高将导致精密播种的恶化。因此 , 在满足精密播种要求的条件下 , 在尽量提高其工作速度的同时 , 增大工作幅宽也是提高精密播种机作业效率的有效途径。 2发展联合作业和直接播种技术 以播种为主的联合作业发展相当迅速 , 包括耕整地与播种联合作业、播种与施肥联合作业、播种与铺膜联合作业等。同时 , 少耕法和免耕法的优点使得直接播种技术也很快发展起来 , 这必然导致了耕整地和播种联合作业机及其它型式联合作业机的出现 和发展。精密播种机的发展也应当满足这样的要求 ,因为精密播种不只是为了实现播种的均匀性 , 更重要的是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联合作业和直接播种 ,可以减少拖拉机的进地次数 , 减轻拖拉机轮胎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 有利于增产 , 能充分发挥拖拉机功率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目前 , 硬茬精密播种机成为直接播种技术的热点 , 由山西农业大学农工系教师贺俊林主持研制的 2F 6 3全面改进和提高精密播种机的使用性能 一台播种机问世后 , 为了更好地接近或满足精密播种的 要求 , 它的使用性能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精播机的排种器从水平圆盘式发展到气力式 ,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 排种器的排种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达到精密播种的要求 , 在不断改进排种器的同时 , 其它的辅助设备也需要不断完善。种子从排种器排出后 , 经过输种管、排种器和开沟器 , 中间夹杂着一系列的动态随机因素 , 最后是不是能达到排种的均匀一致性 ,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投种高度一定的条件下 , 还要考虑投种时种子在机器前进方向的绝对水平分速 , 模拟种子的运动轨迹 , 设计合理的输种管 , 消除种子与输种管壁之间碰撞 , 使种子保持初始时的均匀间距。为了在高速情况下实现零速投种 , 在乌克龙、A 697 等排种器上 , 采用了排种过程与投种过程分离的二次排种结构。另外 , 在形成精密粒距的诸因素中 , 种沟形状及表面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开沟器开出的沟底不利于精确粒距的形成 , 实验证明 , 种子落入夹角较小的 V 型种沟时只会滑动而不会弹射 , 按此原理设计的精密 播种开沟器已在欧美许多精密播种机上应用。精密播种机开沟器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缩小宽度和长度 , 如精播小麦的开沟器宽度已经缩小到 4 6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6 - 4广泛采用新技术 随着电子技 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 电子监视装置在国外播种机上已被广泛使用。电子监视器可以利用光电信号显示排种轴转动情况 , 用数字显示每行的播量、单位播量和已播面积累加数 , 用光信号和声信号对输种管、开沟器的堵塞进行报警等。在我国 , 许多省份已率先着手研制电子监视装置 , 目前已取得成效。采用电子监视装置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 提高播种质量 , 更有利于满足精密播种的需要 , 提高精密播种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另外 , 液压技术在精播机上也得到广泛应用 , 如德国 精密播种机上装有供驱动排种锥体的液压马达 , 当地轮滑 动时 , 液压马达启动 , 以保证排种锥体的转速 与机器前进速度相协调。还有一些播种机采用液压油缸来升降、变换工作状态、运输状态以及用油缸控制开沟器的起落等。虽然这些装置提高了播种机的造价 , 但还是很具有发展前途的。 