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第 3 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第 3 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教学目标 识记明孝陵的建筑布局、特色、艺术成就 理解明清皇陵以至中国历代皇陵建筑所反映的封建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教学重点明孝陵的建筑布局与建筑特色 教学难点明孝陵古建的众多专有历史名词 教学设计 第一目明孝陵的兴建。 ( 1)明孝陵的选址 由学生朗读或自行阅读,自行提出问题,由教师对一些较为生疏的专有名词(如 “ 风水格局 ” 或不熟悉的历史、地理知识加以点拨和解释补充 教师补充:为什么明孝陵在南京,而不是像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十三陵都在 北京?对朱元璋起义反元、定都南京并建明故宫过程作一简单回顾。 对课文中提到的明初开国功臣刘基、徐达、常遇春应作适当介绍。 ( 3)马皇后、朱元璋入葬和明孝陵的命名 注意以下几点:(一)明孝陵都有哪些人入葬,主要提到先为马皇后,后才是明太祖朱元璋。其实这个皇陵建筑群内,2 / 4 还葬有死于朱元璋之前的皇太子朱标、殉葬的 40 名妃嫔,以及明孝陵周围起 “ 拱卫 ” 皇上的功臣们的群墓。 (二)讲清为什么课文先讲明孝陵 “ 基本建成 ” 时间为 5 年,后面为什么又说 “ 前后费时长达 30 年之久 ” ?应讲明 5 年是指 1376 年至 1383 年,这是指 孝陵大殿建成,是为陵墓主体工程完成。后来又补建一些附属工程,直至明成祖永乐三年( 1405)才最后完毕,从 1376 年开始筹建,至 1405 年最后竣工,达 30 年。 (三)讲清明孝陵命名来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为 1382年马皇后逝世时,谥号为 “ 孝慈 ” ,表示对马皇后的崇敬,称为孝陵。二则有更广的意义,取中国儒家重要思想 “ 以孝治天下 ” 之意,将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加之于陵墓的称呼上。 第二目 “ 明孝陵的设计理念 ” ( 1)唐、宋皇陵的 “ 上、下宫 ” 制 讲述:自秦汉以来的我国皇陵建筑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前后有继承有发 展,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国陵寝史研究的观点认为,其相同点更同于不同点,在几条共同原则下,各朝不过继承地发展,各有特色而已。这几条共同特点,正如一本中国丧葬史所说的: “ 汉唐以来前有神道、后有陵寝及封土起坟的陵墓布局制度 ” ,明清自明孝陵以来不过是在前代制度基础上的发展。除此而外,尚有 “ 依山为陵 ” 、陵墓石刻制度、后妃功臣陪葬制度等等。这些陵墓制度总的3 / 4 特点则是我国封建帝王集权制度在丧葬制度方面的反映,表现了绝对的皇权至高无上。 ( 2)明孝陵 “ 前朝后寝 ” 制度。 讲述: “ 前朝后寝 ” 制度是明清时代我国封建皇权专制政治发展到顶峰的反映,从陵墓制度和建筑风格上更加体现 “ 君主专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 ,课文上说: “ 明孝陵的设计理念就由注重灵魂变为突出皇权 ” 。 教师们在讲授此段课文时重点要放在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观点上。其次,要讲清什么叫 “ 前朝后寝 ” ,在建筑布局安排上和 “ 上、下宫 ” 有何不同。 第三目 “ 明孝陵的建筑特色 ” 组织学生细读课文,列出明孝陵陵宫建筑的前后布局图表,在制作图表中增强对孝陵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布局的感性认识。 ( 1)明孝陵前三碑 下马坊的 “ 烈山碑 ” 和 “ 禁约 碑 ” ,以及原大金门高大碑亭里的 “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 ,简称 “ 圣德碑 ” 。 ( 2)明孝陵神道 ( 3)明孝陵陵宫 ( 4)明孝陵的鲜明建筑特色 讲述:明孝陵作为古建,作为 “ 世界文化遗产 ” ,其 “ 雄美壮观 ” 、 “ 金碧辉煌 ” 、整齐对称、造型严谨,是世界少有4 / 4 的,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地。明孝陵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气派和理念,依山为陵的博大气魄,漫长壮观的神道,以及神兽和翁仲石刻,都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务系统操作实务与常见问题解答
- 2025年旅游管理高级专业技能认证面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2025年新开锁配钥匙协议书
- 2025年衬里泵技术协议书
- 2025年档案办理委托协议书
- 2025年抢占万亿市场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杭州代签协议书
- 2025年父母接受调解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关于车子夫妻协议书
- 公司标志设计合同(标准版)
- SES N 3293 试验测试标准
- 汽车整车制造设备采购协议书
- 医保异地备案个人承诺书
- 小学道法一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课件
- 新生入学报到单
-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演示
- 生物化学英文版教学课件:Biochemistry-chapter 1(英文1)
- 2023年版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 沈阳市双倍德化学厂锅炉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GB/T 35690-2017弱磁材料相对磁导率的测量方法
- JB∕T 13977-2020 液化天然气(LNG)低温潜液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