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第 21 课 诸子百家教案 文 章来源 m 第 21 课诸子百家教案 内容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 “ 百家争鸣 ” 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和 “ 百家争鸣 ”的基本史实。 2能力培养 分析 “ 诸子百家 ” 和 “ 百家争鸣 ” 的历史背景。 联系 “ 孔子一生努力 ” 的有关材料,理解 “ 终身学习 ” 这一话题。 针对孟子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以屈 ” 的警句,联系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 这种浩然之气,组织讨论。 比较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 收集与 “ 诸子百家 ” 有磁的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演讲比赛或成语知识竞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是春2 / 12 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认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他的儒家学说,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改造和运用,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长达 2000 年之久,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认识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他的许多名言警句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 认识道家老子的思想,以及其中包含的朴素辩证法观念。 认识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了解其在历史 上曾适应当时统一国家建立集权的需要。 教学要点 1重点 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是本课的重点,应突出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地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孟子则应着重了解其警句名言在后世仍具有启迪作用。 2难点 “ 百家争鸣 ” 中纷繁复杂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的政治、哲学思想,不易对初一学生讲清,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建议通过讲 “ 人 ” 再涉及其思想,充分运用课本中的小字部分或适当补充 一些材料,使 “ 诸子百家 ” 显得有血有肉,从而让学生产生较深的印象。 教学建议 本课建议两课时完成教学, “ 儒家 ” 为一课时, “ 道家 ” 、3 / 12 “ 法家 ” 为一课时。 1儒家 孔子 提问: “ 谁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 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孔子像,结合小字的有关内容,介绍孔子的外表和简单生平,指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个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从 “ 大思想家 ” 的角度,突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 仁 ” 和“ 礼 ” ,这是儒家学派的基本主张。讲清 “ 仁 ” 是做人的道理, “ 仁者爱人 ” 、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即可, “ 礼 ”是本周社会等级秩序的行为规范,提倡 “ 仁 ” 必须遵守“ 礼 ” 。 从 “ 大教育家 ” 的角度,着重向学生介绍其传诵久远的格言,还可不敢当今教学结合。 从整理和保存文化典籍的角度,介绍诗、书、春秋和论语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理解 “ 终身学习 ” 的道理。 孟子 讲明孟子是旧中国时期的儒家代表,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合称他们的学说为 “ 孔孟之道 ” 。 引用课文中有关孟子的警句名言,运用 “ 孟母教子 ” 的故事材料,组织学生开展对 “ 浩然之气 ” 的讨论,对学生进行为人之道的教育。 4 / 12 2道家 老子 根据课 文中的老子像,向学生介绍老子的简单生平,指出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本人还被后来的道教徒神化,尊崇为道教教主。并向学生讲明 “ 道家 ” 是学派, “ 道教 ” 是宗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突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中对立的双方及其相互转化的精华所在,使学生了解老子是一位对事物有深刻观察力的智者。结合 “ 塞翁失马 ” 的成语典故,使学生了解祸兮、福兮含义。 介绍老子的 “ 无为而治 ” 的思想,并说明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联系这一思想主张在西汉初期的实行,使学生真正理解“ 无为而治 ” 这一主张。 庄子 适当介绍战国时期道 家代表庄周,说明庄子在历史上与老子并称为 “ 老庄 ” 。庄子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超越现实世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 韩非子 回忆秦始皇创建中央集权制度,引出韩非在其中的作用。介绍韩子简单生平,突出其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并指出韩非子 “ 崇尚今世 ” 、 “ 崇尚法治 ” 的思想在当时是适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有进步作用;说明秦统一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5 / 12 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但也应点出韩非子的极端 “ 君主中央集权 ” 理论排斥其他各家,主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因而不得民心,秦朝短短 15 年的历史是最好的明证。 适当介绍 墨子与墨家,其 “ 兼受 ” 、 “ 非攻 ” 的思想代表了小生产者的愿望。 适当介绍孙武及其孙子兵法,可通过 “ 孙武练女兵 ”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孙武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可从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思想中,使学生理解孙武军事思想的地位。 小结:总之,今天通过诸子百家和 “ 百家争鸣 ” 的学习,知道儒家、法家和道家是春秋旧中国时期最主要的学术派别,从中我们了解了儒、法、道、墨、兵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以及对后世所产生的极大影响。进一步认识孔子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青铜铸造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掌握什么是青铜器?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是什么?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什么叫饕餮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将学习 6 / 12 第 21 课 诸子百家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 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姓名时期学派成就 孔子春秋后期儒家提倡 “ 仁 ” ,广收门徒、发展教育,整理文化 孟子战国儒家 “ 仁政 ” , “ 民贵君轻 ” ,人要有骨气 老子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道家对立双方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今胜于昔, “ 法治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说明:学生述点情况较好,都能讲出点什么来,也许是因为我给大家留的时间比较多。