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B卷.doc_第1页
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B卷.doc_第2页
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B卷.doc_第3页
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B卷.doc_第4页
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L1与L2并联,电流表A2测通过L2电流的是( ) A . B . C . D . 2. (2分)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一定费力的是( ) A . 镊子B . 起子C . 钳子D . 动滑轮3. (2分)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钤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钤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 , 功率分别为P1和P2 ,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W1W2、P1P2B . W1W2、P1P2C . W1W2、P1P2D . W1W2、P1P24. (2分)如图所示的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使用测电笔测火线是正确的B . 短路时,灯丝会立即烧断C . 图中电路的接法是正确的D . 发生触电事故,立即用绝缘体挑开电线5. (2分)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冰没有内能B . 热传递时热量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传向内能大的物体C .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 . 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6. (2分)如图所示,AB间的弹簣中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R1为定值电阻。当闭合开关S,A板上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 )A .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B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C . 电路的总功率变大D . 电阻R1的功率变小7. (2分)如图所示是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给两杯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乙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如果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由图象不能判断 、 的大小8. (2分)为了节约电能,人们设计出一种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楼道路灯的电路,要求只有当这两个开关都闭合(即夜晚有人经过发声)时,灯才亮,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A . B . C . D . 9. (2分)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 灯亮,铃不响B . 灯不亮,铃不响C . 灯亮,铃响 D . 灯不亮,铃响10. (2分)如图是“一动、一定”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滑轮重100N,当提升的重物G=200N以1ms的速度上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装置的机械效率比乙装置的高B . F1=100N,F2=150NC . 1s内F1做功400WD . F2的功率是300J11. (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指在零刻度线,电压表指针则有明显偏转。经检查除小灯泡外,其余器材的连接良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 . 灯泡L2短路B . 灯泡L2断路C . 灯泡L1断路D . 两个灯泡都断路12. (2分)如图所示,在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也增大B .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也减小C .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 .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4分)13. (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都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摆动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请将电流表在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写在横线上(1)甲同学的问题:_(2)乙同学的问题:_(3)丙同学的问题:_14. (3分)一建筑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m,小车受到的阻力为_N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0.2m,这是由于小车具有_在上述小车前进1.2m的过程中,建筑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_J. 15. (3分)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灯L1与L2串联,则应该闭合开关_;要使灯L1与L2并联,则应该闭合开关_。如果同时闭合开关_,会造成电源短路,是绝不允许的。 16. (5分)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验证电功与电流的关系(1)图中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_联,选择这种连接方式是为了控制_相同,它们工作时的电阻要_(选填“相同”或“不同”)(2)本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来判断电流做功多少的小明正确操作,验证了实验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17. (3分)常言道“秤砣虽小压千斤”可以用_原理解释;三峡的船闸利用的是_原理;液压千斤顶利用的是_原理18. (4分)如图是小林同学在农家乐发现的一种叫做“舂米对”的示意图。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可在A端用力,B端有一个舂球,舂球打在石臼内的谷物上,可把谷物打碎。当游客用力将此装置的A端踩下后,B端上升,舂球的重力势能_;当游客的脚离开A端,B端下落时,舂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能,此过程中对“舂米对”做功的力是_。“舂米对”的实质是_杠杆。19. (2分)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的玻璃筒内放少许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筒内棉花就会燃烧起来,这表明_可以改变内能,这与内燃机的_冲程的能量 转化形式相同 20. (1分)某电热器标有“220V 1500W”字样,它两端不超过额定电压时的IU图象如图所示现将两只该型号的电热器串联起来接到家庭电路中,其消耗的总功率_750W(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三、 解答题 (共10题;共122分)21. (5分)某家庭进户线和各元件如图所示,请完成家庭电路的连接22. (5分)(1)如图a所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OB(2)如图b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在力F的作用下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木棒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及力F的力臂l(3)请在图c中画出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并标出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小磁针的N极23. (5分)请在如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4. (20分)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00牛顿的货物提高1米,在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F是400牛顿问: (1)滑轮组提起货物时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所在的绳子端移动的距离? (3)我们对滑轮组做的总功是多少? (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5. (30分)如图是家用电热壶及铭牌,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求:(1)电热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2)电热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3)电热壶正常工作3min,放的热量是多少?