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68例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护理体会.doc_第1页
浅谈68例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护理体会.doc_第2页
浅谈68例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护理体会.doc_第3页
浅谈68例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护理体会.doc_第4页
浅谈68例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护理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68例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护理体会 医学美学美容Journal ofMedical Aestheticsand Cosmetology2019年第28卷第20期2019Vol.28No.20睡眠障碍从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以及白天功能四个方面分析,没想内容为0-3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睡眠障碍越严重,以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以SPSS20.0处理数据,以P0.05表示研究具有统计学价值,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 2结果2.1评价生活质量观察组情感状况(84.212.48)分、生理机能(68.293.89)分、精神状况(68.854.62)分以及躯体疼痛(82.625.81)分;对照组情感状况(70.264.25)分、生理机能(54.782.41)分、精神状况(44.637.43)分以及躯体疼痛(66.375.25)分。 两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发现,t=21.9597,24.2566,21.4426,16.0743;P0.05。 对照组精神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状况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价值。 2.2评价睡眠质量观察组睡眠质量(1.50.6)分、睡眠障碍(0.70.3)分、睡眠时间(1.20.5)分以及白天功能(1.20.5)分;对照组睡眠质量(1.80.9)分、睡眠障碍(1.20.7)分、睡眠时间(1.70.6)分以及白天功能(1.80.5)分。 两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发现,t=2.1483,5.0854,4.9588,6.5726;P=0.0337,0.0000,0.0002,0.0000。 对照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以及白天功能等各项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价值。 3讨论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以及发病率均处于恶性肿瘤的前列,不仅会影响生命安全,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 受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患者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无法在医院长期接受治疗与护理,那么,如何保证患者在家庭中仍然能够接受有效地护理,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临床需要紧急解决的一个问题2。 针对于肺癌患者的特点,临床提出了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的理念较为人性化,可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保证患者在院外仍旧可以接受护理,改变传统护理模式。 通过对肺癌晚期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以QQ、微信、电话等各种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综上所述,对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从而改善睡眠障碍问题,临床价值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1阳华.延续性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障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 (11):224-226+229.2杨艳霞.晚期肺癌癌痛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价值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xx,15 (19):82-83.3吁佳,杨菊莲,谢琰.延续性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障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xx,24 (27):136-138.银屑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以点状出血、皮肤瘙痒、全身潮红等为主,该病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 其病因至今未明确,推测可能与基因、免疫、代谢等多因素有关,而中医认为其发病可能为血热内盛、内有血虚、外感风邪等1。 根据临床特征,银屑病主要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和红皮病型四种类型2。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6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主要的中医护理要点,旨在为银屑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多的资料参考。 1资料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内江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5月收诊的6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银屑病相关诊断标准3,排除非寻常型银屑病、精神障碍等患者。 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为(33.23.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70.3)年。 1.2观察指标统计患者治疗后的身体情况,分为三个级别。 痊愈银屑病的症状全部消失,3个月内未见复发。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个月内未见复发。 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个月内有复发。 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部分患者甚至有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2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其中痊愈28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88.24%。 3护理方法3.1情志护理银屑病患者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甚至形象的巨大改变,心理压力较大。 素问有言,“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良好的情志是治疗银屑病的基本保障。 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建立护患信任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家庭背景等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如音乐、广播、做手工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其次,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纠正错误的认识,让其了解到具体的治疗进程,消除恐惧的不良心理,树立积极配合治疗的自信心。 