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教案(苏教版).doc_第4页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教案(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教案(苏教版) 位置关系的认识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认识,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同时培养学生描述事物的好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左右”比认识“上下”与“前后”要困难一些,有关的研究表明,学生常常在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时将左右颠倒。为了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本知识的切入口是放在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习惯上,特别重视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情境和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物体相对位置关系的认识。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 让学生学会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4.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5.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1.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2. 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 3. 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1 前后1课时2 上下1课时3 左右1课时4 教室1课时 前后。(教材第6263页)1. 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2. 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重点: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难点:学会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得到一个好消息,动物们正在开“森林运动会”,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吧!(出示课件:森林运动会)师:你们一边观察一边交流,画面上有些什么?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创设故事情境,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导入自然。1. 创设情境。学生先自己说,然后让同桌相互说说。师:谁能把你看见的情境完整地说出来?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2. 组织交流。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生1:瞧!跑道上的运动员在进行跑步比赛,小鹿跑在了最前面。生2:小兔在小鹿的后面,蜗牛在乌龟的后面。师:哪位同学还能说出谁的后面是谁?生:小兔的后面是乌龟师:我们看小蜗牛现在虽然排在最后一个,可它还是怎么样?生:一直在爬。师:同学们要学习小蜗牛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赞同地点点头)设计意图:教师能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师:现在我们从后往前观察,跑在小蜗牛前面的有谁?生:乌龟、小兔、小松鼠、小鹿。师:你们想不想扮演这几只动物?老师给同学们发头饰,请戴了头饰的同学说说这只动物跑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谁在它的前面,谁在它的后面?生1:(扮小兔)小松鼠在小兔的前面,它的前面是小鹿生2:(扮小鹿)小鹿跑在第一,它的后面有小松鼠、小兔、乌龟、蜗牛。设计意图:教师抓住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前后”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建立起扎实的前后位置概念。师:同学们,赛跑马上就要结束啦!猜一猜动物们继续跑下去,它们前后的顺序有没有可能改变?生1:小松鼠可能会跑第一。生2:我猜小兔可能会跑到小松鼠的前面。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最后的结果,赶紧给你喜欢的动物加油吧!(屏幕出现:动物奔跑冲刺后,动物的前后顺序变了。)师:赛场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说说它们现在的前后位置吗?生:小松鼠落在小兔的后面、蜗牛爬到了乌龟的前面师:你喜欢的动物它的前后位置变了吗?现在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猜测比赛结果,达到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深化认识的目的,同时渗透了猜疑与验证的数学思想。师:刚才我们说了很多前面和后面,这就是今天的新内容。(出示课题:前 后)师:下面,谁愿意把你座位前面、后面的同学介绍给大家?师:你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师:再请大家向后转一下,看看现在坐在你前面、后面的又是谁,发生了变化吗。生:我前面原来有2个人,后面有3个人;转过身后,前面有3个人,后面有2个人。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从学生身边找数学问题,通过指出座位前后的同学加以体验,既便于教师组织和学生操作,又能让学生很好地体会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物体的前后位置具有相对性,这是本课的目标之一。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一块儿来做做课间操吧。拍拍前面同学的肩,握握后面同学的手,大家都是好朋友。 3. 进一步体会。师:好,我们回到运动场上。大家看,赛车又开始啦!(出示森林运动会赛车场景)认真观察,能不能把你看到的完整地说给大家听?生:第一名是2号车,4号车在2号车的后面、3号车的前面。师:谁能根据画面提一个问题?试一试。生:3号车在几号车的前面?4号车的前面是几号车?师:你很会动脑筋。现在请同桌合作,一人提问另一人回答。设计意图:教师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使学生在观察、讲述中进一步体会前后的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直观提问能力。师:今天的数学课感到有趣吗?在观察实际情境的过程中,你能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吗?在实际情境中你会说物体间的“前后”关系吗? 前 后 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1.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课是空间方位的概念教学,一年级小朋友在学前对此有些模糊认识,为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师借助“森林运动会”的场景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 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表现自我的空间。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自主学习中建立“前后”概念,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体现了新课标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3. 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由于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较系统的思维方式,教师很好地注意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如有序观察、完整描述、猜测与验证等,使学生从小建立起数学思想,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A类算一算,摆一摆。(把得数小的排在前面)5+2 7-3 8-0 4-2 1+28-21+94+52+36-5(考查知识点: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能力要求:会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B类1.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讲数学故事龟兔赛跑。 2. 在生活中寻找含有“前后”的例子,并用上“前后”写出一句话。(考查知识点: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能力要求: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6-5 4-2 1+2 7-3 2+3 8-2 5+2 8-0 4+5 1+9B类:略教材习题教材第63页“练一练”:1、2. 略3. 34. 去动物园还有3站,下一站是太平路。5. 略上下。(教材第6465页)1.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2.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3. 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获得有关上下的体验及其相对性,能用语言描述物体间的上下位置关系。难点:体会在描述物体位置前,必须先确定参照物,从而体验上和下的相对性。课件,书,文具盒。今天天气晴朗,森林里特别热闹,原来今天是大树爷爷的生日,可是小兔把请帖放到一个盒子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帮助它找到请帖吗?(出示盒子)师:那你们猜猜它在哪个盒子里?这可是一个神奇的盒子,只能打开一次。不过有两条提示:请帖在1号盒子的下面,它有可能在哪?请帖在3号盒子的上面,它在哪?生:2号盒子里。