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案_第1页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案_第2页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案_第3页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案_第4页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案 莲 山课件 m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 说课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游说之风盛行。诸子百家纷纷周游列国,向各国的执政者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为了达到目的,他们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以生动而又深刻的比喻来讽谏执政者。因此这种寓言通俗易懂的比喻形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孟子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家,齐人有一妻一妾极尽夸张之能事,在形象的故事中寄托深刻的寓意,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变为通俗易懂、是非分明的故事。弈秋以学棋小童的强烈反差,演示出齐王的错误和可能产生 的后果。揭示了有良师的指点固然重要,但没有积极主动、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功业无成,是意料中的事。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散文依托寓言说理的特点。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宾语前置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3.揣摩寓意,指导现实生活。 4.培养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2 / 7 1.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中广泛使用寓言故事的意义。 2.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 3.短文两篇随时代的变化而带来的寓意的发展和演化。 教学难点 1.了解讽喻与讽刺等修辞方法的区别。 2.文中所涉及的古 汉语语言现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基础,通过质疑、探究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用具 设计训练投影片,准备拓展性阅读材料。 学习导航 一、导入语 寓言往往虚构一个浅显的或人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传递较为深刻的人生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事物因果关联等道理,对人事有着劝谏或讽喻的作用。学习寓言故事要学会剥离其表象成分,结合时代内容,领悟其蕴含着的深刻哲理,并领悟现实意义。 孟子是先秦散文大家,以雄辩著称。还有一些文学价值很高的叙事文字故事精练生动,寓意深刻;人物形象也刻镂 精细,情节完整而又有一定曲折,因而被后人誉为已具短篇小说的3 / 7 雏形。今天学习孟子的短文两篇来全面、深刻地了解孟子及其寓言。 二、整体初读 1.齐声朗读课文,自行翻译全文。 语音提示: 餍( )( )施( )墦( ) 讪( )弈( )鹄( )缴( ) 2.梳理文字: 通假:反 返蚤 早施 迤为 谓 古今异义词: 富贵:古:有钱有势的人。今:有钱有地位 仰望:古:指望。今:抬头向上看。 饮食:古:吃、喝。今:吃的喝的东西。 其余:古:他们剩下来的食 物。今:剩下的。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而相泣于庭中。 宾语前置:良人未之知也,惟弈秋之为听。 三、归纳提要 1.指名学生复述两寓言故事。 明确: 第一段:故事的发生和发展,写齐人的诡秘行动及炫耀,妻子的怀疑及与妾的商议。第二段:故事的高潮,写妻子的追查和所见真相。第三段:故事的结局,写妻妾的羞惭悔恨。最后一段:评论,点明主旨,揭示寓意。(序 4 / 7 妻妾良人共处;开端 良人餍酒肉而后返;发展 妻子起疑而跟踪;高潮 坟间乞讨余食酒;结局 妻妾相泣中庭) 要素:良好的学习条件;不同的专心程度( 过程);不同的学习(结果);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观原因(寓意)。 2.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明确: 齐人有一妻一妾讽刺了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的人们。 弈秋则讽刺了那些修学和做事没有恒心、不够专业的人们。 四、重点解读 1.分析齐文的写作动机 孟子以 “ 齐人 ” 的故事对那些小人以无情的讽刺。故事本身写作用意明白:不求富贵利达,自然就不会做自欺欺人的丑事,当然无须装成一副伪善者的面孔做给人看。孟子以此证明自己的光明磊落。 2.试分析两则短文中采用的对比手法及作用。 明确:齐人有一妻一妾中有两重对比。齐人自身对比:妻妾面前的 “ 骄 ” 与坟场的 “ 乞 ” ;内在委琐与外表的庄重间的反差。妻妾与齐人的对比:齐人在坟场乞食而没有丝毫的羞耻感,至于妻妾面前大吹大擂;妻妾明大理,以丈夫行为而痛哭羞耻。弈秋的对比集中体现在:两个弟子学习5 / 7 专心程度的对比:学习结果的反差。 作用:齐文通过对比从更深层次上揭露了齐人的丑态,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立场观点。而弈文则揭示了作者关于态度与结果有必然因果联系的观点。 五、探究质疑 分析孟子寓言的语言。 寓言往往在浅显的语言和简单的故事情 节中蕴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种高级的比喻说理方式。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保存了较多的寓言故事,常被说客用作阐述道理的方式。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抽象的思想依托了形象思维的拐杖,使说理更有艺术表现力。 1.叙述性语言的特点:齐人有一妻一妾不仅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描绘了人物的动作、情态和对白。人物性格鲜明,形象丰满。弈秋采用概述的语言方式,突出了事件发展变化的因果照应关系。 2.幽默性:孟子的寓言情节简单,有时仅仅是一个情景性的设喻,却又可笑、夸张荒诞,形成了语言风趣幽默,寓意显豁的艺术效果。齐人有一妻一 妾中的齐人去坟场求乞祭祀剩余的食物,不至餍不返,归家时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个 “ 乞 ” ,一个 “ 骄 ” ,满足可笑的虚荣心,没有丝毫的羞耻感。生活中未必有这样的人,但不能否定在求取财富与地位的时候,有人做着与齐人一样的勾当。其他如揠苗助6 / 7 长中的宋人,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举动愚蠢而可笑;月攘一鸡中的主角改正错误却又不坚决,持 “ 月攘一鸡,以待来年 ” 的观点。以上诸多寓言故事极尽夸张之能事,让读者在人物夸张变形、有悖于常情的举动中,领悟到作者传达的深刻道理。 六、拓展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 1)其良 人出良人() ( 2)餍酒肉而后反餍() ( 3)讪其良人讪() ( 4)则尽富贵也富贵() ( 5)卒之东郭卒() ( 6)良人之所之也之() 2.辨识下列各句属于什么句式。 ( 1)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2)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 3)宋何罪之有?( 4)古之人不余欺也。 ( 5)有碑仆道(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下列各句中的 “ 以为 ” 与 “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 句中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自以为得之也 B.以为桂林、象郡 c.军中无以为乐 D.以为轮 【参考答案】 1.( 1)古代妻子对丈夫的 称呼( 2)满足,这7 / 7 里是 “ 饱 ” 的意思( 3)责骂、毁谤( 4)有钱有势的人( 5)最后( 6)到 2.( 1)判断句( 2)省略句( 3)倒装句( 4)倒装句( 5)省略句( 6)被动句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弈秋一文之前还有一段文字,自读并理解翻译之。 无或(同 “ 惑 ” )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今夫弈之为数(技术)也,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暴:今夫弈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