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9页。19200字。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实习报告一份。
PPT答辩稿一份。
图纸共29张,如下所示
A0-级升机构装配图.dwg
A2-挚子摆架.dwg
A2-棘轮.dwg
A2-蜗轮轴承座.dwg
A3-卷绕链轮.dwg
A3-大凸轮.dwg
A3-小凸轮.dwg
A3-摆臂.dwg
A3-蜗杆.dwg
A3-蜗杆轴.dwg
A3-蜗轮.dwg
A3-蜗轮轴.dwg
A4-D防尘盖.dwg
A4-小凸轮座(二).dwg
A4-小轴.dwg
A4-拉杆.dwg
A4-挚子.dwg
A4-挡杆.dwg
A4-撑杆.dwg
A4-撑杆座.dwg
A4-支座.dwg
A4-轴套(一).dwg
A4-轴承盖.dwg
A4-轴钉.dwg
A4-链轮.dwg
A4-销轴.dwg
A4-防尘垫片.dwg
A4-防尘片.dwg
A4-防尘盖.dwg
摘要
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细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细纱的产量、质量是纺纱工艺各道工序优劣的综合反映。
各种细纱机基本上都由喂入机构、牵伸机构、加拈和卷绕机构组成。
本次设计的就是卷绕机构里最重要的级升成形机构,其工作原理大致是:当纲领板在往复升降过程中使连杆推动挚子撑动棘轮转动工艺所调定的角度,并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缩小比例后由蜗轮同轴上链轮回收主牵动链条达到纲领板级升的目的。当变换纺纱支数时,更换不同齿数的棘轮来满足不同纺纱支数管纱成型要求。
本设计主要运用了涡轮蜗杆副的传动比较平稳、缩小传动比例的特性以及能够防止机构倒转的功能,由于细纱机的每个动作都比较细致,所以本设计对涡轮蜗杆副的工艺性要求较高。
关键词:卷绕、细纱机、级升、涡轮蜗杆
Abstract
Spinning process by the semi roving or sliver drawing, add twist, winding yarn into a yarn spinning machine spinning tube is the main machine spinning, spinning yield, quality is spinning the merits of each proces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Basically, by feeding a variety of spinning bodies, drafting system, add twist and winding agencies
This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winding-level institutions rose forming institutions, generally it works: When the program board in the reciprocating rod lift process, to support action to promote child loved the adjustment process set ratchet rotation angle, and through Reduce the percentage of worm reduction gear on the sprocket after the recovery from the worm gear coaxial to the main program of the chain affects the purpose of board-level rise. When the transformation yarn count, the switch to a different number of teeth of the ratchet to meet the different spinning yarn count tube forming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use of the turbine drive worm is relatively stable,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ive and the ability to reverse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institutions, due to spinning are more detailed for each action, so the design of turbine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Worm higher .
Keywords: winding, spinning frame, level up, worm
前言
在做本毕业设计时,我们有幸在我国的捻线机生产基地——宜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实习,第一次看到纺织机械的设计及生产,真的很佩服他们的智慧和勇气,那么细致、那么复杂、那么大的机器都能生产出来,对我来说有点不可思议,尤其是我看到了很多设计比较巧妙的机构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上,看着他们在运转,我真的是流连忘返。
然而,看到一些成就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我国纺织机械工业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比如:机器比较笨重,生产成本高,与国际先进机器无法比量,某些质量细节方面做的很不到位。
我们知道,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在保障全国人民衣被供应的同时,对保证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以及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拥有超过全球30%的纺织品生产能力和全球1/4的纺机市场。然而,纺织机械是纺织行业的支持性产业,目前中国纺织机械的市场容量大约在80亿美元左右,占到世界市场容量的30%;有量大面广、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在保障全国人民衣被供应的同时,对保证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以及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细纱机,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设计方法,细纱机的传动系统乃然非常复杂和笨重,传动链长,传动零件多,工作噪声大。由于机械传动链的非线性误差较大,使细纱张力的控制很不稳定,调速精度不高,动态响应差;因此如何改善这些缺点,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和技术人员所关心的课题。另外工艺计算,品种变换非常麻烦,品种变换范围较小,生产值与理论给定值有一定的偏差,使细纱机质量,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受到限制。
本设计的课题是细纱机的成型机构里面的控制钢领板和叶子板升降的机构,本是整个机器里面比较重要的机构,理应做到完美无缺,然而由于本人各方面能力有限,故做不到至善至美,还望审阅本设计的各位同仁多多体谅,希望多多提出宝贵意见,本人不胜感激!
