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 A .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 .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C .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D . 沸水的温度2. (2分)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止噪声的办法可行的是( ) A . 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B . 将所有噪声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C . 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D . 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3. (2分)晒在太阳下的是衣服一会干了,衣服上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蒸发B . 熔化C . 沸腾D . 凝固4. (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A . 小孔成像B . 日食现象C . 一叶障目D . 平面镜成像5. (2分)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B .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C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D .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6. (2分)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B . 有两个等体积的实心航空器部件,分别用钢和碳纤维材料制成,它们的质量比为4:1C . 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同一个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D . 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7. (2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 A . 眼睛B . 放大镜C . 望远镜D . 显微镜8. (2分)小明在用显微镜时,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是( )A . 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B . 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 . 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D . 以上说法都不对二、 多选题 (共2题;共6分)9. (3分)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蜡烛距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 . 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 . 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 . 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10. (3分)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 . 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B . 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C . 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D . 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三、 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11. (2分)温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用液体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把温度计放在被测物体内稍等一会,待示数_后再读数。 12. (2分)早晨的玉林山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13. (2分)2016年10月17日7时,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经过两天独立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如图所示,在对接过程中,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飞船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当太阳光照射“天宫二号”组合体的太阳能帆板时,帆板把光能转化为电能,为飞船上的电器设备提供能源,太阳能属于_(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14. (2分)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遍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如图所示在飞船与火箭分离前,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火箭中的液态氢和氧是通过_方式来液化的 15. (2分)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_像( 填“虚”或“实”) 16. (3分)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四、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17. (5分)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18. (5分)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水中射向空气时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OB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用箭头标出方向五、 实验题 (共3题;共24分)19. (18分)某物理实验小组准备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设计了如下表格(已经记录了部分数据):时间/min12345678910温度/762000013状态(1)经过3分钟后,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应为_;(2)经过6.5分钟后,物体的状态是( )A . 固态B . 液态C . 固液共存D . 以上三种均有可能(3)甲同学说,冰在58分钟的时间段内由于温度不变,因此不吸收热量,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4)乙同学说,冰在58分钟的时间段内由于温度不变,可以据此判断冰是晶体,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5)请在乙图坐标系中描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20. (4分)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可确定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评估实验的方案】方案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案乙: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案丙: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上三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_(选填“甲”、“乙”或“丙”)【解决实验中问题】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装置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烛焰,应将烛焰向_(选填“上”或“下”)调节小丽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请你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_,_21. (2分)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测量固体的密度:过程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把石块用线拴好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V2;将m、V带入公式中,算出石块的密度;根据V1、V2算出石块的体积V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_数据表格m/gV1/mlV2/mlV/ml/(kg/m3)305020问题讨论如果使用的砝码生锈了,那么测得的石块的密度将比石块的真实密度_六、 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22. (10分)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全长6772m,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m,一列火车长227m,测得火车全部在正桥上的时间为1min 30s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设火车匀速运动,则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的时间23. (15分)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如图所示,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先帮他做个计算:一满缸水的质量为90kg。(1)这缸水的体积是多少? (2)当夜晚全部结为冰时,冰的体积是多少? (3)现在你能帮他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了吗?(水=1.0103kg/m3;冰=0.9103kg/m3)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