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第三单元第4节.ppt_第1页
部分第三单元第4节.ppt_第2页
部分第三单元第4节.ppt_第3页
部分第三单元第4节.ppt_第4页
部分第三单元第4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4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知识整合 锋面系统 1 锋面 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 将锋面分为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等 2 锋面类型与天气冷锋过镜时 常出现阴天 刮风 下雨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后 气温 湿度明显降低 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暖锋过境时 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 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多形成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气旋 低压 反气旋 高压 1 气旋 低压 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四周和向中心辐合 中心气流被迫上升 气旋过境时 常出现阴雨天气 例如夏秋季节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2 反气旋 高压 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致使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 反气旋控制的地区 多为晴朗天气 例如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 在秋季经常出现的 秋高气爽 天气 深化拓展 1 冷暖气团的比较 2 锋面过境前 过境时和过境后的气温 气压变化 3 气旋与反气旋的记忆方法借鉴物理学中的 左 右手定则 来判断气旋 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如图 4 气旋 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 气旋和反气旋 考点探究 探究一 模拟锋面系统 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 见右图 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 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 代表暖空气 与蓝色冷盐水 代表冷空气 1 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什么 解析 由实验模拟的现象知红色暖水相当于暖空气 蓝色冷盐水相当于冷空气 两者相遇形成锋面 答案 锋 面 2 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什么 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解析 材料中红色暖水和蓝色冷盐水的密度不同 故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而其他三种现象均未能清晰地模拟出来 答案 探究二 如何识别气旋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 读后分析下列问题 1 若M点吹东南风 则该天气系统处于哪个半球 名称是什么 解析 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是气旋或反气旋 据第 1 题M地 东侧 是东南风 可知为气旋 低气压 而且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 可判断是北半球 答案 北半球气旋 2 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 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是下面哪几个 南 西 北 东南 西北 解析 促使台风移动的力量有两种 一种是内力 另一种是外力 内力是台风本身所产生的力 因为台风本身是一团逆时针方向 北半球 旋转的空气 在旋转时 空气质点的移动方向 要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而发生偏向 这种偏向往往是台风向高纬度的一侧比向赤道的一侧来得大 就整个台风来说 产生了一个向高纬度的力 这就是内力 就是这个力促使台风向北移动 外力是台风周围的空气运动时对台风的推力 夏秋之际 太平洋上常有一个独立的高气压 一般称它为副热带高气压 这个高气压四周的风向对台风的移动路径很有关系 台风发生在太平洋高气压的南部边缘 那里吹东风 于是使台风向西行 内力和外力合在一起 就促使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 答案 探究三 结合天气系统等因素分析天气现象冬季山东半岛常常是 雪窝子 给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2010年1月4日 烟台 威海部分地区又遭暴雪袭击 两市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 级应急响应 下图为该时间段的气压形势图 降雪期间 该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且较稳定 读图分析该降雪过程 1 从风向方面分析 2 从海陆位置方面分析 3 从地形因素方面分析 烟台 威海位于低压槽西部 受西北风影响大 北面临黄海 渤海 空气湿度大 位于山东丘陵的迎风坡 多地形雨 核心解读 三种锋的比较 锋面气旋 1 地面气旋 低压系统 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 形成锋面气旋 低压槽两侧气压较高 中间气压低 故空气向同一地方运动 冷暖空气相遇最容易形成锋面 2 锋面气旋中冷锋与暖锋的一般特征 见下图 风向 气旋东部吹偏南风 即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为暖锋 气旋西部吹偏北风 即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为冷锋 暖锋云系宽阔 云系 雨区多在锋前 相伴的为连续性降水天气 冷锋是狭窄的云系 云系 雨区多在锋后 锋面气旋多分布在温带地区 由于温带地区的气温比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变化剧烈 来源于高纬度的冷气团和来源于低纬度的暖气团常常在此交汇 从而形成锋面 所以锋面气旋主要活动在温带地区 低压 高压与天气 经典借鉴 试题 2009 全国文综 3 