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B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B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B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B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B卷一、 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如图所示,A 为信号源,B 为接收器,AB 之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 A 分别发射出次声波、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信号时,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 . 超声波B . 紫外线C . 可见光D . 无线电波2.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说话和唱歌时的发声是靠自己声带的振动B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 太空中没有空气,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时,无法直接对话D . 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在振动,而蝴蝶飞行时翅膀不振动3. (2分)在户外突遇电闪雷鸣的极端天气,人们会迅速寻找安全地点躲避,其中人体感知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 )A . 虹膜、鼓膜B . 瞳孔、听小骨C . 视网膜、耳蜗D . 晶状体、半规管4. (2分)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 (2分)关于以下成语中的“影”,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1)形影不离;(2)湖光倒影;(3)毕业合影;(4)立竿见影;(5)杯弓蛇影A . (1)(2)B . (3)(5)C . (3)(4)D . (2)(5)6. (2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 . 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 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 . 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 (2分)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B .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C . 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D .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8. (2分)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 )A . 是等大实像B . 是放大虚像C .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D .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9. (2分)汽车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有关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的观后镜为凹面镜B . 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被撞伤C . 汽车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 电动车的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10. (2分)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A .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力示意图B . 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C . 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D . 力F1的力臂L111. (2分)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A . 向外旋转 B . 向内旋转 C . 向下旋转 D . 向上旋转 12.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B . 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C . 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D . 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13. (2分)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B . 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 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D . 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14. (2分)耳鼻喉科医生头上带的反光镜是( ) A . 平面镜B . 凸面镜C . 凹面镜D . 不能确定15. (2分)人站在哈哈镜前,金由于哈哈镜的特殊形状面使人体不同部位的像或被拉长或被压短而变形,令人发笑。现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由两个水平方向的柱面做连接而成的哈哈镜,竖直置于水平地面上。当一个与哈哈镜等高的人站在其正前方(如图乙所示),他看到的像的情况是( )A . 上半身的像被拉长B . 下半身的像被拉长C . 全身的像都被拉长D . 全身的像都被压短16. (2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入射角等于30B . 折射角等于50C . NN是界面D . MM的右边是玻璃17. (2分)现有以下三种光学元件:三棱镜平面镜凸透镜根据图中入射光束(入射光束为单色光)和出射光束的情况判断,方框内可选用的光学元件有( )A . 只有B . 只有C . 只有D . 18. (2分)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 光屏向左移动B . 光屏向右移动C . 蜡烛向左移动D . 透镜向左移动19. (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 , 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A . 90B . 60C . 45D . 30二、 填空题 (共8题;共36分)20. (2分)“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21. (2分)家用电能表如图1所示,该电能表工作时的电流不应超过_A在电风扇、扬声器、动圈式话筒中,利用图2中所揭示的原理工作的是_22. (2分)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照相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其中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_;属于实像的是_23. (2分)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 (4分)完成下面的填空:(1)如图1所示,电阻箱两接线柱间的电阻值为_(2)如图2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_kWh(3)如图3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虚线框内应放置一个适当的_透镜(4)如图4所示,在平面镜反射中,若入射光线为MO,其反射光线为_25. (12分)如用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则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表示为:(1)当u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_ 、_、 _ 像。(2)当u=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_、_、_ 像。(3)当 f u 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_、_、_ 像。(4)当u f 时,可透过凸透镜看到_、_、_ 像。26. (6分)回答问题(1)某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以05米/秒的速度垂直镜面向平面镜运动6秒后,像与镜面距离为_米。 (2)他通过另一平面镜看到A物体(如图),请在图示光线上标出光的传播方向。27. (6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水中的鱼看上去比实际的位置高,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三、 探究题 (共4题;共15分)28. (4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A 、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B 、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 、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_。 (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图乙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得到相应规律。_,分别与原放置玻璃板处交于_29. (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_(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其原因是_。(2)此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立在纸上,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4)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30. (3分)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_(选填:“大”或“小”)。(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R”的发光物体,来代替蜡烛,当他在凸透镜一侧观察光屏,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 )A . B . C . D . 31. (3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_播的。(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这说明声音能像光一样反射。(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强/弱)于玻璃板。四、 作图与计算 (共2题;共20分)32. (15分)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凹面镜,简称凹镜我们都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则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也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凹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明首先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先找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即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有这三种情况,但究竟哪一种情况是正确的呢?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他将10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对着凹镜照射,发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请你根据上述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通过实验小明可得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凹镜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可以有哪些应用?请说出两个 (3)通过刚才小明和你对凹镜的学习,想一想这个学习过程是经过了大致怎样的程序步骤?请你写出来 33. (5分)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5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声音每秒传播340米)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