麦播种机的介绍 播种机的功用是以一定的播量或株穴距,将农作物种子均匀地拨入一定深度的种沟覆以适量的细湿土,同时也可施种肥并适当镇压,有时还喷洒农药和除草剂,为种子发芽提供良好条件,以达到高产稳产,提高播种作业的劳动生产率,减轻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播种机的类型很多,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播种方 法可分为撒播机、条播机、点播机;按联合作业可分为施肥播种机、播种中耕通用机、旋耕播种机、铺地膜播种机;按牵引动力可分为畜力播种机和机引播种机,而机引播种机,根据和拖拉机不同的牵引方式,可分为牵引式、悬挂式和半悬挂式;按排种原理可分为气力式播种机和离心式播种机等。 目前国内外大量生产的谷物条播机,都是以条播麦类为主,兼施种肥(化肥或颗粒复合肥)。增设附加装置可以拨草籽、覆土、镇压等作业。 国外免耕播种机械主要是大型机械 ,大多采用被动式圆盘式开沟器 本身自重产生压力,进行开沟作业 , 改善播种机的防堵性能 ; 但在秸秆量 大或土壤坚硬时 , 开沟圆盘很难入土。我国一年一作区常用的移动圆盘开沟器 , 在小麦玉米两作区 , 易发生堵塞 ;驱 动缺口圆盘开沟器 , 对秸秆撕拉和向上跳动大。小麦玉米两作免耕播种机采用动力驱动型旋耕刀开沟装置 , 工作平稳、秸秆与土壤混合、蓄水保墒效果好 ,播种施肥部件在流动的土壤中行进 , 工作阻力小 ,可以减少钢材强度和用量。同时 ,可利用不断流动土壤的下落的位置和时间差异 , 实现对肥种的分层覆盖,使机械去掉覆土部件 , 减少整机工作阻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7 - 2 小麦播种机的设计 麦播种机的结构特点 小麦播种机 主要 由机架、排种排肥部分、开沟覆土部 分和传动部分组成。主要工作部件有排种器、排肥器、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输种管、覆土器、镇压轮及筑埂器、连接器和运输装置等。 麦播种机的机构设计 架的设计 机架是整机的骨架 ,采用双梁设计 ,材料为矩形钢 ,尺寸 160支持整机及安装各种工作部件。 图 2 1 2 3 4种器的设计 排种器采用采用外槽轮排种器。简图如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8 - 图 2槽轮式排种器 1 2 3 外槽轮的工作过程 外槽轮排种器工作时,种子靠重力充满槽轮凹槽,并被槽轮带着一起旋转进行强制排种;处在槽轮外面的一层种子在槽轮外圆的拨动和种子粒间的摩擦力作用下也被带动起来,其运动速度从槽轮圆周的线速度槽轮强制带出和带动层带出的 种子从排种舌上掉入输种管,然后经开沟器而落入种沟中。 图 2 带动层曲线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9 - 外槽轮排种器的排量计算 计算外槽轮的基本出发点是根据排种原理决定的槽轮每一转的排种量1 1 01 ()d ()式中 d 外槽轮外径 ( l 槽轮的有效工作长度 ( 种子密度 ( 2g ) 0 槽内种子充满系数 ,由实验得出 单个凹槽的截面积( 2,可由计算或实验求得 t 槽轮凹槽节距( , z 为槽数 带动层特性系数,由实验得出 弧行凹槽截面积的计算式为: 2212 ( s i n ) ( s i n )82f f ( 2 式中 , 以弧度计, 和 的 , 以度计。 和 的计算式为 : 2 a rc 2 a rc s 其中 2 2 2 4 4222 2 222 2 1 6d d r d rb r R 2 2 2 (1 )10D b Qq i()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0 - 式中 D 地 轮直径 ( m) Q 农业技术要求播种量 ( 2kg b 行距 ( m) i 传动比, i=排 种 轮 转 速主 动 轮 转 速, 主动轮通常是地轮 地轮滑移系数 为了保证槽轮排种量能满足农业技术要求,1此得出外槽轮排种器的基本公 式为: 0 (1 )()10 由公式得 : 12 (1 )10i= 3 . 1 4 0 . 7 8 1 8 0 0 . 3 (1 0 . 1 )1 0 0 . 9 5 =) 肥器的设计 排肥器采用外槽轮式。播种和中耕追肥机上的排肥器,主要施粒状和粉状化肥、粒状复合肥以及农场自制颗粒肥料等。 对施肥器的要求: ( 1)要有一定的排肥能力,一般施化肥量应在 27 5 4 5 0 kg h 肥量要均匀稳定,不架空、不堵塞、不断条。 ( 2)通用性好,能排施多种肥料。 ( 3)排肥工作阻力小,工作可靠,食用调节方便,便于箱内剩余肥料的清理。 ( 4)零部件要耐腐蚀和耐磨。 沟器及其起落机构的设计 开沟器采用大小交错双圆盘开沟器。其结构包括:前后拉杆、左右种肥分施开沟器、开沟器限深杆。 双圆盘开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1 - 开沟器的功用主要是在播种机工作时,开出种沟,引导种子和肥料进入沟内,并使湿土覆盖种子和肥料。