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生学习能力期中测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生学习能力期中测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生学习能力期中测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生学习能力期中测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生学习能力期中测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生学习能力期中测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每小题3分,共计66分) (共22题;共62分)1. (3分)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2. (3分)在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风力发电 C . 用铁矿石炼铁 D . 太阳能取暖 3. (3分)法国某公司最近展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机器人Spyke,如图。Spyke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由电脑进行控制,也可以远程通过互联网进行控制。它不仅会说话(通过内置的VoIP电话),而且可以四处观察(通过内置的摄像头)。下列关于机器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机器人不是生物B . 构成机器人的基本单位是细胞C . 机器人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 . 机器人会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4. (3分)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让清代袁枚的励志小诗红遍大江南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 “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B . 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C . “苔花”也学“牡丹”开,比较得知两者均可开花结果繁殖后代D . “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5. (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C . 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 .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6. (3分)小江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 ,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 , 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p1p2B . p1=p2 C . p3p4D . p3=p47. (3分)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不向水中丢垃圾B .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 . 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8. (3分)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分别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B . 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C . 06 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D . 06 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9. (3分)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认识和做法不合适的是( ) A . 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 . 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C .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 . 水资源很丰富,且有水循环,所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10. (3分)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船受到的重力不変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B . 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C . 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D . 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11. (2分)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以下关于小轿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座位上的安全带又宽又软是为了增大对人体的压强B . 小轿车行驶时要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 . 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D . 用水来冷却小轿车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且容易获取12. (2分)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 .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 . 物体侵入水中不会改变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D . 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13. (3分)如图所示,倒置的玻璃瓶内装有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水从喷嘴射出。在瓶中水面降到A 处以前的一段时间内( ) A . 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强B . 瓶内B 处的压强越来越小C . 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越来越小D . 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不变14. (3分)下列现象或事件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 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B . 寒潮导致农作物遭冻害C . 地震导致房屋倒塌D . 一位游客吸烟,引发森林火灾15. (3分)著名科学家屠呦呦曾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 ,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B . 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C . 减小容器内的气压D . 增大容器内的气压16. (2分)在开水中漂浮一只乒乓球,立即往开水中加入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乒乓球还是处于漂浮状态。随后温度降低到20时,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该过程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乒乓球所受到的浮力B .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 . 乒乓球露出液面的体积D . 硝酸钾的溶解度17. (2分)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 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 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C .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 . 甲和西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18. (3分)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B .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1.01105 帕,(约 760mm 汞柱)C . 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D . 大气压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19. (3分)用供热稳定的热源给一个晶体均匀加热,用描点法得到其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该晶体熔化时,仍然以热传递的方式不断吸收热量B . 该晶体吸热时,温度可以不变C . 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较液态时的比热容更小D . 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1:420. (3分)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B . 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C . 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D . 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21. (3分)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所示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一样大B .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 .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D . 两次拉力无法比较大小22. (3分)t时,给一定量的硝酸钠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随着水分的蒸发量溶液中的下列各量变化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 简答、填空题(第23、24、25小题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 (共6题;共22分)23. (3分)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开头两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当于水循环中的_环节,“奔流到海不复回”相当 于水循环中的_环节。在三大类水循环途径中,诗中所描述的应该属于_循环。 24. (2分)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_;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_;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_。 25. (5.0分)如图,密闭玻璃瓶内的水恒温放贤几天后,液态水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并不是瓶内的水既不汽化也不液化,而足瓶内存在着汽化和液化的动态平衡过程。(1)请你从分子的角度简要解释瓶内液态水体积保持不变的原因。_。 (2)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这样的动态平衡,如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存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再举1个类似的动态平衡例子。_。 26. (4分)如图所示,请根据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图中 M 点的含义:_; (2)将 t2的A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 (3)温度为 t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 (4)得到A 物质的晶体常用_的方法。 27. (4分)如图所示的铁块重力G=4N,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当他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6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N。铁块此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4s内拉力F做的功是 _J。 28. (4分)王聪家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他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 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_起固定作用。 (2)为了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那个大,王聪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则筷子露出液面越_(填“多”或“少”)的密度小。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36分) (共6题;共36分)29. (6分)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明明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明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的原因是_; (2)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2中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3)观察装片时,要将如图的视野甲调至视野乙,则还需调整_(填“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从而获得清晰的物像; (4)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30. (6分)有些家用玻璃茶几的桌架是用四个塑料吸盘吸附在桌面上的(如图)。如果每个吸盘的直径是 4cm,计算一下桌架质量不 超过 _kg 时,抬起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实际上,所能 带起的桌架质量总小于上述计算值,请分析原因_。(已 知大气压强为 1.01105Pa,g 取 10N/kg。)31. (10.0分)小丽在研究气体压强时,得到了如下有关数据。 表一: P(105Pa)2.41.20.80.6V(105m3)1234表二:T()0255075P(103Pa)100110120130(1)表一是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由数据可以得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是:温度不变时,_。 (2)表二是探究体积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由数据可以得出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是:_。请举出日常生活中一个应用这一规律的实例:_。 32. (6分)请根据如图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100g水中溶解_g甲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33. (4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一个不等重的砝码,这是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此时木块受到的力是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为了进一步实验,应将木块换成小车。并保持F1与F2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_。 34. (4分)某未知气体 X 可能含有 CO、CH4 中的一种或两种,小王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可知:()加热时,CH4 能与 CuO 反应生成 Cu、CO2 和 H2O; ()20时,Ca(OH)2 和 Ba(OH)2 溶解度分别为:0.165g、2.1g。(1)CH4 与 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气体 X 成分的猜想与探究 猜想 1:只有 CO 猜想 2:只有 CH4 猜想 3:既有 CO 又有 CH4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 N2 , 再通入气体 X 后加热,实验中有下列变化:变化 1:A 中玻璃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变化 2:B 瓶增重 变化 3:C 中出现浑浊根据变化_(填“1”“2”或“3”),可知猜想 1 不成立。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 X 的成分,还需测定_(填序号),并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a. 实验前 A 中 CuO 的质量 b. B 瓶增重的质量 c. C 瓶增重的质量(3)讨论与反思C 中用 Ba(OH)2 溶液而不用 Ca(OH)2 溶液的原因是_四、 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6分) (共4题;共26分)35. (6分)“054A”型护卫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先进的护卫舰之一,该舰满载时吃水深度5m,排水量4053t,最大航速27节 (1)求“054A”型护卫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2)舰队通常采用前后纵向编队形式前行,而不是“并排”前行请仅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进行解释 36. (6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进入百姓人家。某轿车的质量是1.4 t,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2m2。(1)该车空载停在停车场时对地面的压强(取g=10N/kg)。(2)当轿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会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其原因:_。37. (6分)某同学对生铁的组成进行研究,称取生铁样品40g,把5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生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硫酸反应) 实验序号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10028.8第2次10017.6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