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说“屏”》教案_第1页
第15课《说“屏”》教案_第2页
第15课《说“屏”》教案_第3页
第15课《说“屏”》教案_第4页
第15课《说“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第 15 课说“屏”教案 文 章来源 m 第 15 课说 “ 屏 ” 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 “ 屏风、帷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分、因地制宜 ” 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对 屏 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2.体会文中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激发兴趣 我们的城市是一方民间艺术颇为繁荣的热土,有让我们十分自豪的(嘉兴的 民间艺术)。 放眼华夏,我们更会惊奇中国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式多样。瑰丽多姿的中国艺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请同学说说这些艺术形式的名称。 2 / 8 这是扇来徐徐清风,让生活诗意无比的折扇; 这是历经水与火的考验,荡漾着浓郁生活气息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陶器; 这是将智慧与灵气凝聚,将愿望与生活浓缩,美仑美奂巧妙绝伦的剪纸。 今天我们不说折扇、陶器,也不说剪纸,单来说 “ 屏 ” 。( 2分钟) “ 屏 ” 有什么好说的呢?假如是你,你会说说 “ 屏 ” 的什么?(屏的作用,屏的种类等)那么英雄是否 所见略同呢?下面就请大家跟随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走进 “ 屏 ”的世界,去感受中国屏风的无穷魅力。 (二)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1.快速阅读( 800 字文章 90 秒速读)、把握内容 这是一篇散文,也可以当成一篇说明文来读。我们不妨先当做说明文来读。说明文主要给人以知识,阅读说明文我们要培养快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这种能力特别需要着力培养。下面我们用快速阅读的方式来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 “ 屏 ” (找出课文中的语句) 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 屏者,障也。 补 充了解 “ 屏 ” 的意思: 3 / 8 屏 大门外或大门内对着大门起遮挡作用的墙。 屏 屏风: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屏 形状像屏风一样的东西;如孔雀开屏,荧光屏,屏幕。 屏 遮挡,像屏风一样起着遮蔽作用的东西;如 “ 屏障 ” 。 排序梳理要点,把握课文内容、结构、顺序。 生活中诵诗研究觉屏有味();总说:引出对象,点出特点 功能上实用装饰结合并重();作用 分类里材料装饰雅俗有别();分说:种类逻辑顺序 设置时风格位置得体才是();设置 结尾处畅想期望超越前人()。总结:强调作用,点明用 途 (三)精读课文( 800 字文章 60 秒细读)、赏析美点 这篇文章,它的语言太美了,用词用语非常的雅致,词汇很丰富。 本环节的主要内容: ( 1)选一组词儿读一读;(积累词语)( 5 分钟) 示例:微妙:深奥玄妙,很难捉摸。擅长:在某方面有专长。称道:赞许,夸奖。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好看。韶光:美好的春光,喻指美好的青春年华。造型:塑造人或物体的形象。得体:恰当,恰如其分。休憩:休息。 这个 “ 休憩 ” 和 “ 休息 ” 一比,那种很雅致的色彩就出来了,它就比 “ 休息 ” 漂亮。你看 “ 造型 ” 这个词,我们常说这个学校的大门 模样很好看,就不如说 “ 造型很别致 ” 。再4 / 8 比如我们可以说有的同学 “ 擅长 ” 做什么。所以说,书面语用在口语的表达上就能显示这个人的文化修养较高。再读。 ( 2)选几个句子说一说;(理解诗词)( 5 分钟)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杜牧秋夕 )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明确: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的 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 。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 “ 游园 ” 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 锦屏人 ” 指闺中女郎。 “ 韶光 ” 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明确: 牡丹亭 “ 游园 ” 一出中有 “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 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这里引得实在有味了 引用之前有一句话很关键, “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5 / 8 线 ” 。 “ 屏者,障也 ” ,障什么?障视线! No!障风! No!看一下引用的原文,你就会品出引用之妙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封建礼教阻碍了杜丽娘对美好事物包好青春、爱情的追求和向往。韵味无穷。 牡丹亭中 “ 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 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 抱膝看屏山 ” 。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 “ 临江仙 ” 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明确: “ 愁多转觉心闲。纸窗竹户屋三间,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 ” 真是引得妙!闲来无事,摆一张小椅,优哉游哉,摇啊摇,视线转到屏风处,这里有天光云影,有风云人物,有世间稀奇怪事,天下间凡所应有都可以无所不有地呈现在那小小的一方屏风上,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 “ 屏 ” 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补充: 南朝闺怨篇 “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 6 / 8 李商隐嫦娥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柳永迷神引 “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 屏风 “ 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 ( 3)选几个美段品一品。(体悟情感)( 10 分钟) 体会对屏的感情要抓角度,可以抓时间角度,分别从 “ 小时候,研究时,现在生活中 ” 三个角度找出相关句子,认真品味句子中的关键词,体会其间的情感表达。 小时候: “ 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 , “ 心生向往之情 ” 。 销魂 为什么销魂?向往什么? 明确:对一个小孩来说,诗中描绘的情景不能不让人 “ 销魂 ” (形容人极度兴奋、欢乐或极度悲伤、苦恼时情绪难以控制的状态): “ 银 烛、秋光、画屏 ” 多么美妙的景象,还有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这种让儿童着迷的事情,更诱人的还有 “ 卧看牵牛织女星 ” 的神话传说相伴,这不销魂都不能。 向往有屏相伴,向往见到更多的屏,向往长大后能够研究屏。 研究时: “ 神秘作用 ” , “ 实在微妙 ” 。 神秘、微妙 功能多多;阻隔人际;遮挡隐私。 直接称赞: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 “ 巧 ” 字上。 侧面烘托: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7 / 8 现在生活中: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 “ 闲倚画屏 ”“ 抱膝看屏山 ” ,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缺少诗意的屏风制作和审美素质的下降,深感遗憾。期盼改变现实,超越前人。 穿插介绍陈从周: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昆曲。著有说园、苏州园林。 总结: 小时候:喜爱、向往;研究后:痴迷、赞赏;生活中:遗憾、期盼。 课文小结: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四)铺排拓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