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关于不同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蝗虫的外骨骼是其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B . 鲫鱼身体呈梭型是其对水生生活的适应C . 蚯蚓和沙蚕具有许多体节,使其运动灵活D . ABC都对2. (2分)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处可补充的现象( ) A . 镜子中的“自己”B .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C .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 .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3. (2分)如图是水上乐园飞行表演,表演者双脚站在向下喷水的踏板上,水柱将人向上顶起,人在空中时而加速上升,时而急速翻滚,时而加速下降,还能在空中竖直悬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加速上升过程中,人的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B . 人能够急速翻滚,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 踏板向下喷水,人向上升起,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 人在空中竖直悬停时,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踏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4. (2分)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关于放射现象、原子核和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通过对放射现象的研究,可确认“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 . 放射性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强剂量或长时间的辐射对人体有害C .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D . 核聚变的原料“铀”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6. (2分)水进入植物体内,其运输的通道以及散失到植物体外的“门户”是( ) A . 气孔、导管B . 导管、气孔C . 叶脉、气孔D . 根毛、导管7. (2分)如图所示为某科技创新小组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容器中的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升降,并通过电压表V显示的数据来反应水位的升降情况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当容器中的水位最低时,滑片P位于变阻器R的a端,则( ) A . 当水位不变时,电压表V示数不变,指示灯L不亮B . 当水位上升时,电压表V示数变小,指示灯L变亮C . 当水位上升时,电压表V示数变大,指示灯L变暗D . 当水位下降时,电压表V示数变大,指示灯L变亮8. (2分)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都是实心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A . B . C . D . 9. (2分)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 . 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B . 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 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D . 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10. (2分)下表是某正常人血浆和尿液的部分化验数据,在A、B、C、D四种成分中,表示葡萄糖的是 ( )成分样品 A B C D血浆中(克100毫升) 0.1 90 0.75 0.03尿液中(竞100毫升) 0.0 95 1.60 2.00A . AB . BC . CD . D11. (2分)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 A . 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蓝天B . 满天的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C . 能够清楚地看到日珥的爆发D .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12. (2分)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A .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C . 温度升高,内能减少D . 温度降低,内能增加13. (2分)法美三位科学家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原因就是他们弄清了如何指挥烯烃分子“交换舞伴”,将分子部件重新组合成别的物质。在烯烃分子里,两个碳原子就像双人舞的舞伴一样,拉着双手在跳舞。随之不同的烯烃分子间经过“交换后生成了新物质,其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这种不同烯烃间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烯烃分子间发生了( )A . 置换反应B . 化合反应C . 复分解反应D . 分解反应14. (2分)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A . 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B . 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C . 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变D . 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15. (2分)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 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B . 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C . 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D . 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8分)16. (2分)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如果人的体重为55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_N17. (2分)最重要的抗生素是_,青霉素G的钠盐俗名叫_18. (2分)为适应火车提速,铁路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铝粉和氧化铁粉在高温条件使之反应,产生成铁和氧化铝,生成红热的铁水来填充缝隙,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推测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的理由_19. (3分)从HCl、NaOH、NaCl、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 (1)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 (2)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组合是_。 (3)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滴入稀硫酸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H2SO4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组合为_。20. (2分)“受力分析”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如图,当物体在力F作用下沿 斜面匀速上升时,物体_平衡力作用(填“受”或“不受”)。