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狮跑全轮驱动汽车分动器与变速器设计[汽车]【2张图/159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1902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14.69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3-07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狮跑全轮 驱动 汽车 分动器 变速器 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50页。15900字。
任务书一份。

图纸共2张,如下所示
A0-狮跑车变速器.dwg
A0-狮跑车分动器.dwg

摘 要
本设计主要根据现代狮跑2.0L手动四驱SUV汽车的相关技术参数进行分动器和变速器的设计。根据匹配车型的使用条件和车辆参数选择分动器的结构形式,并按照分动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要求,具体进行了分动器轴、齿轮等零部件的相关设计工作和校核工作,在对机械式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变速器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研究了机械式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变速原理,对机械式变速器各挡传动路线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设计了起亚狮跑汽车三轴五档变速器,完成了变速器的布置方案分析、变速器回转件结构参数的确定、同步器设计、各挡齿轮、轴的设计以及强度校核、轴承的使用寿命计算等。
关键词: 分动器;设计;变速器;齿轮;同步器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mainly on the modern lion run manually 2.0L four-wheel-drive SUV vehicle-related parameters at the design of the actuat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vehicles and vehicle paramet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tor sub-system design steps and requirements, mainly related to design work, including the sub-center distance of actuators, bevel gear and other parameters. And a sub-axis actuators, gears and other parts of the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relevant work. At first, the thesis simply depicted the develop history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nd it discussed the status and action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s well as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current situation and forthcoming development trend. In addition, it studied th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The transmission operation of every gear was researched. An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three axles-five gears in KIA was designed based on above analysis. The layout plan of th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nd the parameters of revolving parts were chose. At last, the synchronizer, axles and gears were designed and checked.
Keywords: Sub-actuator; design; transmission; gear; synchronizer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分动器简介 1
1.1.1 分动器的构造原理及设计要求 1
1.1.2 分动器类型 2
1.2 变速器的发展概况 3
1.2.1 变速器的设计要求 3
第2章 主要参数的选择 4
2.1 分动器 4
2.1.1 档数及传动比 4
2.1.2 中心距的确定 5
2.1.3 齿轮参数的确定 5
2.2 变速器 8
2.2.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8
2.2.2 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10
2.2.3 档数及各档传动比 11
2.2.4 中心距的确定 11
2.2.5 齿轮参数的确定 12
第3章 齿轮的强度计算 15
3.1 分动器 15
3.1.1 齿轮的失效形式与原因 15
3.1.2 齿轮强度的计算与校核 15
3.2 变速器 17
3.2.1输入轴常啮合齿轮 17
3.2.2输出轴齿轮 18
