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三十).doc_第1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三十).doc_第2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三十).doc_第3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三十).doc_第4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三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三十)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5分)1. (2分)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馈赠 万赖俱寂 如坐针毡_休憩 无精打采 周道如坻_2. (5分)文言诗文默写 (1)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非淡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诫子书) (3)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词同潼关) (4)刘禹锡秋词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以积极向上的豪迈之情赞颂秋天美好的诗句是_,_。 3. (4分)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之”旋闻垂帘之谕_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_再四强之_就义之日_4. (4分)名著阅读。A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B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C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割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一百多枝箭。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D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A段文字中的“他”是_(写出人名);B段文字的作者是_(写出人名);C这段文字选自名著_;请另写一个与D段中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_。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1分)5. (7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春寒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 , 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亚”通“压”,“青帘”指酒旗。(1)颔联中的_和_体现了“春寒”。(2)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6.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一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哪?”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节选自新百喻经)【注释】治:修建。颠踬:被东西绊倒。犹夷:迟疑不决的祥子。寝:停止。(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河曲智叟亡以应:_公遂止:_(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理解填空。甲文中_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_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4)请根据文意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7. (2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文段选自_,作者_,是我国_(朝代)著名_家。(2)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实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可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_(3)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_而_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_甚_(4)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