目录
1. 中国纺织业现状与展望以及细纱机概述 1
1.1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1
1.2 几种细纱机生产结构型新产品 6
1.3 细纱的加捻过程 7
1.3.1 加捻卷绕过程 7
1.3.2 细纱捻系数与捻向的选择 8
1.4 钢领 8
1.4.1作用 8
1.4.3钢领的分类 8
1.4.4高速钢领与普通钢领的比较 9
1.5 钢丝圈 9
1.5.1作用 9
1.5.2对钢丝圈的要求 9
1.5.3钢丝圈的圈形 9
1.5.4钢丝圈的号数及其系列 9
1.5.5导纱钩 10
1.5.6隔纱板 10
2. 细纱机的牵伸机构及牵伸工艺 11
2.1牵伸罗拉 11
2.2牵伸机构的加压装置 12
3. 细纱机的成形机构 14
3.1 细纱卷绕过程 14
3.2 FA506型细纱机的成形机构 15
3.2.1 钢领板的短动程升降和成形凸轮 15
3.2.2导纱板短动程升降 16
3.2.3钢领板和导纱板的级升运动 16
3.2.4 管底成形机构 17
4. 环锭细纱机钢领板级升的分析与控制 18
4.1 简述 18
4.2 级升原因 18
4.3 级升位置 19
4.4 级升总结 20
5. 工艺计算分析(罗拉直径φ25×φ25×φ25) 21
5.1锭子转速计算(单张力盘)(图5-1) 21
5.2 捻度计算(图5-2)(Z6=104T、Z7=48T、Z8=28T、Z9=28T、Z10=20T、Z11=26T) 22
5.3 卷绕齿轮ZF ZG计算,如图5-3 23
5.4 钢领板级升牙计算 23
6. 级升机构方案确定与有关计算 26
6.1 方案确定 26
6.2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校核计算 29
6.2.1 蜗杆轴的校核 29
6.2.2 涡轮轴的校核 32
6.2.3 涡轮蜗杆副的选择与设计计算 35
7. 结论 40
参考文献 41
致谢 42
题 目 环锭设备普通级升装置设计设计任务
1、毕业设计调研,并且按学院规定的统一规范化要求撰写调研报告、开题报告;
2、总体方案设计与分析;
3、总体结构设计(二维总装配图)
4、绘制部分零件、部件图; (二维图)
5、按学院规定的统一规范化要求撰写设计说明书
备注:完成图量不得少于4张零号图。
时间进度
2.21~3。06第1-2周 毕业实习;
3.07~3。13第3周 方案论证,确定方案,完成调研报告、开题报告;
3.14~3。27第4-5周 总体设计
3.28~5。15第6-12周 总体结构设计(2周)、主要零件设计(4周)、按学院规定的统一规范化要求撰写设计说明书(1周)(完成初稿);(第9周中期检查)
5.16~5。22第13周 审查设计、完善文件、 准备答辩;
5.23~5。29第14周 答辩资格评审;
5.30~6。05第15周 毕业答辩(星期一公开答辩);
修改毕业设计。
[1] 周荣主编.纺纱机械.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10
[2] 陈人哲.纺织机械设计原理.上册(第二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
[3]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孙卫国主编. 纺纱技术.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5] 家智主编.纺纱工艺与设备.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6] 港纺协会主编.纺纱技术手册.香港:金箭科技出版社,1990
[7] 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8] 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9] 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0] 黄大宇,梅瑛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11]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机械制图(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本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纵观纺织历史,机械化的纺纱已经走过了200多年,发展较快的是解放后六十年。随着各种新型纺纱材料的开发,在70年代后期对细纱机适纺各种纤维提出了要求,同时,进行大量的牵伸改造。80年代对产品质量提高提出了要求,90年代各棉纺厂均按乌斯特公报的水平来提出自己的改进,2000年以后各棉纺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展开高效工艺研究,并就设备和器材对高效工艺的适应性开始了飞跃性的思考。
回顾我国近六十年来的纺织历程,曾经出现过5次大的技术改进,即改型号。每次改进,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纱线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但是,每次改进,仅局限在牵伸及牵伸传动部分,而对细纱机的横断面、结构、纵向部局、自动化、高速化、节能降耗等方面,改进较少。
解放后的60年中,在纺织部的领导下,只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专家汇战,确定了以FA502、FA503为基础的纺机研究。直到8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居位于世界纺织第一大国,但由于我国在机械化纺机研究上起步太晚,一味地依赖引进,忽视了对纺机制造的基础研究,使得我国纺机发展严重落后于西方大国。
目前,我国各纺机企业均以仿制为主,缺少自己的基础研究,以仿制产品来调整和振兴我国的纺织工业,将使得我国的纺织工业永远落后于他人。如果我们忽视或者偏离了对纺机的基础研究,我国纺织工业的振兴将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跃居成纺织强国。
所以,我国未来的细纱机应该在吸收世界各国顶尖技术的基础上,联合大专院校,加强自主独立的基础理论研究,使得我们的纺机设备,特别是细纱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或超越世界顶级设备。这就是我们对行业研究的方向.