3.2.3中间轴齿轮 19
第4章 轴的初选与强度计算 22
4.1 分动器轴的初选与计算 22
4.2 键的选择与计算 23
4.3 变速器轴的初选与计算 23
4.3.1 轴的尺寸初选 23
4.3.2 输出轴的计算 24
4.3.3 中间轴的计算 28
第5章 同步器 33
5.1 同步器的结构类型 33
5.2 锁环式同步器工作原理 33
5.3锁环式同步器的主要结构参数 36
第6章 轴承的选用与寿命计算 38
6.1分动器轴承 38
6.2变速器轴承 38
6.2.2 输出轴后端轴承 38
6.2.2 输入轴后端轴承 40
6.2.3 中间轴前端轴承 41
6.2.4 中间轴后端轴承 42
结 论 44
参考文献 45
致 谢 46

题目名称 狮跑全轮驱动汽车分动器与变速器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全轮驱动,又称四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这种总布置形式,由于全部车轮都是驱动轮,充分利用了汽车的全部附着质量,因此汽车有较大的驱动力和克服障碍、防止打滑的能力。本设计以狮跑车为原型,采用兼时驱动模式,驾驶员可以根据路面状况,利用分动器实现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三种驱动方式的转换,可以很好的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要求。本设计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主要对分动器和变速器的结构进行设计,该设计可以为以后开展分动器和变速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通过对现有狮跑车上采用的分动器和变速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以下基本内容:
(1)分动器档数、传动比、中心距、齿轮参数的选择。(2)分动器强度计算及材料选择。(3)分动器轴的设计。(4)分动器同步器的设计。(5)设计三轴五档变速器,完成变速器的布置方案分析。(6)变速器结构参数的确定。(7)变速器同步器的设计。(8)各挡齿轮、轴的设计以及强度校核。
本设计采用文献查阅法,大量收集资料查阅狮跑车分动器和变速器的相关技术参数,利用计算分析法对分动器和变速器轴、齿轮等强度进行校核计算。
利用实物参考方法,参照现有狮跑车所采用的分动器和变速器进行设计。
利用对比分析法,将所设计的分动器和变速器与现有的分动器进行对比证明设计的正确性。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一)计算说明部分 
包括分动器和变速器设计过程分析及重要的零部件如齿轮和轴等的校核计算

(二)图纸部分
分动器装配图0#图纸一张;变速器装配图0#图纸一张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2011年10月1日——10月20日 查阅相关资料,初步确定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10月21日 开题
10月22日——11月10日 完成分动器的装配图绘制及相关零件的校核
11月11日——11月22日 完成变速器的装配图绘制及相关零件的校核
11月23日——11月25日 完成装配图并参加中期检查
11月26日——12月5日 完成说明书的整理和撰写工作,并检查图纸
12月6日——12月9日 准备结题
12月10日——12月19日 最后核定说明书及图纸,准备上交全部材料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郭新华.汽车构造(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高维山.汽车设计丛书—变速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3] 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刘维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 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 钟毅芳,唐增宝.机械设计(第二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7] 王黎钦,陈铁鸣.机械设计(第4版)[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8] Christian Bader.Power train electronics-progress on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aided gearshift systems[J].SAE 901160,1990.
[9] E.Hendrick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luence of a fully controlled on fuel economy and vehicle performance[J].SAE 930668,1993.
[10]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1] Bran Bach.Development of a Shift By Wire Synchronized 5-Speed Manual T ransmission[J].SAE 980831,19988
