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_第1页
第8课   辛亥革命_第2页
第8课   辛亥革命_第3页
第8课   辛亥革命_第4页
第8课   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第 8 课 辛亥革命 第 8 课辛亥革命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第 1 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中华民族在 20 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 20 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孙中山是 20 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 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 2、学情:学生对于辛亥革命了解比较少,但对孙中山通过影视剧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以此为切入点,以孙中山的早期活动为主线,介绍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 / 7 2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 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 “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的革命精神;继承他 “ 唤起民众 ”“ 振兴中华 ” 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创意: 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 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 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归纳列表法 课后记: 3 / 7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5 分钟) 复习: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领导者是谁?( “ 公车上书 ” ;康有为、梁启超) 谁在宣传维新运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他的译著是?(严复;天演论) 宣布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 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整个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导入:孙中山是 20 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 1912 年元旦成立。 【讲授新课】:( 25 分钟)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同盟会创立背景 创立兴中会: 首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从而对他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孙中山,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 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学医。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创立兴中会、同盟会;4 / 7 领导发动革命起义;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组国民党;领导了 “ 二次革命 ” 、护法运动等 然后,讲述孙中山创立 “ 兴中会 ” 的过程、口号,并强调 “ 兴中会 ” 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1894 年上书李鸿章要求改良,未被采纳,于是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 最后,让学生读书后回答: 孙中山为什么要成立同盟会? 同盟会由哪些团体组成?为了积聚革命力量;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组成了同盟会。 2、同盟会成立:提出问题以此指导学生读书: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及其性质。 1905 年 8 月,在日本东京,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目标和旗帜:根据课本中的同盟会政治纲领、目标和旗帜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孙中山提出的纲领和三民主义。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的背景: 简单介绍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并指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同时让 学生知道:这次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向革命的新军。湖北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占十分之四,赞成革命者达四分之三以上,这样为起义成功准备了条件。 5 / 7 2、武昌起义的经过: 详细介绍起义的经过: 1911 年 9 月 14 日,湖北的二个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推举文学社蒋翊武为总指挥,共进会孙武任参谋长,组成起义领导机关。 10 月 9 日,因计划暴露,起义机关遭到破坏,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在等被捕,慷慨就义。工程八营的革命党人于 10 月 10 日晚八时半率众起义,打响了武装起义第一枪。 起义胜利以后,革命党 人立即建立革命政权,组成了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颁布军政府告示。广大革命群众踊跃参加革命军,武昌起义震动全国。 3、武昌起义的影响: 到 11 月 9 日,全国有 10 多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危在旦夕。指导学生看地图:武昌 武汉三镇 湖北军政府 全国一半以上省份。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后得到全国的响应,形势表明,建立全国性政府的时机成熟了。大家期望着在海外的革命领袖孙中山的归来。革命军进占南京后, 17 省代表在南京集会,商议成立全国性政府。 1911 年 12 月 25 日,孙中山从海外归抵上海,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 12 月 29 日,各省代表推选孙中山为临时6 / 7 大总统。 提问:中华民国何时成立 ?成立地点 ?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了临时约法其性质如何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以本年为民国元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师: 1912 年为民国元年,那么 1949年为民国多少年 ?(教师介绍一下,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民国成立, 1912 年 2 月 12 日,宣统帝被迫 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从此废除。 【小结】:( 2 分钟) 辛亥革命已经有了九十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想,今天已经成为光辉的现实。辛亥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以此加强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 【练习】:( 8 分钟) 一、每课一得: 了解 “ 共和制 ” 的概念,说出 “ 共和制 ” 的特点,并能举出现在哪些国家实行的是 “ 共和制 ” 。 二、材料阅读: 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7 / 7 下,有弹劾总统的 权力,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否定总统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