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洗实验报告_第1页
鱼洗实验报告_第2页
鱼洗实验报告_第3页
鱼洗实验报告_第4页
鱼洗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鱼洗实验报告时间:2016-09-27 来源:唯才教育网 本文已影响 人 “鱼洗”的原理物理实验探索报告11 月 19 日,我和同学们一起去瑞安楼参观了物理探索实验室。在其中一个实验室里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鱼洗。有的同学能搓出很高的水花,有的人却搓不出来,有的人能搓出多个喷水点,有的人却不行?这中间到底有些什么技巧和科学原理呢?通过询问老师和上网查询,我们找到了鱼洗的一些知识和相关科学原理。1鱼洗简介:古代称“洗”的东西,形状颇似今天的洗脸盆,有木洗、陶洗和铜洗。盆里底上刻鱼的称鱼洗,刻龙的称龙洗。这种器物在先秦时期已在人们生活中被普遍使用。然而,有一种能喷水的铜质鱼洗,是在唐宋期间发明的,一般称它喷水鱼洗。喷水鱼洗,内底饰四条鱼纹,鳞尾毕具。洗里盛水后,用2 / 11手摩擦它外廓上的双耳,立即发出响亮的嗡嗡声,继而盆里出现美丽的浪花,水珠四溅,大有飞泉之妙。摩擦越快,声音越响,波浪翻腾,水珠喷射越烈。鱼洗何以能喷水?当然不是洗内刻画的鱼或龙突显神通,而是有它的科学道理。2鱼洗的原理:相关物理理论:物体在周期性外力-策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当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物体的振幅最大,振动最厉害,这种现象叫共振。说明:鱼洗水花四溅、铜盆嗡嗡作响是因为手对盆耳的磨擦频率与铜盆盆腔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引发共振而起的。铜盆的振动传到水里,引起水波,但由于“洗”底的限制,使它所产生的波动不能向外传播,于是在“洗”壁上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叠加而形成驻波。驻波中振幅最大的点称波腹,最小的点称波节。这与弦乐发声的原理是相同的,产生驻波的同时,在周围空气中发出声波。在洗周壁对称振动的拍击下,洗里的水发生相应的简谐振动。在洗的振动波腹处,水的振动也最强烈,不仅形成水浪,3 / 11甚至喷出水珠;在洗的振动波节处,水不发生振动,浪花、气泡和水珠都停在不振动的水面波节线上。因此,在观赏鱼洗喷水表演时,看到鱼洗水面有美丽浪花和喷射飞溅的水珠。做受迫振动的物体的频率与振源相同。水与空气在洗壁的作用下作受迫振动,所以水与空气的频率相同,且等于洗壁振动频率。声音由浑厚变尖锐,说明其频率变大,则水的频率第 1 页 共 2 页在变大,水波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由知,波长 随频率 f 的增大而减小,洗壁周长一定的情况下,波长 减小,则波的个数变多,波腹增加,即喷水点变多。水面花纹由 4 变 8,由 8 变 10,由 10 变 12 的过程中,可以由摩擦时所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是否花纹要变化了。3影响水花高度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否打湿手掌或洗耳。老师一般演示的时候,第一个步骤就是打手掌打湿,那么这是不是必须的呢?我们经过实验发现,手掌和洗耳如果都不打湿的话,搓动的时候会感到特别滑,没有阻碍,手掌和洗耳打湿其中一个都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从平时的操作中,尤其是在看其它一些新手的操作中发现,湿手在来回搓动时较为平4 / 11滑,而手较干时搓动则常常出现停顿,并引起鱼洗盆的整体移动,从而不能达到连续一致的搓动,以保持稳定的频率,导致不能出现明显的共振现象。故打湿手掌或洗耳是必要的步骤。在操作中还发现,如果你的手上涂有护手霜之内的油脂的话,那么是很难搓出水花来的,因为摩擦力太小。第二个因素:搓动的位置。操作熟练后发现,鱼洗“双耳”的上部、左部、右部均匀搓动时,均能出现明显振动。用手指、手掌搓动,均可搓出水花,由于手掌中后部较平,故搓动时接触面较大,能得到较大的摩擦力。对新手来说,应该用手掌来搓动,并且从洗耳的前部往后部搓动,尽量增长在洗耳上搓动的长度,使原有的频率稳定,并给洗以较多的能量,故较易成功。第三个因素:搓动的方式。如果在原有的操作台上,效果较为明显的是双手同向搓动,以下几种:双手反向搓动两人双手搓动单手搓动,稍不协调就会导致鱼洗底部发生移动,使效果不明显。观察到这个现象后,我们尝试将鱼洗装入盛有细沙的盆内,用沙对洗底稍加固定,大大的改善了试验的效果。实验中发现:一般使用第一种方式单向搓动搓出的水花较高,这是由于此种方式较易做到双手协调同步,达到一个适合产生共振的频率。这也是一般操作者常用的方式。5 / 114总结:表现中国古代人聪明才智的是,鱼洗中四条鱼的口须总是刻在鱼洗基频振动的波腹位置。这证明,古代工艺师了解圆柱形壳体的基频振动。它的效果是能引起鱼在跳跃的错觉。这样,在一个小小的器皿中,把科学技术、艺术欣赏和思辨推测三者结合在一起。这种深邃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不能不令人惊叹!