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试题卷(四)(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选出各小题中 (共16题;共48分)1. (3分)日本的圣山富士山是一座什么类型的火山( )A . 死火山B . 活火山C . 休眠火山D . 无法确定2. (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B .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C . 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D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3. (3分)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表示,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图A、B、C、D中的哪一个( ) 电压表读数U/V0.600.700.800.901.001.10电流表读数I/A0.180.210.240.270.300.33A . B . C . D . 4. (3分)下列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A . 2HB . H2C . HD . H2O5. (3分)下列各项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A . 肝炎病毒B . 痢疾杆菌C . 蛔虫D . 身体某处的炎症6. (3分)祖国文化灿烂辉煌有关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错误的是( ) A . 蚕“丝”是天然纤维B . “蜡炬成灰”只发生化学变化C . “泪”指液态蜡D . “灰”是指蜡燃烧产生的CO2等物质7. (3分)下列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 . 含羞草受到触动幼叶下垂B . 蛾类夜间扑向灯火C . 蚂蚁趋向甜食D . 丝瓜藤缠绕杆向前生长8. (3分)下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 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B .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C .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D . 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9. (3分)将 字制成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摆正,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 A . B . C . D . 10. (3分)成语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中包含了许多的科学道理。下列关于成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叙述错误的是( ) A . “釜底抽薪”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B . “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C . “画饼充饥”体现了人的大脑皮层参与下发生了非条件反射D . “冰山一角”说明了冰漂浮在水面上时只露出很少的一部分11. (3分)下列关于图片中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说明长柄是磁石的南极B . 图乙:将变阻器滑片右移,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会增加C . 图丙:使用测电笔时,用指尖按住上端的金属帽,会发生触电事故D . 图丁:条形磁体的a端为N极,b端为S极12. (3分)如图所示,木块沿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木块的( ) A .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 . 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 .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D . 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13. (3分)以下关于功和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能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B . 能和功的主单位是焦耳C . 压缩的弹簧具有动能,流动的水和风具有机械能D . 通电能使电动机运转,是因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4. (3分)有资料显示,肉类新鲜程度的变化会引起pH发生相应改变,变化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5.86.26.36.66.7A . 肉越新鲜,酸性越弱B . 肉越新鲜,碱性越强C . 肉变质过程中,酸性减弱D . 肉变质过程中,碱性减弱15. (3分)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 .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 .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 .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 . 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16. (3分)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有Ag、Cu;滤液中有Mg(NO3)2和Zn(NO3)2B . 滤渣中有Ag、Cu、Zn;滤液中有Mg(NO3)2和Zn(NO3)2C . 滤渣中有Ag、Cu、Zn、Mg;滤液中有Mg(NO3)2和Zn(NO3)2D . 滤渣中有Ag、Cu、Zn;滤液中有Mg(NO3)2、Cu(NO3)2、AgNO3和Zn(NO3)2二、 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共7题;共32分)17. (4分)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DCB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_(选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现象。 (2)2019年6月11日是中考的 日子,这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选填“A”、“B”、“C”或“D”)。 18. (4分) 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 4HF+2X+TiO2 , X的化学式为 _。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接触而锈蚀。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A .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人锌粉B . ZnCl2 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C .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19. (6分)观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1)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_性。 (2)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氧化铜先变成了亮红色,后又变成了黑色,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 20. (6分)人的脊神经共有_对,脊髓的主要功能是_和 _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属于_ 反射中枢,正常情况下是受 _控制的 21. (4分)一只装有少量水的瓶子,水和瓶子总重3N,手用20N的力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此时瓶子受到人对它的摩擦力是_N;若向瓶子中继续加水而瓶子仍处于静止状态,则瓶子所受摩擦力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 (4分)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甲和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可以判断,甲 _乙 , 甲瓶受到的浮力_乙瓶受到的浮力。(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3. (4分)标有“6V 3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若把它与一只阻值为8的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7.2V的电路中,则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为_W。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共5题;共32分)24. (6分)小巧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实验步骤】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1)实验中的变量是_;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 【拓展反思】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25. (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进行气体性质实验。 (1)第一小组同学为检验某C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 和H2 , 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装置变蓝色,小冯同学由此判断气体中一定混有H2 , 小汪同学认为不对,理由是_。(2)第二小组同学探究某混合气体的成分。 已知该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或几种。小组成员没装A装置,直接把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盛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已排尽空气),充分反应后,发现管内物质质量减少1.8 g,将反应完全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到10 g白色沉淀,肯定有的气体是_。为了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应该在上述装置中做何改进_。26. (6分)为了验证Cu、Zn、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林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锌粒放人CuSO4溶液中,锌粒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将锌片插入Hg(NO3)2溶液中一会儿取出,锌片表面出现银白色金属;将铜丝插入Zn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1)小林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 (2)要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小林还应该做的实验是_. 27. (8.0分)利用如图四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10、15、20和25。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读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_。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然后将10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3)为完成整个实验,应选取阻值不小于_的滑变阻器。 28. (6分)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1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 (2)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3)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 四、 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932小题每题6分,第3335 (共7题;共48分)29. (6分) 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当天宁波会拉响警报,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1)某校为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逃生演习时,高层的同学听到警报声后迅速躲到课桌底下,同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确姿势如图所示)。同学做出的这些反应属于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中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 _。 (2)若我们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可通过自救与互救来降低灾害风险。例如身上着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这种灭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_。 30. (6分)俗话说“树怕剥皮,不怕空心”,请你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说出其中的原因。 31. (6.0分)下表表示正常成年人每天(24小时)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分析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摄入量/毫升排出量/毫升来自饮水 1 300来自食物 900来自物质代谢 300由肾排出 1 500由皮肤排出 500由肺排出 400由大肠排出 100共计 2 500共计 2 500(1)由上表中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_,人体排出水的主要方式是_。 (2)通过计算还发现,正常成年人每天水的排出量和摄入量相等,都是_升,这说明人体能够通过调节_,使水的排出量和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_。 32. (6分)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150150150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4812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m155.8158.7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1)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_。 (2)表中的m值为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3. (8分)绿色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在大气中。下表中的数据显示了一株植物在一天的主要时段内散失水分的量。 时间散失水分的量/克时间散失水分的量/克7:00-8:0019017:00-18:002139:00-10:0020919:00-20:0019011:00-12:0022121:00-22:0010013:00-14:0023323:00-24:009015:00-16:00227(1)水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填字母)。 A . 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B . 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C . 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D . 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2)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可以发现,该株植物一天中散失水分的量最多的时段是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请你推测该株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量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34. (8.0分)科学史上有一个关于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和伏打的故事,“一条蛙腿”引发了电生理学的起源和电池的发明。请你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伽伐尼进行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是引起蛙腿抽动的原因。(2)伏打的质疑引发了伽伐尼新的实验:“剥出蛙腿的一条神经.一头和脊柱接触,另一头和蛙腿受损的肌肉接触,多次实验均发现蛙腿抽动”。此现象_(填“支持”或“不支持”)伽伐尼原有的结论。(3)在伏打提出“盒属电”后约50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指出,所谓“金属电”是溶液中的离子定向移动而产生的电流,伏打电堆其实是多个伏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如图是一个伏打电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哪一个金属板是正极: 写出你选用的实验仪器:_;简述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_35. (8分)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用益物权
- 纯水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 茶叶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点是什么
- 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 引入新质生产力的企业案例
- 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核心
- 新质生产力:三新一高解读
- 重心的概念与意义
- 工会干部视角:新质生产力探讨
- 2024-2025部编人教版2二年级上册语文全程测评试卷(全册10套)
- 2024年江苏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策略
- 2025年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 560213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
- 康复技术服务规范 (一)
- 五防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养老院护理九防内容课件
- 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
- 土地证补办申请书
- 2025年秋期英语组工作计划
- 面试官培训与面试标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