双圆盘开沟器 的两圆盘在前下方相交于一点,形成一个夹角。工作时,靠自重及附加弹簧压力入土。两圆盘滚动前进,将土切开和推向两侧,大圆盘开出的深沟施肥,小圆盘开出的浅沟播种,实现肥料和种子位置侧 5 3到侧深施肥的要求。由于这种结构的开沟器侧向力较大,开沟器支架应有较强的刚度,开沟器应左右对称布置,使整机受力平衡。为了防止种子掉入肥沟,在导种管的下端安装有用软橡胶板或柔性材料制成的护种板。由于大小圆盘受力不对称、大圆盘受力大,采用两个并列的滚动轴承,小圆盘受力小,采用了现有播种机圆盘毂结构。这种大小交错双圆盘开沟 器是一种典型的种肥分施,侧深施肥开沟器。 大小交错双圆盘深施肥、种肥分施开沟器:开沟圆盘采用前后交错、上下交错结构,使其大圆盘开出的均比小圆盘开出的沟深 3小两个沟侧向距离约 5圆盘开的深沟施肥 ,小圆盘开的浅沟播种,达到肥料在种子侧 5 3合理位置,达到了深施肥、种肥分施的要求。 双圆盘开沟器的特点: 现了小麦精少量播种,其性能优于现有同类排种器。 对称的两种开沟器,使各个开沟器的侧向力相互抵消,保持了整机侧向力的平衡。 把化肥播到种子侧下 3到好处的施肥位置,完全满足小麦、油菜等所需化肥品种,数量和位置要求,避免化肥烧种、烧苗。并能充分发挥 所施化肥的最大增产效果,提高化肥利用率。 65板,并进行热处理每组开沟器用四套轴承,节省了黄油和注油时间。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2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3 - 图 2开沟器 上图为开沟器的正面视图,开出沟槽深浅可见。 单位:肥沟种沟图 2 沟形图 上图为开沟沟形图,可以清晰的看出肥沟比种沟要深 3轮间距 5 开沟器的深度控制 播种深度是农业技术严格要求的指标之一。过深过浅或深浅不一致,都将使出芽率降低、幼苗生长不旺。播种深度实际上是指种子上面所覆盖的土层厚度。所谓播种深度一致,就是指覆土层厚度的一致。要保持播深一致就必需控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4 - 制各播行的开沟器都能随地面起浮而浮动仿形,使之入土深度一致。在现有的播种机上控制开沟器入土深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装限深环或紧贴圆盘的可调式限深轮。 是谷物条播机普遍使用的方法。这种机构在遇到土壤较硬时,开沟器入土深度不足向上拉起时,弹簧被压缩,使入土压力增大,迫使其恢复原有深度。而在土质较软处因受限位拉杆端部限位的限制,开沟器又不能入土更深。 是中耕作物播种机保持播行本身及各播行之间播深一致的典型方法。 开沟器的起落机构 播种机运输时,必须将开沟器升起,工 作时,须下落至工作状态。因此需要设计开沟器起落机构。对开沟器起落机构有下列要求: 沟器升起的高度应超过地轮支持面 150上。 轮下陷深度和适应地形能力确定。一般应低于地轮支持面 120150 后列开沟器应在同一水平面。工作中,因后列开沟器将增加前沟的盖土深度,前列开沟器入土深度可小于后列 1030 作可靠,调节播深准确方便。 种管、覆土器、镇压轮的设计 输种管 输种管主要是将排种器排出的种子导入开沟器,使种子能顺利地落到种沟内。它对排种的均匀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对输种管的要求是: 致使排种均匀性变坏管内应有足够的断面积,管壁应光滑,畅通无阻。 种管铰接于排种器上,要能在各个方向摆动,不致影响种子的通过。 性和弯曲度,并需耐腐蚀。应保持一定的圆度不变瘪。 于制造和维修。 本设计采用橡胶波纹输种管。橡胶波纹输种管由软橡胶制成。具有重量轻、弹性好、伸缩 性大、能承受大的弯曲、耐腐蚀等特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5 - 覆土器 种子落入沟底,开沟器将一层较浅的回土覆盖种子,尚需用覆土器覆土,使其达到一定的覆盖深度。本设计覆土器采用铁链式,挂在开沟器和二梁后使其可以拖动土壤达到覆土作用。 镇压轮 播种同时镇压可使种子与土壤接触,有利于发芽和生长;可减少土壤中的大孔隙,减少水分蒸发,以使土壤保墒;可加强土壤毛细管作用,使水分沿毛细管上升,起到“调水”和“保墒”的作用;春播镇压还可以适当提高地温。因此,播种同时镇压对干旱地区的播 种是非常必要的。播种同时镇压主要是在苗幅内的镇压,而行间土壤仍保持疏松,因而通气性好,还有利于吸纳雨水。 镇压轮对土壤的压强主要根据土壤性质、水分、密度和作物的要求而定,一般为 3050压轮的压力大小取决于镇压轮本身重量和作用在它上面的附加重量。 