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56页。22800字。
中期报告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图纸共13张,如下所示
A0-装配图.dwg
A2-丝杆.dwg
A2-短轴.dwg
A3-三联齿轮.dwg
A3-离合器.dwg
A3-蜗杆.dwg
A3-蜗轮.dwg
A3-轴.dwg
A3-轴套.dwg
A3-销.dwg
A3-销轴.dwg
A4-齿条.dwg
A4-齿轮.dwg
摘 要
本文介绍了BL台式车床的进给结构的设计过程,主要为机械元件的设计。因BL台式车床为小型车床,故在各个部分和零件的计算和选用过程中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刚度、强度等),尽量选用尺寸较小的部件和零件。BL台式车床的进给结构的设计包括了五部分的设计。第一部分,BL台式车床总体方案设计;第二部分,进给箱的设计;第三部分,丝杠、光杠的设计;第四部分,溜板箱的设计;第五部分,刀架的选用。
进给箱是台式车床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实现进给量的变换和各种螺纹螺距的变换。丝杠与光杠用以联接进给箱与溜板箱,并把进给箱的运动和动力传给溜板箱,使溜板箱获得纵向直线运动。溜板箱:是车床进给运动的操纵箱,内装有将光杠和丝杠的旋转运动变成刀架直线运动的机构,通过光杠传动实现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横向进给运动和快速移动,通过丝杠带动刀架作纵向直线运动,以便车削螺纹。它的功能是装夹刀具,使刀具作纵向、横向或斜向进给运动。
关键词:BL台式车床 进给箱 丝杠与光杠 溜板箱 进给结够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feeding structure of BL bench-type lathe, mainly for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Because BL bench-type lathe is small lathe, so under the premise of each part and parts of computation and selection process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stiffness, strength, etc), we try to choose smaller parts and components.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BL bench-type lathe includes five parts design. The first part, the general scheme design. The second part, feed box design. The third part, screw, light poles design. The fourth part, slip board box design. The fifth part, the selection of cutter.
Feed box is one of the main parts of bench-type lathe, its role is to realize the federate and various thread pitch transformation. Screw and light poles are to connect feed box and slip board box, and pass on the movement and power of feed box to slip board box, to make slip board box get longitudinal straight-line move. Slip board box: is the manipulation of feeding movement lathe box, equipped with light poles and screw rotation movement into cutter linear motion institution. Through the light poles transmission realize the longitudinal cutter feeding movement, traverse movement and move fast, through the screw drive to make cutter get longitudinal linear motion, in order to cut screw thread. Its function is clamping tool, make cutter for vertical, horizontal or inclined feed movement.
Key words: BL bench-type lathe Feed box Screw and light poles Slip board box Feed structure
目录
1 绪 论 1
数控车床的概念 3
4.2 计算切削力 36
4.2.1 横切端面 36
4.2.2 纵车外圆 37
4.3 丝杠 37
4.3.1 计算进给牵引力 37
4.3.2 计算最大动负载C 37
4.3.3 滚珠丝杠螺母副型号的选择 38
4.3.4 传动效率计算 38
