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为方式与目标.ppt_第1页
企业行为方式与目标.ppt_第2页
企业行为方式与目标.ppt_第3页
企业行为方式与目标.ppt_第4页
企业行为方式与目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企业行为方式与目标 第一节关于公司目标的一般理论 一 利润目标1 利润最大化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批评 1 现代企业并不仅有一个目标 除了经济目标外 还有对非经济目标的追求 2 把利润作为唯一的经济目标 显得过于简单 经理会在一系列不同的目标中寻求平衡 3 企业不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实践中 利润最大化难于衡量 大量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使其成为空谈 4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大型公司中 经理们有追求非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自主权 2 环境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3 令人满意的利润 1 这一观点以现代管理决策理论为支持 2 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企业满意利润质疑传统经济学 当前的正统主流经济学认为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否则就不能在竞争中存在 从而得出企业目标是 利润最大化 的结论 反对理由 最优 并不是企业行为的特征 现实经济中的均衡状态只能是暂时的而不能是长期的 1982年理查德 R 纳尔逊 Richard R Nelson 和悉尼 G温特 Sideny G winter 的著作 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 问世 完整而严密的经济进化理论研究框架开始形成 并由此引发了对正统经济学的严峻挑战 经济进化理论的相关论点 正统经济学的经典思想掩盖了经济演变过程中的基本特征 它的两大理论前提 利润最大化 和 经济均衡 阻碍了对经济变迁实际过程的本质认识 经济行为者 特别是企业 的目标是追求满意利润 但不是利润最大化 抛弃了正统经济学模型得以成立的所有成份全面的目标函数 明确界定的方案集合和企业完全理性的利润最大化选择 将惯例 搜寻和选择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二 股东财富最大化中国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地实现程度以2005年沪市A股制造业48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发现 股东财富实现指数1的有33家公司 占所有样本公司总数的6 79 三 公司其他目标 1932年 美国经济学家伯利 Berle 和明斯 Means 出版了 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 一书 提出著名的 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 的命题 使传统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理论受到严峻挑战 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 企业管理者的多目标模型开始流行 鲍莫 Baumol 1959 马瑞斯 Marris 1964 和威廉姆森 Williamson 1964 分别提出了企业最小利润约束下的销售收入最大化模型 最小股票价值约束下的企业增长最大化模型和最小利润约束下的管理者效用最大化模型 一 一定利润水平下的销售收入最大化 1 销售收入是企业活动成效的关键衡量尺度 2 企业经理的薪酬 地位及其他报酬与企业经营规模的关系 比与盈利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 而公司规模使用销售收入而不是利润来衡量的 表1华为近四年的销售收入数据 华为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 投入研发 但研发的效益仅仅是IBM的1 6 供应链方面 华为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 而国际领先公司为94 库存周转率3 6次 年 但国际领先公司为9 4次 年 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 25天 国际领先公司为10天 从人均销售额比较 华为的100万元人民币与国际领先公司的50万美元同样相差悬殊 二 市场份额目标 格兰仕价格战回顾 一 规模化经营 总成本领先战略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家用微波炉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格兰仕的策略很明显 将资源集中于微波炉 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 使产量每年一个大台阶 稳步提高 同所有的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这样 就大大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边际贡献 在高产量和低制造成本两个方面制造了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障碍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销量 1 10 25 65 200 450 600 1000 1200 1300 1500 1800 