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_第1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_第2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_第3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_第4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概 述,是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的主要为突发突止的心动过速,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概述,PSVT的起源部位及电生理分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PSVT常见的一种形式,约占50%。多见于女性,通常40岁以前发生心率变化比较大,其心率范围在100280bpm,平均为170bpm,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的发生机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的发生机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1 房速 2 AVRT 3 房扑2:1房室传导,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1心率 心率重叠较大,鉴别意义较小。值得注意的,如果心动过速时的心率为150bpm左右,应首先除外有无AFL,因为AFL的心房频率最常见为300bpm左右,2:l房室下传时,心室率在150bpm左右。因此,出现心室率为150bpm的心动过速时,需仔细观察II、III、AVF以及V1导联有无F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2QRS电交替QRS电交替定义为至少在一个导联上出现QRS振幅交替,逐跳之间的振幅差异1mm。对于QRS电交替的鉴别诊断意义,文章报道结果不一致,有学者认为电交替是预测 AVRT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但另有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电交替与心动过速的类型无关,与心率有关,心动过速的心率快时容易出现电交替。 Kalbfleisch等研究显示QRS电交替更常见于AVRT,并且在心率快时容易出现。出现电交替的心动过速心率快于不出现者(201 30 vs179 28 bpm,p0.0001)。经过心率校正后,QRS电交替仍然是 AVRT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3RPPR在心动过速发作的心电图上如果能识别P波,将有助于鉴别诊断。根据P波的位置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RP/PR1,常为AVNRT和AVRT。此时 若RP70ms,多数为AVRT;若70ms,AVNRT可能性大。(2)RP/PR1,需考虑以下3种常见的心动过速:AT、非典型的AVNRT (快-慢型AVNRT)以及一种特殊的慢旁路参与的AVRT(又称持续交界区的、反复心动过速,permanent junctional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PJ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4.假s波和假r波假s 波定义为心动过速时II、III、AVF导联出现s波,而窦性心律时没有相应的s波;假r波定义为心动过速时V1导联出现明显的r波,而窦性心律时无 相应的波。当心动过速时出现假s波和假r波时,强烈提示为AVN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5.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有无预激表现如果窦性心律时为预激的心电图表现,则常为AVRT。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5%和9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6.心动过速时的房室关系II 度房室阻滞可发生在AFL和AT。多数AFL患者可表现为2:1下传,由于AFL的心房率大多在300bpm,因此2:1下传时心室率为150bpm,因 此出现150bpm的心动过速时,需仔细辨认有无扑动波,也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进一步显露扑动波以鉴别。三分之一的AT患者可出现2:1房室阻滞, 极少数情况下AVNRT也可出现。一旦出现2:1房室阻滞可除外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由旁路前传或逆传,心房,心室及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均参与形成的一种PSVT。可分为:显性,隐性,隐匿性房室旁路及慢传导房室旁路(实质是具有递减传导功能的隐匿性房室慢旁路)。,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一 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 大多数心动过速的发作由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在旁路的心房端较易诱发心动过速,而远离这一部位则不易诱发。,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 (一)P与QRS关系:RP间期始终固定不变(二)束支阻滞对心动过速的影响:在心动过速起始时,AVRT较房室结折返更易出现束支阻滞,尤以左束支阻滞型最为常见。由于两个心室的一部分是组成折返环的必要条件,旁路同侧的束支阻滞将使心动过速的频率减慢。束支阻滞时心动过速周长延长35ms是诊断束支阻滞同侧游离壁旁路的指标。,相关研究,持续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持续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PJRT)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室上性心动过(PSVT),它是一种具有递减传导性能的房室旁路参与的PSVT。临床少见,主要见于儿童及年轻人。,持续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逆传慢旁路可位于右房室环任何部位及左房室环的后及侧部,以右后间隔为多发部位;这种旁路的纤维是比较纤细而且走行迂曲,是其传导速度慢,具有递减传导的原因;也可能因为慢旁路由类似房室结样组织构成,因而有传导速度慢且有递减传导的特点。,持续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 1 窦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