一个良好的镇压轮必须转动灵活,不黏土、不壅土,镇压力可以适当调整,镇压后地表不产生鳞状裂纹。 他工作部件的设计 种子、肥料箱 ( 1) 种子、肥料箱的要求: 减少加种加肥次数,并做到播到低头 时才加种加肥。但种、肥箱过大,播种机结构庞大,且使机组牵引力增加。此外,对悬挂式播种机来说,将直接使机组纵向稳定性变坏。 证种子或肥料顺利流入排种器或排肥器内。 料箱应坚固耐用、重量轻、刚度好。箱内外应该涂以耐腐蚀油漆。 肥方便,容易清理和不残留种子或肥料。 止雨水进入。对于气力式播种的种箱,盖好后要承受一定气压,并应严密不漏气。 ( 2)种子、肥料箱容量计算 种、肥的容量根据播种工作幅宽、播种量或施肥量、播种形 成和种子或肥料密度等而定。工作时,不宜将箱内或肥料全部播完,否则会因箱内种子或肥料太少,而影响排种、排肥性能,应至少有 10%的余量。 种、肥箱子的容积 V 可用下式确定 m a 110000L B ( L) 式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6 - L 装满一箱种子或肥料所能播种或施肥的距离。最少应等于一个往返行程,即地块长度的两倍( m) B 工作幅宽( m) 单位面积最大播种量或施肥量( 2kg 种子或肥料的密度( ) 由上式可得: 1 . 1 1 0 0 0 6 . 6 1 8 03 7 3 . 31 0 0 0 0 0 . 7V ( L) 根据实际初步设计出的尺寸容积: V=m =L) 根据数据可知种箱内的种子可够走地长的 。 传动机构 播种机上的排种器和排肥器大多用地轮或镇压轮通过适当的传动机构来驱动。为使排种器和排肥器的转速与机器前进速度同步,以保证排种量和排肥器均匀、稳定。传动机构必须工作可靠、调节方便。 播种机上的传动机构主要有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以及适当的变速机构。 谷物条播机上的传动型式都是整体传动,中耕作物播种机或通用机的传动型式有整体传动,也有分组传动。 本设计变速系统采用多级齿轮传动的变速机构。一共有 5 中播种株距。 图 2链轮传动简图 仿形机构 仿形机构是使播种机的开沟器能随地形变化而始终保持一定的工作深度,并开出深浅一致的种沟,以保持种子播深一致。因此,对仿形的要求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7 - 要有一定的限位机构。 形能力稳定,沟底平整,开沟深浅一致。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仿形机构主要有整体仿形和单组仿形两种形式。大多数播种机既采用整体仿形,又采用单组仿形,只有少数把开沟器刚性固定在机架上的播种机 只采用整体仿形。 整体仿形即播种机随地形起浮,能够上下仿形。其方式有:一是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放在浮动位置,使悬挂式播种机的地轮能随地形形的起浮山下运动,达到整体仿形;拖拉机两个下悬挂杆的提升吊杆下端有一长孔,播种时,应使提升吊杆的长孔与下悬挂杆铰接,这可使播种机实现整体上下左右仿形。在拖拉机升吊杆没有长孔时,在播种机上两个下悬挂孔做成长孔,采用整体式下悬挂杆与拖拉机相连,同时实现整体仿形的目的。整体仿形机构简单,但在整体工作幅内播深不一致,所以还需要单组仿形。 单组仿形机构是每一播种单组铰接在机架上,达到单 组仿形,而单组上的其他工作部件如覆土器、镇压轮、施肥开沟器等还可以相对于单组进行分别仿形。因此,可根据不用地形各自进行上下仿形。仿形性能较好。 划行器 划行器安装在播种机的机架两侧,其作用是保证播种机机组在田间作业时,直线行驶和往返行间有正确的邻接行距。划行器包括程度可调节的划行器臂、划出浅沟的划印部分和起落机构。划印部件常用的有球面圆盘、缺口球面圆盘、锄铲和刮板等。 划行器臂长指从安装划行器的播种机外侧开沟器中心线到所划印之间的垂直距离。 计算划行器臂长的方法与拖拉机手采用 的对行方法直接相关,当播种机采用梭形播法以拖拉机右前轮对行时,划行器臂长有左按下式计算: 2z (m) 2y (m) 式中 A 播种机两外侧开沟器的距离 ( m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原茬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的设计【农业机械】【4张图/154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1764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