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土库镇马光国民小学教师进修活动.ppt_第1页
云林土库镇马光国民小学教师进修活动.ppt_第2页
云林土库镇马光国民小学教师进修活动.ppt_第3页
云林土库镇马光国民小学教师进修活动.ppt_第4页
云林土库镇马光国民小学教师进修活动.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雲林縣105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計畫 國小非體育授課教師認證研習民俗體育 扯鈴教學 講師 內湖國小許芳然 2 扯鈴的起源1 3 扯鈴原是盛行於中國北方的一項民俗活動 每當農閒時期或遇廟會趕集等慶典節日 人們多會三五成群 無分男女老幼 人人一鈴在手 樂在其中 明朝劉侗與于奕正合撰的 帝京景物略 書中提及 楊柳兒活 抽陀螺 楊柳兒青 放空鐘 楊柳兒死 踢毽子 楊柳發芽兒 打柭兒 3 扯鈴的起源2 3 小方壺齋叢鈔 之 燕京雜記 亦云 京師兒童 有抖空鐘之戲 晚清民初坐觀老人的 清代野記 中提及 京師兒童玩具 有所謂空鐘者 即外省之地鈴 李家瑞 北平風俗類徵 之 歲時 提及 冬至玩具 曰 踢鈹抖空鐘 琉璃喇叭歡 手打太平鼓 口琴滿街串 4 扯鈴的起源3 3 朝市叢載 之 廠甸正月竹枝詞 中有 抖起空竹入雲表 千人仰面跕溝沿 北平風俗類徵 之 歲時 正月全月 有 是月也 兒童以風箏 口琴 琉璃喇叭 空箏為應時之玩物 以上所謂 空鐘 空竹 空箏 正是現在的扯鈴 5 扯鈴名稱的演變 明朝時稱 空鐘 清朝時稱 空竹 揚州人稱 地嗡子 上海人稱 地黃牛 江蘇儀徵人稱 抖嗡 北平人稱 風葫蘆 河南人稱 抖老牛 江蘇如皋人稱 扯腰兒 政府遷台後 民國七十二年 1983 中華民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 成立 將扯鈴列為比賽項目之一後 先前相關互混的名稱 不論是空鐘抑或空竹 就統稱為 扯鈴 目前大陸仍稱之為 空竹 6 扯鈴傳至國際上1 2 十八世紀時扯鈴傳入歐洲 起初命名為 Diaballo 當時法國人與英國人非常喜歡玩扯鈴 曾經在各地成立扯鈴俱樂部 辦理扯鈴比賽 至今則稱為 Diabolo 或 Chinese Yo Yo 目前國際雜技協會 InternationalJugglers Association 與世界雜技聯盟 WorldJugglingFederation 每年舉辦的雜技比賽項目中均有Diabolo這個項目 7 扯鈴傳至國際上2 2 扯鈴雖源起於中國 卻受到各國的喜愛 美國 英國 法國 加拿大 澳大利亞 日本 馬來西亞等都有廣大的愛好人士 水準也頗高 台灣近年來許多扯鈴高手參加國際扯鈴比賽屢獲佳績 8 扯鈴的基本認識 清朝魏之琇的 抖空鐘 詩云 裁竹成形腰鼓如 兩端繩索弄徐徐 當風急轉如流水 山寺聞鐘韻有餘 9 扯鈴的組成 鈴頭 面 鈴軸 鈴目 鈴目 鈴線 鈴繩 鈴棍 鈴頭 面 10 扯鈴的演進與分類1 6 依製作材質區分 1 竹製扯鈴 2 木製扯鈴 3 塑鋼扯鈴 4 安全扯鈴 5 金屬扯鈴 11 扯鈴的演進與分類2 6 依構造區分 1 雙頭鈴 2 單頭鈴 12 扯鈴的演進與分類3 6 依聲音區分 1 響鈴 2 