2000 2100 2200 2500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格兰仕历年产量图 二 生产和技术革新 差异化产品 第一 生产线改进和技术革新1992年 格兰仕与日本东芝集团进行技术合作 从该公司引进了具有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微波炉自动生产线 1993 1996年 格兰仕一举廉价收购了欧美几个国家的微波炉生产线 1997年以后 格兰仕开始独立自主开发微波炉技术 在高端产品方面 相续开发了远程智能控制微波炉 组合式微波炉 网络微波炉 最新微晶石英烧烤微波 炉光波微波炉 多频宽电压微波炉等新产品和高端产品 其中声控智能微波炉 便携式微波炉 消毒两用微波炉 多频宽电压微波炉 最新微晶石英烧烤微波 炉光波微波炉和远程智能控制微波炉为世界首创新产品 当规模到125万台时 把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当规模到300万台时 将出厂价定在规模为20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 面对竞争对手和业界的诟病 格兰仕副总俞尧昌明确宣称 格兰仕的降价目的就是要把一些中小企业在尚未成熟之前就扼杀在摇篮中 对于那些竞争对手 在他们错误地理解格兰仕的降价是战术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之际 通过一浪接一浪的降价 把他们彻底打趴下 在座的各位跟着格兰仕打拼了这么多年 不能让大家享受到垄断市场带来的利润 我很惭愧 我很抱歉 格兰仕集团执行总裁梁昭贤于2007年3月28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陆仞波表示 低价策略使小家电行业倒退了三年 2004年 我到格兰仕之后 做的第一件事是提价 2004年1月份到9月份 格兰仕的出口出现了过去在它历史上 从未出现过的亏损 且是小家电 微波炉 空调全面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 我就决定去打个价格战 这个价格战是提价战 格兰仕副总裁曾和平于2007年9月在央视 对话 中怡康发布的2007微波炉年报中的数据显示 在前13款中高端机中 格兰仕占到了9款 在国美发布的2007年微波炉十大畅销机型排行榜上 500元以上的中高端微波炉成交量最大 值得关注的是 格兰仕占领了其中6款 下表是国美电器公布的2008年五一假期微波炉销量排行榜 格兰仕的价格都在400 700元人民币之间 很显然 格兰仕已然远别了价格战 外资狂饮中国啤酒 1995年 2000年 外资十分看好中国啤酒市场 60多家洋啤酒蜂拥而入 包括英国的Bass 澳大利亚的Fosters 德国的贝克啤酒 墨西哥的科罗娜 美国的Miller 日本的朝日 麒麟等 但绝大多数水土不服 退出中国 2001年 2006年 2001年10月 南非国际酿酒集团 SAB 偕同华润集团 与四川蓝剑集团达成三方合资协议 合资公司总资产20亿 占四川省啤酒产销总量的85 其中 SAB占30 38 2002年10月 美国安海斯 布希国际 AB 以14 16亿港元高价获得青岛啤酒27 的股权 哈啤并购战 SABMiller于2003年7月就通过收购 成为了哈啤的第一大股东 持股29 41 2004年3月哈尔滨市政府出售股权给一家名为GlobalConduit的公司 每股作价3 25港元 5月2日 A B公告称 以10 8亿港元的代价从GlobalConduit购入哈啤约29 股权 每股折合3 70港元 5月5日 SABMiller宣布全面收购哈啤的股份 每股出价4 30港元 较哈啤在停牌前的最后价格 4月30日的价格 3 225港元高出33 3 5月31日 又以每股5 58港元的价格从CapitalInternationalInc 收购了6960万股股票 将持股比例提高至大约36 此外 哈啤管理层同意把6月27日行使购股权后所得的约2 1 哈啤股权售予AB 获利1 2亿 6月1日晚 AB宣布以每股5 58元向哈啤提出全面收购建议 SAB经过两天的考虑 决定全身而退 AB以55 8亿港元的出价 赢得了哈啤收购战 英博的并购2003年4月英博集团收购宁波KK啤酒70 的股份 2005年9月6日英博集团再度出手拿下KK公司剩余的30 股权 共耗资6150万美元 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 英博在中国斥资2 63亿美元 分两次全面收购了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在华啤酒业务 2004年6月 英博集团以532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浙江石梁啤酒有限公司70 的股份 2006年1月19日 英博向珠江啤酒增资1 25亿元人民币 使其持股比例提升至25 31 2006年1月23日 英博在与AB 喜力 华润以及燕京等国内外啤酒巨头角力了近3个月之后 成功收购了雪津啤酒100 的股权 交易总额达58 86亿元 2006年7月25日英博集团宣布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收购衢州新国光啤酒公司72 4 的股权 华润雪花的并购 2004年3月9日华润雪花啤酒 中国 有限公司出资3500万美元正式收购浙江钱啤集团有限公司 控股70 2004年12月9日华润雪花啤酒 中国 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收购浙江西泠啤酒有限公司 控股70 2006年7月24日华润雪花啤酒正式宣布 以4 19亿元的代价收购浙江银燕啤酒 控制股权100 2006年华润雪花啤酒销量为530 5万千升 超越青岛啤酒成为国内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 目前国内前十大啤酒企业中 仅燕京和金星未有外资介入 英博表示 只有20万吨以上 具备一定区域市场份额 能够有助于实现英博战略布局的啤酒企业才具备收购价值 AB表示 感兴趣的是区域性的领头企业 2004年AB收购哈啤的产能价格为5100元 吨 市净率5倍 2006年英博收购雪津的产能价格达到6540元 吨 市净率11倍 2007年 至今 嘉士伯挤走纽卡斯尔 2003年12月 