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检测---易错题目及答案兰小洋16年12.17.doc_第1页
12月检测---易错题目及答案兰小洋16年12.17.doc_第2页
12月检测---易错题目及答案兰小洋16年12.17.doc_第3页
12月检测---易错题目及答案兰小洋16年12.17.doc_第4页
12月检测---易错题目及答案兰小洋16年12.1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1)加清水 (2)制作装片 (3)观察质壁分离 (4)加0.3g/ml蔗糖溶液 (5)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6)观察正常细胞.A.B.C.D.解: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过程中,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在制作装片(2)后进行第一次显微镜观察,观察观察正常细胞(6);然后滴加质量浓度为的蔗糖溶液(4),进行第二次显微镜观察,观察质壁分离细胞(3);接着加清水(1),进行最后一次观察,观察质壁分离复原(5),所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2)(6)(4)(3)(1)(5).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过程中,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第一次是正常的细胞,第二次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21、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动情况是( )A水分子只进不出B水分子只出不进C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D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解: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即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细胞呈现细胞渗透吸水现象.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则失水;反之,植物细胞则吸水.根毛细胞也是如此.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20、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 B脂肪酸、钾离子C葡萄糖、甘油 D钾离子、氨基酸答案【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呼吸作用减弱,释放能量减少,进而影响主动运输过程,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钾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等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完成。】18、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如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D. 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与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16、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 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拉玛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斯泰茨、以色列科学家约纳什因,以表彰他们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B: 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体C: 核糖体是细胞内水和ATP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D: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项,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含有RNA,RNA的合成发生在核仁中,所以,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D项正确。A项,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C、H、O、N,可能含有P、S;RNA的组成元素C、H、O、N、P,所以核糖体的元素组成C、H、O、N、P,可能有S,故A项错误。B项,病毒属于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一种核酸组成,不含有核糖体,故B项错误。C项,线粒体是细胞内水和ATP合成的重要场所,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7、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 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C: 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项,观察线粒体时,应用健那绿染液作为染剂,故C项错误。A项,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膜,在制备细胞膜时较方便,制备时用蒸馏水,使其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故A项正确。B项,差速离心法的原理是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可分离不同的细胞器,故B项正确。D项,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通过追踪被标记物质的移动路径观察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哺乳动物未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器和细胞核,而成熟的红细胞是完全没有任何细胞器的,但血红蛋白是细胞自身合成的。在成熟之前有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其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的,在发育的过程中,未成熟的红细胞利用未消失的核糖体等场所合成大量血红蛋白,当发育成熟后,血红蛋白已经基本合成完毕,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开始消失,同时这些红细胞开始离开骨髓,进入血液,行使其功能。38、如图一所示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1)(2)(3)(4)代表物质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浓度(横坐标)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图一中所示的 _(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2)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3)蟾蜍心肌细胞吸收钙离子、钾离子、的方式相同,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钙离子、钾离子、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 .若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吸收明显减少,但、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图一中所示的转运的 的活动.(4)图二与图一中的 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 (1)甲 磷脂双分子层 (2)协助扩散 (3)缺少ATP 乙 载体蛋白(4) 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解:(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能充分说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分子,图中甲代表磷脂分子. (2)鲨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2)途径排出的,(2)是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不需要能量,因此是被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3)如果蟾蜍心肌细胞吸收、的方式相同,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可能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ATP缺少;如果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吸收明显减少,但对、的吸收不受影响,说明不受能量的限制,证明该毒素抑制了转运的乙载体蛋白的活动. (4)图二可以知道,物质运输与引起浓度有关,因此属于主动运输过程,图一中的(4)也是主动运输过程;曲线出现BC段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的速率不再增大,说明运输离子的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解析本题借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能充分说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分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因为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能转运一类分子或离子,细胞膜对于进出物质具有选择性.生物体对不同物质的需求量不同也可能与载体蛋白的这种特点有关.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在协助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将物质从膜的一侧运输到膜的另一侧,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因为物质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运输的.在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质需要消耗能量。37、如图表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时表皮细胞,请回答:(1)A细胞处于何种生理状态 (2)图中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3)如图所示,A、B、C三个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关系是 (4)图中标号(1)处的物质是 原生质层是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和介于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原生质体(protoplast):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动物细胞也可算做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形成,具体包括细胞膜和膜内细胞质及其他具有生命活性的细胞器。解:(1)图中A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质壁分离或将要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2)因为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细胞失水越多,细胞液浓度越大.因此,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3)图中A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B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说明A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即AB。.