这一课题主要涉及现代纺纱机械众多机种中的细纱机,主要设计内容为细纱机的环锭设备级升装置设计。
用途:本机构适用于棉、毛、麻细纱机的普通级升机构。
2.本课题有待解决的主要关键问题
1)保证钢丝圈每转一转就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一个拈回,由于钢丝圈和纲领的摩擦阻力,使钢丝圈的转速滞后于锭子转速,使之产生卷绕。
2)使钢领板和叶子板受此机构的控制按一定的规律上下运动,将须条绕成一定形状的管纱。
3)控制钢领板的短动程升降,同时使钢领板每做一次升降后抬高一个距离,从而使细纱从下部逐渐绕到纱管的上部。
4)国内外各种细纱机上,管纱成形卷绕均是采用圆锥形交叉卷绕形式,优点是细纱易于从圆锥形表面上轴向退绕,缺点是由于退绕时直径变化较为剧烈,在退绕速度较大时易脱圈,同时搬运储存时如被沾污剜影响细纱长度较长,完成这种形式卷绕的卷绕运动是两个方向的独立分运动的台成运动,其中卷绕径向是卷绕圄转运动,钢丝圈滞后于筒管的转速差就是单位时问内的卷绕圈数;卷绕轴向是卷绕导纱运动,钢领板在成形凸轮的控制下,按一定规律作短动程升降和级升 。假若仅短动程升降丽不级升,则必然会出现后果:(1)铜领板的短升降动程一般为46mm,个别机蜜(FA506)可调大到51mm,这个动程仅占筒管卷绕全程l6O~200mm 的l/3~I/4,即不能完成全程卷绕。(2)随着不断地短动程升降,纱层逐渐增多,随之卷装直径也不断增大,但最大卷装直径是受钢领内径限制的,一般比钢领内径小3mm。 即在不能从轴向增大卷装容量时,也不能从径向增大卷装容量。(3)将本应是圆锥形卷绕而转变成为圆拄形卷绕,不但后工序不能轴向退绕,而且卷装两端易脱圈或滑塌而造成坏纱。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卷绕的短动程性,在没有级升运动配台时才产生了种种不良后果,只有使钢领板级升才迎刃而解了问题。钢领板在短动程升降的同时间断性地级升,才能不但是圆锥形卷绕,而且在保持管身直径不变的条件下完成全程卷绕。
3.对课题要求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细纱机环锭级升机构的设计便应运而生,此三自动级升机构主要有:a: 蜗轮蜗杆减速机构、b:链轮、c:棘轮、d:棘爪、e:牵引电磁铁、f:微型电动机、g:行程开关(接近式开关)。
本级升机构传动图如上所示
主要工作原理:
当纲领板在往复升降过程中使连杆推动棘爪撑动棘轮转动工艺所调定的角度,并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缩小比例后由蜗轮同轴上链轮回收主牵动链条达到纲领板级升的目的。当变换纺纱支数时,更换不同齿数的棘轮来满足不同纺纱支数管纱成型要求。纺纱满管时,行程开关1CK2发出满纱信号后,行程开关(接近试开关)2CK1发出停主电机并打起撑爪信号,此时主电机被切断电源,牵引电磁铁通过连杆撑起棘爪,当2CK2发出下纲领板信号后,微型电动机启动并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失放纲领机级升时回收的主牵动链条,并使纲领板快速下降。行程开关(接近试开关)2CK3发出制动信号,并使主轴制动装置刹车。当纲领板下降到落纱位置后,形成开关1CK3发出停微型电动机信号切断微型电动机电源。满纱后主机控制电源掉电,牵引电磁铁失放牵引杆使棘爪复位。当再次纺纱时风机启动,并通过微电机使纲领板快度提升到纺纱位置。






















.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