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4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附和(h) 滑稽(j) 钦差(qn) 陛下(b)B . 赏赐(s) 头衔(xin) 爵士(ju) 花纹(wn)C . 炫耀(yo) 愚蠢(chn) 妥当(tu) 呈报(chng)D . 系上(j) 勋章(xn) 更衣(gng) 称职(chng)2. (2分)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繁弦急管 绝处缝声 忍俊不禁 再接再励B . 小心翼翼 头晕目眩 返老还童 德高望众C . 眼花潦乱 花枝招展 问心无愧 任重道远D . 心旷神怡 举世无双 多姿多彩 具体而微3. (2分)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B . 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C . 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D . 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 应相互包容和尊重。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街上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B . 草原夜色美敖包相会等经典歌曲更是娓娓动听 , 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C . 旧社会,地主老财家的仆人,整天过着饮泣吞声的生活。D . 在颓唐的梦境里,我看见纷飞的蝴蝶从花间跌落。5. (2分)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_;有时如漫天大雨,_;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_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 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 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A . B . C . D . 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6. (1分)自古以来,“孟母教子”的故事家喻户晓,传为美谈。2007年5月18日,首届中华母亲节文化月活动在孟子出生地曲阜小雪镇凫村开幕,并就母教文化、经典教育开展了研讨交流。传统的母爱教育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请以“母爱”开头写一句话,表达对母爱的赞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母爱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7. (12分)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育才中学开展“中国节中华情”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1)【发出邀请】育才中学策划组计划邀请区博物馆王正奎馆长来校参加“中国节中华情”诗歌朗诵比赛,并担任首席评委。某同学拟写了一份邀请书,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修改。错误一:_错误二:_(2)【我办校刊】学校要创办一期以“中国节中华情”为主题的校刊,你所在的班级负责校刊栏目的设置,请仿照示例设置一个栏目,请说说栏目内涵。示例:大家话清明,邀请知名人士畅谈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3)【众说纷纭】针对当今社会一些西方节日充斥了中国文化市场,很多中国人过起了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清明、端午、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却少有人问津的现象,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一场“我的节日情结”辩论会,你作为正方,支持中国人过中国节,请具体阐述你的观点。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8. (10分) 古诗文默写。 (1)_,闻道龙标过五溪。 (2)正是江南好风景,_。 (3)遥怜故园菊,_。 (4)_,受降城外月如霜。 (5)_,若出其里。 (6)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峨眉山月半轮秋,_。 (8)乡书何处达,_。 (9)学而时习之,_。 (10)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词句是:_。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9.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注释】殊:特别。寝陋:丑陋。易:轻视。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畅:酣畅。匕著:调羹和筷子。(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主人日再食_同舍生皆被绮绣_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_(2)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 . 以中有足乐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 .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学而不思则罔D .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4)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文句学习态度和方法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A_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一心向学乙文:B_循序渐进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C_(5)【甲】【乙】两文末尾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用善良做底色松韵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气。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这时,有人叫门。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看上去是个20多岁的农民,但是很年轻,嘴唇都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这丝棉很好的,你看看。”