[12] 王望予. 汽车设计(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狮跑全轮驱动汽车分动器与变速器设计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葛宏岩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0893112 指导教师姓名 谢春丽 职称 副 教 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狮跑全轮驱动汽车分动器与变速器 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全轮驱动,又称四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 动力 。这种总布置形式,由于全部车轮都是驱动轮,充分利用了汽车的全部附着质量,因此汽车 有较大的驱动力和克服障碍、防止打滑的能力。 本设计以狮跑车为原型,采用 兼时驱动 模式,驾驶员可以根据路面状况,利用分动器实现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三种驱动方式的转换,可以很好的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要求。 本设计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主要对分动器和变速器的结构进行设计,该设计可以为以后开展分动器和变速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通过对现有 狮跑车上采用的分动器和变速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以下基本内容: ( 1)分动器档数、传动比、中心距、齿轮参数的选择。( 2)分动器强度计算及 材料选择。( 3)分动器轴的设计。( 4)分动器同步器的设计。( 5)设计三轴五档变速器,完成 变速器的布置方案分析 。( 6) 变速器结构参数的确定 。( 7)变速器 同步器 的设计。( 8) 各挡齿轮 、 轴的 设计以及 强度校核 。 本设计采用文献查阅法,大量收集资料查阅狮跑车分动器和变速器的相关技术参数,利用计算分析法对分动器和变速器轴、齿轮等强度进行校核计算。 利用实物参考方法,参照现有狮跑车所采用的分动器和变速器进行设计。 利用对比分析法,将所设计的分动器和变速器与现有的分动器 进行对比证明设计的正确性。 三、设计(论文 )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一)计算说明部分 包括分动器和变速器设计过程分析及重要的零部件如齿轮和轴等的校核计算 (二)图纸部分 分动器装配图 0#图纸一张;变速器装配图 0#图纸一张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2011 年 10 月 1 日 10 月 20 日 查阅相关资料,初步确定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10 月 21 日 开题 10 月 22 日 11 月 10 日 完成分动器的装配图绘制及相关零件的校核 11 月 11 日 11 月 22 日 完成变速器的装配图绘制及相关零件的校核 11 月 23 日 11 月 25 日 完成装配图并参加中期检查 11 月 26 日 12 月 5 日 完成说明书的整理和撰写工作,并检查图纸 12 月 6 日 12 月 9 日 准备结题 12 月 10 日 12 月 19 日 最后核定说明书及图纸,准备上交全部材料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郭新华汽车构造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 高维山汽车设计丛书 变速器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0 3 王望予汽车设计(第 4 版)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 刘维信汽车设计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5 陈家瑞汽车构造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6 钟毅芳,唐增宝机械设计(第二版) M武汉:华 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7 王黎钦 , 陈铁鸣 机械设计(第 4 版) M 哈尔滨工业 大学出版社, 2008 8 on of 01160, 1990 9 E of a on 30668, 1993 10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1 of a y 980831, 19988 12 王望予 汽车设计(第 3 版) 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 2000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狮跑全轮驱动车分 动器与变速器设计 专 业 车辆 工程 学 号 1089311209 学 生 葛宏岩 指导教师 谢春丽 答辩日期 哈工大华德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I 摘 要 本设计主要根据现代狮跑 变速器 的设计。根据匹配车型的使用条件和车辆参数选择分动器的结构形式,并按照分动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要求,具体进行了分动器轴、齿轮等零部件的 相关设计工作和 校核工作 , 在对机械式 变速器 的 发展历史、变速器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研究了机械式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变速原理,对机械式变速器各挡传动路线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设计了起亚狮跑汽车三轴五档变速器,完成了 变速器的布置方案分析、变速器回转件结构参数的确 定、同步器 设计 、各挡齿轮 、 轴的 设计以及 强度校核、轴承的使用寿命计算等。 