5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 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 完成 1 3 题 1 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A 2 M N P Q四地中 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B N地C P地D Q地 3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 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 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C D 纠错分析 1 根据N地气压高于P地 可推断N地气压高于附近等压线以南地区 N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南且与等压线垂直 再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 形成东北风 许多同学不能正确运用等压线图判定风向 导致误选 2 图中等压线在P地周围呈半封闭状态 且P地气压低于N地 可确定P地为低压中心 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3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 可判定M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1月份因受强大的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即亚洲高压 控制 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 此时我国东北地区在冬季风影响下寒冷干燥 许多同学抓不住有效信息 判断不出此时的季节 从而造成误选 答题启示 等压线图上判别风向的方法 右手判别法熟练掌握右手判别风向的方法 这是迅速准确解答第 1 题的前提条件 北半球用右手 南半球用左手 掌心朝上 四指垂直于等压线 指向低压 大拇指即为当地风向 风从高纬度吹来 一般较为寒冷干燥 风从低纬度吹来 一般较为温暖湿润 命题视角 考查目标 锋面类型及台风 例1 2010 天津调研 读某日8时地面天气图和文字信息 回答 1 2 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 1 在学生绘制的图中 接近a 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 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 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 暴雨天气 2 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 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 形成原因B 形成源地C 移动路径D 移动快慢 B C 解析 1 由图可知 a b两点分别位于冷锋两侧 a点位于锋前暖气团一侧 b点位于锋后冷气团一侧 a点气温较b点高 a点向南 b点向北最近的等压线数值都是1005hPa 且a点与南侧等压线的距离远于b点与北侧等压线的距离 说明a点的气压值略小于b点 锋面两侧气温差异明显 因而水平气压梯度大 锋线上风力强 冷锋降雨区主要在锋后 b点的云量应大于a点 2 台风的移动路径反映了台风移动的方向 顺着这个方向可以预测未来台风经过的地方 就能判断图中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 等值线判读技巧首先 四看 1 看数值及等值距 2 看疏密 3 看延伸方向及凸凹 4 看分布状态及递变规律其次 三定 若为等压线 等温线图 1 定出月份 季节 2 定出空间位置及下垫面状态 3 定出影响因素或变化趋势 一 选择题 2010 济宁月考 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材料 据此回答1 3题 1 引起该气象观测点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 暖锋B 冷锋C 低气压D 台风解析 根据图中气温逐渐降低和气压逐渐升高的变化特点可以判断出应为冷锋天气系统过境前后 答案 B 2 这次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A 洪涝B 干旱C 泥石流D 寒潮解析 我国冬季冷锋南下时容易形成寒潮天气 答案 D3 下列地区一般不受该天气系统影响的是 A 山东半岛B 塔里木盆地C 长江流域D 海南岛解析 结合各地的纬度和地形等因素考虑 海南岛由于纬度较低 离冷空气源地较远 受冷锋的影响较小 答案 D 下图为沿某天气系统中心 距中心正南200米和距中心正北200米分别作的三条东西向剖面图 读图回答4 6题 4 在天气系统中心东 西 南 北四个方向中 风力最大的是 A 东面B 西面C 南面D 北面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天气系统中心向南 向北200米气压分别下降30百帕和20百帕 向西 向东500米都下降了40百帕左右 答案 C 5 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锋面气旋B 高气压C 低气压D 台风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地中心气压比周围高 所以为高气压 答案 AB 6 假设此时该天气系统控制亚欧大陆且势力最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 长江口盐度达一年中最低值B 开普敦炎热干燥C 北太平洋高压势力最强 一分为二D 北半球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解析 当亚欧大陆高压势力最强盛时 为1月份 南半球的开普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炎热干燥 长江口盐度达一年中最高值 北太平洋高压强盛应该是夏季 北半球太阳高度在冬至日这一天达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 BC 二 综合题7 2010 连云港调研 读我国某日天气图 单位 hPa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地区气压值的分布特征是 中间低四周高 为低压中心 2 根据图中信息 判断下列地区的天气状况 影响广州市的天气系统是 其天气状况应是 乌鲁木齐的天气状况是 曼谷的风力状况是 上海吹 风 3 下列关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 6月移动到长江流域 为该地带来梅雨天气B 4 5月影响华南一带C 6月份 华南地区将会出现伏旱天气D 7 8月移动到华北 东北等地E 7月长江流域是伏旱天气F 9月份 雨带南撤长江流域 为该地带来连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