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_第1页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_第2页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_第3页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_第4页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第 17 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 第 17 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 【课标要求】 秦汉文化中有关宗教、思想和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司马迁的史记内容 ;秦兵马俑 能力目标:分析佛教和道教在我国传播的原因及影响;鉴赏秦兵马俑 情感目标:培养对秦汉文化成就的自豪感和爱国心;学习司马迁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重点】 ( 1)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 ( 2)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学习难点】 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 影响 【学习过程】 朝代宗教思想史学艺术 秦 西汉 东汉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在自学基础上 ,完成下列表格) 2 / 8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各抒己见) 1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什么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这的欢迎和扶持?请举出实例谈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吗?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道教的创始人是谁?你知道 “ 太上老君 ” 吗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中的 “ 八仙 ”是源于道教的故事吗 ?你能说说佛教和道教的异同吗? (合作互助) 1.鲁迅先生称司马迁的史记为 “ 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部书到底写了些什么 ?对中国史学和文学有什么影响 ?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建了巨大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准备随时镇压山东六国的叛乱。 那么,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在什么时候被发掘出来的 ?为什么会享誉世界 ?它的魅力何在呢 ?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3 / 8 1.读史识人 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 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惟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 1)材料中的 “ 司马氏 ” 是谁? “ 一书 ” 是指哪部书? ( 2)这部书在我国史学和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 3)为了完成这部书,他付出了很多努力。请你讲讲他的故事,谈谈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2.识图话史 图一 图二 图三 这几幅图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请你说一说,它是哪个王朝的杰作?请你分别描述 一下这几幅塑像各自所表达的意思。 如果有一天你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去参观,请你在游客留言簿上写下你最想对秦始皇所说的话。 4 / 8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日常用语来源于佛教,如 “ 世界 ”“ 无常 ”“ 无事不登三宝殿 ” 等,你知道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吗?( ) A西汉初年 B东汉初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2.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 ) A.宏扬佛教文化 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 c.借助佛法 维护其统治 D.兴趣所致 3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的来源之一是战国时期的(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佛教和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原因是( ): A.其宣传的内容都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都认为忍受苦难就能进入不升不灭的最高境界 c.都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5.下列历史事件在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 5 / 8 A陈胜、吴广起义 B鸿门宴 c张骞通西域 D张衡发明地动仪 6.被鲁迅誉为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的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7以下世界文化遗产中,反映我国战国时期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是( ) A都江堰 B云冈石窟 c万里长城 D秦始皇陵兵马俑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B.道教于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 D.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六、中考链接 1( XX 年,福州) XX 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栏目播出 “ 王立群读史记 ” 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史记的作者是() A孔子 B.司马迁 c.司马光 D.魏源 2 (XX 年,日照 )下图是一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它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附近?() A南京 B西安 6 / 8 c北京 D洛阳 3( XX 年,恩施)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下列实物图片与它有关的是() ABcD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材料二 “ 这部书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 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 ” ( 1)材料一是谁的名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 2)材料二中的这部书是什么?请写出这部书的写作范围和写作体例。 ( 3)请你对此人和此书做出评价。 ( 4)通过材料一得名言和材料二中的描述,你认为此人有哪些优秀品质和作为史官所必备的素质? 第 17 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参考答案 7 / 8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略)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各抒己见: 1主要是因为佛教迎合当时统治者的口味 能使统治者更好的统治人们的思想,巩固统治。例子略 2.不同点: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佛教则是外来教,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佛教主张 无生 ,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修行的目的在于思想和精神上的升华,道教讲究天人合一,佛教寻求大彻大悟。其更本理念是类似的,都是使得精神上能够拜托对于物质的上的依赖,而更好的领悟自然。 合作互助: 1.( 1)因为史记是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且文笔简洁,文字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这部书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世纪 70 年代。见课本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读史识人 ( 1)司马迁史记 8 / 8 ( 2)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优秀的文学著作 ( 3)不屈不挠、持之以恒 2.识图话史 ( 1)略( 2)略 五、巩固练习 六、中考链接 . 4( 1)司马迁西汉(汉武帝) ( 2)史记,它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是我国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