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职业卫生培训计划_第1页
造纸职业卫生培训计划_第2页
造纸职业卫生培训计划_第3页
造纸职业卫生培训计划_第4页
造纸职业卫生培训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造纸职业卫生培训计划时间:2016-06-08 来源:唯才教育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此处可放置公司 LOGOXX公司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案第一讲 职业卫生常识第一节 职业危害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职业危害定义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二、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从 200年前的产业革命至今,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近年来,ILO 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发生各类事故125亿人次,死亡 110万人,平均每秒有 4人受到伤害,每100个死者中有 7人死于职业事故,欧盟每年有 8000人死于事故和职业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 21万人死于职业事故,2 / 22亿工人遭受职业伤害。近十几年来,我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大量引用,职业病隐患不断增大,危害日趋严重化,在常见职业病发生不断增多的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的严重的职业卫生事故。我国现有尘肺工人 40多万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多亿,职业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因粉尘、化学毒物而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死亡、致残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不断增加。大量职业病人的出现,不仅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灾难,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破产、倒闭。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人数,职业危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及新发职业病人数,中国均局世界首位。三、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1、职业危害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安全权利、健康权利、生命权利。2、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灾难,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3、职业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因职业病损失近百亿元。4、职业危害有损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成为3 / 22国外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借口。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五、我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前,我公司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以下职业危害因素。1、水泥尘:在生料、熟料、制成、运输等作业过程中均可产生粉尘,工人可因接触的粉尘性质不同分别患水泥尘肺、混合尘肺。2、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长期接触强烈噪声可引起职业性噪声性耳聋,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振动:在使用风动工具作业时可产生局部振动,长期持续使用振动工具,可引起手臂的血管、神经、肌肉、骨关节等各种类型的病损。4、高温:高温作业是指作业环境热强度高,劳动强度大,对人体易造成危害的作业。在我国劳动安全卫生4 / 22法规规定中,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过设计计算温度标准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 2或 2以上的作业。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致病模式劳动者遇到职业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发生职业性损害:工伤、职业性疾患和伤残或死亡。它取决于个体、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作用条件,只有三个因素联系在一起,才能对人体发生职业性损害。作用条件的主要方面有:1、接触机会,如生产中使用某一有毒物质,但只限于在一个特殊工段;2、接触方式,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间接途径,或由于意外事故;3、接触时间;4、接触的强度。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种作业的工人中,个体发生职业性损害的机会和程度可有极大差别,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遗传因素;2、年龄和性别的差异;3、营养状况;4、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5、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或个人习惯。第二节 职业病概念、分类及特点一、职业病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5 / 22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职业病分类目前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公布的,共十大类,115种。1、 尘肺有 13种:如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水泥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有 11种:如外照射急性、亚急性、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病等;3、职业中毒 56种:如铅、苯、汞、锰、有机磷农药中毒等;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如中暑、高原病等;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如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等;6、职业性皮肤病 8种:如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7、职业性眼病 3种:如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等;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种:如噪声聋、铬鼻病等;9、职业性肿瘤 8种:如苯所致的白血病、石棉所6 / 22致的肺癌、间皮瘤等;10、其他职业病 5种:如职业性哮喘、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三、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疾病;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而且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一般可有接触水平反应关系;3、在接触同样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4、如能早期诊断,进行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较易;5、不少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只能对症治疗,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第三节 水泥厂常见职业病及急性职业中毒一、水泥尘肺水泥尘肺是工人肺内以水泥尘为主粉尘的沉积及其所引起的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是在水泥生产中影响劳动生产力、威胁矿工健康的一种最普遍、最严重的职业病。在我国尘肺中所占比例仅次于矽肺,居第四位。病因7 / 22岗位工尘肺的致病因素主要是水泥尘,影响水泥尘的致病因素:粉尘的沉积量、粉尘的致病性、吸入量。1) 、粉尘在肺泡里的沉积量是发生尘肺病的首要条件,粉尘粒径越小、表面活性越大、所带电荷越多、越容易在肺泡内沉积。2) 、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发展越快,危害越大。3) 、粉尘的吸入量,作业场所中粉尘的浓度越高、有尘作业的劳动强度越大、接触粉尘的时间越长,粉尘的吸入量就越多,越容易得尘肺病。职业卫生培训教案第一讲职业卫生常识第一节 职业危害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职业危害定义 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二、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从 200年前的产业革命至今,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近年来,ILO 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发生各类事故 125亿人次,死亡 1108 / 22万人,平均每秒有4人受到伤害,每 100个死者中有 7人死于职业事故,欧盟每年有 8000人死于事故和职业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 21万人死于职业事故,亿工人遭受职业伤害。近十几年来,我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大量引用,职业病隐患不断增大,危害日趋严重化,在常见职业病发生不断增多的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的严重的职业卫生事故。我国现有尘肺工人 40多万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多亿,职业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因粉尘、化学毒物而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死亡、致残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不断增加。大量职业病人的出现,不仅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灾难,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破产、倒闭。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人数,职业危害造9 / 22成的死亡人数及新发职业病人数,中国均局世界首位。三、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1、职业危害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安全权利、健康权利、生命权利。2、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灾难,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3、职业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因职业病损失近百亿元。4、职业危害有损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成为国外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借口。