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生:因为请帖在1号盒子下面,它有可能在2号、3号盒子里;请帖在3号盒子上面,它就只能在2号盒子里。师:那我们来看有没有呢?(教师打开2号盒子拿出请帖)你们真能干,都能当小警察了。刚才我们一起寻找请帖的过程就是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上 下)设计意图:由生动活泼的动脑筋故事引入并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兴致很浓。通过看、说、问,初步掌握对“上下”相对位置的认识。师:小兔子拿着请帖和小鸟最先到达大树爷爷的家,给大树爷爷庆祝生日。(一)出示小鸟和小兔子的情境图。师:谁来说说小鸟和小兔子的上下位置?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生1:小鸟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生2:小鸟在树上,小兔子在树下。师:不一会儿大树爷爷的好朋友小松鼠(出示小松鼠图)也赶来了。你能说说小松鼠在哪里吗?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生1:小松鼠在中间。生2:小松鼠在小兔子的上面。生3: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师:老师想说,小松鼠在上面,你们觉得怎样?(这时需要给学生一点时间思考后,再指名学生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生1:我认为不正确,因为小松鼠是在中间。生2:不够准确,因为小松鼠跟小兔子比,小松鼠是在小兔子的上面,但是跟小鸟比,小松鼠是在小鸟的下面。(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都给予肯定。)设计意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体验上和下的相对性。(二)操作体验、理解位置。1. 游戏(找一找)。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得多认真哪!能很快地说出小动物的位置。老师看有些小朋友有点累了。现在,我们来活动活动一下双手,好吗?请跟老师一起做:嘴巴、鼻子、眼睛、眼睛、嘴巴。(边说边用手指)小朋友看看同桌的眼睛、鼻子和嘴巴,说一说它们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设计意图:加深对“上下”相对位置关系的理解。2. 我说你摆。学生按照老师说的要求摆放数学书、铅笔盒、橡皮。摆好后用“上下”进行描述。3. 我摆你说。(同桌互相合作,一个摆一个说。)师: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摆好书、文具盒、橡皮的位置,然后请同桌说。摆错了,帮助改正。教师巡视。设计意图:在摆玩具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上下”的位置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动物及其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也体验到一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上下”位置关系的例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 上 下 在 的 面; 在 的 面; 在 的 面; 在 的 面。 1.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生动活泼的动脑筋故事引入并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2. 通过玩具的摆放和找一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感性信息,体验上下的相对性。在游戏中,加深对“上下”相对位置的认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3. 把评价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既是对学生的肯定,又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A类把下面的式子按照得数的大小,从上面往下排。4+3= 9-3= 10-1= 8-5= 9+1= (考查知识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力要求: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B类“上”和“下”是一对好朋友,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今天回去之后到商场和家里再观察观察,看看还有哪些东西也有这种上下位置关系,用你的巧嘴讲一讲、说一说,并用“上下”编一个故事讲给同学听。(考查知识点: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能力要求: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9+1=1010-1=94+3=79-3=68-5=3 B类:答案不唯一。如:书包在书桌上面,饭桌在吊扇下面教材习题教材第65页“练一练”:1. 下 上 下 上2. 答案不唯一。如: (1)大象在最下面。(2)小狗。它在大象的上面;它的上面有小兔和小猫;第3层是小兔子。(3)小猫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有小兔、小狗、大象。3. 宝物在号盒子里。4. 小红在最上面,小兰在最下面。左右。(教材第6667页)1. 通过有趣的活动,领会“左右”的意义。2. 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3. 能在实际的情境中,初步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难点: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教师用录音机播放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上课铃响,录音机关,师生问好。师: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生:让我们荡起双桨。师:同学们喜欢听吗? 生:(愉快地)喜欢!师:喜欢听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是哪只手?生1:我举的是右手。生2:我举的是右手。师:另一只手是哪只呢?生:左手。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给同桌听)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 右)“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红粉笔描出不一样的地方。设计意图:情境引入,生动活泼,从学生课堂上经常发生的动作举手出发,直奔主题,有效地组织课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始就洋溢着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一)联系自身,体验左右。1. 摸一摸。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的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生1:脚。师: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生1:这只是左脚,这只是右脚。(边摸边说)师:对!左手和左脚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同学们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生2:还有左耳和右耳。生3:还有左眼和右眼。生4:还有左肩和右肩。(学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2. 动作游戏。师:下面我们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老师喊口令,你们做动作。(学生十分高兴)起立!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用你的左手摸左耳,用你的右手摸右耳,用你的左手摸右耳,用你的右手摸左耳。用你的左手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拍右肩,用你的左手拍右肩,用你的右手拍左肩。用你的左手拍左腿,用你的右手拍右腿,用你的左手拍右腿,用你的右手拍左腿。设计意图: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让他们感觉到数学并不陌生。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右,从而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自己身体上也有数学。(二)实际操作,探索新知。1. 摆一摆。师: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支铅笔;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个卷笔刀。学生摆好后,教师用小黑板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学生检查自己的排列。2. 数一数。师: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生: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师: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生:因为反了一下。师: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生: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排的顺序就可能不一样。3. 说一说。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哪个同学愿意和老师对口令?其他同学当裁判。(学生纷纷举手)师:同学们都知道文具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那你能不能说说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呢?(提问两个学生,然后让每个人说给自己的同桌听。)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1. 想一想。师:同学们愿不愿帮老师一个忙?老师举的是哪只手?(教师举右手)生1:是右手。生2:不对,老师举的是左手。