关键词 : 分动器; 设计 ; 变速器; 齿轮;同步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he is on UV at of In of in to of a of of At of it of as as s In it s of of IA on of of At 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录 摘 要 . I . 1 章 绪论 . 1 分动器简介 . 1 动器的构造原理及设计要求 . 1 动器类型 . 2 变速器的发展概况 . 3 速器的设计要求 . 3 第 2 章 主要参数的选择 . 4 分动器 . 4 数及传动比 . 4 心距的确定 . 5 轮参数的确定 . 5 变速器 . 8 动机构布置方案 . 8 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 10 数及各档传动比 . 11 心距的确定 . 11 轮参 数的确定 . 12 第 3 章 齿轮的强度计算 . 15 动器 . 15 轮的失效形式与原因 . 15 轮强度的计算与校核 . 15 速器 . 17 入轴常啮合齿轮 . 17 出轴齿轮 . 18 间轴齿轮 . 19 第 4 章 轴的初选与强度计算 . 22 动器轴的初选与计算 . 22 的选择与计算 . 23 变速器轴的初选与计算 . 23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轴的尺寸初选 . 23 出轴的计算 . 24 间轴的计算 . 28 第 5 章 同步器 . 33 步器的结构类型 . 33 环式同步器工作原理 . 33 环式同步器的主要结构参数 . 36 第 6 章 轴承的选用与寿命计算 . 38 动器轴承 . 38 速器轴承 . 38 出轴后端轴承 . 38 入轴后端轴承 . 40 间轴前端轴承 . 41 间轴后端轴承 . 42 结 论 . 44 参考文献 . 45 致 谢 . 46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 第 1 章 绪论 分动器简介 多桥驱动 的越野 汽车的 传动系中均装有分动器。分动器也是一组齿轮传动装置,其主要功用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个驱动桥。另外,由于大多数分动器都有两个档位,所以它还兼起副变速器的作用 1。 ( 1) 带轴间差速器的分动器 各输出轴可以以不同的转速旋转,而转矩分配则由差速器传动比决定。据此,可将转矩按轴荷分配到各驱动桥。装有这种分动器的汽车,不仅挂加力档时可使全轮驱动,以克服坏 路面和无路地区地面的较大阻力,而且挂分动器的高档时也可使全轮驱动,以充分利用附着重量及附着力,提高汽车在好路面上的牵引性能。 ( 2) 不带轴间差速器的分动器 各输出轴可以以相同的转速旋转,而转矩分配则与该驱动轮的阻力及其传动机构的刚度有关。这种结构的分动器在挂低档时同时将接通前驱动桥;而挂高档时前驱动桥则一定与传动系分离,使变为从动桥以避免发生功率循环并降低汽车在好路面上行驶时的动力消耗及轮胎等的磨损。 ( 3) 装有超越离合器的分动器 利用前后轮的转速差使当后轮滑转时自动接上前驱动桥,倒档时则用另一超越离合器工 作。 分动器的功用就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并且进一步增大扭矩,是 4野车汽车传动系中不可缺少的传动部件,它的前部与汽车变速箱联接,将其输出的动力经适当变速后同时传给汽车的前桥和后桥,此时汽车全轮驱动,可在冰雪、泥沙和无路的地区地面行驶。 动器的构造原理 及设计要求 分动器的输入轴与变速器的第二轴相连,输出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通过万向传动装置分别与各驱动桥相连。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2 对分动器的设计要求要满足以下几点: 1) 便于制造、使用、维修以及质量轻、尺寸紧凑; 2) 保证汽车必要的动力性和经 济性; 3) 换档迅速、省力、方便; 4) 工作可靠,不得有跳档及换档冲击等现象发生; 5) 分动器应有高的工作效率; 6) 分动器的工作噪声低; 分动器的工作要求 : ( 1)先接前桥,后挂低速档; ( 2)先退出低速档,再摘下前桥;上述要求可以通过操纵机构加以保证。 动器类型 ( 1) 分时四驱 ( 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手动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越野车或四驱 常见的驱动模 式。最显著的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 ( 2) 全时四驱 (这种传动系统不需要驾驶人选择操作,前后车轮永远维持四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 50: 50设定在前后轮上,使前后排车轮保持等量的扭矩。全时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有了全时四驱系统,就可以在铺覆路面上顺利驾驶。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够好。而且,车辆没有任何装置来控制轮胎转速的差异,一旦一个轮胎离开地面,往往会使车辆停滞在那里,不能前进。 ( 3) 适时驱动 (采用适时驱动系统的车辆可以通过电脑来控制选择适合当下情况的驱动模式。在正常的路面,车辆一般会采用后轮驱动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的情况,电脑会自动检测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前排的两个车轮,自然切换到 四轮驱动状态,免除了驾驶人的判断和手动操作,应用更加简单。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3 变速器的发展概况 汽车是最重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又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而变速器又是汽车传动系统重要的总成。机械式变速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己积累了相当的设计和生产经验,形成不少定型的产品, 现代商用车和乘用车大都采用机械变速器。