啞鈴 13 扯鈴的演進與分類4 6 依造型區分 1 中式扯鈴 傳統扯鈴 2 西式扯鈴 碗鈴 14 扯鈴的演進與分類5 6 依軸心長短區分 1 長軸扯鈴 2 短軸扯鈴 15 扯鈴的演進與分類6 6 依軸心構造區分 1 定軸扯鈴 2 培鈴扯鈴 16 鈴繩與鈴棍的分類與特性 鈴繩 1 棉線2 尼龍線 水線 3 專用線鈴棍 1 木棍2 藤棍3 專用棍 鋁棍 碳棍 17 鈴具的選用1 2 一 鈴的選用培鈴 定軸鈴 安全鈴 塑鋼鈴 二 鈴線的選用培鈴配專用線 定軸鈴配尼龍線 三 鈴棍的選用視經費選用木棍或碳棍 18 鈴具的選用2 2 給初學者的建議鈴 長軸安全培鈴 約500元 線 專用線 耗材 另購 棍 木棍 0元 或碳棍 約500元 19 鈴具的調整與保養 鈴 不亂拆 不水洗 不重壓 不坐它 適時削磨鈴面線 適當的長度 線頭的處理 正確的綁法 更換的時機 保持乾燥棍 適當的長度 破損的處理 棍頭的處理 適度的琢磨 20 扯鈴的學習歷程1 7 一 運鈴 二 調鈴 三 基本動作 四 花式動作 五 組合動作 一段動作 六 表演或比賽 一套動作 21 扯鈴的學習歷程2 7 一 運鈴1 低手運鈴 初學者 2 高手運鈴 初學者 3 上下運鈴 有基礎 4 花式運鈴 進階者 22 扯鈴的學習歷程3 7 二 調鈴1 鈴線調鈴調鈴的高低 適用初學者2 鈴棍調鈴調鈴的高低 方向 適用有基礎者 23 扯鈴的學習歷程4 7 三 基本動作1 平沙落雁2 螞蟻上樹3 金雞上架4 大鵬展翅5 金蟬脫殼6 直上青雲 24 扯鈴的學習歷程5 7 四 花式動作蜘蛛結網 仰觀星斗 半斤八兩 爬樓梯 金龍繞玉柱 八仙過海 二仙傳道 大輪迴 繞單手 繞雙手 拋鈴轉身 步步高升 繞腳轉身 金手指 大衛魔術 等 25 扯鈴的學習歷程6 7 五 組合動作 一段動作 範例1 左爬樓梯 右爬樓梯 左架 右架 鐘擺 5個動作 範例2 金雞上架 醉拳 大鵬展翅 金蟬脫殼 雲霄飛車 仰觀星斗 繞脖子 左右跳 繞單手 背書包 拋鈴 拋鈴轉身 12個動作 26 扯鈴的學習歷程7 7 六 表演或比賽 一套動作 範例 步步高升 雙離手2圈二 左爬樓梯3次 右爬樓梯3次 左架 右架 鐘擺 繞腳 繞腳轉身180 繞腳轉身360 左右跳 單離手三 金雞上架 醉拳 大鵬展翅 大鵬轉身 金蟬脫殼 雲霄飛車 仰觀星斗 繞脖子 左右跳 繞單手 背書包 拋鈴 拋鈴轉身四 運立鈴 迴旋甩鈴 立醉拳 收鈴五 單頭鈴 一陽指順轉720 打陀螺六 雙鈴右疊2圈 靠腳七 雙鈴左疊轉身開線 雙鈴轉身 腳繞雙鈴 輪拋 收鈴 27 如何判斷動作是否熟練 時間 單一動作的持久性 以金雞上架為例 次數 連續做單一動作的次數 以拋鈴為例 修正 在動作中調整鈴面的高低或人的位置 以蜘蛛結網為例 成功率 動作成功的比例 以鐘擺為例 穩定性 人或鈴不會飄忽不定 以大鵬展翅為例 流暢性 各動作的連接速度平均不停頓 以金雞上架 醉拳 大鵬展翅 金蟬脫殼 雲霄飛車 仰觀星斗 拋鈴為例 28 扯鈴的演出型態 一 個人表演或比賽 二 雙人表演或比賽 三 團體表演或比賽 表演或比賽通常會加上配樂 29 何時可以表演或參加比賽 學習到一定數量的動作每個動作都有一定程度的熟練性每一段動作都能連接得流暢 30 如何練好扯鈴 多練多想多看多問紀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