(4)电热壶正常工作3min,放的热量是多少?(5)如果电热壶正常工作3min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否把1kg水从20加热到100?(6)如果电热壶正常工作3min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否把1kg水从20加热到100?26. (6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向_端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左侧A点,为使OB成为力臂,应在B点沿着_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若每个钩码重为0.5N,将A点的钩码全部移到B点,弹簧测力计作用在C点,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所加最小力为_N(4)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向_端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5)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左侧A点,为使OB成为力臂,应在B点沿着_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6)若每个钩码重为0.5N,将A点的钩码全部移到B点,弹簧测力计作用在C点,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所加最小力为_N27. (12分)在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_(选填“A”或“B”)端。小青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_V,计算出的电阻值为_Q。(3)小青仅把这一次实验测量所得的阻位作为最后的结果,你认为合适吗?_,理由是_。(4)如图3所示是其他两组同学根据测得数据作出的,I-U图像,分析图像可知Ra_Rb(选填“”、“”或“”)。(5)小珍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都不改变,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种即可)28. (5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甲图是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乙图是研究影响电热大小的实验装置,试分析两个实验中的研究方法 (1)物体动能大小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少均无法直接比较甲图中是通过_来显示小车的动能大小,乙图中是通过_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 (2)当研究对象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甲图中,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下滑,目的是研究小车动能与_的关系;乙图中为研究电热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应将R1与R2_联,且R1与R2的阻值_(填“一定相等”、“可以相等”或“一定不相等”) 29. (30分)育才中学初3.1班学生在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欲进一步探究学习,现将其改变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电压U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A待测小灯泡L(额定电压3.0V,额定功率1.8W) D滑动变阻器R(010)B电压表V(量程03V,量程015V) E定值电阻R01=5,R02=10,R03=15C电流表A(量程00.6A,03A) F蓄电池,电压U=12VG开关一个S,导线若干(1)为了比较精确的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2)为了比较精确的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3)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定值电阻R0应选_ (选填“R01”或“R02”或“R03”)(4)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定值电阻R0应选_ (选填“R01”或“R02”或“R03”)(5)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6)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7)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_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8)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_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9)该小组同学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将电功率P作为纵坐标,U2作为横坐标,采用描点法,在坐标纸上作出了PU2图象,并画出该图象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请你指出:所作图象的错误之处是_;作图时,坐标取值不恰当之处是_(10)该小组同学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将电功率P作为纵坐标,U2作为横坐标,采用描点法,在坐标纸上作出了PU2图象,并画出该图象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请你指出:所作图象的错误之处是_;作图时,坐标取值不恰当之处是_(11)假设实验中所给的实验器材电流表已损坏,老师又给了一只电压表,该组同学仍完成了实验请你帮他们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12)假设实验中所给的实验器材电流表已损坏,老师又给了一只电压表,该组同学仍完成了实验请你帮他们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30. (4分)太阳能飞机2015年3月,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如图所示)开始首次环球飞行,途径我国重庆和南京两个城市,此行的重要目的是传播新能源概念“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翼展达到72米,比波音7478型的翼展还要宽3.5米;机长22.4米,接近一个篮球场的长度;机高6.37米,相当于三层楼;而重量仅有2.3吨,跟一辆宝马760Li的重量相差无几跟它巨大的尺寸相比,“阳光动力”2号的飞行性能数据可能会让你有种回到莱特兄弟时代的感觉它的起飞速度只有35千米/小时,比博尔特奔跑的速度还要慢巡航速度90千米/小时,最大速度不过140千米/小时,绝对是遵纪守法好司机的驾驶记录水平然而,“阳光动力”2号又是一架集合了当今材料、电子、结构、人机工程学最顶尖技术于一体的大号玩具它的机翼、机身和水平尾翼上共贴敷了17248片135微米厚的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虽然23%的光电效率并不是世界上最高的,却是平衡了能效、强度和重量后的最优选择这些电池可以产生最大70千瓦的功率,这些电力可以输出给四台单台功率13.5千瓦的电动机,带动四扇4米直径的双叶螺旋桨,给飞机提供动力整个推进系统的电力动力转换效率高达94%阳光充足时多余的电力还会向四个发动机吊舱中的锂聚合物电池组充电这四组电池总重633千克,能量密度达到了260瓦时/千克,目前市面上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水平还徘徊在200瓦时/千克这些电池可以让“阳光动力”2号熬过漫长的黑夜,迎来新一天的阳光由于要用尽可能少的能源飞更远的距离,整架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布局采取了有着超高升阻比的滑翔机外形细长的机翼给结构和材料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最终,机翼里布置了140根碳纤维肋条,外表的蒙皮则采用了一种全新开发的树脂薄膜材料,厚度仅有17微米除了机翼肋骨,机身的大部分骨架和硬质外壳也都采用了碳纤维材料,某些碳纤维板材每平方米的重量仅有25克,是普通打印纸的三分之一请解答下列问题(1)该飞机白天飞行时,利用高效太阳能电池版将电磁能(太阳能)转化为_能;夜间飞行时,利用其超轻薄离子电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