(4)因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1)处的物质是外界溶液.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 质壁分离 (4)外界溶液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35、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属于 细胞,动物的一般体细胞与该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2)1号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降低温度,流动性将 。(3)在该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4)若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图中5的功能是 ,图中9中能够被醋酸洋红或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分裂间期呈现的特定形态叫 其主要成分是 ,在分裂期中该物质改变形态,称做 ,是该细胞中 的主要载体。答案:(1)植物; 中心体;(2)降低(或减弱);(3)核糖体;(4)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染色质; 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 遗传物质1、在动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2、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 3、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植物的未成熟细胞也没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4、在动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或低等植物的细胞,没有中心体的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心体不能作为鉴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依据,但可以用作鉴别高等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35、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具有流动性 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内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组成影响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细胞膜内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导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故A正确。 34、 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解答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功能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是糖蛋白(糖被),具有识别功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为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解:A、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C、细胞识别与物质糖蛋白有关,C正确;D、有蛋白质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也可能是协助扩散,D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成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成分的名称;还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能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变形: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一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 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有关系 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有关而与无关 D由参加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为主动运输A、糖蛋白具有润滑、保护、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A正确;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C、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C错误;D、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过程都需要载体蛋白质的协助,D正确27、如图是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答案原生质层:是指成熟植物细胞(且只有在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膜,液泡膜和介于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图中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细胞核,4是液泡,5是细胞质,6是蔗糖溶液,7是细胞液,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变大,颜色变深。28、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 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C. 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D. 乙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解:A、甲在细胞膜外浓度高于细胞内,甲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A正确;B、甲在细胞膜外浓度高于细胞内,进入细胞可能是被动运输,所以不需要能量,B错误;C、乙在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乙运出细胞可能是被动运输,如果是自由扩散,则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C错误;D、乙在细胞外浓度低于细胞内,进入细胞应该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参与,D错误.解析1、甲物质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甲进入细胞是顺浓度,不需要消耗能量;甲运输细胞是逆浓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2、乙物质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乙进入细胞是逆浓度,需要消耗能量;乙运出细胞是顺浓度,如果是自由扩散或者协助扩散就不需要消耗能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26、已知某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内的30倍,若向细胞膜上注射氰化物(抑制能量ATP的形成),发现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减弱,而加入载体蛋白活性抑制剂时,对钾离子的吸收明显减弱,则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方式是( )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D. 胞吞作用25、浸入1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A.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B.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C.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D.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自由扩散解: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会产生质壁分离;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然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1、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因为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2、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1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三种膜结构共同完成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承担;脂肪不是膜的组成成分;有些细胞如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可以不依赖受体;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13、 将人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10分钟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液中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A.氯化钠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蔗糖溶液 D.蒸馏水解:A、氯化钠溶液渗透压高于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细胞会失水皱缩,上清液中不含钾离子,故A错误;B、氯化钠溶液刚好是红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不吸水也不失水,故B错误;C、蔗糖溶液渗透压高于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细胞会失水皱缩,钾离子依然存在于细胞内,故C错误;D、蒸馏水中细胞会吸水破裂,释放,则上清液中含量较高,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解析、钾离子主要存在细胞内,用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要上清液中含有,则细胞必须吸水破裂,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则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11、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都不正确的是( )(1) 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2)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3)结构2不含磷脂.A. (1)(2)B. (3)C. (2)(3)D. (1)(3)解:(1)此细胞含有成形的细胞核,为真核细胞,(1)错误;(2)此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2)错误;(3)结构2为中心体,无膜结构,因此不含磷脂,(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