再者,通过调动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从侧面影响患者,让其充分感受到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期望,缓解不良的敌对情绪,以正确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浅谈68例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护理体会李成英,熊晓清(内江市中医医院,四川内江641000)摘要目的总结寻常型银屑病主要的临床中医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中医护理要点。 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为88.23%。 结论系统、有效的中医护理是能够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保证,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护理;体会2019-07163万方数据医学美学美容Journal ofMedical Aestheticsand Cosmetology2019年第28卷第20期2019Vol.28No.203.2饮食护理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食物对调节人体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食一些稍微清淡的食物,禁忌辛辣、煎炸、牛羊肉等刺激性食物。 由于银屑病患者会脱落大量的磷脂,蛋白质流失较为严重,因此,可以适当的指导患者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此外,在饮食方面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制订不同的护理方案,如血热证患者多以清淡为主、忌热性食物;血燥证患者可以调理脾胃、平补食物为主。 血痪证患者主要以健脾利湿食物为主。 3.3皮肤护理银屑病多采用外治的方法,需要遵循适宜、适度、适时、适量的原则,根据患者的患病特点,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选择恰当的药物,避免过分刺激皮肤。 如血热证患者多以安抚为主,多选择浓度低、温和的药物,避免刺激性强、浓度大的药物。 血燥证患者由于皮肤损伤,鳞屑较多,而血癖证患者的皮肤肥厚浸润,均可以循序渐进的选择作用较强的药物,同时,配合中药浸浴治疗,效果更佳。 除此之外,若患者皮肤破损,可以采用中医药浴或者湿敷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加以适当的按摩,以便于药物的吸收。 3.4.药浴护理4中医学认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结者散之,燥者濡之。 中药具有滋阴润燥、凉血清热、益气祛风、利湿止痒之功效,药浴能够让患者的皮肤病变部位全部接触药物,直接发挥药物的功效,促进血液的循环,以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痒杀菌、清洁皮肤的作用。 护理人员应该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药浴,浴前多喝白开水,体弱的患者尽量携带热糖水或者淡盐水,以避免脱水的情况发生。 同时,加强浴中的巡视,水温不能过高,严禁搓澡。 浴中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防止乏力、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浴后提醒患者严禁用清水冲洗,待热汗消退后才能外出,避免受风,风寒的出现,从而加重病情。 此外,药浴之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及时提醒患者涂抹药物,防止出现皮肤皲裂的情况。 4小结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具有易复发、疗程长、治愈难等特点。 中医认为,银屑病的发病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气血失调、脏腑失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1。 根据病症的特征,银屑病主要分为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三种类型。 本文研究依据患者的病症特点,主要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药浴护理等方面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中医护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为88.23%。 研究进一步说明,系统、有效的中医护理是能够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保证,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1王禹,崔小鹏,赵贵芳,等.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 (1):63-66.2张曼莉,李平,李菲,等.银屑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 (22):3521-3524.3赵国敏.2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xx,255 (8):611-612.4阚丽君,刘方芳,陈春杰,等.中药熏蒸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 (3):119-121.分娩是临床自然生理表现,在分娩期间大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 在当前大环境背景下,随之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为缩短分娩产程,缓解产妇疼痛感,除了给予针对性的药物干预,还需要配合实施分娩配合体位护理1。 本文针对产程中药物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18年12月,选择85例产妇纳入研究。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45)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21例;年龄2237岁,平均(30.224.00)岁。 常规组(n=40)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22例;年龄2336岁,平均(30.174.22)岁。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常规组给予常规分娩指导,在产程期间给予全程陪护,保证足够的营养与水分供给。 在第二产程中,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为了保证胎头下降的速度,需要注意避免出现膀胱充盈。 此外,密切关注产妇情绪变化,需要配合相应的心理护理。 实验组给予药物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干预,具有内容如下临产期间,与家属交流,建议家属给予第一产程全程陪伴。 这一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站位与坐位,必要时可以指导产妇在走廊与房间走动。 观察产妇宫口开到3cm后,对产妇实施心电监测,确定其基础生命指标变化情况。 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协助产妇采取适合体位。 穿刺,推注舒芬太尼,硬膜外置管,借助镇痛泵泵入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泵入速度保持4ml/h。 期间需要注意,舒芬太尼的注入剂量控制在12g,罗哌卡因剂量控制在30mg。 根据产妇的疼痛表现,可以对药物使用剂量实施科学的调整。 助产护理以及产妇家属联合,陪产至产妇分娩结束。 其中助产人员负责观察产程进展情况,配合实施手法阴道检查,借助B超确定胎方位转动情况。 针对枕横位以及枕后位情况,需要协助产妇呈腰部微躬,屈膝含胸,同时使大腿与脊柱呈直角,腹前壁与床垫相贴;期间,如果观察到胎心出现异常,需要协助产妇呈膀胱截石位,并将床头抬高至45,将其双腿放平。 观察胎儿头部露出后,转为膀胱截石位。 对于盆骨倾斜度较大的产妇,要求指导产妇用力屏气,直到完成分娩。 1.3观察指标参照Muleteer评价两组镇痛效果,评分01分产程中药物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研究严邱英,易瑜,李倩(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67)摘要目的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