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10 / 22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五、目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前,在煤矿和石膏矿以及非煤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以下职业危害因素。1、煤尘:在采煤、掘进、爆破、运输等作业过程中均可产生粉尘,矿工可因接触的粉尘性质不同分别患矽肺、煤工尘肺、混合尘肺。2、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长期接触强烈噪声可引起职业性噪声性耳聋,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振动:在使用风动工具作业时可产生局部振动,长期持续使用振动工具,可引起手臂的血管、神经、肌肉、骨关节等各种类型的病损。4、一氧化碳:矿井瓦斯和煤尘爆炸、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炼焦、水泥窑炉、煤气发生炉等均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11 / 225、硫化氢:煤矿、石膏矿和造纸污水处理等都可能产生硫化氢。6、氮氧化物:煤矿井下使用硝基炸药开采时可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氮,电焊、气割时可产生氮氧化物。为淡红棕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氮氧化物对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小,主要进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和肺泡,与水作用形成硝酸和亚硝酸,对肺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形成肺水肿。硝酸和亚硝酸进入血液后形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高铁血红蛋白症,引起组织缺氧。7、苯:在炼焦、煤气生产中可产生苯及家具制造、化工厂油漆生产中使 用。苯是芳香烃类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及易挥发。在生产过程中苯主要以蒸汽的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造成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损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12 / 228、甲醛:密度板厂制造树脂中使用甲醛,甲醛为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急性中毒主要由大量吸入和口服引起,引起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同时,可引起皮肤损害,出现刺激性皮炎、变应性皮炎和荨麻疹。9、氨:热电厂,密度板厂、制冷设备中可使用氨,氨为无色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急性中毒主要引起呼吸道症状。10、锰:焊条的制造和电焊作业工人常接触锰,在一定条件下可致急性中毒,吸入大量氧化锰烟尘可引起“金属烟尘热”,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寒战、高热以及咽痛、咳嗽、憋气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慢性锰中毒早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症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多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部分患者可有易激动、话多、好哭等情绪改变,病情继续发展后,可出现锥体外系神经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感两腿发沉、笨拙,易于跌倒。13 / 22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致病模式劳动者遇到职业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发生职业性损害:工伤、职业性疾患和伤残或死亡。它取决于个体、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作用条件,只有三个因素联系在一起,才能对人体发生职业性损害。 作用条件的主要方面有:1、接触机会,如生产中使用某一有毒物质,但只限于在一个特殊工段;2、接触方式,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间接途径,或由于意外事故;3、接触时间;4、接触的强度。 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种作业的工人中,个体发生职业性损害的机会和程度可有极大差别,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遗传因素;2、年龄和性别的差异;3、营养状况;4、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5、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或个人习惯。第二节 职业病概念、分类及特点一、职业病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14 / 22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职业病分类目前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公布的,共十大类,115 种。1、 尘肺有 13种:如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水泥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有 11种:如外照射急性、亚急性、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病等;3、职业中毒 56种:如铅、苯、汞、锰、有机磷农药中毒等;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如中暑、高原病等;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如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等;6、职业性皮肤病 8种:如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7、职业性眼病 3种:如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等;15 / 22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种:如噪声聋、铬鼻病等;9、职业性肿瘤 8种:如苯所致的白血病、石棉所致的肺癌、间皮瘤等;10、其他职业病 5种:如职业性哮喘、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三、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GBZ/T2532016造纸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前言4 1 范围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6 3 术语和定义7 4 基本要求8 5 造纸业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6 / 2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主要工艺流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电离辐射其他辅助车间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造纸业范围及各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9 6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基本卫生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健康监护与健康管理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粉尘的防护毒物的防护防氯防硫化氢其他17 / 22噪声的防护高温的防护电离辐射的防护10 7 应急救援11 8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12 附录 A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13 附录 B造纸业各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及防护措施14 附录 C造纸业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2532016造纸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6年 10月 13日发布,自 2016年 03月 01日起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 GB/T 2016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宪民、许晓丽、江世强、李18 / 22小萍、许山、吕林、段平宁、黄世文、聂传丽、欧军荣、杨莉、赵容、李涛。造纸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造纸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基本要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与控制、应急救援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造纸业所涉及的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T 23466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19 / 22素GBZ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205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 235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QB 1533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QB 3699 造纸工业企业安全技术规程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卫法监发1999第 620号3.术语和定义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制浆 pulping由植物纤维原料分离出纤维成为纸浆的过程。制浆方法主要可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化学机械法。在英语中pulping也可解释为将商品浆或废纸碎解为悬浮在液体中的纤维的过程。高得率制浆 high yield pulping一种得率比其他制浆高的制浆工艺,是指用化学的、20 / 22加热的和机械的方法使纤维原料分离,制取得率在 75%以上的制浆工艺。高得率制浆包括传统的磨石磨木浆、化学磨木浆、压力磨木浆、木片磨木浆以及各种化学机械浆、热磨机械浆、化学热磨机械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生物机械浆等。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 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concentration;IDLH在此条件下对生命立即或延迟产生威胁,或能导致永久性健康损害,或影响准入者在无助情况下从密闭空间逃生。某些物质对人产生一过性的短时影响,甚至很严重,受害者未经医疗救治而感觉正常。但在接触这些物质后 12 h72 h 可能突然产生致命后果。氯化 chlorination把氯气直接通入纸浆与浆中残余木素起化学反应的过程。黑液 black liquor从碱法制浆纤维中分离出的制浆药液中含木素等有机物的液体,呈黑褐色。绿液 green liqu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