4.3.5 刚度验算 39
5.4 横向进给丝杠 47
2 计算载荷Fc(N) 47
3 计算额定动载荷计算值 48
4 确定丝杠型号以及有关数据 48
3.5.5 稳定性验算(采用F-S) 49
6 效率验算 50
3.5.7 刚度验算 50
5.6 轴承的选择和验算 51
7 总 结 54
参 考 文 献 56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用以改变机床切削时的进给量(见切削用量)或改变表面形成运动中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关系的机构。车床的进给结构是保证工件的精度的重要部件。先进、精确的进给机构更能保证工件的精度,研究车床的进给结构对提高车床的加工精度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更多的企业愿意花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在这方面,以期待获得更大的效益,对车床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进给箱利用交换齿轮﹑滑移齿轮﹑棘轮机构﹑拉键机构﹑迴曲机构﹑摆移塔齿轮机构﹑双轴滑移公用齿轮机构和三轴滑移公用齿轮机构等(见图 改变进给量的机构 )实现进给量的改变。
採用交换齿轮﹑滑移齿轮和无级改变进给量的机构基本上与机床变速箱中的相同﹐但进给机构为恆扭矩传动﹐速度较低﹑功率较小。
棘轮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使棘爪按顺时针方向摆动﹐推动棘轮转过一个角度﹐并由此传动进给丝杠以实现进给运动。当棘爪逆时针方向摆动时﹐棘轮不动。进给量是通过改变棘爪每摆动一次时棘轮所转过的齿数来调整的﹐因而是等差数列的。棘轮机构通常用於间歇进给的机床﹐如刨床﹑插床和磨床等。
拉键机构 齿轮Z 1~Z 是紧固在轴Ⅰ上的﹐齿轮Z ~Z 是空套在轴Ⅱ上的﹐但可以通过能在该轴空心部分中滑动的拉键与轴相联。把拉键拉到不同齿轮的键槽中即可得到Z 1/Z ﹑Z 2/Z …Z /Z 共k个传动比﹐实现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的进给量。这种机构结构紧凑﹐操纵方便﹐可使用斜齿轮﹐但刚度较差﹐工作时所有齿轮都在嚙合运转﹐噪声和空转损失较大﹐常用於钻床中。
迴曲机构 又称梅安特机构﹐由德文Mander(迂迴曲摺之意)一词而得名。单个的齿轮Z 1 固定在轴Ⅰ上﹐双联齿轮 Z 1Z 2和Z 3Z 4分别空套在轴Ⅰ和轴Ⅱ上。轴Ⅲ上的滑移齿轮Z 5可以在4个不同位置上与轴Ⅱ上的4个齿轮Z 4 嚙合﹐从而得到4个按等比数列排列的传动比﹐其公比为(Z 1/Z 2 )×(Z 3/Z 4)。这种机构尺寸紧凑﹐操纵简单﹐所有双联齿轮可製成两种规格或一种规格﹐工艺性较好﹔但工作时所有齿轮都在嚙合运转﹐噪声和空转损失较大﹐主要用作普通车床中的螺距增倍机构。
摆移塔齿轮机构 这种机构为美国人W. P. 诺顿於1892年所创製﹐故又称诺顿机构。轮Z 可沿轴Ⅰ滑动﹐而Z b可绕轴Ⅰ摆动﹐这样可使中间齿轮 Z b与轴Ⅱ上的Z 1﹑Z 2…Z 中的任一个齿轮嚙合﹐并得到k个按等差数列或其他规律排列的传动比。这种机构齿轮数目较少﹐没有多餘空转的齿轮。原来的结构由於存在摆移齿轮及其手柄﹐箱体上开有长孔﹐机构刚度和箱体密封性都较差。后改进为封闭箱体﹐性能有所改善﹐但结构稍复杂。诺顿机构主要用作普通车床的螺距变换机构。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发挥独立工作能力 设计中发现问题,应该首先自己考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和指导老师一同研究,不应向指导老师要答案,对设计中的错误和解决途径,可由教师提出,但具体答案也应该由自己去找。 2、设计时应贯彻边画、边算、边修改的设计方法。 3、及时检查和整理计算结果。 4、借阅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及手册、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5、向老师请教一些难点、疑点。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老师给的一些基本资料,一些网上搜索的资料和一些企业的相似产品的资料等等。
下面是一些毕业设计中要用的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戴曙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3.《机床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4.《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册(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78;
五、毕业设计,进度安排(按周说明):
(1)收集资料,选择毕业设计课题(需要0.25周); (2)进行文献综述,写开题报告,写毕业实习报告,进行英语翻译(需要一周);(3)进行相关技术设计,查阅资料参考文献及资料,并进行需求分析(需要0.5周);(4)编写毕业论文提纲;(5)根据毕业论文的格式确定并编写初步的毕业论文(需要2周左右);(6)对毕业设计报告进行修改(需要0.25周);(7)进一步进行归纳总结(需要0.5周);(8)准备答辩(需要2.5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