师:有的同学说左手,有的同学说右手,老师举的到底是哪一只手呢?(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左手,有的说右手。)师:同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交流一下意见。(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认为老师举的是右手,因为刚才老师是用这只手写粉笔字的。师:不错,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确实是用这只手写字。生2:老师,你举的是右手,因为你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师: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个大秘密。 (师转身验证)体验:同桌中左边的同学向右转,右边的同学向左转,同时举右手。师小结:如果面对着面,你的左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右手,你的右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左手。设计意图:教师巧妙地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亲身经历“猜测验证数学解释”的过程,从而发现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2. 小游戏。师:老师和你面对面站着,老师举右手,你也举右手,老师举左手,你也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学生十分投入地做游戏)设计意图:教师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表演、验证,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最后的小游戏旨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同时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3. 爬楼梯。师: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生:右边。师: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生1:左边。生2:不对,应该靠右边走。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教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回到教室)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了吗?生:(齐声)右边!师: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呢?生: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师:对!特别是下楼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危险。我们平时上学应该靠哪边走?放学呢?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到课堂外参加实践活动走楼梯,进一步体验左和右的相对性,并训练了学生左右的方向感,及认识到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指导了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文明规则。学生兴趣盎然。今天我们一起上了一节愉快的课。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给我们许多帮助,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吧! 左 右从左数橡皮是第 个,从右数橡皮是第 个。尺子的左边有 ,右边有 。在铅笔盒的左边,在橡皮的右边,它是 。 1. 整节课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上课前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喜欢听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一只手”两句话很随意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富有情趣。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 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说左手,有的说右手,这时我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刚才用这只手写粉笔字”“老师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左和右的相对性,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3. 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探索的机会。当学生对“下楼梯时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发生争议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室外活动爬楼梯,可以起到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又如,我让学生用橡皮、尺子、小刀等学习用具“摆一摆”,然后我问“从左(右)数橡皮是第几个”(数一数),“尺子的左(右)边是什么”(说一说),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左右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A类先算一算,再把得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2= 8+4= 6+8= 14-3= 15-5= 9+9= 12-6=(考查知识点:能在实际的情境中,初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力要求:能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B类用“左右”各说一句话。(考查知识点: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能力要求:能够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8 14 12 11 10 6 5B类:我用右手写字;我左手拿馒头,右手拿筷子教材习题教材第67页“练一练”:1、2. 略3. 书包 书4、5. 略6. 是教室。(教材第6869页)1. 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2. 综合应用所学的前后、上下、左右的知识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难点: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课件。(一)创设情境。师:(课件出示教室)这是哪儿?生:教室。师: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一定对教室很熟悉,今天淘气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谁愿意给淘气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二)介绍教室。1. 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2. 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3. 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4. 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5.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根据自己本班教室布置的情况发言,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6. 小结:你们面对面坐着,因为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在叙述中前、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我们请淘气坐到第一排从右数第三个位子,大家找一找这个位子在哪,请他入座。鼓掌欢迎。现在大家再一起找一找第二排从左数第二个同学是谁?生:小兰。 师:不错,你们很聪明!师:(出示课件电视柜)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说的是什么?这个物品在电视的下面,在地球仪的左边?生:我知道了,是花。师:说说看为什么?师:电视的下面有书、花和地球仪,可是在地球仪的左边只有花,所以是花。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我使用了课件,做到了图文并茂。1.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做游戏吗?生:愿意!师:老师说,你们摆。(由慢到快)同学们准备好尺子、铅笔盒、橡皮、数学书。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排放好各种物品,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把铅笔盒放在课桌的最前边,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右边,数学书的上面放一把尺子,尺子又要在橡皮的下面。(学生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摆放的情况。)2. 看卡片,指方向。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卡片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张,学生看到卡片后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位置,速度由慢到快。)3. 听口令,反指方向。规则:手指指向与老师的口令相反的位置。4. 和老师一起做。(健康歌)(节选)小朋友们 来来来 跟爷爷做个运动 左三圈 右三圈 脖子扭扭 屁股扭扭早睡早起 咱们来做运动抖抖手啊 抖抖脚啊勤做深呼吸 学爷爷唱唱跳跳你才不会老笑眯眯 笑眯眯做人客气 快乐容易爷爷说的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