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 . 人的正常体温是 B .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C . 人正常步行速度 D . 家用空调的功率约为1000W2. (2分)小刚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使用刻度尺之前,他要观察 、分度值及零刻度线。下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 )A . 里程 0.1mmB . 里程 1mmC . 量程 1mmD . 量程 0.1mm3. (2分)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如图所示,其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 (2分)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 . 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D .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5. (2分)某人用一刻度尺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第一次15.28cm,第二次15.82cm,第三次15.27cm,第四次15.29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第一次结果是错误的B . 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C . 只有第三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D . 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6. (2分)把一个质量是0.5k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0.5N,则篮球在竖直上升和降落过程中所受力的合力分别是( )(g=10N/kg)A . 5.5N 5NB . 5.5N 4.5NC . 4.5N 5.5ND . 5N 4.5N7. (2分)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 . 32B . 31C . 34D . 438. (2分)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A . 126km/hB . 70km/hC . 52.5km/hD . 30km/h9. (2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如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在液体中的大B .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音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D . 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11. (2分)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人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 )A . 音调B . 响度C . 音色D . 频率12. (2分)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 、 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录到的有高低音, 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A . 频率较高的B . 频率较低的C . 响度较小的D . 声速较低的13. (2分)(2017德州)如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B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C .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D . 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14.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B . 有倒车雷达的轿车,倒车时利用了次声波C .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D . 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1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 .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 .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16. (2分)(2017聊城)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 . “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 . 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 .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7. (2分)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A . 震耳欲聋B . 鬼哭狼嚎C . 掩耳盗铃D . 一呼百应18. (2分)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 )A . 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B . 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C . 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D . 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19. (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孝南区10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B .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是37C . 教室课桌的高度为1.8mD . 普通中学生50m跑的成绩是3.0s20. (2分)下列现象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 . 一杯水放到0的房间里凝固成冰C .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D .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21. (2分)下列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放大镜能把课本上的字放大,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B . 人眼睛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 . 冬天,教室的玻璃外侧容易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 . 舞台上利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22. (2分)某同学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将滴水的玻璃片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的玻璃片放在树荫下,结果发现水迹先干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B . 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C . 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D . 此实验只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23. (2分)如图是李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在方格纸上做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下列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OA线段表明水在被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B . AB线段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C .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足100 可能是由于供热不足D . 实验过程中加热的时间为3 min24. (2分)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雾B . 霜C . 雪D . 冰雹25. (2分)下列各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 樟脑丸的消失是熔化现象,这是吸热的过程B . 烧开水,壶嘴冒的白烟是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C . 冬天,教室的玻璃外侧容易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 . 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要吸热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9分)26. (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是_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_;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 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27. (3分)图中的(a)和(b)是从同一位置、同一角度先后摄下的两张照片,坐在石块上的小女孩看到,编号为_和_的小孩运动了,这位小女孩所选的参照物是_。28. (3分)演唱会现场,吉他手悠扬的琴声是通过_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演奏中他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振动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减弱噪声.29. (6分)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_,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_同一种晶体的_跟它_相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是_的,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_ 30. (4分)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体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甲的温度/7072747678787878818487乙的温度/7071737476777982848689(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填“甲”或“乙”)(2)该晶体的熔点为_(3)该晶体在76时,它处在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5分)31. (3分)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的同一地点向东运动如图所示是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小车甲速度大小为_ km/h经过6秒钟时,甲、乙两车相距_ m,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运动32. (5分)童童和同学们在探究“浮力大小哪哪些因素有关”时,操作如下:(1)如图甲所示童童把一个饮料罐慢慢按入水中,感觉用力越来越大,由此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设计如图乙所示实验步骤,根据_两图可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2)童童通过观察b,e两图,得出了“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_(选填“是”或“否”),请你说出理由_; (3)实验结束后童童联想到压强知识,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答(以下两空均选填“”、“”或“=”);b,d两图中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分别是P1、P2 , 则P1_P2;b,c两图中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3、P4 , 则P3_P4 33. (7分)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 (2)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 (3)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34. (5分)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求,该汽车在60s内行驶的路程? 35. (5分)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受到回声,此处海底深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