在变速器上广泛采用斜齿常啮合齿轮传动,用同步器换档。从现在市场上不同车型所配置的变速器来看,主要分为:手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 手动 /自动变速器( 无级变速器( 2。 手动变速器 ( 用齿轮组,每档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档的变速比是个定值。比如,一档变速比是 档是 到五档的 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 5个值(即有 5级 ),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 自 动变速器( 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无级变速系统不像手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那样用齿轮变速,而是用两个滑轮和一个钢带来变速,其传动比可以随意变化,没有换档的突跳感觉。它能克服普通自动变速器 “ 突然换档 ” 、油门反应慢、油耗高等缺点。 速器的设计要求 汽车设计中对齿轮变速器的要求是: ( 1) 传递两个平行轴或相交轴间的回转运动和转矩; ( 2) 保证传动比恒定不变 ,能达到预定的工作寿命 ( 3) 能传递足够大的动力,工作可靠 ,保证较高的运动精度 ; ( 4) 与汽车采用的内燃机匹配后使汽车具有较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传动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噪声低、制造简单、维修方便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4 第 2 章 主要参数的选择 分动器 本设计是根据起亚狮跑手动四驱 开展的,设计中所采用的相关参数均来源于此种车型,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 2动器设计参数 项 目 参 数 最高时速 171km/h 轮胎型号 235/60 动机型号 大扭矩 184/4500 最大功率 104/6000 整车整备质量 2090 档数及传动比 为了增强汽车在不好道路的驱动力,目前,四驱车一般用 2个档位的分动器,分为高档和低档 个档位。 选择最低档传动比时,应根据汽车最大爬坡度、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以及主减速比和驱动轮的滚动半径等来综合考虑、确定。 汽车爬陡坡时车速不高,空气阻力可忽略,则最大驱动力用于克服轮胎与路面间的滚动阻力及爬坡阻力。 本设计中的参数均来自狮跑车原型,低档传动比低i=高档 传动比高i=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5 3 IA T心距 的确定 中心距是一个基本参数,其大小不仅对分动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而且对轮齿的接触强度有影响。中心距越小,齿轮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寿命越短。因此,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轮齿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三轴式变速器的中心 距 A( 根据对已有变速器的统计而得出的经验公式初定: (2式中, K 轿车, K A =货车, K A =I TI e =m 故可得出初始中心距 A=80 轮参数 的确定 ( 1) 齿轮模数 建议用下列各式选取齿轮模数,所选取的模数大小应符合 第一轴常啮合斜齿轮的法向模数 m (2其中 ,84得出 同步器和啮合套的接合大都采用渐开线齿形。由于制造工艺上的原因,同一 分动器中的结合套模数都相同,轿车和轻型货车取 2 设计取 3。 ( 2) 齿形、压力角 、螺旋角 和齿宽 b 压力角较小时,重合度大,传动平稳,噪声低;较大时可提高轮齿的 抗弯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6 强度和表面接触强度。对轿车,为加大重合度已降低噪声,取小些;对货车,为提高齿轮承载力,取大些。在本设计中变速器齿轮压力角取 20, 啮合套或同步器取 30o;斜齿轮螺旋角 25 。 应该注意的是选择斜齿轮的螺旋角时应力求使轴上是轴向力相互抵消。为此,第二轴上的全部齿轮一律去右旋,而第一轴的斜齿轮左旋,其轴向力经轴承盖由壳体承受。 齿轮宽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齿轮的承载能力,加大,齿的承载能力增高。但试验表明,在齿宽增大到一定数值后,由于载荷分配不均匀,反而使齿轮的承载能力降低。所以,在保证齿轮的强度条件下,尽量选 取较小的齿宽,以有利于减轻变速器的重量和缩短其轴向尺寸。 通常根据齿轮模数的大小来选定齿宽: 直齿 b = 为 齿为 设计 b =38=24 b 为齿宽 (采用接合套或同步器换档时,其接合套的工作宽度初选时可取为 2 4 第一轴常啮合齿轮副齿宽的系数值可取大一些,使接触线长度增加 ,接触应力降低,以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和齿轮寿命。 ( 3) 各档齿数的确定 在初选了中心距、齿轮的模数和螺旋角后,可根据预先确定的变速器档数、传动比和结构方案来分配各档齿轮的齿数。下面结合本设计来说明分配各档齿数的方法。 ( 4) 确定低档齿轮的齿数 低档传动比 =中 A =80m =3;由 ( 2 有Z=48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7 此处取 1Z =29,则可得出 2Z =19. 上面根据初选的 A 及 m 计算出的其调整为整数后,从式( 2出中心距有了变化,这时应从=80,再以这个修正后的中心距作为以后计算的依据。 ( 5)确定高档的齿数 高档传动比 =理,由 ( 2 得Z=48 取3Z=26, 4Z =22 齿轮参数计算结果如表 2 表 2轮参数计算结果 螺旋角 25 低档齿轮 高档齿轮 法面膜数 3 3 端面模数 tm面压力角 0 20 20 法面齿距 nn 面齿距 tt 准中心距 A 80 80 80 80 齿根圆直径 ff 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8 齿顶高 3 3 齿根高 )( 厚 变速器 动机构布置方案 汽车变速器的主要功能是使汽车在各种使用条件下得到足够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此外还应使汽车具有倒向行驶、中断动力行驶等。 机械变速器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输入轴、主动轮、从动轮、输出 轴、中间轴、同步器、轴承、操纵机构等组成 3。 图 2别示出了几种中间轴式五档变速器传动方案。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变速器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经啮合套将它们连接得到直接档。使用直接档,变速器的齿轮和轴承及中间轴均不承载,发动机转矩经变速器第一轴和第二轴直接输出,此时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高,可达 90%以上,噪声低,齿轮和轴承的磨损减少。因为直接档的利用率高于其它档位,因而提高了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在其它前进档位工作时,变速器传递的动力需要经过设置在第一轴,中间轴和第二轴上的两对齿轮传递,因此在变速 器中间轴与第二轴之间的距离(中心距)不大的条件下,一档仍然有较大的传动比;档位高的齿轮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档位低的齿轮(一档)可以采用或不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多数传动方案中除一档以外的其他档位的换档机构,均采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换档,少数结构的一档也采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换档,还有各档同步器或啮合套多数情况下装在第二轴上。再除直接档以外的其他档位工作时,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传动效率略有降低,这是它的缺点。在档数相同的条件下,各种中间轴式变速器主要在常啮合齿轮对数,换档方式和到档传动方案上有差别。 图 2 一倒档用直齿滑动齿轮换档外,其余各档为常啮合齿轮传动。图 2c, d 所示方案的各前进档,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图 29 所示方案中的倒档和超速档安装在位于变速器后部的副箱体内,这样布置除可以提高轴的刚度,减少齿轮磨损和降低工作噪声外,还可以在不需要超速档的条件下,很容易形成一个只有四个前进档的变速器。 图 2 中间轴式五 档 变速器传动方案 以上各种方案中,凡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的档位,其换档方式可以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来实现。同一变速器中,有的档位用同步器换档,有的档位用啮合套换档,那么一定是档位高的用 同步器换档,档位低的用啮合套换档。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轿车采用中间轴式变速器,为缩短传动轴长度,可将变速器后端加长。伸长后的第二轴有时装在三个支承上,其最后一个支承位于加长的附加壳体上。如果在附加壳体内,布置倒档传动齿轮和换档机构,还能减少变速器主体部分的外形尺寸。 综上所述选择第 2 种传动方案, 前进档,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 与前进档位比较,倒档使用率不高,而且都是在停车状态下实现换倒档,故多数方案采用直齿滑动齿轮方式换倒档。为实现倒档传动,有些方案利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0 中间轴和第二轴上的齿轮传动路线中,加入一个中间传动齿轮 的方案。本设计采用了下面的第四种布置方案。 图 2倒 档 布置方案 图 2 2示方案的优点是换倒档时利用了中间轴上的一档齿轮,因而缩短了中间轴的长度。但换档时有两对齿轮同时进入啮合,使换档困难。图 2点是换档程序不合理。图 2示方案针对前者的缺点做了修改,因而取代了图 2 2示方案是将中间轴上的一,倒档齿轮做成一体,将其齿宽加长。图 2轮副均为常啮合齿轮,换档更为轻便。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缩短变速器轴向长度,有的货车倒档传动采用图 2 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 1) 齿轮形式 变速器用斜齿轮和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虽然制造时稍复杂、工作时有轴向力,但因其使用寿命长、噪声小而仍得到广泛使用。直齿圆柱齿轮用于低档和倒档 。 ( 2) 换档结构形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1 变速器换档结构型式有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换档等三种。使用同步器能保证迅速、无冲击、无噪声换档,而与其操作技术熟练程度无关,从而提高汽车的加速性,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 数及各档传动比 为了使发动机在最有利转速范围内工作,变速器各档传动比之间的关系基本是几何级数,故临档传动比比值就是几何级数的公比 4。 ( 1)最大传动比 m a x m a x1 m a x 0c o s s i ng t g TG f g( ) ( 2 式 中 : 主减速比0 , G =2305 f =95%,84N r=可得 ( 2)最小传动比 m a 7 7 , 该公式为计算最小传动比公式 m 729i( 3)其余各挡传动比比值 。 m a i ( 2 变速器各挡传动比如表 2 表 2速器各挡传动比 一挡 二挡 三挡 四挡 五挡 倒挡 中心距的确定 齿轮中心距是变速器很重要的参数,它对变速器整体尺寸及质量有很大影响。通常根据经验公式初选中心距。 经验公式: 33m a . 4 5 1 3 . 4 5 1 8 4 7 6 . 5 0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2 轮参数的确定 ( 1) 齿轮模数 初选模数时,可以参考同类型汽车的齿轮模数确定,也可根据大量现代汽车变速器齿 轮模数的统计数据,找出模数的变化规律,即经验公式。利用经验公式初选模数 ,斜齿轮法向模数齿轮 m =3 ( 2) 齿轮压 力角 实际上应国家规定的齿轮标准压力角为 20度,所以变速器齿轮普遍采用的压力角为 20度。 ( 3) 齿轮螺旋角 为减少工作噪声和提高强度,汽车变速器齿轮多用斜齿轮,只有倒档齿轮。随着螺旋角的增大,齿的强度也相应的提高,不过当螺旋角大于 30 度时,其弯曲强度骤然下降,而接触强度仍继续上 升,因此从提高低档齿轮的弯曲强度出发,并不希望过大,而从提高高档齿轮的接触强度着眼,可选取较大值。 斜齿轮螺旋角可在下面提供的范围选用 : 轿车变速器: 22 34车变速器: 18 26此选用 18 30 ( 4) 齿宽 通常根据齿轮模数的大小来选定齿宽 。 直齿轮 b=(m,斜齿轮 b =(8.5) 因此得直齿轮 b=14斜齿轮 b =0第一轴常啮合齿轮副的齿宽系数取大些 b =80使接触线长度增加,接触应力降低,以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和齿轮的寿命。采用同步器换档,其接合齿的工作宽度初选时可取为 (2-4)m5。 ( 5) 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一挡齿轮齿数 。 921 1 0 1 01 1 02 c o s 5 3 0 1 5 3 1 5 5 3 1 5 3 8g h h i Z Z Z Z m 9, , 取 , , 0c o s 0 . 8 6 6 3 0 . 0 1 Z ) , 实 际2A 常啮合齿轮副的齿数 。 102 119, 122 c o ( ), 121 9 3 5,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3 9211 1 024 . 6 7 7 4 . 6 1 8c o s 0 . 8 8 2 2 8 . 0 7 Z 差 不 大( ) ,2 二挡齿数: 7 7 812 8 78 2 82 3 , 3 62 c o m Z Z ( ), , 722182 8 8 3 2 9 0 8g Z 与 相 差 不 大从抵消或减少中间轴上的轴 向力出发, 有公式: 7228 1 2 8t a n 1t a Z ( 2得:8 17 69 o三挡齿数: 5 1362, 5662 c o ( ),562 7 2 9,523161 7 1 5g Z 与 差 不 大 由式( 8得:6 22 41 o五挡齿数: 3 1512, 3442 c o ( ),341 5 , 3 8324140g Z 差 不 大 由式( 8得:4 30 51 o倒挡齿数: 13 22Z 取1 1 1 2 1 1 1 2 522 Z ( ) 分配齿数1 2 1 11 5 3 7,2 1 11 1 24 1 8 4 5R Z 与 相 差 不 大。 倒挡轴与中间轴的中心距: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4 1 2 1 31 5 3 7 62 m Z Z A= ( ) 齿轮 11 和 12 的齿顶圆间应保持 上的间隙,则有:1 1 1 1 1 1 10 5 1 0 2 6 9 9 6 822 D d , 6 ( 6) 齿轮分度圆直径 。 各挡齿轮分度圆直径如表 8 表 2轮分度圆直径( 一挡 二挡 三挡 五挡 倒挡 常啮合齿轮 输入轴齿轮 出 轴齿轮 挡轴齿轮 7) 齿轮轮齿尺寸 。 齿顶高:00,f m f =1, 斜 齿 轮 为 齿根高:00f c m f c( ) , =1 , = 斜 齿 轮 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5 第 3 章 齿轮的强度计算 动器 轮的失效形式 与 原因 齿轮的失效形式分三种:轮齿折断、齿面疲劳剥落和移动换档齿轮端部破坏。 轮齿折断分两种:轮齿受足够大的冲击载荷作用,造成轮齿弯曲折断;轮齿再重复载荷作用下齿根产生疲劳裂纹,裂纹扩展深度逐渐加大,然后出现弯曲折断。前者在变速器中出现的很少,后者出现的多。 齿轮工作时,一对相互啮合,齿面相互挤压,这是存在齿面细小裂缝中的润滑油油压升高,并导致裂缝扩展,然后齿面表层出现块状脱落形成齿面点蚀。他使齿形误差加大,产生动载荷,导致轮齿折断。 用移动齿轮的方法完成换档的抵挡和倒挡齿轮,由于换档时两个进入啮合的齿轮存在角速度茶,换档瞬间在齿轮端部产生冲击载荷,并造成损坏。 轮强度的计算与校核 与其他机械设备使用的变速器比较,不同用途汽车的变速器齿轮使用条件仍是相似的。此外,汽车变速器齿轮所用的材料、热处理方法、加工方法、精度等级、支撑方式也基本一致。如汽车变速器齿轮用低碳合金钢制造,采用剃齿或齿轮精加工,齿轮表面采用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齿轮精度不低于 7 级。因此,比用于计算通用齿轮强度公式更 为简化一些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汽车齿轮,同样、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在这里所选择的齿轮材料为 40 (1) 1 ( 3 式中,为 合度影响系数,取 释相同, 。 哈尔滨工业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狮跑全轮驱动汽车分动器与变速器设计[汽车]【2张图/159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1902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