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棉。“别拿了,我不买丝棉。”父亲止住了他,“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和!”“哦,不买?不买啊?这丝棉好,真的很好。”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你一定饿了,吃几个饺子挡挡寒吧!”母亲看着仍有些哆嗦的他,把筷子递过去。那人的确是饿了,推辞了一下,便接过筷子(A狼吞虎咽B细嚼慢咽)起来。当他意识到我们一家人还没吃饭时,两盘蒸饺只剩下了小半盘。他尴尬地抬起来,窘迫不安地嗫嚅道:“这我我你们,你们还没吃吧?”母亲笑道:“还有呢,你要吃饱了啊!”蒸饺的确还有,可那一笼是纯素馅儿的,一丁点儿肉都没放。弟弟捏了捏我的衣角,嘟起嘴来。一盘半的蒸饺,对他来说可能也就六分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再吃了。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安徽的农民,跟父亲弟弟一起到北方贩丝棉,没想到折了本,近年关了,打算把剩下的丝棉低价处理了,好歹挣回返乡的路费。“我兄弟的脚冻坏了,他跟我父亲在车站蹲着呢。今儿天太冷,没让他们出来,我寻思把最后一包丝棉卖了,今晚就跟他们坐火车回去。”他说。母亲听了,感叹道:“唉,你们做点小生意,也挺不容易啊!”父亲跟母亲轻声说了点什么,母亲便去仓房找了三双半新的棉鞋,还有半面袋的冻豆包回来,递给这个年轻人说:“我们也不是有钱人家,要不然,就把你这丝棉买下了。这双棉鞋你换上,另两双拿去给你父亲和弟弟穿,北方不比南方,脚冻伤了可了不得!冻豆包我们今年蒸得多,你带几个让你的父亲和弟弟尝尝吧!”年轻人站了起来,拘谨地搓着手,一遍遍地说:“这可咋好呢?这可咋好呢?我这是遇上好人家了!”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步两步抢过去。“我干点儿活再走!”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母亲正要劝阻,父亲说:“让他干吧!”寒风中,雪花飘飞,年轻人已经走了,我家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垛劈得粗细均匀的柴火。弟弟吃了剩下的半盘有肉的蒸饺,玩去了。我跟父母吃着第二笼纯素馅儿的蒸饺,觉得温暖而香甜。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最温暖人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暮年回首时,最有价值的财富,应是一颗恬淡宁静的心,和一份丰富无悔的回忆。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做底色。(1)文章开头就写到“天气冷得出奇”,极写天气之冷有何作用? (2)第段括号里A,B两个短语,你觉得哪一个更适合放在原文中,请说明理由。 (3)文中第段,面对年轻人劈柴的行为,母亲准备劝阻,而父亲却说:“让他干吧!”请结合语境,说说父亲为什么不阻止年轻人? (4)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划线句的理解。链接材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卸任后,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女孩露西。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全场的人感动不已。11.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车到山前没有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意思是说,事到临头总有解决的办法。然而,古今中外的很多事却证明了一个相反的道理:车到山前没有路,有备方可无患,未雨绸缪乃是做事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想当年吴越争霸,勾践因准备不足,草率用兵,结果兵败被围,在会稽山无路可走,最后只得屈膝投降,忍受做奴仆的屈辱。归国后,卧薪尝胆,十年生息,十年积蓄。也就是说,他为洗雪国耻,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精心设计,积极筹划,后来才能抓住机遇,一举灭吴。历史才成就了一代霸王。试想,如果勾践不接受前车之鉴,车到山前再找路,那必然是无路可走或者是死路一条。兵家历来都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打无准备之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汉高祖定三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准备得何其巧妙;楚霸王目光短浅,刚愎自用,不纳范增之计,岂有不败之理?面对曹操大军压境,诸葛孔明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行动,不是仓促迎敌,而是寻找战机。巧借东风,火烧赤壁。周密的计划,精心的准备,取得胜利是意料之中的。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存“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侥幸心理,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设想未来的各种可能,做最坏的打算,也就是说防患于未然。做一棵树,就应有经受风雨的准备;做一条船,就应有_的准备;做一名水手,就应有_的准备。因为,很多时候,车到山前是没有路的。世事如烟,谁能保证出发后能及时看清前面的高山?人生如棋,即使你是勇往直前的骏马,也可能会马失前蹄,有去无回。有人说,路能否走通,有时候靠的是机遇。但是,机遇从来不会垂青没有准备的人。好比汽车拉力赛,如果过于自信,对自己的车不检修,不加油,那么开不到山前,在半路上就可能抛锚了。好比去登山,如果你不先练好双脚,不强化体质,再加上没有物质上的充分准备,那你就只有望山兴叹了。故,远行必备良驹,过河定问轻舟。欲攀登险峰先看看体魄,要穿越沙漠先估计好要面对的风险。千万不要把希望都放在“山前”,因为你不是愚公;千万不要盲目地自信,因为你的前面常常有翻不过去的大山。车到山前必有路,说到底,这是懒人的自我安慰,也是不思进取者冠冕堂皇的借口。车到山前没有路,其实质,则是开拓者的自我警示,也是智者开启未来的闪光的钥匙。(选自思维与智慧)(1)在本文中,作者批驳了什么观点?表达了什么观点? (2)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联系上下文,仿照第段的划线部分,在第段的两处空白横线上填上合适的短语。做一棵树,就应有经受风雨的准备;做一条船,就应有_的准备;做一名水手,就应有_的准备。(4)说说第段和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5)“车到山前必有路”与“车到山前没有路”仅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你赞同哪种观点?请列举出一个具体事例来加以阐释。(不能列举文中的事例)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请以“原来春天一直都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