中国古代就发现和解释了包括鱼洗喷水在内的物理现象,古人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和现代我国在科学方面与世界顶尖国家的差距更让我们认识到,作为当代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应该背负更沉重的使命,谨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自勉。第 2 页 共 2 页喷水鱼洗实验实验名称:喷水鱼洗的实验实验地点:NA106摘要:鱼洗是我国的一种神奇的古代文物,它的喷水现象非常有趣,而对于鱼洗喷水的原理却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本文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解释我对鱼洗喷水现象的最新6 / 11认识。实验器材:鱼洗 关键词:鱼洗;共振;驻波;板振动;自激振动;干摩擦实验步骤:1. 在鱼洗中注入约三分之一的水;洗净双手。2. 双手来回摩擦双耳。实验现象:一开始搓动,水面只有皱波,随着继续手搓,水波处运动逐渐剧烈,然后产生跳动的水珠,再喷出水柱,而且水柱越喷越高。并且有钟鸣般的共鸣声。 实验原理:用手来回摩擦双耳时,当摩擦力引起的震动的频率和“鱼洗”壁的固有频率相等或相近时, “鱼洗”壁产生共振,震动幅度急剧增大。但由于洗底的限制,使它所产生的波动不能向外传播,于是在“鱼洗”壁上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叠加而形成驻波。从物理学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振动系统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固有频率,如果外加的周期性策动力的频率正好等于固有频率或等于它的倍数或某一分数,就会产生共振现象,这时振幅最大。延伸:西方对板振动的研究始于 18 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克拉尼为使板振动可见,他在金属板上撒上一层薄沙,然后,7 / 11敲击金属板使其振动,板上的细沙就移到那些不震动的波节线上,他由此划下的各种振动图形就是克拉尼沙图。中国喷水鱼洗比克拉尼沙振动板早七个世纪。 鱼洗与海啸的共同点:谐振目前,海啸的产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地震波的震动频率正巧与海水产生共振,使海水的震动波幅逐步加大形成巨浪。就像中国古代会喷水的文物铜制鱼洗,当用手磨擦鱼洗双耳时,鱼洗里的水会激起谐振的浪花。参考文献:【1】百度知道【2】百度文库* # # 2016 年 6 月 6 日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之喷8 / 11水鱼洗论文指导教师:卢海云学生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1304 班姓名:刘传江喷水鱼洗实验实验名称:喷水鱼洗的实验实验地点:沈阳化工大学七号实验楼摘要:喷水鱼洗的上沿两侧有一对提耳。提耳的设置,便于提动鱼洗,但它同时又有另外一个功用,即当手掌跟它摩擦时,会发出嗡嗡响声,就像用弓拉弦能产生声音一样,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为两弦。这种鱼洗有个特点,就是当里边盛有水时,以手摩擦其两弦,除发出嗡嗡响声外,盆内还能喷射出水柱,在水面形成浪花,显得十分神奇。实验器材:9 / 11引言:鱼洗,古代盥洗用具,一般用金属制成。形状似脸盆。喷水鱼洗是一种类似现今洗脸盆一样的古代铜盆。盆底装饰有鱼纹的,称“鱼洗” ;盆底装饰两龙纹的,称“龙洗” 。洗作为一种盛水器皿,出现时间很早,周代即已有了洗的存在。在汉代或汉代以前,洗是一种普通用器。汉洗中也有刻饰以鱼的,但汉洗上刻饰以鱼,主要是起装饰作用,与喷水功能无关,而后世喷水鱼洗上刻画的鱼首与摩擦两弦时所喷水柱吻合,则显然是古人熟知鱼洗的摩擦喷水现象并经过周密观察后的刻意所为,不再是简单起装饰作用了。鱼洗关键词:鱼洗;共振;驻波;板振动;自激振动;干摩擦实验步骤:1. 在鱼洗中注入约三分之一的水;洗净双手。2. 双手来回摩擦双耳。实验现象:一开始搓动,水面只有皱波,随着继续手搓,水波处运动逐渐剧烈,然后产生跳动的水珠,再喷出水柱,而且水柱越喷越高。并且有钟鸣般的共鸣声。实验原理:10 / 11喷水鱼洗的现象与物理学上的共振有关,系统受外界激励,作强迫振动时,若外界激励的频率接近于系统频率时,强迫振动的振幅可能达到非常大的值,这种现象叫共振。从振动与波的角度来分析是由于双手来回摩擦铜耳时,形成铜盆的受迫振动 ,这种振动在水面上传播,并与盆壁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叠加形成二维驻波。理论分析和实验都表明这种二维驻波的波形与盆底大小、盆口的喇叭形状等边界条件有关。延伸:西方对板振动的研究始于 18 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克拉尼为使板振动可见,他在金属板上撒上一层薄沙,然后,敲击金属板使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