不管 斜面是否光滑,图中F与G二力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1. (4分)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_和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_尝试从下列现象或证据中,通过分析和逻辑判断,做出合理的推测 现象或证据推测1969年9月坠落在澳大利亚东南部亚高逊镇的陨石,经分析发现含有多种氨基酸,其种类与含量同米勒放电实验生成的相当一致最近发现火星上除两极有少量的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水是一切生命形式生存的基本条件_十七世纪中叶,英国人罗伯特虎可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软木薄片是由许多小室构成的,他把这些小室叫做细胞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物和植物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_22. (3分)某电压力锅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200W,如图所示(1)在使用电压力锅时,为了安全起见,压力锅通过三角插头和三孔插座把它的金属外壳与_相连接(2)电压力锅容易将食物煮熟的原因是通过增大锅内的气压使水的_升高(3)若某次仅使用此气压力锅正常工作0.5h,测的图所示电能表的指示灯共闪烁600次,由此可知该过程中电压力锅是_(选填“断续”或“持续”)通电工作的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9分)23. (5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正趋于多元化,在此过程中,肥胖病患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青少年和儿童肥胖患者也逐年增多。“关注肥胖,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命在于运动,下表是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你认为最佳的减肥活动方式是_ 。活动方式打篮球慢跑静坐睡眠踢足球散步耗氧量(升时)90120251411560(2)肥胖易引发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收缩压舒张压经常超过_ 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对肥胖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_ 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3)肥胖易引发糖尿病,小华同学的父亲在半年内体重由110千克陡降为85千克,检查身体时发现血糖浓度为130毫克100毫升,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该病人患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其体内的_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升高。(4)请根据以上叙述,总结出引起青少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_。24. (2分)李明同学仅用直尺这一测量工具测出了石块的密度。装置如图所示,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用细线将轻质直杆悬起来,悬点为O,并将一重物用细线悬于直杆O点左侧的P点;B.保持重物的悬点不变,将装水的轻质塑料袋用细线挂在直杆O点右侧的某点,直杆处于水平静止,用直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为30.0cm;C.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待测石块缓慢浸没在杯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轻质塑料袋中;D.保持重物的悬点不变,将待测石块用细线挂在直杆O点右侧的某点,直杆处于水平静止,用直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为12.0 cm;(1)上述实验步骤最佳顺序是_(填入步骤前的字母); (2)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可求得待测石块密度为_。 25. (4分)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 _b(填“”“=”或“”); (4)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装置(填“甲”“乙”或“丙”) 26. (8分)测定额定电压是2.5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如图甲,电源电压为4伏(1)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该时小灯泡两端电压是_伏(2)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该时小灯泡两端电压是_伏(3) 图丙是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小灯泡UI曲线由图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瓦,小灯泡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_(4) 图丙是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小灯泡UI曲线由图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瓦,小灯泡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_(5)在某次调节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了R1 , 小灯泡电阻变化了R2 , 则R1_R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并说明理由(6)在某次调节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了R1 , 小灯泡电阻变化了R2 , 则R1_R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并说明理由四、 解答题 (共7题;共60分)27. (9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次数时间全国人口总数亿占人口百分比年增长率男性女性性别比第三次1982.7.110.31951.5048.50106.302.10第四次1990.7.111.60051.6048.40106.601.48第五次2000.11.112.95351.6348.37106.741.07第六次2010.11.113.70551.2748.73105.200.57(1)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 . 实验法B . 观察法 C . 调查法D . 测量法(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直方图。(3)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渐_趋势。(4)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女性。28. (5分)请画出通过眼球晶状体的光路图。29. (2分)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A一个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 D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11个氢分子(2)屠呦呦认为温度过高有可能对青蒿有效成份造成破坏而影响疗效,于是改为用沸点较_的乙醚提取,并将该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部分,经过反复的试验,结果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位即191号样本对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30. (11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座充电等诸多智能功能。如下图是某款扫地机器人及铭牌上的部分参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机器人吸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转动使内部压强_,从而使杂物进入吸尘器。 (2)电池容量“2000mAh”是指当工作电流为2000 mA,能持续供电1小时。若充满电后所有电量用于扫地,则可供机器人持续正常工作多少时间? (3)机器人的供电系统设有自动充电功能,当检测到电池容量低至10时会自动返回充电。若返回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20牛,为确保机器人能顺利返回充电,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为多少米?(剩余电池容量的40用于提供克服阻力做功) 项目指标参数工作电压15V功率15W电池容量2000mAh31. (7分)用质量分数为 5%的稀盐酸和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酸碱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 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1)该实验是将_(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 b 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 a 为 20 g 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2. (11分)为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24.4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逐滴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经测定A中只含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