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4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41分)1. (7分)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_虽有嘉肴兑命学学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幼有所长矜寡孤独男有分谋闭而不兴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选贤与能B . 矜寡孤独C . 便要还家D . 出淤泥而不染3. (2分)下面文段中划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A . 丹:用丹砂B . 王:为王C . 罾:鱼网D . 以:同“已”,已经4. (2分)选出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 )A . 吾祖死于是,吾父也死于是。B . 今虽死在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C .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D .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居于今六十岁矣。5.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A . 是故谋闭而不兴B . 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C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 . 故外户而不闭6. (9分)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_,还有它出色的_。7. (2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俄而雪骤_与友期行_不亦说乎_8. (15分)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理解并说说今后应怎么做。 二、 翻译 (共1题;共15分)9. (15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3)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4)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三、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64分)10.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盘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其真不知马也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B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无马也”。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11.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节选自荀子礼论)【注释】穷:困境。分:区分、辨别。屈:竭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女有归 归:_鳏、寡、孤、独、废疾者 孤:_故制礼义以分之 故:_以养人之欲 以: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3)【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_,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_。 (4)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的起源进行阐释的。 12. (14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解:值:适逢。郡:此指城。相视:看望你。败义:毁坏道义。一:整个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1)选出与“我辈无义之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具答之B . 水陆草木之花C . 大道之行也D . 何陋之有?(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吾今死矣,子速去。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友人有疾,不忍委之。(3)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发?13. (18分)阅读三峡,回答下列小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意思。良多趣味_ 属引凄异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41分)1-1、2-1、3-1、4-1、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