纽卡斯尔不惜成本 以10 5元 股的价格购得重庆啤酒5000万股国有法人股 后增至6500万股 占比17 46 2008年3月31日 先后经欧盟委员会 纽卡股东大会批准 嘉士伯分得纽卡斯尔在俄罗斯 中国 法国 希腊和越南的业务 英博收购AB 世界最大啤酒企业诞生 三 长期生存目标 据美国 财富 杂志报道 美国大约62 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 只有2 的企业存活达到50年 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 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 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0 12年 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 42年 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 日经实业 的调查显示 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2000年 2002年连续进行的5次全国私营企业大规模抽样调查表明 1993年以前私营企业平均存继周期只有4年 2000年提高到7 02年 可口可乐在印度的危机 2003年 可口可乐在印度南部碦拉拉邦的一座工厂被指控过渡用水 污染环境 2004年 当地官员下令关闭了这个工厂 理由是它导致附近村民可用水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下降 可口可乐不服 2004年 印度北方瓦拉纳西当地居民抗议 认为可乐工厂导致了当地水荒 工厂排出的废水还污染了土壤 河流 2004年11月 成千上万的人在可口可乐工厂前示威 并发生暴力冲突 警察逮捕了300多人才把局势控制 2006年3月 当地居民又发起了无限期 警惕 可口可乐运动 并在工厂门前搭起大帐篷 日夜抗议 2006年8月 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认定两者的产品中含有严重的杀虫剂 四 质量目标 Qualityaccidentsoffamous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Procter Gamble SK IIcosmeticcrisis2006年9月15日 国家质检总局在日本SK 品牌的多项化妆品中 查出禁用成分铬和钕 9月21日 宝洁公司开设了专门集中退货的 SK 消费者服务中心 但所有前来退货的消费者都必须和该中心签订一份被指为 霸王条款 的协议书 正文条款还有产品 不存在质量问题 字样 9月22日 SK II声明在中国的退货服务中心暂时停止运作 9月25日 在各方压力下 宝洁设立专项退货基金 预计损失超过5千万元 Kodak problematiccameraincident2006年年初起 大量消费者通过网络反映柯达LS443数码相机存在黑屏 镜头无法伸缩 曝光过度等质量问题 柯达认为该产品通过了国家质量检测 不存在质量问题 消费者仅能付费维修或付费升级 而且消费者认为维修价格过高 Bausch Lomb nursingliquidcrisis2006年2月份开始 关于博士伦公司属下产品 润明护理液可能诱发眼疾的危机陆续在新加坡 马来西亚 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爆发 多年来稳健发展的博士伦公司遭遇到少有的产品信任危机 月23日 上海接报10余起隐形眼镜 护理液相关不良反应 同时 北京多家眼镜销售商将博士伦护理液全部下架或暂停了对博士伦护理液的销售 月13日 北京博士伦宣布 表示可以对进口的美国生产润明水凝护理液产品实行换货处理 5月11日 博士伦中国向媒体发布公开声明表示 从即日起自愿在中国停售国产润明水凝护理液产品 Sony problematiccameracrisis2006年9月25日起 尼康 佳能等八家数码相机厂商先后宣布由于采用了索尼生产的CCD部件 部分数码相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索尼在网站发布声明 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维修服务 包括尼康 佳能 奥林巴斯等日系数码相机品牌也都使用了和索尼新增产品问题相机一样的CCD 日系数码相机企业新一轮的危机即将全面爆发 索尼为免费更换元器件提供了完善补救措施 索尼方面表示 更换元器件公告5年内有效 而且对于前述原因导致的采取收费维修的用户 索尼将返还当时的维修费用 维修费用返还的措施在公告发布后6个月内有效 Dell laptopexploded2006年初 一台戴尔笔记本电脑突然爆炸起火 随后戴尔笔记本又发生了四次爆炸事件 消息在媒体 消费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戴尔陷入了 质量门 漩涡中 Carrefour shoddyproducts2005年12月 路易威登马利蒂 法国 公司举报家乐福销售假冒其品牌的女包 2006年5月29日 华夏时报 刊登消费者投诉文章 称 在家乐福超市方圆店盛咸鱼干的玻璃柜里 有上百条蠕动的虫子 之后 由 华夏时报 5月30日曝光 北京家乐福双井店售卖 2007年 产的面包并有异味 导致消费者对家乐福食品安全的连锁投诉 Toyato Recallunsafecars2010年1月21日 丰田宣布在美国召回230万辆汽车 2010年1月23日 丰田宣布在美欧召回430万辆汽车 2010年1月27日 丰田暂停销售8款问题车 2010年1月28日 丰田追加召回110万辆汽车 五 增长与扩展目标 万科 从1984年 2006年 其销售收入从5800万到212 3亿元 增长了336倍 净利润从500万到21 5亿 增长了430倍 从1991年 2006年 万科销售收入的增长率达到25 8 利润的增长率达到31 2 在2006中国科技百强榜上 海尔名列第89位 较上一年下降了61位 六 公司经理的个人目标华尔街的丑闻 2001年10月 美国能源巨擎安然公司虚报6亿美元盈利 2002年5月 美国最大的证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