另外,他们在语文课中学习过论语中的一部分内容,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7 / 12 布点小结 本课的内容难度比较大,这里涉及到许多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很难掌握。但我们在这里仅仅是学一点点常识性的东西。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掌握,本课我们将利用三课时来完成。 分层推进 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什么叫百家争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强调: “ 春秋战国是由分立趋 向统一的历史时期 ” 。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下面要学习的几位著名的思想家,我们要注意他们生活的历史时期是春秋不是战国。 “ 由分立趋向统一 ” :引导学生回忆旧课,涉及西周分封诸候、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内容。 学派:我们经常会听到 “ 三教九流 ” 的说法,那么什么是“ 三教九流 ” 呢?(没有学生知道,也有部分同学知道一点) 关于 “ 三教九流 ” 有各种说法,我们现存介绍一个最常见的说法: “ 三教 ” 即儒、释、道(释为佛教,这在前面的内容里简单介绍过)。 “ 九流 ” 即: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九家学术流派。 “ 九流 ” 中司 马迁选取影响比较大的六个称为 “ 六家 ” 。他们是:儒、墨、道、法、阴阳、8 / 12 名。这里我们将着重学习前四个:儒、墨、道、法。 诸子指各派代表人物 ,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的老子、庄子 ,法家的韩非子等。 “ 子 ” 是什么意思,你们应该知道吧?(学生已经在语文课中学过) 百家泛指各学派。 “ 诸子 ” 、 “ 百家 ” 都是泛指。 第二课时 儒家 儒原来是指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长期从事儒这个行业,因此他所创立的学派称为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 尼。相传孔子 “ 圩顶 ” ,圩音乌,意思是中低而四傍高。大家看一下课文中 “ 孔子像 ” ,是不是有点 “ 圩 ” 。当然,还有人说孔子的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也有人说是因为孔子的母亲在尼丘山下生了他,故名丘。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他也被尊奉为 “ 大成至先师 ” , “ 文宣王 ” 。现在你如果到孔子的老家山东曲阜,能看到规模宏大的孔府、孔庙、孔林。死后的孔子很是风光。但孔子在世时,却很不得志,虽然他出身贵族家庭,但在他 3 岁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了, 17 岁时母亲也离他而去。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在鲁国不得志 的情况9 / 12 下,周游列国,想找到个施展才能的地方,但最终是两手空空。有件事比较有意思:有一次,孔子在郑国与他的弟子们走散了。弟子们到处都找不到,只好问人。有人告诉孔子的弟子,东门外有个人 “ 累累如丧家之犬 ” ,弟子们一看果然是孔子,有个弟子就告诉孔子这件事,孔子也不乏幽默地说:“ 然哉!然哉! ” 孔子转运是在他死后,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过什么?(学生回答) 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的主要成就:政治上、教育上、文化上。(指导学生看课文,分析课文内容) “ 仁 ” 是做人的道理,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是最高的道德要求。 “ 礼 ” 是 行为规范,要体现西周社会等级秩序。 教育上,孔子广收门徒, “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 。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议论,成为后世传诵的格言。你们学过论语十则,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说一说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学生背诵) 文化方面:(学生在语文课中已经学过相关知识,强调论语是孔子弟子编写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书) 思考课文中的阅读,指导学生回答。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被称为 “ 圣人 ” ,孟子被称为 “ 亚圣 ” 。儒家学说也被称为 “ 孔孟之道 ” 。 “ 仁政 ” 的思想, “ 民贵君轻 ” 的主张,重视人的作 用,提10 / 12 倡做人要有骨气。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 “ 思考与讨论 ” 。 第三课时 道家 首先要求学生注意 “ 道家 ” 与 “ 道教 ” 的区别, “ 道家 ” 是学术流派, “ 道教 ” 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 老子,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楚国人。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指导学生看 “ 老子像 ” 。 要求学生通过淮南子里的故事了解道家思想中 “ 祸 ” 与“ 福 ” 关系。 “ 无为而治 ” 方面的思考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为学生讲几个庄子里面的寓言。如 “ 梦蝶 ” 、 “ 鼓盆 ” 、 “ 非鱼 ” 等 。 法家 韩非是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李悝、吴起、商鞅都是法家思想的人物,他们在各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适应时代的要求。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荀子是信奉儒家学说的。但他和孟子的思想有区别,孟子认为 “ 人之初、性本善 ” 。荀子认为 “ 人之初,性本恶 ” 。荀子的思想吸收了一些法家的观点。他的两位最有名的弟子李斯与韩非都是法家的人物。指导学生看11 / 12 课文中有关小字。 韩非主张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今世必然胜过世。这就和道家的思想不一样。指导学生回顾课文中关于老子 “ 小国寡民 ”的内容。 “ 法治 ” ,结合商鞅变法思考 “ 刑过不避 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始皇用韩非的思想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王朝。我们前面所学的 “ 焚书 ” 事件,正是韩非思想 “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的体现。法儒两家,法家掌权 “ 坑儒 ” ;儒家掌权 “ 罢黜 ” 。 这里我们可以多想点,秦朝二世而亡于用法家思想有没有关系? 墨家和兵家的内容,同学们自己看。 “ 身边的历史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
-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3D打印技术基础知到智慧树答案
- 新能源科技发展影响国际市场
- 金融金融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前景展望预测
- Ubuntu Linux 22.04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 课件 项目5-9 配置常规网络与使用远程服务-配置与管理Web服务器
- 2025年出版物发行零售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水闸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隐蔽工程检查与验收方案
- 2025-2030中国ARM核心板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
- 给药错误PDCA课件
- 医美注射培训
- 白内障护理课件
- 香菇多糖生产工艺创新-洞察分析
- 箱泵一体化泵站设计图集
- 三上10《公共场所文明言行》道德法治教学设计
- 《电器火灾的防范》课件
- 路灯CJJ检验批范表
- 农村厕所改造合同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