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复习专题14:机械运动C卷.doc_第1页
2020届中考复习专题14:机械运动C卷.doc_第2页
2020届中考复习专题14:机械运动C卷.doc_第3页
2020届中考复习专题14:机械运动C卷.doc_第4页
2020届中考复习专题14:机械运动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中考复习专题14:机械运动C卷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并列在火车站的两列火车,突然甲车上的小丽发现乙车好像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 . 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B . 甲车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C . 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D . 甲乙两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前进2. (2分)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A . 向下游B . 向上游C . 向河对岸D . 从对岸吹来3. (2分)小明同学读初中,他在日记中记录了一次上体育课的情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 下午第二节课体育课,14:00开始上课B . 当时气温在30C左右,人感到有点热C . 课中进行的1000m赛跑中,冠军的成绩为12.1sD . 跑到终点后测试自己的脉搏,10s内跳了20次4. (2分)如图甲,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V1 运行。初速度大小为 V2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 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 V-t 图象(以地面为参照物)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 , 则( ) A . t2 时刻,小物块离 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 . t2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 . 0t2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 . 0t2 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5. (2分)如图是A、B两物体的s-t图像,对应的v-t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如图1,拖车拉着小汽车从事故现场到达汽修厂(B点),全程中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m/sB . 事故现场到汽修厂的距离是3kmC . OA段的平均速度大于OB段的平均速度D . 小汽车OA段受到的拉力大于其在OB段受到的拉力7. (2分)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A .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降低推测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 图(a)、(b)中橡皮膜的形变程度有差异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C . 用力拉弹簧和压弹簧,弹簧变化不同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D . 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连续曝光的星星的视运动照片地球自西向东自转8. (2分)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1.5m/sB . 15m/sC . 150m/sD . 0.15m/s9. (2分)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面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A . 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B . 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C . 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D . 无法确定10. (2分)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前行驶,甲车速度为4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30千米/时,丙车速度为20千米/时,乙产生了向后退的感觉,此感觉来自于( )A . 乙选择甲车作参照物B . 乙选择自己作参照物C . 乙选择丙车作参照物D . 乙选择电线杆作参照物11. (2分)一座大桥,全长4343.5m,桥面宽31.5m,双向六车道。如果一辆大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是60km/h,则所用的时间是(保留整数位)( )A . 4minB . 6minC . 8minD . 10min12. (2分)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 .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13. (2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 .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14. (2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30km/s,当我们站在地面上不动时,在1min内,我们已随地球绕太阳经过了( )A . 30kmB . 500kmC . 1800kmD . 108800km二、 填空题 (共9题;共22分)15. (2分)如图是新建的华中第一高楼 武汉中心大厦,已于4月16日封顶(1)武汉中心大厦竣工后,游客乘坐高速电梯从地面到410m的观光层只需40s,电梯的平均速度为_m/s(2)电梯匀速上行时,动能_,机械能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 (2分)据悉全长约250千米的杭宁高速铁路将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开通,一旦开通之后从杭州到南京最快50分钟就可以到达,试计算该火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千米/时。在雨天,当一列火车在南北方向上飞驰时,落在火车窗户上的雨滴的印迹如上图所示,则该车行驶的方向是_。若当时车上有位列车员保持1米/秒的速度从车头走到车尾后立即返回车头,则去车尾的时间比返程所花的时间_(选填“长”、“短”或“一样长”)。17. (2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是否正确,对的写正确,错的写错误(1)02s,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_(2)24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_(3)24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_(4)4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_(5)4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_(6)46s,物体运动的路程是8m_ 18. (3分)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m/s19. (3分)“五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72km/h合_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则汽车行驶了_km,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_为参照物。20. (3分)杭州市交警在多条单行道路设置了“绿波带”“绿波带”使用的是智能信号灯系统,自动调整红绿灯间隔时间高峰时段,多个路口连续绿灯,让车辆一路走到底曾有记者在早高峰时段驾车体验过,在实施绿波后4km的路段用时5min,比实施前减少了2.5min,该车平均速度提高了_km/h,请说出设置“绿波带”的一点好处_21. (2分)今年的“五一”假期,小丽同学和她的妈妈一起乘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如果以观光车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_的,如果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_的(两空选填“运动”或“静止”)22. (2分)如图所示,2010年10月沪杭高铁正式运行,列车最高设计时速可达350千米时,从杭州到上海只要38分钟,已知杭州到上海的距离为158. 7千米,那么列车从杭州到上海的平均速度是_ 千米时(保留一位小数)。23. (3分)国庆节时爸爸驾车带小明出去游玩,途经一座桥,如果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 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_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们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小明告诉爸爸,这是因为他们选择了_为参照物。 三、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5分)24. (5分)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正确性。 (1)两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均为100克、温度分别是20和30的水,各加入5克食盐,1小时后,食盐均溶解完。据此某同学得出“食盐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度相等”的结论。但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该实验中的溶液未达到_,因此无法得出相应结论。 (2)如图甲所示,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图乙和图丙是A、B两同学实验中用拇指和食指夹尺时的情形,他们夹住直尺的刻度分别为7cm和12cm,于是有人得出“A同学的反应比B同学快”的结论。但C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规范,因为两同学夹尺时拇指和食指间的 _不同。 (3)在研究“二氧化碳能否被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反应吸收”时,在如丁图所示的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矿泉水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盖紧瓶盖后振荡,发现瓶子会被压扁。据此现象,甲同学得出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结论,而乙同学则认为还存在一种可能,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能与溶液中的_反应的结果。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