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I )卷_第1页
赣南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I )卷_第2页
赣南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I )卷_第3页
赣南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I )卷_第4页
赣南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南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的诗句中,哪句写的不是夏景? ( )A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B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C . 接天莲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D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2. (2分)朗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zng)迹(j),浮萍一道开。注释:艇:轻便的船。解:懂得。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 )A . 胆大B . 愚笨C . 天真D . 活泼3. (2分)选择诗句下面的诗句,哪句表达了兄弟朋友间的感情?( )A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B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C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二、 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一把远飞的伞。(1)请写出这首小诗给你的启示。 (2)即将毕业,老师们也已送你“一把远飞的伞”。仔细回想,老师的那一句话镌刻在你的心底,写在下面横线上。 5. (8分)古诗欣赏: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1)枯藤老树_,_流水人家,古道_。夕阳西下,_在天涯。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2)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_,“秋思”是_。此曲被后人称为“_”。 (3)你认为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 A . 枯藤老树昏鸦B . 小桥流水人家C . 古道西风瘦马D . 断肠人在天涯(4)你积累了多少思乡的诗呢?根据提示,把诗句补充完整。君自故乡来,_。来日绮窗前,_?王维杂诗少小离家老大回,_。儿童相见不相识,_?贺知章回乡偶书6. (8分)补充诗词,并完成练习。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补充诗词 _,春来江水绿如蓝。(2)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_。 (3)词中描写的是_季江南的景色。 (4)能看出作者来过江南的一句是( ) A . 春来江水绿如蓝。B . 风景旧曾谙。C . 江南好。(5)“能不忆江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 . 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怀念和喜爱之情。B .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7. (4分)课内阅读。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是_朝诗人_所写。 (2)“挑”是个多音字,在本诗中读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 (3)诗中作者用_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_。 8. (11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 A . 赋得古原草离别B . 登鹳雀楼C . 静夜思(2)“能不忆江南?”是( ) A . 设问句B . 反问句C . 陈述句(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 . 日出江花红胜火B . 风景旧曾谙C . 江南好(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9. (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根郑敏根从很远处伸来走过了几千年的地下通道当我想去除掉它好种上光辉的花朵我追踪着,挖掘着直到,猛抬头看见一棵美丽的大树我用带血的手指画着避邪的符号我知道我挖不了它它是我们的坟墓的母亲(1)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0. (5分)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村居_莺飞_,拂堤_醉_。_散学_,_趁东风_纸鸢。(1)“散学”的意思是( ) A放学 B开学(2)“东风”的意思是( ) A冬风 B春风(3)“纸鸢”的意思是( ) A风车 B风筝(4)这首诗描写了_(季节)的美景。我还读过很多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呢!你看,枯黄的小草又长得郁郁葱葱了,真是“野火烧不尽,_。”高高的柳树如青绿色的宝石般翠绿,条条柳丝在春风中轻轻摆动,这情景让我想到了诗句:“_,万条垂下绿丝绦。” 11. (18分)课内阅读我最棒。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_(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 (2)“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是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写到的事物有_、_、_。 (3)“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指诗人_的感情。 (4)请用自己的话写写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 (5)请你写两句和这首诗具有相似感情的诗句。 12.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写的。 (2)这是一首_诗。( ) A . 送别诗B . 写景诗C . 咏物诗(3)将横线字的读音写在横线上。_朝舍(4)诗中“使”的意思是:_;“浥”的意思是:_。 (5)将古诗补充完整并说说补充诗句的意思。 13. (8分)赏析感悟。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 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zhn)_开温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zhu)_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里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变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yn)_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月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yn)_没了他的脚印。(1)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作题目最恰当( )A . 时光B . 时间C . 光阴D . 岁月(2)按拼音,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A . 展 缀 延 掩B . 绽 缀 延 淹C . 展 坠 衍 掩D . 绽 坠 衍 淹(3)文中 处填关联词,依次正确的一组是( )A . 而 尽管 尽管 便 因为B . 在 即使 即使 就 由于C . 但 不管 还是 便 因为D . 都 哪怕 或是 就 由于(4)对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 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拟人)B .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拟人)C .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夸张)D .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比喻)(5)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告诉人们的是( )A . 岁月无情,不要有非分之想。B . 光阴似箭,要珍惜时间,发奋努力。C . 时光易逝,不如及时行乐。D . 年华虚度,无可奈何。(6)这篇文章从表现方式上看,属于( )A . 议论B . 抒情C . 说理D . 叙事14. (10分)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远看_有色,近听_无声。春_花还在,_来鸟_惊。(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远看_有色,近听_无声。春_花还在,_来鸟_惊。(2)选出与下列字意思相反的字。(填序号) 去 近 无远_ 有_ 来_(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15. (15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1)“孩子”是指( ) A . 小孩子B . 种子(2)“四海为家”是指( ) A . 种子成熟(sh)了,离开妈妈,到处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B . 四面是海的地方才可以当作自己的家(3)牛马旅行靠_,鸟旅行靠_。 A翅膀 B脚(4)填一填。 除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我还知道_靠_旅行。16. (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多吃蔬菜身体好大萝卜,水灵灵,小白菜,绿莹莹。西红柿,像灯笼,黄瓜一咬脆生生。多吃蔬菜身体好,健健康康生病少。(1)儿歌中写了_种蔬菜,它们是:_、_、_、_。(2)连一连。灯笼似的_ 黄瓜绿莹莹的_ 大萝卜脆生生的_ 西红柿水灵灵的_ 小白菜(3)多吃蔬菜的好处是什么?在儿歌中用“_”画出来。(4)我最喜欢吃的蔬菜是_。 17. (12分)从前,有两个将军,他们一起去买盾牌。做盾牌的人拿起一个盾牌给他们看。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看了说:“这个金盾牌很好!”站在右边的将军说:“你错了,这是个银盾牌。”这两个将军就这样争论起来。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1)短文共有_句,把第6句写下来。_(2)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认为是_盾牌,而站在右边的认为是_盾牌,他们都_了。(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1、4-2、5-1、5-2、5-3、5-4、6-1、6-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