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9分)1. (8分)给下面文段中的划线字注音。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恬_淡平和,语言自然清新,韵_律和谐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_,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缥缈_的天空中遨_游,让美好的梦想尽情驰骋_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A . 修润 陡峭 颠柿流离B . 拖沓 露宿 如事重负C . 譬如 朦胧 中通外直D . 简陋 生梳 亭亭净植3. (4分)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018年4月召开的第54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普遍反对,再一次_(验证 见证 证明)了中国维护世界安全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深度融入国际体系,并成为国际体系的稳定器。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的设计_(别具一格 别具匠心 别出心裁),将会在中国桥梁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B . 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但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C .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D . 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概率有效降低。5. (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传统节目的文化变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如春节凝聚了琴瑟和鸣的亲情、慎终追远的家风和孝悌忠信的追求,传统节日里蕴藏着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文化基因,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要让文化品格与现实生活融合统一,更好地服务人们。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A . 第句中,“琴瑟和鸣”多比喻夫妻情笃和好用在此处不恰当。B . 第句中“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C . 第句有语病,可以修改为:在“更好地服务人们”后添加“的生活”D . “文化基因”是主谓短语,“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条件复句。6. (2分)(2014河北)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A . B . C . D . 7. (2分)对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日出之所以美,是我们看到黎明的时候,唤起了生命的某种感叹。从看日出的过程里, 我们感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到希望黎明的柳暗花明。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我们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A . 文中“感觉”“活泼”都是动词,“看日出”是述宾短语。B . “我们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这个句子中“投射”做状语。C . “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一句是并列复句。D .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唤起”改为“呼唤”。8. (7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程颐_譬如_步骤_懒惰_塾师_大儒_停滞_虚妄_二、 问答题 (共1题;共5分)9. (5分)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活动一:猜一猜】 猜下列谜语,各打一自然现象。水皱眉,树摇头,草弯腰,云逃走。_家在湖泊海洋,常在高空飘荡;春夏来到人间,滋润草木生长。_(2)【活动二:写一写】收集含有“风”“雨 ”的词汇和俗语(各3个)。 成语:_;俗语:_。(3)【活动三:赏一赏】 大自然的风雨,浸润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所以它们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请你展示一句写风或雨的古诗名句(要注明作者和题目),并作简要赏析。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0. (20分)阅读朱佩娴的“善的友爱”更持久一文,回答后面小题。一位哲人曾把友爱分为三种:“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善的友爱”。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互相友爱,主要出于三种原因:一是能够从对方身上得到好处,这就是“有用的友爱”;二是对方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比如人们愿意同幽默的人相处,是因为这个人能够带来快乐,这就是“快乐的友爱”;三是基于一种善良的愿望,希望对方好而形成的友爱,这就是“善的友爱”。从一定意义上说,友善就是“善的友爱”,它源自人们对善的追求,传递的是平等、尊重和互助。稍加分析就不难理解,“善的友爱”比“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更值得倡导。有用或快乐都很难持久:当一方不再能为另一方带来好处或快乐时,这种友爱就容易破裂。而“善的友爱”是基于希望对方好的利他精神,这种精神基于理性认知和自觉,能促使人与人之间建立持久、稳定的友好关系。因此,“善的友爱”更稳定、更持久,更值得人们去追求。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就“路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问一下自己: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亲人,我会扶吗?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客户,我会扶吗?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扶”。因为扶亲人是亲情使然,扶客户可能会带来好处。但是,如果跌倒的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会扶吗?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人就纠结了。因为有“扶路人反被讹”的案例在先,人们就会想:扶他不一定会带来好处,反而可能带来麻烦和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到毫不犹豫帮扶的人,一定有利他精神在作支撑。在这里,选择“扶”不是期望从陌生人身上得到某种好处,而是基于为他人好的“善的友爱”。只有这种友善成为扶者与被扶者的一种共识,互信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才能得以维系。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友善引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寻求真挚的道德情感,在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利益的同时造福他人与社会。基于“善的友爱”,来自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家庭背景、文化习惯、成长经历甚至不同语言的人们才能走到一起,共同工作和生活;基于“善的友爱”,人们才不仅“各扫自家门前雪”,而且会“管他人瓦上霜”;基于“善的友爱”,经济社会生活才不只是“有用无用”的考量和利益交换,更是在交往交流中实现互助共赢,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同时促进他人利益的增加。在社会意识多样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我们更需要用“善的友爱”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形成人与人联系的纽带,用“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友善的原因所在。歌曲爱的奉献这样唱道: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反映了人们的期望,道出了爱的力量,抑或说“善的友爱”的力量。对这种“善的友爱”,我们应当珍视,更应当践行。(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出来)(2)第段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给文章第段补充一个有关“善的友爱”的事实论据。11. (25分)阅读背影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把文中横线上所缺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中,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动词:_、_、_、_、_、_作用:_。(2)请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3)“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能否换成“慢慢”?为什么? (4)“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因为_;“我的眼泪又来了”是因为_。透过“我”的泪水,你感受到了_。 (5)有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