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估测数据较贴近实际的是( )A . 跳绳的长度约为0.5mB . 体育测试专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50gC .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D . 中学生50m短跑的速度约为20m/s2.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 读出液体的体积D . 液体的取用3. (2分)石某校学生到野外郊游,发现当地人利用本地的石灰岩,建了一座石灰厂。(1)当地的岩石属于( )A . 岩浆岩B . 沉积岩C . 变质岩D . 花岗岩(2)该地岩石具有的特点是( ) A . 风化后为球状岩石B . 是一种常有气孔的深褐色岩石C . 岩层中可能含珊瑚化石D . 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4. (2分)近年,神秘物“太岁”引发热议,这类物体不能运动,形似腊肉或埋于地下的废弃物, 泡于水中有膨胀性变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显微镜下可见由类似于细菌的黏菌复合构成“太岁”是生物吗?以下结论及其判断方法正确的是( )A . 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能运动B . 不是生物,因为它们形状不规则C . 是生物,因为它们能膨胀变大D . 是生物,因为它们被检测出细胞结构5. (2分)某同学在期末复习阶段整理的笔记中,发现下列四句话,其中正确的一句是:( ) A .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不会改变的。B . 当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向外界放出的热量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C . 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的宇宙飞船中,无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D . 宇航员将一块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大。6. (2分)在陡峭的沟谷山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A . 水土流失B . 泥石流C . 地震 D . 火山7. (2分)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B . 通过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变成二个子细胞C . 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D . 细胞分裂会形成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9. (2分)下列关于生物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B .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C . 生物学本身是在不断发展的D . 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关10. (2分)关于“用药和急救,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下列做法和解释,你认同的是( ) A . 处方药可以自己根据病情购买,按说明服用B . 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急救C . 吸烟能兴奋神经系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D . 烧烤类的食物味道鲜美,可以经常食用11. (2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 . 水结成冰 分子发生变化B . 气体易被压缩 分子间隔大C . 水加糖变甜 分子不停地运动D . 铁块很难压缩 分子间存在斥力12. (2分)气象探测中使用的测风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 A . 球内气体密度不变B . 球内气体压强不变C . 气球重力势能不变D . 气球质量不变13. (2分)小明把玉米、柳树、侧柏分为一类,把胎生狗脊、井栏边草、地钱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 . 有根或无根B . 有无果实C . 有种子或无种子D . 水生或陆生14. (2分)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 . 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C . 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D . 由于水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比沿海地区小15. (2分)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 . 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 .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 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二、 填空题(本题11小题,16-22题每空1分,23-24题每空 (共9题;共23分)16. (3.0分)将一密封袋装食品从山脚拿到山顶,会看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该食品袋内气体的质量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气体的密度_。17. (2分)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圈层名称:A_;B_;C_。 (2)A层的平均厚度为_千米。 (3)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源地之一。(4)岩石圈是指_(填字母)层和_顶部(软流层以上)。 18. (2分)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相互配合工作的,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当你在跑步时,_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_系统和_系统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_系统的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变急、心跳加快并加强。19. (2分)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_。A取下小砝码或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C添加小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天平重新平衡后,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g。20. (2分)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熊猫体细胞的图是_(选填“甲”或“乙”)(2)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这与细胞结构中的_有关(填字母,下同); (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 21. (2分)填写下列植物类型检索表会产生种子种子植物_被子植物没有_等器官分化藻类植物植株矮小,茎叶中无输导组织_具有_,体内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22. (4.0分)读某次地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地震是由于_处岩层在_力作用下因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_,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地面震动的现象。 (2)这次地震震中位于_处,震源位于_处;从C、D两处看,_处受到的破坏可能较大。 (3)图中地表虚线部分表示的是_。 23. (4分)如图甲所示为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的情景: (1)请你指出图甲中的两处错误操作:_ _。(2)纠正错误后继续称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克。 24. (2分)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_。 (3)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_B处(填“”)。 (4)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_。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3小题,10空格,每空2分,共20分) (共3题;共14分)25. (6分)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铁块的质量。(1)请写出图甲托盘天平主要结构的名称:_。 (2)称量前要明确天平的_。使用天平时,取放砝码应用_;潮湿物品或化学药品_(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3)用托盘天平称以一盛有试剂的烧杯,若右盘上放有100克的砝码1个,50克砝码2个,20克砝码1个,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天平的指针在刻度盘的中间则烧杯和试剂的总质量为_克 26. (2分)如图分别为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下的视野和显微镜图,请据图回答:(1)换成高倍镜后可能出现图1中的图象,为看到清晰的视野应该调节图2中 _ (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时,在镜筒下降时不小心将载物台上的玻片标本压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 (3)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污点不动,移动目镜污点随着移动,则说明污点在 _(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图1中所示,应转动图2中的 _换成 _物镜后才能达到的效果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5”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 倍27. (6分)(2012湖州)如图是“气雾立体栽培”装置,以人工创造植物根系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和养分供应问题,深受眼下爱上阳台“微农业”的居民欢迎某同学为了研究“气雾能否解决根部空气供应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选取两只同样的烧杯,编号甲、乙步骤二:量取足量的按照适宜比例调配的营养液,分成二等份一份营养液直接加入甲烧杯中,另一份通过雾化方式加入乙烧杯中步骤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加热两个烧杯,比较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量(1)甲在实验中起_作用(2)如果气雾能解决空气供应问题,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3)营养液中溶解的空气较多时,可促进根系的_,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四、 解答题(本题共3题,28题4分,29题10分,30题6分) (共3题;共20分)28. (4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心地观察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水结冰后,冰会浮在水面上,于是大家常说冰比水“轻”。你知道冰比水“轻”其实是指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冰比水“轻”的原因。 29. (10.0分) (1)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测一纸带的厚度, 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 n 圈, 则纸带厚度是_。(2)某同学测一本书的厚度,五次测量的长度分别为:2.12厘米、2.14厘米、2.13厘米、2.15厘米、2.23厘米,则测量结果应取_。 A.2.1 厘米 B.2.13 厘米 C.2.135 厘米 D.2.14 厘米(3)小明想测量大米的体积,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中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30. (6分)我们知道,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其大小用10-10m的数量级来衡量,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大致测出分子的直径呢?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几位同学进行了这样的实验:用滴管将其种油均匀地滴入100滴在某个容器中,用一架精确的天平测出这100滴油的质量为0.27g。然后多次将一滴油滴到水面上,测出一滴油在水面上的扩散面积最大值为4m2 , 根据这些数据他们大致算出了这种油分子的直径,你知道他们是如何得到这种油分子直径的吗?这种油分子的直径大约是多少?(已知这种油的密度是0.9103kgm3)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3-2、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本题11小题,16-22题每空1分,23-24题每空 (共9题;共23分)15-1、16-1、16-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