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经济复习提纲必修二经济复习提纲1、古代中国耕作方式变革:原始社会刀耕火种,距今七八千年进入耜耕(石器锄耕)阶段。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工具:唐代出现曲辕犁。2 古代中国农业土地制度演变:最早是原始社会土地共有;夏商周土地国有(井田制) ;秦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延续两千多年。北魏和隋唐前期实行的均田制是也是国有土地的形式。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小农经济。4、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冶铜技术:青铜器最繁荣时期在商周时代,商代司母戊鼎是代表作。冶铁技术:西周晚期有铁器,春秋晚期能制造钢剑,东汉的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16 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制瓷业:中国是世界是最早发明瓷器国家,商朝最早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技术成熟,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出现一批名窑,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能制青花瓷。明清景德镇成为瓷都,明烧制五彩瓷,清发明珐琅彩。瓷器2 / 15从唐代输出国外,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往海外。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养蚕织绸国家,明清时期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丝纺业中心。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生产部门不断增多,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历史悠久,领先世界。6、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貌:西汉市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唐代长安城内有坊和市,市分东市和西市。唐后期坊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宋元时期商业发展到顶峰, ;明清时期商业继续发展,出现了商帮,以晋商徽商为代表。7、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外贸易、边境贸易全面繁荣;唐代出现柜坊飞钱,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8、 “重弄抑商” “闭关锁国” “海禁”政策及其影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弄抑商”政策。即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弄经济,来巩固封建统治。在前期起到一定作用,在明清时期该政策,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政策,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清代初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统一台湾后,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四个(澳门、漳州、宁波和云台山) ,乾隆时,只开放广州,由广州3 / 15“十三行”统一管理。这些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9、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封建自然经济阻碍重农抑商政策限制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根本原因是腐朽封建制度阻碍。10、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仍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刺激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1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鸦片战争以后,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以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办企业也起了诱导作用。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创办近代企业的是商人、官僚、地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近代早期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4 / 151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年)较快发展;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萎缩,工厂纷纷倒闭。13、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分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实业家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政治上: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提供社会基础,也使无产阶级壮大,为共产党的建立准备阶级条件;思想上: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提供社会条件。14、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是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5 / 15(1966-1976)、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作出把党国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决策,还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年) (1)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公有制。(2)意义: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正确分析我国的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工业国要求同农业国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需要同落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3、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是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5、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还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见 45 页15、总结 20 世纪 50-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经验教训: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政治稳定;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6 / 1516、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政策的内容:(1)改革开放的政策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2)对内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弊病是:权利过于集中。政治体制弊病是:党政企不分)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 (3)对外开放的基础是:自力更生;原则是:平等互利。17、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1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发展多种经营;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管理体制间接管理为主;改革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改革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主要的形式和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是发展动力;发展是改革目的;改革必须注意把握发展的速度。正确把握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经济发展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深化改革;18、我国 1980 年开始创办经济特区,先后设立了深圳、7 / 15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988 年)5 个经济特区。继经济特区之后,中国政府又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 年国务院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 年中央政府宣布开发上海浦东,成为中国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有什么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1992 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 21 世纪初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有利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上深层次体制问题;有利与国际经济体制“接轨” ;有利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有利于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20、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长袍马褂与西装并行,中国服饰出现中西合璧产物中山装和旗袍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8 / 15会的一种时尚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和花园式洋房。、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21、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因素:西方科技传入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来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迅工具的进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是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电讯:1877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9 / 15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迅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加强各地联系;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知识传播信息交流;有利自然经济解体;改变人们出行方式;转变人们思想观念;使生活多姿多彩;推动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22、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是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是渔光曲 。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后来成为国歌。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中国1994 年正式接入互联网。23、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报道时事信息,传播知识,宣传教育,开启民智,舆论监督,宣传政治纲领,推动社会政治运动发展,提供休闲和娱乐,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4、迪亚士到达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哥伦布最早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达伽马最早到达印度。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孤立的状态,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0 / 1525、荷兰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在非洲夺取好望角,在亚洲一度占据台湾,在美洲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17 世纪荷兰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26、英国在亚洲蚕食印度土地,在美洲建立 13 个殖民地。发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从荷兰夺取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从法国夺取加拿大和新法兰西,成为日不落帝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2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殖民扩张与掠夺。28、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有珍妮机、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有内燃机,汽车、飞机、电灯、电话、电影、电车,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还有药品、炸药、人造纤维等。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 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29、1929 年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爆发标志是 1929 年美国股市的崩溃。这场危机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罗斯福新政历史背景: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11 / 15机打击美国;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罗斯福 1933 年就任美国总统。30、罗斯福新政内容:包括救济、复兴、改革三个方面。具体措施包括整顿银行和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和公共公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复兴工业3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对美国而言:使美国度过危机,保证美国民主,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先例,使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政治影响深远;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经济发展新模式,影响深远;局限性:不能根本上杜绝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32、俄国国内战争战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外:英法列强武装干涉。内:国内战争爆发。3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措施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36、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12 / 15体制)经济上: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37“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38、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改革的基本历程:、赫鲁晓夫改革:冲击斯大林模式,有探索开创性。但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的局部改革,不能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框架。、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导致民族矛盾激化。苏联政经形势迅速恶化。社会失控,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最终苏联解体。39、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不断探索、反复实践;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要的。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应坚持从国情出发。这些实践和探索都是既有成功,又会有失误。40、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13 / 15形成: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世界货币体系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贸总协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41、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背景:20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42、欧共体 1957 年成立,1993 年欧盟生效,欧共体变成经济政治实体,1999 年欧元问世;1992 年美、加、墨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43、1989 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会议(澳大利亚总理首先提出) ,标志(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2001 年 APEc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44、世界贸易组织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3 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1994 年正式决定成立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偏旁部首的使用规则课件
- 你好小鸟课件
- 2025征地相关面试题答案及答案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浆液性癌护理查房
- 企业班组安全培训课件
- 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与管理指南
- 企业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瑞安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 留置监管分离管理办法
- 2025年重庆市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小学科学社团创客空间计划
- 临床康复一体化讲课件
- 业主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 T/CNFAGS 9-2023水煤浆气化炉协同资源化处理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 DBJD25-68-2019甘肃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地区基价第一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含税)
- 《电子商务基础(第二版)》课件 第八章 电子商务应用新趋势
- 2025-2030彩妆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运动营养学(第三版)全套课件第1-10章
- 口腔科科室设置与工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