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增色合肥市芙蓉小学 李根华今天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己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信息技术可以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借助网络或者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直观的感受,拓宽学生的时空观,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节奏有可能使学生去到很远的地方,但不可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体验许多种生活。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取材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有。有的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遥远,有的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学生凭现有阅历难以理解,难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将趴在纸上的文字活起来,生动起来,唤起学生的形象再现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这时多媒体和网络则可以有声有色、循环往复地将学生带入到各种生活场景之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具体感悟到语言文字所描摹的图景。又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用来强调亲身实践的重要性是毫无疑义的,但是面对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去重现历史的轨迹;而利用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引入时代活水。如苏教版第八册虎门销烟,这是一篇远离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的课文。对小学生来说,当时的情景是陌生的,而语言文字毕竟是抽象的。让学生感知硝烟的经过,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是教学虎门硝烟的重难点。在初读全文前,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虎门硝烟”的电视录像,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真实的历史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时,又再次呈现鸦片给国人带来灾难的音像、图片等资料,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既突破了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直观丰富的感性材料,积累学生的表象,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学生的头脑中有机的结合起来,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了表象、丰富了教材内容。此时学生所看到的语言符号不是简单的白纸黑字,而是活脱脱的文学形象了。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在我们的教材中,课本提供的只是文字符号和一些静止的画面,学生对这些抽象的符号不容易产生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阅读教学则不然,现代信息技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如苏教版第三册识字6: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 从横向看,四行依次讲的是塞外风光、江南景色、南国椰林、青藏高原。纵向看,第一列是写各地典型的动植物,第二列是反映一年四季的典型气象,第三列是指祖国不同的区域。每一行、每一列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但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祖国各地风貌了解不够,如果教学时单靠书上提供的一幅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读词,那教学犹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任凭老师说得天花乱坠,学生也无法真正进入意境,体会词串的意韵,更不用说感悟美、享受美了。 此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将优化教学环境,陶冶学生情趣,激发审美情感。随着屏幕,大家迎着瑟瑟秋风,跨上骏马驰骋在辽阔的塞北草原上;随着屏幕,大家沐浴着蒙蒙春雨,漫步于美丽的江南水乡。随着屏幕,大家又走进了炎炎烈日下的海岛,登上了冰雪覆盖的高原。那飞奔的骏马,那粉红的杏花,那似火的骄阳,那圣洁的冰川,无不给人以美感,留下深深的印象。学生们置身于如此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达到了“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三、运用信息技术,旁征博引扩大学生知识面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另一方面,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实也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认识这个世界。如:教学苏教版第三册蚕姑娘一课,城市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见过蚕,更别谈了解蚕了。为此,课前我到网上搜集了反映蚕成长过程的活动视频,借组织学生观看,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在此基础上来学习课文,真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啊! 再如,小动物过冬、美丽的丹顶鹤、变色龙等讲的是动物的世界;冰花、雾凇讲的是神奇的自然现象;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讲的是历史故事;黄山奇松、莫高窟、黄果树瀑布讲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沉香救母、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讲的是神话故事。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门。四、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提升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大多具有创新思维的品质。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声像资料可以唤醒学生对一些生活信息的情感,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而这一切,对于学历、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我在教学第三册课文水乡歌时,先呈现一幅幅水乡渔民捕鱼、水乡各种各样的桥、水乡丰富特产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使远离水乡的孩子们对水乡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文,他们就能体会到水乡的美丽,朗读课文也颇有感情。最后,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说说水乡什么多,完成自创诗,图像与声音的结合顿时激活学生的想象,他们阅读所体验到的就不单局限与课文里,而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阅读的体验大大的丰富了。五、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如:在教学生写“我喜欢的一种动物”时,我先播放一段我在动物园拍摄的录像,孩子们欣赏着凶猛无比的老虎、活泼可爱的松鼠、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顽皮好动的猴子、五彩缤纷的孔雀,高兴极了,他们边看边议论,生动的画面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在这轻松的氛围中,我不失时机地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的动物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孩子们纷纷举手,各抒己见,都想把自己心中喜爱的动物介绍给同学听。当孩子们的写作爱好被激发,他们的心中就有说不完的话,解决了作文时无话可说的难题,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铺垫。再如,一些游记类的作文,如果单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凭着游览时残存的零碎表象,苦思冥想、东拼西凑,往往写不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利用网络却可以再现游览时的情景,为学生的习作注入活力。教师可将游览时拍摄到的录像或照片预先输入计算机,作文时让学生坐在电脑前,按照习作的具体要求,边看边忆边写。学生根据自己所写的景点,随时从电脑中调用相关的录像或图片,仔细观察,回忆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对这些材料进行合理的裁剪后把感想写下来。这样的习作,学生有动人的画面为依托,有丰富的资料为底蕴,有情感的酝酿为支撑,再加上眼、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运作,初稿的质量明显高于以往的同类作文。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语文学科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任务。多媒体能为学生创设一种优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文章,桂花雨、北大荒的秋天、槐乡五月等等,都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文学作品正是饱含着感情的艺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其核心就是要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中的点点情丝。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文章内容中情感的体验,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如苏教版第二册识字1: 春天 春风 春雨 柳树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这些词串都是描述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现象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在教学这些词语时,利用课件及时显示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画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顿时教室里气氛活跃,大家边看边发出一阵阵赞叹。图象的烘托和声音的渲染,创设了一个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视听感知,使他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意境美。而这种美的感受将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理解语言文字。七、运用信息技术优势,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老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信息技术,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苏教版第六册恐龙是一篇描述恐龙的知识性短文。而恐龙这种曾经称霸地球的动物已经消失了6500万年,谁也没见过,其种类、外行和习性都是科学家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要想真正了解每一种恐龙的形态特点并不容易。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形态、生活习性等,我设计课件时候力求图文结合,即每一种恐龙都和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相配。教学时,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习小组讨论,填写恐龙种类和特点表格,再进行小组归纳,互相补充。八、利用网络培养学生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网络资源把全人类的智慧与知识汇集交织在一起,是巨大的知识宝库,它的优势是任何一种技术都无法比拟的。但正因其庞大,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引导,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只能让人置身迷宫,如入宝山而空回。因而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网络,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使他们能够迅速的获取、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并创造性的利用信息解决问题,逐步具备良好的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这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要求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自主学习已逐渐成为教学常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课文背景、人物生平、收集格言警句、课文相关知识延伸和补充、探究质疑课文、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等等。当学生面对计算机时,信息技术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学生自主参与,需要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崭新的学习方式,必将对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和将来的终身学习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演诗经活动策划方案
- 小学钢笔书法活动方案
- 工行购物活动方案
- 小学美食节薯条活动方案
- 巴格达节日活动方案
- 少先队参加活动方案
- 师生家长画展活动方案
- 工厂新春年会活动方案
- 工会棋牌比赛活动方案
- 山东灯会活动策划方案
- 贵州遵义四中2022自主招生物理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NBT 35095-2017 水电工程小流域水文计算规范
- 202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道德与法治+科学)试卷
- 烟叶道路运输服务方案
- 胎膜早破护理查房完整版
- 急性左心衰护理查房课件
- 用于生态修复的粉煤灰
- 单机试车检查、联动试车确认表
- JB∕T 13883-2020 阀门电液执行装置
-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